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们去见明军军官,我来去见,此次讨伐红夷人的是朝廷大将,不过郑芝豹和施大瑄在其中,我与这二人都很熟悉。”
张茂道:“老大,我们的机会终于来了,协助明军,彻底赶走红夷人!”
“是啊,狗日的红夷人,骑在我们头上这么些年,该滚了!”
那青年站起来,收起旱烟。
他叫何斌,郑芝龙十八芝成员之一,前几年跟随郑芝龙一起在福建。
三年前到台湾,担任荷兰人与大明之间的通事,精通荷兰语。
第430章 打的就是荷兰人的援兵!(第三…
“参见大人!周围的庄园已经全部被我军占领,凡是反抗的红夷人皆以就地处决!”
“好!”施大瑄点了点头,“将所有的粮食全部囤积起来,严防红夷人反攻!”
“是!只是……”
“何事?”
“儿郎们在抢媳妇儿。”
“抢媳妇?”施大瑄立刻就明白过来了,“他娘的,给老子留一个!”
“报!大人,有一个自称是何斌的来见您。”
“何斌!”施大瑄微微一怔,“快带他过来!”
“是!”
不多时,何斌便来了。
见到施大瑄,何斌立刻抱拳道:“施兄,好久不见!”
“哈哈,何斌,老子还以为你他娘的死了!”
“我日日夜夜盼望王师前来,王师不来,我哪敢死!”
“好好好,你这家伙,为红夷人做了那么久事,现在老子要打红夷人了,你就跑出来了。”
“施兄误会我了,我是来投诚的,红夷人在这里欺压我等久矣,百姓怨声载道,我也是没有办法,有我在,还有人护着他们,我若是都走了,他们就真的没有管了。”
“好好好,算你还有些良心!”
“一官呢?”何斌激动道,“我要去拜见他。”
“一官没有来,一官现在已经去北京做兵部侍郎了,来的是郑芝豹。”
“哦……信使倒是没将这件事告知我。”何斌有些惊讶,他回过神道,“施兄这是在切断红夷人的粮食供给?”
“没错,这城堡无比坚固,内城的城头又有多门火炮,一时间半会儿要攻打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切断红夷人的粮草,在围困他们。”
“切断粮草固然是好,但却不是最佳办法。”
“你此话怎讲?”
“城堡内囤积的粮食非常多,早在你们来之前,红夷人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足足两个月的粮食。”
何斌捋了捋胡子,朝热兰遮城望去:“红夷人的后援在南洋,我猜他们一定已经派人去请求支援了,应该快到了,若是久攻不下,反倒是你们没了粮食,而红夷人的援军一到,战局必然翻转。”
“你倒是快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何斌笑道:“切断水源!”
施大瑄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好办法!我居然没有想到!那这水源在何处?”
“自然在后山上,只要堵住那里的水源,几日之内,红夷人必败无疑。”
“好,你立刻带我去!”
“施兄太着急了,你怎么知道红夷人不知道我们要去切断他们的水源呢?”
“你什么意思?”
“说不定红夷人已经埋伏好,就等着我们。”
施大瑄怔了怔,何斌说的似乎有理!
“那现在当如何?”
“施兄不必着急,我们先调动这里的百姓,让他们去帮我探查,待探明情况,再做打算。”
“好!那就有劳何兄了。”
“红夷人在台湾欺压百姓,人神共愤,在下早就盼望王师南下,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很快到了下午,传令兵回到战舰上汇报道:“李帅,前方的庄园都已经被我军拿下,粮食也已经全部囤积好。”
“好!”
“另外,一位叫何斌的义士,给我们出谋划策,说是断红夷人的水源,现在岛上的百姓已经开始帮我们去探路了。”
李性忠大笑道:“记下来,每个人的战功,都是如实记下来,到时候要上报朝廷。”
一边的文职人员道:“是。”
“何斌还说,红夷人已经去搬救兵,可能很快就会到。”
“搬救兵?”李性忠道,“搬救兵也没有用!”
天很快就黑了,明军在庄园里修整。
红夷人的尸体已经收拾干净。
倒是附近许多百姓过来,大家听说朝廷的军队来了,都高兴极了,有的人家拿出水果,有的人家拿出美酒。
还有的人家则跑来挨个挨个看,看中哪个小伙子就问:“小伙儿,你有老婆吗?没有的话,我家闺女儿不错。”
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日一大早,李性忠就被叫醒了。
“李帅,探子回报,在西南方向发现了25艘敌军战舰。”
“25艘?”
李性忠立刻召集了参谋部开会,大家一致认为那是红夷人的援兵。
于是,会议立刻决定,围城打援!
“25艘也敢来?”
李性忠大手一挥,调40艘去跟他们打!
