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次,皇太极都以为崇祯要把自己给玩崩了。

    无数次,皇太极脸都被打肿。

    范文臣也看完了这部《民论》,但是他理解的没有皇太极深。

    范文臣道:“大汗,奴才觉得狗皇帝这一次去南直隶,行动非常低调,奴才总觉得狗皇帝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哦,何事?”

    “奴才一时间也想不出来,不过还有一个人去了南直隶。”

    “谁?”

    “河南布政使李岩。”

    “李岩去了南直隶?”皇太极仰着头,看着天花板,思考起来,“崇祯在南直隶没有发表公开讲话?”

    “没有。”

    “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大汗,您说,狗皇帝会不会在南直隶调度粮草北上支援辽东战线?”

    “不可能,河运的船和海运的船是不一样的。”

    “有可能在造海船。”

    皇太极微微一怔,看着范文臣:“倒也有这种可能性。”

    他深吸了一口气:“燧发枪现在造出多少支了?”

    “有5000支了。”

    “孔家的人呢?安排得如何?”

    “都已经安排住下来了。”

    “改日召集民间所有读书人前来拜见孔家的人,咱也要好好拉拢拉拢民间的读书人。”

    “大汗圣明。”范文臣道,“大汗,奴才还有一件事。”

    “你说。”

    “奴才觉得,应当彻底摧毁朝鲜,以免明朝到时候联合朝鲜对我们施压。”

    皇太极犹豫片刻道:“此事稍后再议,现在八旗子弟之间矛盾重重,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袁崇焕可不是吃素的。”

    “是!”

    皇太极拿着这本《民望》,思考很久。

    本汗是不是也要效仿狗皇帝?

 第302章 明年能把皇太极摁在地上摩擦?

    十月底,北京城也迎来了一场初雪。

    乾清宫内,琵琶的声音欢快而有节奏。

    张凡抱着琵琶,右手的五根手指在琵琶上飞快游走。

    红娘在场中央跳着舞,身姿轻盈,动作矫健,甚是明快。

    而田秀英则在一边不停给张凡纠正他的错误弹法。

    红娘一曲下来,看着崇祯,摊着双手,眼中有笑意:“夫君的琵琶弹得比臣妾弹的还烂。”

    “为夫也是刚学不久,红娘你就不要打击为夫了。”

    张嫣在一边,穿着一身桃红色的长衣,乌黑的长发挽起来,着淡淡的妆容,看起来艳丽无双,在乾清宫里如同一朵盛开的海棠花。

    她一只手拿着一支修长精致的笔,正在飞快地画着眼前的场面,看到张凡那囧样的时候,嘴角还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外面的宫女太监端进来一碗碗热汤,整齐摆放在桌案上。

    这时,王承恩小步快走了进来。

    “皇爷。”

    “何事?”

    王承恩瞅了一眼其他人,崇祯道:“说吧,这里没有外人。”

    周婉言笑骂道:“好你个王承恩,这是防谁呢!”

    “皇后娘娘息怒,事关军国大事。”

    崇祯靠在柔软的靠垫上,这靠垫就放在乾清宫台阶下,看起来随意得很。

    “无妨,说吧,何事?”

    王承恩从袖口取出一份密封起来的密奏,呈递给皇帝。

    崇祯微微错愕,刘乔送过来的关外情报?

    他接过来,用匕首将盒子撬开,打开一看,看完大笑起来。

    田秀英道:“夫君何事如此高兴?”

    “孔府的漏网之鱼,竟然逃到了建奴那里。”

    众人更加疑惑:“那为何夫君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让他们去和皇太极讲之乎者也,岂不是更好!”崇祯颇为高兴,“我大明往后便不是儒道治国。”

    红娘好奇道:“夫君,那大明以后以何治国?”

    “当然是取诸子百家之所长,彻底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朕要为我中华重开言路,富国强民,至于孔府的人,让皇太极去贡着吧。”

    信中当然不仅仅说了孔府的人投奔皇太极,还说了皇太极在辽东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那些改革措施配合皇太极高超的政治手段,的确给皇太极带来了一些新的格局,对皇太极确实有用。

    可崇祯完全不担心。

    为什么?

