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来没来?

    听说在皮岛附近出现了明军的影子,他立刻带着人,提着刀子,就要去砍死对方。

    刘兴祚、陈新甲等人一听多尔衮来了,立刻开始准备火炮。

 第337章 该轮到皇太极蛋疼了(第三更)

    话说躲在朝鲜王宫里当孙子当了小半年的朝鲜国主李倧,在多尔衮带兵离去之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整个人顿时精神焕发,一晚上直接来了七个女人,不举的毛病也自己好了。

    效果就是这么明显!

    而多尔衮呢?

    带着一批人跑到铁山南边,看见一群明军在海边扎着营帐,吃着烤肉,那他妈的是他要运回沈阳的粮食!

    狗日的居然被这群明军抢来吃了!

    多尔衮气得恨不得回去把李倧狠狠暴打一顿。

    于是,皮岛北边的岸边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多尔衮立刻大手道:儿郎们,去将东西全部抢回来,将这群明狗扔到海里喂鱼。

    建奴各个兴奋地往前冲:杀了这些明狗!杀啊!

    轰轰轰……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火炮声,一砸就能砸死好几匹马,砸死好几个。

    空中一下子落下来三十几颗火炮。

    一砸就是好几排。

    前面的崩溃,后面的被扳倒。

    有些人还在喊“啥了这些明狗……”这话话刚落,马上改口:快逃!

    不仅仅火炮堆上来了,一队队火枪手枪阵也立刻集结好了。

    多尔衮第一次冲击受阻,撤回去。

    下午的时候,又来了第二波冲击,分好几头。

    结果呢?

    结果一群骑兵冲锋的确很猛,就是用力过猛,明军一让开道,丫的直接冲海里去了。

    多尔衮敏锐意识到这支明军早已做好了诸多准备,就是等着自己来的。

    这是圈套!

    不能被陷在这里。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和明军作战,而是运输粮食!

    多尔衮在铁山留守了一支军队,来威慑明军,让明军无法北上,他自己带着人连忙返回汉城。

    李倧一看多尔衮又回来了,好了,本来一晚可以和七个妹子谈人生聊理想,现在一晚上一个都来不了了。

    多尔衮立刻又开始组织人运输粮草。

    一听说多尔衮走了,刘兴祚立刻将皮岛的兵全部派上岸。

    干什么?

    去进攻铁山驻扎的八旗。

    这一批明军是之前毛文龙部下,经过半年的苦训,倒是有模有样了几分。

    但刘兴祚也不指望他们能击败铁山的八旗。

    他们完全是去掩人耳目的,真正对八旗发动进攻的是刘兴治的那一批天武军。

    果然,在铁山的建奴将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前来攻打他们的明军身上,然后非常靠谱的被天武军给绕道爆菊了。

    不过打得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天武军也死了不少人。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六月初一了。

    多尔衮在加紧运粮,而又一批天武军已经从登莱登陆了朝鲜边界,一共调来5000人。

    除去前一段时间战死的人,现在刘兴祚麾下已经有40000人。

    虽然毛文龙的旧部下战斗力非常一般,但好歹也是劳动力啊。

    明军现在是真的要和建奴在这里决一死战么?

    当然不是!

    明军的任务是阻止建奴运输粮食,这是主要目的。

    客观来说,这支明军只需要将粮食拖住。

    那时候,皇太极必然还会调集更多人到这边来,而辽东半岛的增兵压力将会大大减小。

    多尔衮原本以为自己在铁山放了一支队伍就能高枕无忧了,他没想到他转身一走,这支队伍就跟明军干上了。

    双方死亡人数基本持平。

    可明军增兵了,几乎是马不停蹄,继续干,竟然在几天之内就将这支建奴给干跑了。

    几天之后,原本正在装粮食的多尔衮一听明军又打来了,立刻就掀桌子了。

    卧槽!这些明狗是在耍爷玩?

    干他!

    多尔衮一走,李倧就硬朗了起来。

    那谁!金尚宪啊,今晚给孤安排七个妹子,一个不能少啊!

    多尔衮带着人气势汹汹扑过去,结果呢?

    结果就是明军又退回了岸边,一副“你过来啊”的架势。

    一切的局面似乎又回到了之前。

    又留守一支军队?

    多尔衮突然发现,这支明军虽然不敢跟自己的精锐正面大规模交锋,但战斗力还真不耐!

    又留守一支军队恐怕又会被吃掉。

    这个方法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了。

    这一次,多尔衮索性带着人全部回了汉城,准备用大军一次性大规模运输一次粮食,以免军队分散了被明军可乘之机。

    好,问题来了。

    一次性多运输一些,在多尔衮回来之后就软了的李倧一口气还真的拿不出多尔衮所的那么多。

    得下令挨家挨户去搜刮,这需要时间吧?

    需要装运,粮食一多,装运的时间也延长了。

    召集更多的民夫来运输的时间也变成了。

    总之,在明军精心的跳脚下,多尔衮的时间就变长了!

