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帅,快看。”

    李性忠看见热兰遮城堡上的白旗,道:“红夷人投降了。”

    看来堵住水源这一招的确好用。

    实际上,历史上郑成功围困荷兰人的城堡,也是用堵住水源的战术。

    人不能不喝水。

    援军被击败了,山上的守军也被击败了。

    汉斯·普特曼斯现在属于穷途末路。

    这短短的半个多月,城堡内的恐慌情绪在不停折磨着所有人。

    如果这个时候他还不投降,很有可能他们内部自己就会乱起来。

    很快,双方的使者见面了。

    下午的时候,城头的火炮全部被撤换下来,对方交出了所有的武器。

    城门也被打开了。

    明军入城,接受荷兰人的投降。

    很快,荷兰的国旗也被撤换下来,明军的旗帜飘扬在上空。

    双方的谈判只是谈到投降这一步,汉斯·普特曼斯提出希望明军释放他们回去,被拒绝了。

    因为朝廷还另有安排。

    十二月初八,所有荷兰人,都被遣送到了福建省的泉州港,以俘虏的身份被扣押下来。

    包括牧师、妇女、士兵、医生等等,近三千人。

    也正是在这一天,周延儒见到了汉斯普特曼斯。

    双方的谈判开始了。

 第439章 皇帝给荷兰人的套路(第三更)

    周延儒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会揣摩上意的人。

    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政治投机者,因为他察言观色是一把好手。

    可以说,在这方面,他和温体仁不分上下。

    不过,他和温体仁也有很多的区别。

    温体仁纯粹就是个阴险狡诈的人。

    温体仁最合适去搞人。

    所以,张凡基本上就把温体仁安排在东南搞清算。

    这方面温体仁都是一套一套的。

    但周延儒这个人在玩政治的时候,还是有底线有节操的。

    要不然他怎么会是朱由检五十几任首辅中,唯一一个有政绩的呢?

    周延儒收拾了一下,就在泉州府衙门见到了汉斯·普特曼斯。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人。

    谁?

    前来支援的少校威尔姆斯。

    汉斯·普特曼斯和威尔姆斯都不知道大明朝到底想做什么。

    他们已经三番五次申请回去,都被拒绝,他们要求交涉,也没有人理他。

    今天,被告知大明皇帝的御前大臣来了,汉斯·普特曼斯就兴奋了起来。

    见到周延儒后,汉斯·普特曼斯和威尔姆斯情绪都有些激动。

    翻译官逐字逐句翻译汉斯·普特曼斯的话:

    “我们已经投降了,并且已经退出台湾,你们应该放我们回去。”

    “我们不会再染指这片海域,和解对大家都有好处。”

    见周延儒坐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喝茶,一边的威尔姆斯有些着急了,他语气略带几分威胁地说道:“我们在巴达维亚有数千只可以投入战争的船!”

    他这绝对是吹牛逼了。

    商船的确可以临时征调成战船,但不一定所有商船都可以。

    崇祯六年的东西方海运要冲马六甲还在葡萄牙人手中,要等到7年之战,荷兰人才会对葡萄牙人开战,从葡萄牙人手中夺过来马六甲。

    实际上,荷兰人的势力也是在四五年前才彻底控制整个爪哇,见南洋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现在的荷兰人在南洋的势力也绝不容小觑。

    南洋是荷兰人在东方的贸易中心。

    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贸从南洋运输到印度、阿拉伯,以及绕过好望角,北上欧洲。

    而且葡萄牙人在南洋的势力正在快速被荷兰人侵吞。

    所以,威尔姆斯也的确有一定的底气在周延儒面前叫嚣。

    不过,周延儒是典型的东方思维。

    东方思维是什么?

    用最温柔的语气,说最硬气的话。

    周延儒说道:“我们皇帝陛下说了,你们必须为这场战争负责,无论你们来多少战船,你们都必须付出代价,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看着威尔姆斯愤怒的嘴脸,于是周延儒淡淡说出了那两个字:“赔钱。”

    汉斯·普特曼斯微微一怔,随即说道:“你们要多少?”

    周延儒竖起了一根手指,汉斯·普特曼斯立刻明白过来:“一百万两?”

    “一亿两。”

    两人都呆住了,这些东方人都疯了吧!

    他们是不是对一亿两有误解?

    一亿两到底有多少?

    明朝后期的大航海时代,全世界的白银总量也就差不多20亿两左右。

    大明朝现在张口就是1亿两。

    就算荷兰人再富裕,也不可能接受得了。

    威尔姆斯说道:“这个条件我们无法接受。”

    “你们没有选择,否则你们将永远被软禁在这里,如果哪天我们的皇帝陛下不高兴了,也可能会杀掉你们。”

    说完,周延儒转身离去,不给两人再说话的机会。

    这是一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不可能一天就谈完的。

    真正的谈判,都是逐步逐步加筹码,释放条件,逐步逐步妥协,商议。

    大明朝更不可能第一天就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当天下午,周延儒就收到了消息,汉斯·普特曼斯和威尔姆斯要写信。

    给谁写信?

