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

    春雷阵阵,不知何时,下起了春雨。

    雨水之中,鲜血汇聚在洼地。

    陈昌海大声求饶:“军爷饶命,军爷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要你的命!”

    其中一个天雄军拔出刀子一刀过来,陈昌海的脑袋就冲天而起,猩红的鲜血从脖颈处喷薄而出。

    陈昌海的脑袋在地上打滚,滚到张春发脚边,张春发吓得人都傻了。

    接下来,他就被像鸡仔一样拧过来,一脚被踢得跪在地上。

    手起刀落,人头滚动。

    陈家一家38口,无论男女老少,38颗脑袋,全部在雨水中打滚。

    这才仅仅是开始,这一夜,合肥城内所有的地主,只要是地主,都得死。

    惨叫声在城内此起彼伏,一扇扇门被撞开,一颗颗脑袋堆在那里。

    一个个名单从户册上划去。

    仅仅只是半夜,合肥城内二十几个地主,全家都被杀得一干二净。

    还没有完,按照计划,乡里的地主也必须死。

    当天雄军的铁骑在田野中飞奔的时候,周围的有的甲里已经出现了反抗新政的声音。

    前方有火光。

    古代大家晚上都睡觉,可现在大家晚上没有睡觉,甲里的人都围在一起,火堆烧得正旺。

    一般这个时候就是出了大事。

    有的老百姓举着火把,在甲里敲锣打鼓,将朝廷涨税的消息告诉每一个人。

    一个穿着长衫的年轻人道:“李老爷那边说了,今年朝廷要涨税,涨的非常多,每亩田要收2石,可能还会有加派和人头税加税,所以必须加租了,没有办法,不是佃户的就更惨!”

    这个年轻人叫高冲,是这个甲里唯一的一个秀才。

    他认识字,且读了一些书,所以甲里不少老百姓都很信任他。

    一个汉子说道:“这样下去大家都是死路一条啊!”

    “听说最近各地都在闹,咱们也闹一闹,总不能什么都不做,这样是税政会饿死人的!”

    “对!”

    有的人积极,有的人沉默。

    中国的老百姓,一般不太愿意惹事,大家只想耕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到万不得已,只求个安稳。

    但是明显已经有人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这股情绪还在蔓延。

    根据社会心理学来分析,一旦群体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集体的极端情绪会很快战胜理智。

    高冲一见这情况,心头一喜,看来这任务是可以轻而易举完成了。

    一旦任务完成,他就能从李老爷那里收到10两银子。

    这是一笔非常不错的买卖。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达到目的,据说县里的知县老爷已经准备配合,提前开始收人头税,趁机压榨一笔,然后将矛头指向朝廷。

    可能人头税明天就会有衙差来收。

    将最近到庐州府的卢象升变成大家攻击的对象。

    正当大家议论的时候,一队队铁甲骑兵已经飞快而来。

    为首的是天雄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二团的团长陈扬。

    天雄军很快就抵达了甲里,大家一看是军队来了,都露出了胆怯且害怕的神色。

    陈扬道:“大家不必担心,我们是来找本村的李老爷的。”

    那高冲一看来的是官兵,本能的就瞧不起。

    这在大明朝也是惯例,读书人瞧不起武夫。

    “敢问这些军爷找李老爷所谓何事?”

    “朝廷新政已经推行下来,废人头税,废贱籍,现在合肥县有不少公田,老百姓可以去县城购买公田!另外,遵照天子旨意,永不加派!李老爷全部违反了,没收所有田产,拿出来分卖!”

    村民们一听,都傻眼了。

 第215章 大明朝的惊涛骇浪!(第一更)

    村民们现在有些懵逼,因为他们听到的消息和陈扬说的完全不一样。

    到底要相信谁的?

    有村民憨厚地大声喊道:“军爷,高秀才知道,他和李老爷熟。”

    此话一出,一边的高冲吓得连忙往人群里躲。

    陈扬问道:“哪位是高秀才?”

    朴实的村民立刻将高秀才请了出来,高秀才头皮都炸起来了。

    “我……在下不知……”

    陈扬才不管他他说什么,厉声道:“速速带我们去李老爷家中。”

    高冲只觉得一股杀气扑面而来,不由自主道:“是是是!”

    很快,陈扬就带着人来到了李老爷家中。

    村民们想去看热闹,当村民们到的时候,天已经微微亮,而李老爷家中已经人头遍地。

    一份份邸报在甲里的木栏上贴上来,是关于新政的。

    “高秀才是吧?”