    多尔衮的时间变长后,有人受不了了啊!

    谁?

    在沈阳的皇太极!

    这么长时间,谁受得了!

    现在要粮食啊!

    得尽快运回来粮食,不然还怎么支持后续的战争?

    现在最蛋疼的恐怕就是皇太极了。

    辽东的天武军势如破竹,收复了小半个辽东,辽河边上的关宁军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天天出来浪。

    而十万大军派出去后,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回应。

    另外三万奇兵,不知此时此刻抵达宣府没有?

    都需要粮食!

    而且辽东的基本民生,也是需要粮食来维持的。

    没有粮食,就什么都没有。

    几天之后,多尔衮的计划就以书信的形式送回来了。

    在沈阳盼星星盼月亮的皇太极一看到多尔衮“完美的计划”,差点没有当场开骂。

    可偏偏这个时候,从辽阳一带在调人到朝鲜那边,压力暴涨。

    为何?

    因为辽东半岛啊!

    也许对于袁可立、刘兴祚他们来说,是打一个片区的仗。

    但对于崇祯、皇太极,这两个老对手,一旦开战,那是整个战局的较量。

    前线、后援等等,还有各处的战场都是相互联系的。

    就说辽东半岛和辽河目前的局势,皇太极根本不敢再调人过去支援多尔衮。

    他立刻书信一封,过去将多尔衮臭骂了一顿。

    而此时的崇祯呢?

    他依然和妹子们在研究进入山洞中探讨人生的哲学,忙得不亦乐乎,至于朝堂上的那些争论,他一概不闻不问。

    大概没有人知道,一支军队正在快速越过喀尔喀草原,朝辽东飞快挺进。

    【作者题外话】:今早5:00起床赶飞机,上午抵达重庆,忙了一天,晚上回酒店疯狂赶稿,人已经快累崩了,实在抱歉更新这么晚,没脸求银票了。

 第338章 朕有钱,朕任性!(第一更)

    如果真要大规模与多尔衮的精锐正面对战,刘兴祚手下的明军肯定是做不到的。

    毕竟天武军的战斗力不像御林卫、天雄军和虎贲军那样强悍,他们这些年都在登莱训练,几乎是第一次投入到真正的战场上,许多人都极度不适应。

    要知道,真正的打仗和普通的训练是有天壤之别的。

    就说前段时间,和多尔衮的人正面交战的时候,不少人就出现了应激行为。

    什么是应激行为?

    就是人在突然遇到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巨大压力的时候,产生的反应过度。

    例如天武军不少人在导致挥刀子的时候出现了偏差。

    再例如一个营长居然吓得双腿软了下来,导致一个营在冲锋的时候,节奏瞬间被打乱。

    这些其实都是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正常反应。

    人不是机器,恐惧是人的本能。

    这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要成长起来必须经历的过程。

    多尔衮收到皇太极愤怒的回信,他压力大,其实刘兴祚压力也大。

    之前偷袭建奴分散的小队伍,还能利用人数、偷袭和战术优势打赢。

    真正遇到多尔衮的主力军,就明显打不了了。

    他手里的明军从三月到五月,已经战死了近一万人了。

    所以,趁着多尔衮在汉城装运粮食,明军也好好做了修整。

    朝鲜边境的你争我夺暂停下来。

    不过,这仅仅是军队的行动暂停,但双方的较量却并未暂停。

    陈新甲立刻给朝鲜的金尚宪写密信,怂恿朝鲜秘密组织军队,发动对多尔衮的反击战。

    谁都知道,金尚宪是一个标准的亲明派,眼下他已经回到汉城。

    但李倧是个怂货,多尔衮只要在,他连做个正常男人恐怕都没那个胆子,更别说秘密组织军队对抗多尔衮了。

    不过也是有方法的。

    陈新甲和刘兴祚商量一番,决定忽悠一次朝鲜。

    准确的来说也不算忽悠。

    你朝鲜现在被蛮夷占领了,怪谁?

    怪你自己太无能。

    难道还怪我大明太强大建奴不敢打大明朝才打朝鲜?

    我大明作为宗主国已经派兵前来,但你不能平躺啊!

    你总得出点兵吧?

    好好好,你之前出兵被人摁在地上一顿暴走加来回摩擦之后,只敢躲在角落里哭哭啼啼了。

    但现在你干爹来了啊,你干爹都派人来了,你总得站起来配合一下你干爹吧?

    那个金尚宪啊,你不是平时咋咋呼呼最能说的么,还出使大明要求大明皇帝出兵,现在兵来了,你们自己的人咧?

    三十二年前,日本侵略朝鲜,朝鲜国主被打到义州躲起来,随后向明朝求援,还谎报军情导致明军第一次出兵即败。

    后来大明花费了那么多力气才打败了日本,保存了朝鲜。

    这一次,你们还打算坑爹?

    陈新甲的信颇有些指责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