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条600里长的水泥路竣工了,对老百姓的确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商人们以后想要托运商品到宁远或者锦州,明显就方便许多了。

    收益最大的当然是朝廷,以后辽东再发生战事,粮食的调度速度至少可以翻倍了。

    一路回去,街边人头攒动,许多人都忙着办年货。

    其中还有一些工人,他们是去年和今年参与了北京到山海关水泥路建设的人。

    以前某些人没有任何职业,可能乞讨为生。

    但是现在,他们有钱了!

    今年的春节,对他们来说,是人生最幸福的。

    甚至有的人还带着妻儿到街边的餐馆下馆子,那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以至于这几天北京城不少酒馆人都是满的。

    看到这些,崇祯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很快,崇祯回了紫禁城,把所有的政事扔到一边,带着北京烤鸭就去找妹子们饮酒吃烤鸭了。

    宫里已经挂起了大灯笼,太监宫女们正在准备大年初一的大朝会。

    夜幕慢慢降临,一夜小雪,银装素裹。

    腊月二十八日一大早,天蒙蒙亮,崇祯就起床了。

    他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的睡眠倒是充足的。

    早上必然会跑到武场去练习一番。

    他的肌肉练得非常匀称。

    待练完后,也会练习射箭和射击。

    练完后才冲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衣衫,回了乾清宫。

    此时,王承恩小步快走进来,轻声道:“皇爷,南边来消息了。”

    王承恩将密奏呈递给皇帝,是温体仁的密奏。

    崇祯将上面的封条撕开,打开奏疏看完,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现在南京城的报社是关了,却又搞出了一些说书的。

    你还别说,这些说书的,说的内容都是关于新政的。

    当然,南京关于新政的言论,与北京那是截然不同。

    在北京,几乎所有人都在歌颂新政,歌颂皇帝的英明。

    而在南京呢?

    说书的都在批判新政推行后,导致的极其不好的影响。

    例如温体仁的奏疏里就举了一个例子,说这新农政推出后啊,加重了民间不少人的税,粮食都被朝廷给收走了,民间的粮食减少。

    所以最近南京城的粮价也涨了。

    不仅如此,朝廷为了补大同镇的漏洞,还强行在南直隶低价采购粮食。

    看到这里的时候,崇祯顿时哭笑不得了。

    这尼玛,这帮人是真的一点节操都没有啊!

    到底是谁在恶意低价采购粮食?

    朝廷已经每石15两在采购了,而南直隶之前的正常粮价是08两每石。

    看来这是一波收了钱的“公知”在搞事情啊!

    别以为老百姓不会相信,老百姓真的会相信的。

    这个年代毕竟不是21世纪的信息时代,民间舆论的主导权是掌握在地主、乡绅和那些读书人手中的。

    崇祯走到地图前,看了看整个大明的版图。

    等年后,李邦华和卢象升就准备扩充中部军区的战力了。

    是时候动东南了。

 第174章 这么巧,你也是来开始搞事情的…

    这些人非常聪明,他们不怕皇帝,并且还歌颂皇帝在边境的战功。

    但是他们却不断抨击新农政,并且将新农政发生了一点点小事,无限扩大。

    不仅如此,甚至直接捏造一些在新农政下破产的家庭,甚至有活活饿死的家庭。

    你要说他们有什么证据?

    对不起,张口就来的人从来不讲证据!

    崇祯给温体仁回了一封信,内容很简单,也很含蓄:老百姓有说话的自由,一定要好好处理。

    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老百姓有言论自由是不假的,不过呢,触犯了律法,例如造谣,无生事端,就要好好处理了,至于如何处理,就看你温体仁了。

    信很快就送到南京城温体仁手中了。

    这大过年的,崇祯也不想把脸翻得太狠。

    但是他相信,只要给了指示,以温体仁的阴险狡诈,有些人会乖乖闭嘴的。

    正月初一,大朝会按照往常一样举行,北京城盛大而隆重。

    南京城更比北京城还热闹,毕竟南京繁华程度,远胜北京。

    尤其是正月初一晚上,万家灯火。

    好一个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在夫子庙附近的一处茶楼前,却是挤满了人。

    人们不时喝彩,不时鼓掌。

    前面有一个年轻人在台上,正在慷慨激昂。

    那年轻人一身长衫,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长得面目俊秀,说起话来侃侃而谈。

    “大同镇为何死了那么多人?因为没有粮食!”

    “为何没有了粮食?因为粮食已经被朝廷以税收的名目收走了!每亩田交一石的粮食,这就是新农政,这就是新农税!”

    “当今陛下年少,臣蒙蔽,那奸臣便在朝堂之上,此次害得大同镇的老百姓白白丢了性命,实乃人神共愤也!”

