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棨和侯世禄连忙上了城头,看过去,在冬日的黄昏中果然看见黑压压的一片骑兵逼近。
侯世禄道:“下面是何人?”
“本官卢象升,奉大明天子钧令,前往张家口进行军演,还请沈大人打开城门,让本官过去!”
“原来是卢帅!”
一边的侯世禄小声在沈棨旁边道:“沈军门,现在如何是好?”
第4章 朕就等着你抗命!把城门给朕轰开!
沈棨一瞬间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没想到皇帝直接调动了天雄军。
眼下若是真的动起手来,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就是造反了。
给沈棨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造反,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现在能怎么办?
沈棨手心全是汗,一念之间,道:“放人进来。”
侯世禄沉声道:“沈军门,若是……”
“无需担心,那钱咱们还没拿到手里,就不算贪,到时候打死不承认,再给京师那些人送点钱,在朝堂上美言几句,事情就过去了。”
似乎在自我安慰,沈棨继续说道:“毕竟我是总督,你是总兵,陛下不会轻易乱来的。”
侯世禄心头也是一缓,说道:“只能这样了。”
眼下局面已经紧张到这一步了,这是沈棨和侯世禄完全没有想到的。
若是今日天雄军没有来,凭黄得功带的宪兵司,他们绝对不放在眼里的。
不过这事说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
沈棨是总督。
总督是什么职位?
是文官,而且是京官,由朝廷直接派遣到地方。
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就以文御武,边疆都是总督、巡抚等文官辖制军队。
说到底,要杀文官,比杀武将容易得多。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杀过一百多文官,总督、巡抚这类文官像杀鸡一样容易。
因为总督是有任职期限的,任期满了就要被调走,基于这一点,武将们是不可能真心跟你穿同一条裤子的,万一你调走了,回头告我的状咋办?
所以啊,此时的沈棨敢无视黄得功,但绝对不敢闹大冲突,因为一旦冲突闹大了,最后朝廷可能为了息事宁人,安抚那些丘八武将,他这个总督肯定是要掉脑袋的。
但侯世禄还是觉得自己被打脸了,好歹他也是个总兵,现在卢象升的京卫军直接跑到宣化城来耀武扬威,这两人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侯世禄不情不愿:“开城门!”
城门被打开,卢象升带着天雄军整齐入城。
他见到了黄得功,向黄得功行了一个礼,道:“这么巧,黄大人也在这里,有什么需要某效劳的吗?”
黄得功笑了笑,心里道:卢象升,你这老实人跟了皇帝一年多,也学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黄得功心情大好,还是皇帝有先见之明,调动了天雄军。
今日若不是天雄军赶来救场,自己还过不去宣化城。
也不再浪费时间,黄得功连夜便向张家口赶路。
卢象升呢?
他的任务就是助攻黄得功,配合拿人!
老兵油子,那就得用比他们更狠的手段来威慑。
军队不整治,接下来全国大范围的改制,如何进行?
那些朝廷大臣根本就不知道崇祯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
全国土改,那是要动很多人的的,那是必须要把人头堆成山,才能改过来的。
那叫什么?
将天地回炉,重炼乾坤!
所以无论多大的阻力,崇祯才大手一挥,卢象升,你跟朕立刻过去,谁他娘的不听话,就用红夷大炮轰他!
见天雄军来了,沈棨和侯世禄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立刻由侯世禄这个总兵亲自带上人,配合黄得功出城,一路向张家口而去。
总兵是什么级别的军官?
一品武官!
是武官中品级最高的,再往上就是像田尔耕那种左都督了,再往上就是封爵的武官。
总兵相当于一个军区的司令员了!
现在宣府最高的武官亲自配合黄得功前去张家口,这前后态度差距如此之大,是为什么?
是因为天雄军来了!
是因为朝廷中央军的强势!
是因为武力!
明朝有边境有一大堆不听朝廷调令的跋扈武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已经降到了空前的薄弱。
所以,枪杆子出政权,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卢象升出了城,私下对黄得功道:“黄大人,依某看,咱俩还是同行为好,此事陛下慎重交代,不可有任何差池。”
黄得功点头,他也同意,这来了一趟宣府,他切身体会到边军的骄横跋扈,竟然连皇帝的手谕都不放在眼里。
到了半夜,黄得功与卢象升皆抵达张家口。
此时,张家口的参将(军长)汪正奇正在被窝里和妹子们做五人运动。
下面的人突然冲进来,急声道:“大人,大人不好了,城外来了很多人!”
