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来淮安府了。”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门口的人,杨一鹏连忙站起来往外面狂奔,其他人都紧跟着。

    到了门口,倒是没有看见皇帝的人影,只看见狼狈不堪的杨清胜,手里还抱着个匣子。

    “大人!”

    杨清胜看到杨一鹏后,眼神闪躲。

    “陛下呢?”

    “走了。”

    “走了?”

    “嗯!”

    “陛下真的来了?”

    杨清胜将匣子递过去,杨一鹏打开一看,看见里面刘玉吉的人头后,一瞬间脸色就变了。

    不过他很快便镇定住,沉声道:“到底怎么回事?”

    杨清胜便将今日发生的事略作删减的说了一遍,例如把他自己在皇帝面前举报杨一鹏的事就直接删掉了。

    杨一鹏听完后,面色已经苍白如纸。

    “陛下人呢?”

    杨清胜摇了摇头:“不知道。”

    “张定远!”

    “属下在!”

    “你在此统筹一切大小事务,本官现在去面圣。”

    “大人,现在去何处面圣?”

    “自然是南京。”

    杨一鹏心情沉重。

    刘玉吉之死,人头都送来了,已经说明皇帝已经知道他从中作梗了。

    而皇帝来淮安,不见自己,说明皇帝是等着自己亲自去认罪的。

    崇祯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应天府的晚秋如同金色的海洋一般,秋风一起,漫天的落叶,干净的秋阳在树林间打下一道道光柱。

    马儿在林间走过,踩碎枯黄的叶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穿过一片树林后,前面的景色霍然开阔起来。

    崇祯看见不少人正在田里挖东西。

    他带着人走过去,看见一个岁的小男孩,满脸脏兮兮的,但是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正和自己的父亲一起在刨东西。

    崇祯忍不住好奇道:“这是在刨什么?”

    那男子抬起头,看见崇祯后,连忙道:“军爷,咱们在挖红薯。”

    “哦,挖红薯。”崇祯笑起来,因为他看见那个小男孩也在笑。

    小男孩的笑容很干净,纯洁无瑕,眼睛非常明亮,很治愈。

    他手里还抱着几个大红薯,好像抱着宝贝一样。

    “大哥哥,你要不要,给你一个。”

    “我也喜欢吃,不过我还要赶路,谢谢你。”

    那男子见崇祯如此客气、礼貌,心中的防备不得有松懈了不少。

    崇祯问道:“今年粮食丰收?”

    “粮食的确不少,最重要的是咱们现在有田了!”说这话的时候,男子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以前呢?”

    “以前啊,以前咱们就是给张老爷种田的佃户,没有自己的田,勉强不饿死,现在不同了,咱手里有8亩田!”

    那小男孩连忙抢过话来说:“听说是朝廷的……朝廷的新政,是陛下的新政,如果陛下在这里,我肯定把我的红薯给他吃。”

    崇祯大笑道:“你个小不点,还知道新政?”

    “是甲里的刘姐姐说的,她经常跟我们说。”

    “刘姐姐?”

    那男子接过话来:“听说是朝廷派过来的什么农政指挥使。”

 第275章 地主的垂死挣扎(第一更)

    原来是农政指挥使,大概是北京大学农学院的学生被下派下来了。

    农政院的执行效率倒是很高,自南京城破后,宋应星就开始从农学院择优提报吏部。

    眼下应天府县的新农政指挥使都已经到位了,想来北边的徐州、淮安、扬州,情况已经也会好许多。

    崇祯问道:“这新政如何?”

    那男子憨厚道:“反正对咱来说是好的,今年冬天不愁没有饭吃了!”

    “其他人呢?”

    “现在甲里没有人不喜欢新政的,刘大人现在在咱们甲里非常受欢迎呢!”

    崇祯看了看远处,前面有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人家,有炊烟袅袅升起。

    还有人在河边洗衣服、洗菜,小孩子在河边打闹。

    已近黄昏,秋日的暮色如油画般浓郁。

    从河对岸吹过的晚风,送来桂花的香。

    前面原野上,成片成片的稻草整整齐齐堆起来。

    农民们拿着镰刀,正在一堆一堆将它们切碎。

    崇祯好奇问道:“那是在?”

    “那是在切稻草,刘大人说稻草切碎了放在稻田里,灌水,可以加速腐烂,有肥田的作用。”

    “刘大人还带来了许多之前咱都不知道的种田方法,听说不久之后,还会有人送来抽水的器械。”

    崇祯立刻明白他在说蒸汽机抽水。

    崇祯又问道:“你之前说的那个地主张老爷呢,他如何了?”

    “不太清楚,听说好像是带着家眷逃到别处去了,田带不走,都留在这里了,两个月前,县里来了官员,刘大人就是那个时候过来的,说是朝廷命官,专门管农务的。”

    “不过是个女娃,咱刚开始都不信,这女娃哪能当官,可县里的官老爷们都说她就是咱这里管农务的官。”

    那男子似乎在回忆,还笑起来:“咱最开始都不看好她,每人搭理她,过了几天你才怎么着?”