    当然是给巴达维亚的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写信。

    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最高话事人,是荷兰东西印度公司那十七位董事最器重的封疆大吏。

    在这个时候,只有简·皮特斯佐恩·科恩还有资格决定接下来是不是要赔款。

    对于这样的要求,周延儒当然是立刻就答应了。

    于是,信在当天天黑之前就送出去了。

    当然,信被周延儒抄录了一遍,然后又找翻译官翻译过来。

    再然后,将抄录的荷兰文与翻译的汉文全部送到北京给皇帝陛下。

    给皇帝的呈报刚刚送走,福建巡抚熊文灿就来了。

    “参见周府堂。”

    “熊大人,请坐。”

    “听闻今日周府堂见了红夷人?”

    “是啊,陛下打算让红夷人给钱。”

    “红夷人生性狡诈,未必愿意。”

    “不愿意也得愿意,现在朝廷对海上的兵锋只会越来越强势,这是陛下的信中对我说的。”

    周延儒这话意有所指,熊文灿便听出来了。

    他今日来也是为了这些事。

    什么事?

    杨十三下面那个人搜出写给红夷人的信那件事。

    杨十三现在还在大牢里,那个带信的人倒是招了,说是自己就是想卖点钱,把责任全部揽了下来。

    但这事可没有这么简单。

    熊文灿道:“周府堂,杨十三之事……”

    “那件事,本官已经如实上奏陛下。”

    “这……”

    “莫非熊大人有什么话要说?”

    “下官冒昧直言,此事已经水落石出,就是那张平二想要卖情报给红夷人,赚一笔钱,与杨十三并无关系,与郑家也无关系,下官是担心,此事被有心人利用,挑起矛盾,让陛下为难。”

    熊文灿说得十分委婉:“咱们做臣子的,当然是要为陛下分忧。”

    “熊大人说得对,所以本官如实禀报。”

    他顿了顿,转移话题道:“恭喜熊大人,台湾收复后,就要辛苦你了,熊大人也是劳苦功高。”

    “与周府堂相比,下官不敢居功。”

    两人客套着。

    十二月初十,紫禁城。

    湖广布政使邱禾嘉到了京师。

    皇帝点名要见他的,是关于在武昌建第二个经济特区的事情。

    这一天一大早,顾炎武和黄宗羲都在。

    在邱禾嘉到之前,皇帝随口问道:“张溥他们最近如何?”

    顾炎武说道:“张溥和方以智他们在北京大学里潜心研读陛下的书籍,倒是很少外出走动。”

    “读了一年多了,总得有个动静了吧。”

    “明日臣去看看。”

    “不必,下午就让他们都进宫来见朕。”

    皇帝要见张溥他们,这倒是让顾炎武和黄宗羲都很意外。

    “是。”

    便在此时,方正化进来了。

    “皇帝,泉州周大人有一份重要的奏疏。”

    本来现在许多奏疏崇祯都不看了,给内阁去处理,司礼监去批就是了。

    不过泉州的奏疏,他肯定要看的,必然是关于市舶司的。

    皇帝打开一看,卧槽!

    他的脸色立刻就阴沉下来。

    临战之前,有人卖明军军情给荷兰人!

    而且还是郑家的人!

 第440章 武昌经济特区(第一更)

    周延儒总是会添些油加些醋的。

    例如那个情报是张平二藏着准备送出去的,但他是杨十三的人。

    而杨十三又是杨六和杨七的弟弟。

    杨六和杨七是郑芝龙十八芝的成员,郑氏集团的重要人物。

    没说是郑家的人指示的。

    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郑家的指责。

    这份奏疏可不是密奏啊,是通过了通政司,呈递到内阁,内阁批阅完后,上报到乾清宫来的。

    内阁首辅韩爌在上面写的建议比较委婉:由宪兵司严查。

    崇祯将奏疏放在一边,不动声色。

    严查个蛋!

    现在怎么严查?

    郑芝豹和施大瑄还在热兰遮城,你现在跑到泉州去把郑芝虎给办了?

    韩爌一遇到边事就犯糊涂。

    而且现在台湾真的收复了吗?

    当然没有!

    才打下来了一个台南的热兰遮城。

    才将荷兰人的势力驱逐出来了。

    还有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此时此刻在台北。

    天启年间,荷兰人占领台湾,主要是台南部分。

    在南洋与荷兰人是竞争对手的西班牙人知道后,大惊。

    为什么会大惊?

    难道西班牙人没事坐在办公室就喜欢一惊一乍?

    当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