汪正奇被外面的声音惊得一阵哆嗦,瞬间就垂下去了。
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他随手将一个女人推到一边,那女人跌了一跤,发出一声惨叫,其他女人都害怕得退到一边。
汪正奇快速穿了几件衣服披上,拿着鞭子就走了出去,出去二话不说就一鞭子朝外面的人抽过去。
“哎哟!”拿人惨叫一声。
“狗东西,没看到爷正在忙么!”
“不是,大人,城外来了很多人,还说是宣化城的侯总兵来了!”
“什么狗屎侯总兵来了,他老人家这大半夜的来张家口作甚?”
“小人也不知道,大人还是去看看吧。”
汪正奇不耐烦地穿好衣服,走了出去,外面正在飘雪。
他到了城门口,见到外面确实有人。
冬天的黑夜是很明亮的,站在城头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军正在城楼下。
他瞬间呆住了,脑瓜子都炸了。
第二天,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送回北京城。
什么信?
张家口参将汪正奇拒开城门!
为此,不仅仅黄得功写了一份奏疏说明了情况。
沈棨、侯世禄分明立刻写了一份奏疏。
他们写奏疏干啥?
把汪正奇臭骂一顿,和汪正奇撇清关系。
要知道,汪正奇是侯世禄的下属,是沈棨辖制的军区下的军方大佬。
他那个参将相当于什么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军长!
张家口有一万五的守军,据守要塞。
十一月初八一大早。
雪已经停了,北京城的天空湛蓝而晴远。
崇祯刚从皇贵妃田秀英的承乾宫回到乾清宫,内阁首辅、军委会元帅孙承宗、监察院御司使李邦华、兵部尚书阎鸣泰已经在乾清宫前恭候多时。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了吧,进来说。”
一路进了乾清宫,孙承宗开口道:“陛下,前方传来八百里急报,张家口参将汪正奇拒开城门。”
他将奏疏呈递上去。
崇祯仔仔细细看完,剑眉已经锁起来了,沉声道:“好大的胆子!连朝廷的命令都敢违抗!”
别看崇祯现在在发火,但其实内心却非常高兴,甚至差点笑出来了。
太好了!
朕就等着你们抗命!
你们不抗命,朕还真的找不到借口搞事情!
边军的事情是拿几个军官就能解决的么?
当然不是!
第5章 保守派的反击?
真正的解决事情,不是把表面的问题解决了就完事了。
例如这次边军的问题,将何忠祥拿到北京城审判就完事了?
不不不!
你要搞清楚,崇祯真实的目的是要整顿边军,而不是只拿何忠祥一个人。
何忠祥算什么?
他最多是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崇祯就是要借这个导火索搞事情。
大明后期军纪松弛,边军混吃等死,军官贪污军饷屡见不鲜,还有谎报兵额。
为什么一遇到八旗就溃不成军,甚至提到八旗就谈虎色变?
是因为汉人怕死?还是因为汉人本身作战能力不强?
都不是!
是因为军制的、溃烂。
崇祯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邦华道:“陛下,臣已经派人前往宣化府,通知下去,本月就会将今年的军饷提前发下去,以稳定人心,至于张家口,现在拒们不开,臣以为,可以派遣人进城详谈,用柔和的手段来化解这一次的危机。”
“阎鸣泰,你认为呢?”
阎鸣泰道:“臣也是赞同李大人的看法的。”
孙承宗道:“陛下,老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谈判,而是威慑。”
崇祯道:“还是孙爱卿深得朕意啊!”
“朕为什么要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去宣化府,为什么还要专门带上20门红夷大炮过去?”
“你们几个要清楚一点,这是一场京卫军与边军之间的博弈,九边其他军镇都在看着,若是朕退一步,他们就会前进十步!”
“朝廷松弛一点点,边防就会烂一片,若是他们一闹,朝廷就权衡妥协,那其他军镇以后就会效仿,朝廷的威信将会彻底扫地!”
“一线的士兵也是受害者,朕行的是大道,顺应的是人心,你们别看现在张家口拒门不开,那些士兵内心也等待着朝廷的新军制,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而已!”
李邦华连忙道:“陛下圣明如日月烛照四海,臣等深受教诲。”
阎鸣泰内心也是一震,他之前就反对皇帝派兵到张家口。
现在再听皇帝这么一说,才发现自己看问题的浅显。
所谓的妥协自然是最快平稳局面的办法,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咱们总不能去当鸵鸟,把脑袋往沙子里一埋,就当做啥都没有发生吧?
“立刻传朕旨意,张家口不开城门,让卢象升把张家口的城门给朕轰开!”
“是!”
“李邦华,你立刻将张家口的军饷运到城楼下,给所有守城的士兵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