有钱、有军备,就是任性。
没办法,摊上了一个花钱舍得的皇帝。
于是,40艘苍龙战列舰出动了。
一大早,汉斯也收到了情报。
传令兵兴奋地说道:“汉斯阁下,我们的援兵来了,总督大人派了25艘战船来。”
汉斯一听这个数字,顿时脸拉得跟苦瓜一样。
之前的情报是明军有30艘战船,结果就是情报有误,明军的战船肯定多于这个数字无疑。
他找总部要求的支援是25艘远洋战列舰,因为他这里还有5艘,一共30艘,和明军来一个同样数量的对打。
昨日他才知道明军肯定是高于这个数字的,所以昨日他又慌忙给总部写了一封信,昨日的信肯定还在海上。
总部的这一批支援是一个月前的信了。
“是谁率领的?”
“是威尔姆斯少校。”
“都是远洋战列舰?”
“不是的,汉斯阁下,总部说没有那么多远洋战列舰,所以其中有20艘是商用船,征集做战船。”
“该死!”他愤怒地捶桌子,“商用船有什么用!这是总督大人的意思吗?”
“我想应该是!”
其实商用船当然也可以用,因为荷兰人的商用船也配置有大量的火炮,并且比福船的灵活性高。
但是和苍龙战列舰和盖伦船这种远洋级别的战列舰比起来,就逊一筹。
“不管了,只能这样了!”
此时,那25艘荷兰战船正在快速朝热兰遮城靠近。
主帅威尔姆斯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望着前方,他笑道:“汉斯那个蠢货,连东方人都搞不定,总督大人真的是该将他遣送回国。”
“少校,若是这一次您将明朝人击退了,台湾的总理事位置就是您的了。”
“那是当然,我不仅仅要将明朝人击退,我还要将西班牙人也赶走,整个明朝、日本和贸易,都是我们的。”威尔姆斯自信满满,“明年,只需要明年,我的军功就可以升为中校,后年升上校,说不定国王会亲自接见我。”
“威尔姆斯少校,快看那边,有船向我们行驶过来了。”
第431章 仗不是白打的(第一更)
崇祯十一月十八日,紫禁城。
初雪,万籁寂静。
乾清宫内的紫檀香烟缭绕,皇帝身披一件貂绒大衣,站在大大的地图上,手中拿着一根黄金铸造的龙头权杖。
气氛有些凝重。
毕自严出列说道:“陛下,这一次收复台湾,一共出了12万颗炮弹,新出海的战船20艘,每艘配置50门火炮,一共增加1000门。炮弹生产、制作费用是20万两,20艘战船从制造到出海是500万两的耗费,火炮耗费150万两,加上其他,一共投入700万两(约50亿元)。”
“另外28艘战船是第一批制造出来的,战船本身的制造费用是600万两。48艘战船,人员和辎重加在一起的费用是100万两。”
“福建水师的出战,需要50万两。”
“这是算上了所有的后勤补给。”
“最后,这一次战争,投入1450万两(约100亿元)。不算战死后的抚恤和战胜后的犒赏。”
毕自严的每一个字都让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内阁大臣们在一边一言不发,国税局大臣也沉默不言,军委会大臣都默不作声。
这当然是天文数字了。
皇帝站在地图上,低头似乎正在聚精会神看着地图。
仿佛看了很久,崇祯才说道:“如果收回台湾,打通安南,每年可以增多多少收入?”
“如果每年能够从台湾和安南运回3000万石粮食,朝廷每年可以增加480万两净收入。”
“如此,可能还要派兵攻打安南,若是如此,臣保守估算,攻打安南的总投入在1000万两。”
“攻打台湾和安南的总投入预计不会低于2600万两(约180亿元)。”
“按照这样的投入和收入,至少要五年之后才能全部收回投入的,而且这五年,朝廷还需要向台湾和安南派入大量的官员,所以臣保守预估,需要8年时间。”
这些算得人都心惊肉跳的。
但不能不算。
治理国家可不是像权谋小说里那样天天在比谁会算计谁。
治理国家,是真的要会算账的。
战略和战术,都是根据财务状态和社会资源配比来定的,绝不是主角龙傲天朝苍天一声怒吼,四海就乖乖来朝了的。
崇祯看完地图,将金色的龙形权杖放在台湾那个地方,他说道:“这个账不是这么算的。”
毕自严道:“老臣愚钝,请陛下指教。”
“一、击败红夷人后,让他们赔钱。”
“二、每年向中原运输3000万石(36亿斤)粮食,可以养活好几个省,酒业、饮食业都是可以看得见的发展起来的,税基扩大,朝廷又有税收。最重要的是粮食危机能解决,各地的商业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