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他走进殿,不少大臣的目光都聚集到他身上来。

    不少目光都是在仰望。

    这一刻,孔衍植真切感受到了血脉的优势。

    “臣参见陛下。”

    皇帝依然是那么的和善,连语气都是温柔的:“孔爱卿快快请起。”

    孔衍植站起来,这一刻,他仿佛感觉自己孔圣人附体,仿佛感受到了万人的敬仰。

    但他不知道,这皇极殿中,早已有人做好了准备。

    一场好戏正这么正式开始了。

    首先,皇帝象征性问候了孔衍植几句,孔衍植也象征性回应了几句。

    然后,孔衍植就把话题引入了正题了。

    主要有几个正题。

    一是北京大学的事,主要是自己儿子被打断腿的事。

    二是东南一事,主要是讨伐奸臣,为儒生们喊冤。

    三自然就是希望皇帝能暂停新政。

    而孔衍植还是以北京大学一事先说起。

    “陛下,臣那犬子前些日前往北京大学问道,竟被无礼之厮给打断了腿,还请陛下为臣做主!”

    倪嘉善等人一听,心中是大喜。

    现在连衍圣公都出来说话了,看你刘宗周还怎么说。

    今日这朝堂上,必然是有不少人站在衍圣公这边的。

    他们也在想着,今日,新账旧账一起算。

 第251章 朝堂互撕(第一更)

    衍圣公有天生的优越感,连皇室也瞧不上,这是来源于血脉上的一种错觉。

    不过历代衍圣公有这种错觉也实属正常。

    唐朝的时候,道教是国教,道学的信徒非常多,李唐皇室就是道学信徒,尊老子李耳多先祖。

    典型的如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即便是汉朝时期,虽说是罢黜百家,但其实真正推行的是法家。

    只有真正到了宋朝,儒家才彻底压制了其他家,儒生的人数空前膨胀起来。

    而衍圣公就是宋朝的时候册封的。

    在这种环境下诞生出来的衍圣公,被天下儒生尊为神圣的传承,自己都吓了一跳。

    卧槽!我已经这么牛逼了吗!

    从第一代衍圣公开始,他们就形成了一个意识,朝堂上治理这个国家的相公们都是咱家的信徒。

    孔衍植就是这么想的,他走进皇极殿的那一刹那,有一种被诸多信徒顶礼膜拜的高贵感。

    还不等皇帝说话,孔衍植又道:“所谓长幼有序,官民有别,以下犯上,乃是违背了圣人礼制,若不严惩,恐有好事之人效仿,届时礼制崩坏,亦有春秋之祸,天下之乱,社稷之危也!”

    他此话一出,这大殿内诸多官员都齐齐跪下,然后大声高呼:“请陛下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严惩行凶之人!”

    余音绕梁,振聋发聩。

    看来,大家早就看不惯北京大学了,只不过不敢说而已,现在借着衍圣公的威名,骤然发难。

    衍圣公的这一套,放在大明朝,的确是没有错的。

    大明朝的礼教是非常森严的。

    什么叫礼教?

    三纲五常,长幼有序。

    等级低的人,就该听等级高的人的话。

    例如父亲的话是错的,但做儿子的不能反驳,得遵守。

    北京大学的学生,打了官员,而且还将这么多官员打伤了,这就是以下犯上。

    这就是属于违背了圣训,违背了礼制。

    礼制而不是法制。

    所以众人都不提是谁先动的手,因为不管是谁先动的手,按照明朝的礼制,都是等级低的人的错。

    礼制强调的就是等级。

    法制才是强调的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但是,大明朝是礼教治国。

    大殿内一片陷入一片死静,连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话了,因为现在是在挑战衍圣公。

    没有人愿意跟他为敌,他背后是全天下的儒生。

    这股势力是无穷无尽的,比任何一个社团都要强大一万倍。

    但是,有人就敢站出来。

    谁?

    还能有谁!

    杨士奇啊!哦不,是杨所修!

    死静的大殿内突然响起了脚步声,从脚步声的节奏可以听出来,这个人很嚣张,脚步声非常快,但不是那种急促的快。

    有人偷偷瞄了一眼,从官服就判断出是都御史大人。

    杨所修跪在地上,把头贴在手背上,声音洪亮,甚至差点都快赶上刚才众人齐呼的声音:“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大家一听是杨所修的声音,心头皆是一跳。

    崇祯面色不动,只是平和道:“杨爱卿有何话要说?”

    “臣以为!”杨所修故意把声音调整到最大,大殿内都回响着他的声音。

    众人心头更是一颤。

    卧槽!杨所修你这条疯狗又想干什么!

    难道你连衍圣公都敢咬不成?