    一、皇太极的改革不可能像他张凡这般彻底,因为他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二、皇太极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集权,而不是真的站在底层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

    张凡是后世人,是接受过无产阶级思想洗礼的。

    皇太极是帝制时代的地主贵胄。

    双方的底层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皇太极是有样学样,而改革本身遇到的难题是复杂多变的,辽东与大明的情况也全然不同,绝不能照葫芦画瓢。

    哪天说不定皇太极自己就把自己玩到沟里去了。

    至于建奴的火器发展,那是阻止不了的。

    燧发枪一旦问世,它的制造门槛便大大降低。

    外面又有小太监来通传:“皇爷,韩大人和孙大人在外面求见。”

    “让他们去建极殿,朕随后就来。”

    “是。”

    崇祯站起来道:“诸位爱妃自己先吃,朕去去就来。”

    说完,便大步走了出去。

    张嫣道:“陛下,披一件衣衫再去,外面冷,小心着凉。”

    王承恩连忙拿了一件斗篷给皇帝披上。

    到了建极殿,孙承宗和韩爌道:“臣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

    韩爌道:“陛下,这些都是今日呈递上来的奏疏。”

    一边的小太监将奏疏全部拿过来,放在一边。

    “都说了什么?”

    “耿如杞说,大同镇的粮草还有30万石的缺口,需要从河南调集粮食。”

    “准。”

    方正化连忙将耿如杞的奏疏找出来,呈递给皇帝看,皇帝摆了摆手道:“签字吧。”

    “是。”

    韩爌继续道:“南直隶的三千万两已经入了国库,尚有9000万两在筹备运输,各地的银行银钞量补充充足,臣以为暂可不比调度白银到各地,请陛下圣裁。”

    “明年呢?”崇祯问道,“明年北方五省的开销应该不小吧,水泥厂、制造局、蒸汽机、粮仓的扩充、种植园,都要扩大,各处都要花钱,各地银行的银钞数量能否跟上?”

    “启禀陛下,银钞局已经增加了五台银钞器械,运钞军队人数增加至三万人,按照目前的进度,若明年各地官府管辖的国有商社要找银行大量贷款,银钞是能够满足的。”

    这倒是大大超出了崇祯的预期。

    印钱速度加快了,北方五省各地明年有钱用了,基建的速度自然也就可以提起来了。

    “既是如此,这些钱作为银行的风险预防金存储起来吧。”

    “是。”

    韩爌又道:“农政院的奏表,今年各地一共开出20条水渠,引河水入流,惠泽百姓千万人,新农具普及较之去年,翻了一倍。各地所建的肥料集中处理厂、蒸汽机抽水,在各地大大缓解了良田用水之难,并对良田的有固本培元之效。今年的粮产量是去年的两倍,除去高产的红薯,北方平均每一亩良田的粮产已经到了5石。”

    5石是600斤。

    21世纪北方一亩田一年产1000斤,南方一亩田一年产2000斤。

    新农政施行之前,北方每亩每年粮产3石,也就是勉强到360斤。

    现在每亩多产出了240斤,而且到了夏收(北方是夏季收)之后,还能空出来种一些红薯。

    这绝对已经是古代产粮的巅峰。

    春秋时期,每亩每年平均产110斤,这已经是那个时代的最高值。

    唐朝时期,每亩每年平均产270斤,北方可能仅仅在150斤左右。

    现在这个产值,已经达到崇祯的预期了。

    能在这个时候,达到这个产值,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下面的人为了好看,肯定虚报了数据,往上拔了一点,不过真实数据也不会差。

    二、各地大力开凿水渠、建立肥料集中处理厂,使用蒸汽机抽水灌溉,使用新农具。最主要的是,农民有了自己的田,生产热情大大提高了!

    当然,上报上来的是平均值和总产值。

    这并不意味着北方所有地方情况都乐观了。

    例如崇祯看了陕西的汇报。

    陕西今年的每亩田的平均产值也就才2石,不过良田的产出数量是去年的两倍,这说明更多原本干旱的田,在今年得到了灌溉。

    崇祯思考起了一个问题。

    按照现在的粮食产量,明年能把皇太极摁在地上摩擦?

 第303章 新政之成效(第二更)

    明年就想对皇太极大举用兵?

    可以实现。

    但张凡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

    现在的粮产量只不过勉强能让老百姓吃一口饭而已。

    如果真要灭皇太极,倾兵压过去,未必不能灭。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事,别人会不会干不知道,反正他张凡绝不会这么玩。

    好不容易镇压了南直隶,将儒生的嚣张气焰给压下去了,好不容易国内现在拔出了最大的一个绊脚石,开始走顺风局。

    马上用兵?

    这不是在要起飞的时候作死么?

    用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古人才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不看财务报表的人,是没有资格谈兵事的。

    那么,什么时候对皇太极主动用兵最好?

    当然是军政改革基本完成,道路主干道,以及海运航线稳定下来。

    那时候,就是皇帝一声诏令,兴帝国百万雄师出关。

    即便前面有山岳,也给推平了!

    所以,听到韩爌汇报到此,要淡定。

    新政的效果才刚刚出来,要进一步巩固改制的成果。

    韩爌见皇帝不说话,继续道:“除了新农政卓有成效,北京制造局在今年的营收也大幅提升起来,超额完成了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