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崇祯又从桌上抽出一份汇报,扔到了孔有德面前。

    那正是他派人去查探、收集回来的口供。

    包括了地点、招供的人,还有铁矿运去的地方,以及接收人,背后是谁在主导,都写得一清二楚。

    本来矿山的人是准备将这些消息传回北京的,可惜皇帝的人速度太快了。

    当皇帝的人回来的时候,矿山的人才走到一半,孔有德他们根本来不及知道。

    孔有德是一个什么人呢?

    一个心狠手辣、一个心机深沉的人,颇有几分枭雄气质。

    历史上他一手主导了吴桥兵变,和耿仲明一起在山东大肆烧杀抢掠,随后将登州的几百门红夷大炮全部运输到辽东给了皇太极。

    历史上著名的三顺王,为鞑清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

    孔有德强作镇定道:“陛下,这完全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小臣一时管教疏忽,小臣绝不敢欺瞒陛下,请陛下恕罪。”

    耿仲明也道:“陛下,小臣也是完全不知情,都是下面的人做的。”

    周文贵一听,立刻有样学样,他说道:“陛下,小臣也完全不知情,是有人假借小臣的名义去做的。”

    崇祯冷笑道:“不知情?拿朕的朝堂当做什么了,以为一句不知情就能推脱所有的罪名!若是都如你们这般,这大明朝的朝堂岂不是乌烟瘴气!”

    “朕推行《大明国土管理法》,不是为了让你们来跟朕作对的!”

    “来人!”

    外面的大汉将军立刻走入殿内:“在!”

    “将这几个人推出去杖毙!”

    皇帝此言一出,钱维忠、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和周文贵都傻了,连忙求饶:“陛下开恩!陛下开恩!”

    大汉将军立刻将五人往外面拖。

    毛承禄不停挣扎,喊道:“陛下开恩!陛下!”

    崇祯二年,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被张凡从皮岛忽悠回来,当时皇帝又是给爵位又是赏银子、豪宅。

    他们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而实际上,他们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从他们回北京的那一刻起,命就已经注定了。

    孔有德喊道:“定北公!定北公!救救我们!”

    定北公就是毛文龙。

    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都是毛文龙的义子,以前在皮岛的时候,是他的部将。

    毛文龙低着头,心已经沉到谷底,全身都在冒冷汗。

    他不敢去看,他更不可能站出来为这几个人说话。

    毛文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此时此刻,他已经明白了:皇帝给的这些东西,是有代价的。

    无论是毛承禄的官职和头衔,还是孔有德和耿仲明的爵位。

    以前在皮岛的时候,远离朝廷,除了环境艰苦一点,想怎样就怎样。

    但现在,在北京城内,每日无数双眼睛盯着你。

    可能上个厕所墙后面都会露出一双眼睛。

    毛文龙以前的锐气正在被消磨,他不敢为这几个义子说话。

    因为他知道,说再多也是于事无补,说了还会将自己搭进去。

    在最开始皇帝开出条件,诱惑他们来北京的时候,毛文龙就坚决反对了,奈何这几个义子沉不住,忍受不住高官厚禄的诱惑。

    现在毛承禄等人心里也是后悔,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不来北京了。

    但他们这种想法其实是扭曲的。

    皇帝给了你高官厚禄,你只要克忠职守,皇帝也不会拿你如何。

    有一种人之所以命运悲惨,正是因为自己犯了错,便将错误归咎于他人,而不从自己的行为反省。

    这五人被推到皇极殿外,大汉将军开始行刑。

    外面传来五人凄惨的叫声,在大殿内回响,震撼人心。

    上面的皇帝面色如铁。

    下面的驸马都尉巩永固和新乐伯刘文炳心中庆幸还好自己乖乖将矿产都交出来了。

    不多时,五人的惨叫声越来越弱,最后慢慢消失。

    “昭告天下!”

    皇帝大袖一甩,离开了大殿。

    这件事立刻就传遍了顺天府。

    第二天,诏书就从内阁一路传召两京十三省。

    这就完了?

    并没有!

    因为上面的名字不仅仅是这五个人。

    还有谁?

    为什么皇帝没有在大殿上直接点出来?

    因为还有三个人是亲王!

    崇祯二年,张凡以各地亲王横行霸道、鱼肉百姓的罪名,对亲王进行了全国大规模清查。

    废除郡王及以下所有的宗室爵位,贬为庶人。

    全国亲王全部回京,一辈子不允许出京。

    现在亲王们就住在王府街一带。

    是不是亲王犯案就饶过?

    当然不是!

