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不服,要以多欺少:“下跪磕头道歉,不然今天没完。”

    孔子拔出青铜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你们要来硬的,拔剑决斗吧!”

    众人当场下跪。

    “知耻近乎勇,你们能承认自己的过错了,说明你们很勇敢,就算了吧。”

    待孔子走到前面的桥头,众人已经叫了一批人:“就是他,那个小白脸,他很狂啊,干他!”

    孔子不慌不忙,从马车上取出弓箭,一箭一个准。

    众人落荒而逃。

    有人便问:夫子,您不是读书人吗,怎么这么厉害?

    孔子: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当然,这个小故事不是历史,而是根据孔子的理论虚构的。

    但也说明了孔夫子到底是个什么人了。

    若是换做大明朝的儒生,遇到这般情况,肯定就是:你们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不尊圣道,不学礼数,我们身为圣道传承者,应该鄙视你们!你等我,我去叫人,喷死你!

    所以,春秋儒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春秋儒学是春秋大义。

    何为春秋大义?

    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彼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你爱护我就是我的王,迫害我就是我的仇人!

    这种精神,在蒙元之后,就基本消失在华夏大地上了。

    孔子应该被打倒,甚至应该被发扬光大,与其一起的还有那个轴心时代的华夏诸圣。

    那个灿若星河的年代,百家争鸣,诸夏之邦的原始血气。

    而想要想要营救孔子,营救百家,掀起那一场“文艺复兴”,首先就得干掉孔家店,干掉衍圣公。

    不过干掉衍圣公,也需要注意被坑,如果不小心踩到坑里,局面就会非常被动。

    最大的坑就是诡辩。

    一定要避开这个坑。

    儒生最擅长的就是诡辩。

    什么叫诡辩?

    就是虚无妄想症式的自我意淫,自我创造发明。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张口就来。

    他们说话是不讲证据的,更在乎的是情绪上的发泄,往往借此来夸大、捏造各种事情,尤其是喜欢先站在道德的高地攻击对手。

    崇祯将国税局的任务给安排了下去,算是对孔家正式动手了。

    接下来,曲阜收税也没有刘知远什么事了。

    不过他想要尽快回去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还有非常重要的任务。

    什么任务?

    写东西。

    写什么东西?

    将他在任的时候,孔府在曲阜干的缺德事,全部一个字不拉的写下来。

    而且刘知远被安排在镇抚司衙门,他哪里都去不了,谁也都见不了。

    这只是对付孔家的其一。

    其二便是让骆养性领着锦衣卫,便衣如曲阜。

    干什么?

    当然是翻证据!

    挖地三尺的搜查!

    其三便是国税局的人立刻走一趟孔府。

    皇帝亲自下了命令,国税局就得特殊对待了,什么走流程不流程的,立刻派人去曲阜。

    三天之后,国税局一个叫刘翰的官员就到了曲阜,他的职位就是曲阜税务司的都司,以后曲阜的税就是他来收。

    从行政框架的角度,他不归刘知远管,而是直接向山东省省税务局汇报,省税务局则向国税局汇报。

    连山东布政使张梦鲸也无权管制。

    因为现在是财政、税政和地方行政分离。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刘翰一到曲阜,第一天就跑到了孔府,也不拐弯抹角,就问衍圣公你交不交税吧?

    不交!坚决不交!

    这就是孔衍植的态度,老子是圣人血脉,交个锤子交!

    不仅不交,还要好好教训你一顿。

    结果就是刘翰也被毒打了一顿,而且是被关在孔府里毒打了一顿。

    还没完,在明面上,皇帝不仅仅派了收税的人过来,还把户部和农务院的人都派过来了。

    派过来干什么?

    名义上是对曲阜的田重新测量。

    其实就是针对孔府隐瞒、欺凌他人良田做调查,收集证据。

    啪的一声,一个上好的青花瓷茶杯被砸得粉碎,孔衍植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朱家的小皇帝欺人太甚!狗屁新政!”孔衍植这一次是真的愤怒了,之前毕竟没有落到他身上来,不痛不痒,现在成了利益受损者,立刻就彻底炸毛了。

    于是他立刻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疏,语气颇为锋利,甚至有斥责和嘲讽之意。

    崇祯看完后,不但不生气,还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越是刺激孔衍植,孔府就越会跳得高起来,到时候杀起来就越容易。

    时间一天天过去,崇祯得到了消息,孔府派过来的人,在京师的活动越来越密切,解除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而且最近为东林书院求情的奏疏也明显多了起来,这绝对不是无风起浪,而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无妨,让风再吹一段时间。

    两天后,又有一个新的情报送过来了。

    果然啊!