    好!你咬!

    你尽情的咬!

    等你咬了之后,就是全天下儒生的公敌!

    弄死你丫的!

    “臣以为,翰林博士张睿儒、刑部主事宋祖乙、翰林学士陈时龙、国子监监丞杨文宰,还有衍圣公之子孔兴燮,都有罪!”

    杨所修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忍不住抬起头来。

    尤其是衍圣公孔衍植,他几乎是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同两柄锋利的剑一样,朝杨所修刺去。

    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敢在朝堂上跟本公唱反调的?

    这是要与天下的读书人为敌么?

    孔衍植脸上闪过三分阴冷,三分冷笑,三分的傲慢,和一分的做作,加起来就是十分的不爽。

    倪嘉善连忙道:“陛下,休要听此狗胡言乱语!”

    他又看着孔衍植道:“衍圣公,此狗便是大明朝堂第一奸臣杨所修,不知谗害了多少忠良!”

    孔衍植接过话来:“陛下,此狗之话,不得信啊!”

    崇祯道:“两位爱卿,杨爱卿可是都御史,两位的用词是否需要注意注意?”

    “陛下,这……”

    崇祯淡定而从容地打断了衍圣公的话,看着杨所修,继续道:“杨爱卿,把话说完。”

    杨所修便开始按照皇帝昨晚给他的剧本开始说话。

    “陛下,家尚且有家规,国自然是有国法的,我大明是以礼治国没错,但大明也有大明律法!大明律法乃陛下天宪!”

    他回头看了一眼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诸位,然后义正言辞地呵斥道:“身为朝廷命官,光天化日之下互殴,置大明律法于何在!置陛下于何在!”

    他这一声呵斥,吓得陈时龙、杨文宰等人打了个寒颤。

    衍圣公立刻道:“圣训之礼,乃天下之根本,如今礼崩乐坏,此等大逆不道之举,岂有可辩?”

    “再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孔衍植气得面色发红,他完全没有想到今日居然还有人敢出来当众顶撞他。

    他等着杨所修,继续骂道:“你这条狗,不尊礼法,不知廉耻,只知在此狺狺狂吠,玷污圣言,其心可诛!”

    其他人也都跟着衍圣公高呼起来:“其心可诛!杨所修违背圣训,奸臣祸国!”

    皇帝适时出来笑道:“诸位莫要激动!”

    大家这才安静下来。

    皇帝继续道:“昔日,商君有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张凡举的这个例子是当年商鞅变法,秦孝公的儿子出发了新法。太子是国君的儿子,未来的国君,不可以受罚,但是太子的老师赢虔和公孙贾都要受罚,以示惩戒。

    这是法不避贵的案例。

 第252章 这天下是谁的天下!(第二更)

    儒生们其实是在做梦。

    做了两千年的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儒生们一直渴望回到周朝的礼制时代,甚至尧舜的古圣王时代。

    那个时代是礼的时代,不需要法,人们按照八德来生活就行了。

    哪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只要人人受八德,天下可垂拱而治。

    《尚书·武成》里有一句话: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八德自然是好的八德,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遵守。

    甚至许多人只是拿着它做外衣而已。

    而且往往缺乏标准,而被人矫枉过正。

    例如孝。

    你如何评价一个人孝?

    陪伴父母是孝,挖心救母也是孝,恶婆婆不喜欢媳妇儿,丈夫休妻,也被说成孝。

    便有愚孝,有愚忠之说。

    你家的孝,可能损害了他家的利益,甚至害了人家的命。

    所以,站在国家治理者的高度,看的是整个群体,你无法分辨到底什么是孝,或者说普通大众无法真实分别出来,因为他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这个时候就容易被人搞事情。

    但是法不同,法是明文规定,写在纸上的,你触犯了,就是要受到法的制裁。

    所以法是有一个统一标准的。

    要管理一个大的国家和群体,是必须有能够写下来的标准化的东西的,这样才来统一约束大众的行为,使大环境稳定。

    那是不是儒家的八德就不适合治国呢?

    当然不是!

    儒家的八德,使社会和谐、文明,而法则是保证社会的基本稳定。

    不能只有法,而没有德。

    更不能只有德,而没有法。

    那么回到儒生做梦这件事上来。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这是官面上的官方文章。

    中国古代,一直是外儒内法。

    即外表看起来是儒家,其实核心是法家。

    例如司法、民法、税法,地方的管理,都是法家的方法。

    而法家的商君书,则是古代帝王的枕边书。

    儒家是在法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巩固统治稳定。

    正统历史上,为什么崇祯皇帝尽干蠢事?

    因为崇祯皇帝沉迷于儒家经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