    高冲早就吓得有些傻了,他亲眼看见李老爷家里的人是怎么像鸡鸭一样被杀掉的,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杀人的。

    直到陈阳跟他说话,他才回过神来。

    “天子新政已达,凡有不尊号令者,杀无赦!就劳烦你跟他们来解释新政了,天子新政尊天法地,四海莫有不从,汝可不要私自曲解啊,否则人头落地,忽然之间。”

    高冲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恐怕好几个月都睡不好觉了。

    去围观的老百姓都吓傻了。

    但是第二天,新政的消息却已经如同风浪一般在甲里传开。

    无数人在奔走相告。

    大势就是人心,人心就是新政!

    这样的例子,在昨晚庐州府各地上演。

    应天府的儒生、贵族老爷、大地主乡绅都不知道,北京城的官员们也不知道,连庐州府的很多知县都不知道,已经变天了。

    此时,北京,紫禁城内。

    崇祯正在一遍又一遍抄录他自己写的《国富论》。

    他不断地在写着:新时代是旧时代的掘墓人,顺者昌,逆者亡!

    你说他心里压力大不大?

    告诉你,此时此刻,这颗星球上,他心里的压力是最大的。

    如同无数座山岳压下来一样。

    现在不是征伐外敌,现在是对内动刀子,对内挥屠刀!

    这是一场内战!

    一场新兴势力对传统势力的开战!

    新时代来临之前,必须有掘墓人,墓中必须埋葬一切旧时代的腐朽。

    黎明将变成赤色,而坠入深渊的骨血将在东方重生,古老的神祇亦会重临世间。

    那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个春秋大义、群英汇聚的年代,才应该是这片土地的本来色彩。

    你说有没有冤死的?

    有!

    如何避免有人冤死?

    对不起,几乎无法避免。

    因为这场战争有一个核心点。

    什么核心点?

    发动底层的老百姓!

    这是最至关重要的核心点。

    在这场战争中,底层老百姓是新政的受益者,而几乎所有官僚、地主乡绅、大商人,都是利益受损者。

    那么如何发动底层的老百姓?

    要知道,现在庐州府的地主们已经开始利用他们的舆论权力开始蛊惑人心,一旦形成大势,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一个办法。

    快刀斩乱麻!

    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结束庐州即将爆发的民变,迟则生变,将会死更多人,损失更大。

    用皇帝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找到了一个引爆点,用儒生来抗议,地点在南京。朕也有一个引爆点,发动老百姓的力量,来为朕的新政,在整个南直隶发声!

    后世一位伟人早就说过类似的话: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他们才是历史的铸造者。

    既然是快刀斩乱麻,而你又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冤枉的,哪些是该杀的。

    所以,就让庐州府所有的地主乡绅一起陪葬吧。

    没有善恶之分,只有阶级利益之别!

    待字写完后,崇祯心头稍微沉稳下来。

    作为帝国的皇帝,看待问题,不能简单的情绪化,或者以简单的善恶做判定。

    帝国皇帝肩上承担的是全天下。

    儒家说: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复社和东林说他们要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是这样想的,但真的在这样做吗?

    什么叫为天下立心?

    立天地立下了生生不息之心,以感召四海八荒,将这种精神深入到每一个人,而不仅仅只是儒生自嗨。

    什么叫为生民立命?

    即为老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循的大道,普天之下,勠力同心。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的圣是孔孟。

    而张凡的圣,是诸子百家。

    继承诸子百家圣贤之学,开辟万事太平基业。

    扬帆七海,重回丝路!

    但是,现在史官们已经在骂他千古第一暴君了!

    那些史官此时此刻就在奋笔疾书,将满腔的愤怒刻在史书上,让后人记住这个暴君,背负万世骂名!

    接下来,庐州府的消息如同暴风一样,在未来的十天时间,席卷了半个南直隶,卷起了惊涛骇浪。

    还在继续扩散,如同海啸一样。

    同时,也在北京城,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

    三月二十日,一大早,在孙承宗进入皇宫办公的路上,有人悍然发动了对他的刺杀!

    一共有50人从周围的箱子里冲出来。

    他们有的射箭,有的拿着刀,蒙着面,先是箭矢射击一波,将马车射成刺猬,随后拿着刀的死士往前冲。

    孙承宗每早入皇宫,都有专门的人护送,那是皇帝亲自给他安排的人。

    但皇帝安排的三十几名护卫死伤大半,那些死士完全不要命的冲杀,显然早已做好了准备。

    好在马车车夫反应快,用力挥着鞭子,马车疯狂往前冲。

    鲜血染红了北京城的大街,厮杀声惊动了附近的居民,人们投来惊恐的目光。

    最后,孙承宗的马车到了长安街,皇宫门口的锦衣卫见状迅速出动,立刻将马车护送进了皇宫内。

    但那时车夫中了三箭,已经是奄奄一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