    那五位大臣刚刚在皇极殿被杖毙的当天晚上,锦衣卫就登了亲王的门。

    分别是周王、鲁王和蜀王。

    当天夜里,三分招供书全部送到了皇宫,等待圣裁。

    崇祯看完后,下的命令也很简单:“赐自缢。”

    十月初一深夜,周王、鲁王和蜀王要求进宫面圣,被阻止。

    十月初二凌晨,抄家已经开始了。

    没有人知道三位亲王是怎么死的,据说没有人看到,但下人们隐约听见有挣扎、哭喊的声音。

    王府里其他人全部贬为庶人,佣人们也全部解散。

    第二天,三位亲王被赐死的消息就轰动了整个北京城的官场。

    消息迅速开始向全国各地传播。

    很多人终于坐不住了。

    朝廷中有些人的记忆力一下子变得非常好,突然想起自己在老家还有一座铁矿,连忙上奏朝廷,要求归还国家。

    仅仅是十月初三的这一天,大明国土管理部排了一长条队伍。

    皇帝杖毙三位大臣,两名勋贵,又连夜赐死三位亲王。

    到这个时候,谁还敢在把东西捂在手里,那真的就是蠢了。

    就在朝廷掀起大风波的时候,辽东最新的战报也传来了。

 第378章 朝鲜变局;大明将星归来(第二…

    如果说草原之战,建奴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让皇太极平躺吐血,那么卢象升的纵深突击,则几乎直接打穿了建奴内部的半个防御体系,这让皇太极内心出现了大面积的心理阴影。

    以至于在接下来的辽东半岛军事行动上,建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保守举措。

    什么样的保守举措呢?

    在八月底的时候,辽阳采取了大规模的调兵行动,先后陆陆续续有2万大军调到了耀州。

    这个消息一度让登州军镇的袁可立认为建奴要在辽东半岛打一次大规模的会战,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登莱都在往辽东半岛调兵和布防。

    连崇祯都给袁可立写信让他时刻注意。

    因为草原之战基本已经结束了,朝鲜危机也已经解除。

    皇太极现在唯一的两线:一是辽河,二便是辽东半岛。

    以正常的战略眼光,都要先解决辽东半岛的问题。

    为什么?

    假设你是皇太极,你先打辽河?

    打了辽河,意味着要大规模跟关宁军开战,还不一定能收回广宁,要不然何必绕过广宁去打北府呢?

    而打辽东半岛,则是相当于将明军从辽东腹地南部清除出去,胜率也大很多。

    所以,在整个战局的战线收紧之后,皇太极最有可能的就是调集优势兵力攻打辽东半岛。

    但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却并未有任何大规模的进攻。

    天武军的探子在耀州一带打听到消息,建奴正在建设防御军备。

    天武军曾经小规模突击过几次后立刻撤回,建奴也没有大规模追击。

    也就是说,调到耀州的2万大军,不是配合鳌拜攻打盖州的,而是在耀州一带做好了防御工程,这足以说明皇太极心里的变化。

    也许是战败带来的一系列的政治危机,让皇太极分身乏术,目前只能自保而稳住局面了。

    总体来说,辽东半岛算是暂时站稳了脚步。

    在十月份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件大事。

    朝鲜上表要进贡一位翁主(诸侯的女儿)到大明,以献给皇帝做嫔妃。

    据说是朝鲜国第一美女,也是朝鲜王室子女。

    这事是金尚宪一手在朝鲜内部推动的。

    而这里面还有一些小插曲。

    这一次朝鲜受到建奴的冲击,金尚宪私自组建军队,这是大忌,属于叛乱。

    现在朝鲜国内的局面暂时稳定下来后,朝鲜国主李倧就开始对金尚宪做清算。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不少大臣和贵族联合起来反对。

    不仅反对,而且在金尚宪的主导下,朝鲜内部的权力出现了大裂缝。

    金尚宪是朝鲜内部最亲明的一个大臣,处于这一点,九月的时候,崇祯就写信给了陈新甲,让他出使朝鲜,保住金尚宪。

    有了大明皇帝陛下的态度,就算给李倧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动金尚宪了。

    为此,金尚宪感动得痛哭流涕,誓死要效忠大明皇帝陛下。

    进献美女的奏表到了北京,放到了崇祯的御案上。

    过了一段时间,金尚宪再次见到陈新甲。

    陈新甲告诉他,进献美女的事暂时放到一边,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什么事?

    迎回“光海君”李珲。

    光海君是谁?

    李倧的叔叔,上一任朝鲜国主。

    为什么要让金尚宪迎回光海君?

    难道这个光海君也亲明?

    的确亲明,但也只是勉强合格而已。

    要说亲明,李倧也亲明。

    当年努尔哈赤在辽东发起叛乱,光海君出兵一万,助明朝平乱,结果全军覆没。

    之后就周旋于大明和建奴之间。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谈不上为大明而死。

    那为什么还要让金尚宪迎回他?

    很简单,扰乱朝鲜内政,为后面在朝鲜设立大明直接管辖的地方官府做铺垫。

    朝鲜越乱,大明越好一步步将其吞掉。

    不要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