    “如何?”

    “过了几天,她就开始给咱分田,说这是朝廷的新政,每个人都有田。”

    “不过这田也不是白送的,得用钱买,说是可以分批付钱。”

    “这分批付钱你以为如何?”

    “好啊!只要有田种,而且也不贵,虽然我没钱,可田先种着,等收成了,再偿还就可以。”

    “就是这么一件事,大家就对刘大人心存了感激之心,对朝廷新政也心存了感恩之心。”

    “今年年初,咱们这里还听说朝廷的新政是加税,倒是听说扬州府那边还打了仗,本来传闻战争会到咱们这里来的,张员外他们便拖家带口逃到南方去必乱了。”

    “后来也没有打过来,再后来朝廷的刘大人就来了!”

    “那刘大人现在何处?”

    “就在前面家里的衙门。”

    崇祯带着一些人朝前面走去。

    过了河,前面一些人正好奇地看着他。

    他的速度很快,深怕扰了民,一路进了甲里。

    甲里的牌坊旁边是有一间比较简陋的小木屋,有一些村民正在那里坐着。

    一个大约十岁的女孩穿着一身青色长衣,坐在旁边的树下,前面还摆着桌子,旁边还有几个守卫。

    她正在给大家讲课,毕竟农政院出的许多农学书籍,这些农民是看不懂的,他们不识字,所以只能人来宣传。

    而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墙壁上还写着一排字:全力推行新农政,让老百姓有饭吃。

    那女孩倒是生得眉清目秀,气质灵巧,不过她穿着朴实,好歹也是个官员,穿的却是布衣,而且袖口还有一个补丁。

    她也不着胭脂水粉,看起来自然大方。

    正耐心地跟所有人讲解着新农学的知识。

    大家也都耐心地听着,时不时还会打趣打趣种田的快乐,引起一堆人的大笑。

    崇祯翻身下了马,走过去,靠在一颗大树边,也专心听起来。

    应天府的甲里也有新农政指挥使了,这说明朝廷的新农政已经在这里扎根下来。

    他能看到大家脸上都有说不出的兴奋,连小孩子都趴在草堆里,听得入神,虽然他们可能不太懂。

    这时,前面不远处来了一群人。

    大约有二十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一脸狰狞。

    他手里拿着一把刀,其他人手里也都拿着刀。

    村民们的目光都转移过去,有人已经预感到大事不妙,大家伙都站了起来。

    那大汉将路边一个挑着柴火的男子一脚踹倒在地上,骂道:“滚一边去,别挡老子的道!”

    “这里谁都拿了张老爷的田,都给老子站出来!”他气势汹汹走过来,怒喝道。

    那女子带着人想要走过去,被村民拦住:“刘大人,不要过去,危险。”

    “大家都让开,我来跟他沟通。”

    “大人……”

    “无妨。”

    众人这才让开了一条道,但是有些人已经从一边拿起了锄头和镰刀。

    刘惜君带着几个护卫走到前面,她其实很害怕,但是强作镇定。

    没办法,谁让自己现在是这个家里的新农政指挥使。

    刘惜君竟然让自己淡定:“这位好汉有何贵干?”

    那汉子旁边一个枯瘦如柴的男子道:“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张奎,张爷!”

    村民们一听,都害怕起来。

    有人道:“是县里的张奎,张捕快!”

    “是张捕快!”

    刘惜君道:“原来是衙门里的捕快,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呢?”

    “你是谁?”看见刘惜君,张奎眼中顿时一亮,“李家村什么时候有这么漂亮的小娘子了,老子怎么不知道!”

    “张捕快,这位是朝廷新任的新农政指挥使,你可不要随意冒犯了。”

    “滚一边,小心老子废了你!”

    张奎一脸狰狞笑道:“女人也能做官?什么时候改规矩了?”

    刘惜君道:“当今天子颁布新政,本官奉朝廷之命,在此推行新农政。”

    “哈哈哈,什么狗屁新政老子不知道!你一个女人竟然也欺到男人的头上来了!今天老子就把你抢回去,好好教你做女人!”

    “你大胆!”

    张奎更加放肆:“不过带你回去之前,老子先清算一些事!”

    “谁拿了张老爷的田,都站出来,现在把田交出来,把今年收的粮食也都交出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否则,老子就打断你们的腿!”

 第276章 回答错误(第二更)

    张奎这么一说,大家都害怕了起来。

    因为这里许多人都分了张老爷的田。

    张纯元是县有名的大地主,名下有田3000亩田。

    一个村民说道:“张老爷不是已经离开了么?”

    张奎恶狠狠道:“谁说离开了!张老爷现在就在县城里!你们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