    他的声音非常有感染力,说的下面的人都激动起来。

    甚至有人在大喊:“打倒奸臣!打倒奸臣!”

    那人又道:“当今朝堂奸臣当道,吾辈当自强,当警醒,当以天下为己任!”

    “对!说的没错!”

    “我赞同你!刘公子,你说得对!”

    “……”

    刘宏心中得意,这群人就是好骗啊,自己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

    顾公子说得没错,这些人是没有脑子的,他们是不会思考的。

    刘宏正在得意,突然,街道前头走过来一群人,还有一辆马车。

    马车停在书馆前面,来的是锦衣卫,但是从马车上下来的却是当今礼部尚书温体仁。

    温体仁穿得比较朴素,如果不认识他,一定会认为他只是街头某个手头困难的老大爷。

    这是咱们温部长一贯的作风,他就喜欢把自己打造成寒酸的样子。

    甚至恨不得把“清官”俩字刻在左右脸上。

    历史上的温体仁,是出了名的大奸臣,可他还真就是个清官!

    许显纯在前面带着人把书馆前的人分开,分出了一条道。

    温体仁刚要走进去,又一辆马车来了。

    那马车上又下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今天早上才到南京的曹程,现任南京廉政总督察。

    曹程来的是相当低调,来了之后,就去自己的衙署老老实实整理文档,然后自己去锦衣卫选了几个人过来。

    这也是皇帝给他的支持之一,人过来了,总得给点人办事吧。

    那就直接找许显纯要人咯!

    要了5个人过来,曹程就把皇帝给他的那份名单拿出来,让人将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都写下来。

    主要是写他们的家世。

    这其中一个名字就是刘宏。

    十六岁!

    南直隶刘家的二公子,家里在南直隶有3万亩田,还做布庄生意、高端地毯绘制和粮食买卖。

    其中,最大的是粮食买卖,南直隶四大粮商之一。

    不过呢,民间还有传闻,刘家还做一点点烟草生意。

    温体仁中午才见过曹程,没想到现在又见面了。

    “曹大人,您怎么来了?”

    “温大人有礼了,下官是来找一个人的。”

    温体仁笑道:“巧了,我也是来找一个人的,来,曹大人先请。”

    温体仁这家伙素来如此,他贵为礼部尚书,但平时从来不摆任何架子,哪怕官阶比他小很多的,他也很礼貌。

    历史上他就是这么个人,但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真的以礼待你,他基本上冲你微笑的时候,是在想可以在你身上插几刀,分别插在什么位置。

    当初他坑来宗道的儿子来咨诹不就是这么坑的么?

    曹程也连忙道:“下官何德何能,温大人请。”

    温体仁连忙道:“曹大人若是不进去,我可不好意思了。”

    曹程绕不过,便先走了进去,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和温体仁阴恻恻的笑面虎式性格不同,曹程办事向来高调,且快准狠。

    要知道,他是敢扣朝廷赈灾粮食的人。

    这种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敢下手的?

    刘宏站在上面,看着锦衣卫来了,面色微微一沉,连忙道:“各位大人,这是?”

    曹程道:“温大人先请。”

    温体仁笑道:“本官的确有事,就问问话。”

    曹程站在一边不说话。

    温体仁看着刘宏,笑道:“这忘语楼书馆是你开的?”

    刘宏旁边一个叫张胜的年轻人大声道:“没错,是刘公子的书馆,刘公子是南京刘家的二公子,南京国子监贡生,诸位可有事?”

    温体仁笑道:“国子监贡生?有意思,无其他事,我就问几个问题。”

    张胜道:“你是什么人,我们可是天子门生,即便你是官员,也不能带着这么多人带刀进来。”

    “刘宏,老夫听闻你在这里议论朝政?”

    刘宏道:“非也,我并非妄议朝政,只是在针砭时弊,匡扶正义。”

    别看这刘宏才十六岁,但说话却是一套套的,他并不正面回答温体仁的话,就让温体仁无从下手。

    可温体仁就是温体仁,他刘宏在温体仁面前,就是渣渣。

    温体仁一个礼部尚书,朝廷部院大臣,亲自来了,肯定已经准备了一连串的坑等你跳了。

    温体仁道:“第一,你说朝廷有奸臣蒙蔽天心,请问你说的奸臣姓甚名谁?”

 第175章 风浪骤起(第一更)

    温体仁最擅长的就是给人挖坑了。

    现在他明明就是来挖坑的,却还摆出一副咱们是“友好交流”的态度。

    有人一定会震惊,他一个个堂堂的部院大臣,居然亲自跑来这里和一个贡生掰扯。

    没错,他不来就不是温体仁了!

    刘宏大声笑道:“这当今朝堂的奸臣数不胜数,还需要我一个个数么?”

    温体仁继续笑道:“所以,姓甚名谁?”

    刘宏激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