    孔府的人见了北京国子监的司业倪嘉善。

    用脚指甲都能推断出来,北京国子监的人肯定会搅合进来。

 第246章 腿给打断了!(第二更)

    孔衍植的奏疏还没有结束。

    最近他似乎精力空前旺盛,接二连三给皇帝写奏疏。

    从弹劾地方官员,辱骂税务官员,到痛批朝政歪风邪气,最后到天下兴亡,圣人之道,华夷之辩,统统说了个遍。

    而崇祯也非常认真地回复他每一份奏疏,每一份奏疏都批五个字:说得有道理。

    没错,就是这五个字。

    这是来自皇帝“爱”的鼓励,鼓励孔衍植多说,说越多越好。

    最好不要躲在曲阜孔府里说了,最好是跳出来,大摇大摆的说。

    孔衍植也的确没有辜负皇帝的一番苦心,他不仅仅奏疏越来越频繁,与京师一些官员的来往也越来越频繁。

    七月初,衍圣公向皇帝奏疏的消息,在私下也慢慢传开了。

    连奏疏的内容都传出来了,说的都是关于东南的一些事,还提到了新政。

    这是极其敏感的话题。

    再加上这一段时间孔家的人在京师游走,不少人现在都知道了衍圣公对目前东南和新政的态度了。

    一时间,不少人还真的就激动了起来。

    例如刑部主事官宋祖乙,就趁机拉拢了一批人,主要是以翰林院为主的官员,他们私下讨论目前的局势变局。

    宋祖乙就说:“现在衍圣公出来了,他是反对新政的,并且他是主张朝廷立刻停止对东南动武的,最好是尽快恢复南京国子监,解除对东林书院的包围。”

    翰林院的官员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人未来都是可以入阁的重要人物。

    编修倪元璐就鼎力支持宋祖乙。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刑部主事能在这个时候发挥如此大的能量?

    因为有太常寺卿罗尚忠站台。

    太常寺卿是九卿之一,正三品大员,副部级高官。

    可是能入主翰林的,未来都是阁臣啊!

    这是大明朝的规矩,阁臣必须从翰林中选。

    翰林院为何偏偏就给罗尚忠面子?

    其实也不是给罗尚忠面子。

    而是给孔衍植面子。

    因为宋祖乙和罗尚忠,一个是孔衍植的大女婿,一个是二女婿。

    这俩人最近都见过一个人。

    谁?

    孔衍植的儿子孔兴燮,如果不是他亲自来京师,也不会起到如此大的作用。

    所以,这背后其实都是孔府的能量。

    也由此可见,衍圣公非一般的贵族。

    七月初六,北京城,北京大学

    国子监司业倪嘉善下了马车,走上前,亲自将马车的帘子拉开,道:“小圣公,请。”

    上面走下来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面目英朗,着一身华服,眉宇之间有说不出的傲慢。

    “这里就是北京大学?”

    “没错,这里就是北京大学。”倪嘉善脸上有颇有些玩味的表情。

    翰林学士陈时龙一脸冷淡:“不过是一群不学无术的三教九流之辈,竟然还敢自称大学,实在是对圣人之辱!”

    国子监监丞杨文宰也冷哼道:“今年六月高考,听说又有3000人入学,现在北京大学的学生已经超过8000人,比咱们国子监的还多。”

    翰林五经博士张睿儒道:“而且现在旁边还在修建北京工科大学,将工科单独出来,对全国扩招。”

    杨文宰道:“不仅如此,连军事学院也将独立出来,扩大规模。”

    众人越说心情越沉重。

    孔兴燮神色阴沉:“皇帝陛下当真是要毁了圣学不成?”

    倪嘉善道:“小圣公,这北京大学现在是由刘宗周在管,听说今年从北京大学工学院出了不少人去北京制造局任职,现在这些人都有了朝廷正式编制,若是长此以往,吾等圣人门徒,当何去何从!”

    “那刘宗周以前好歹也是江南大儒,为何会赶出如此卑鄙无耻之事来!”

    “我们以前自是看错了人,刘宗周其人,不过是个伪君子!”

    孔兴燮也不多说,迈着步子便往里面大摇大摆走去:“诸君与吾且进去瞧一瞧,看看这里面到底都是何方神圣。”

    刚进去,孔兴燮就遇到了工学院第一的魏清欢。

    魏清欢是北京大学工学院第一届的第一名,当初被皇帝亲自点名表彰。

    当然,与魏清欢在一起的还有农学院的唐子陵,以及其他的学生。

    他们正准备去一趟格物科学院。

    看到前面一众人来了,魏清欢等作揖表示礼仪。

    孔兴燮冷笑道:“你们都是什么人啊?”

    “吾等自然都是北京大学学生,不知诸位是?”

    “本官是国子监司业。”倪嘉善第一个报上名号。

    “这位是孔圣人传人,衍圣公之子。”

    魏清欢等人一听,不由得一怔。

    孔兴燮一脸傲慢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