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和硕特部。

    坐在正前方的那个中年男子正在用刀割着刚刚烤好的羊肉。

    温体仁坐在一边,他非常礼貌,面带微笑。

    “固始汗,我们的皇帝陛下愿意与贵部互市贸易,粮食、布匹、丝绸、茶叶、香皂、香料等等,全部低价卖给贵部。”

    “哦。”固始汗看了一眼温体仁,笑着说,“大明皇帝陛下突然如此热情,不知是有何事,需要我们做呢?”

    “皇帝陛下圣明仁德,想以此与贵部永结友谊。”

    “可是本汗记得,大明前两年,将漠南的土默特部杀了好几万人,就在归化城杀的,本汗没有说错吧?”

    “那是万丹伟征、卜失兔勾结建奴,背叛陛下,我大明不得已而为之。”

    固始汗冷笑道:“巧得很,皇太极的使者今日也在我这里,明使是不是也认为本汗勾结建奴,要不要兴兵来此讨伐?”

    他这么一说,在座的诸位蒙古统领都面色冰冷地盯着温体仁。

    仿佛一只只露出凶残目光的狼盯着一只小绵羊一样。

    温体仁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他说道:“万丹伟征与卜失兔都是陛下的臣子,臣子勾结外地,君王若不讨伐,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而固始汗,与大明并无君臣关系,固始汗要做什么,大明也管不着,皇帝陛下也不会限制。”

    温体仁这话说得可谓是相当漂亮。

    实际上,西北蒙古非常强大,比漠南和漠北蒙古都要强。

    为什么?

    因为西北离京师远,而且远离大明与后金交战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不会受到强敌的威胁,当然就会安全发育。

    固始汗是明末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蒙古部首领。

    后来的和硕特汗国就是他创建的,明末清初,和硕特汗国是与准格尔汗国实力相当的汗国。

    固始汗自然是有底气不屑于温体仁的条件。

    更何况和硕特是瓦剌的一支,一只与明朝是世仇。

    固始汗道:“明使,本汗与你开个玩笑,本汗自然是欢迎与大明朝互通互市。”

    温体仁道:“大汗英明。”

    固始汗举起酒杯:“代本汗向大明皇帝陛下问好。”

    “一定!”

    到了晚上,固始汗的长子达颜进来,他说道:“阿布,我有一些话要说。”

    “讲!”

    “我认为不能与明朝人合作,明朝人极其狡猾,我们的先祖就与他们是大仇人!”

    “漠南蒙古与明朝人合作的下场您也知道,明朝皇帝并非善类!”

    见自己的父亲没有说话,他继续说道:“我认为,一旦我们真的与明朝人互市,明朝人必然借此机会在前线建立军事军镇,互市是假,囤积军队和军粮才是真!”

    固始汗大笑道:“你小子知道的还挺多!”

    “那阿布是赞同我的说法了?”

    “当然赞同!”固始汗叹了口气,“汉人自古就狡诈,不可信,但我还是要答应他们。”

    “为什么?”

    “因为到时候明朝人运来了各种粮食和布匹,我们就可以趁机打劫一笔!”

    达颜一听,道:“阿布英明!”

    他又说道:“阿布,我还有话要说。”

    “但说无妨。”

    “辽东的皇太极被明军重创,我认为我们得与金国联合起来。”

    “说出你的理由。”

    “北宋末年,如果宋朝与辽国结盟,就不会有完颜氏的金国,更不会出现靖康耻,若是南宋末年,南宋朝廷与金国结盟,也许我们的先祖成吉思汗,也很难征服中原。”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唇亡齿寒,一旦辽东被明军吞下,明朝必然会向西,对我们用兵。若是辽东保住,我们无大忧。”

    固始汗没想到自己儿子想得这么远,他非常开心,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好!你想得很周到,很深远,但是,我们该如何做呢,难道我们要派兵去辽东?”

    “不必,我们只需要在西北发动一场场侵袭战,然后拿下鄂尔多斯部的领地,就能与辽东的皇太极一起,在漠南草原,对明朝的北府形成夹击之势。”

    雪越下越大,被冰雪覆盖的长城,如同一条蜿蜒雄壮的巨龙,卧在华夏的北方大地。

    此刻,无数人驻守在冰天雪地里。

    他们正在用年轻的生命,守护长城后面的世界。

    和平不是理所当然,它必然是有人去守护、奋斗。

    鲜红的星旗正在寒风中飞扬。

    长城有星旗,紫禁城内也有。

    年轻的皇帝回到乾清宫后,准备开始尝试着用土法制造青霉素。

    但是他到,孙承宗就来了。

    “走,里面说。”

    君臣二人进了乾清宫,孙承宗道:“陛下,钦州来了急报。”

    “钦州?”崇祯疑惑地说道,他接过孙承宗手里的奏疏,打开快速看完。

    缺粮?

    南部军区,钦州港现在缺粮食!

    钦州位于两广,两广可没有粮荒,怎么会缺粮食?

    崇祯说道:“朕记得军委会给两广总督李逢节下达过筹集钦州军镇粮草的命令,两广也会粮荒?”

    孙承宗不说话,沉默片刻,才说道:“依老臣看,事情可能并非这么简单。”

    “哦,那是为何?”崇祯有些恼怒,“朕不信两广连一个南部军区都养不起!朝廷是正儿八经地拨了巨款到南部军区,钱难道还买不了粮食!”

    “陛下,两广的新农政土地改革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导致现在的补给受阻。”

    崇祯转过身,看着孙承宗,看了足足有十秒钟,才收回目光:“你是说这个李逢节不尊敕令,没在两广做土地改革?”

    “这也是老臣的一种猜测。”孙承宗道,“当务之急,倒不是解决两广的新政问题,而是立刻给钦州运输粮食,明年即将征讨安南,若是没有粮食补给,恐怕朝廷的计划会受阻。”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给杨一鹏一道敕令,让他立刻从南直隶和浙江两省筹调10万石粮食,从上海港出海,沿海到钦州,作为钦州军镇的军粮。”

    “陛下,没有那么多海船。”

    “李岩那里有。”

    孙承宗微微一怔,李岩那里有海船?

    “朕前年就派李岩去了上海,让他专营上海港,筹备诸多海船以备调粮只用,此时正好可以用上。”

    “好!好!臣立刻去办!”听到这是,孙胡子异常激动,还是皇帝有先见之明。

    “你等等!”

    “陛下还有何事?”

    崇祯看着地图,说道:“明年对安南用兵,明年西北也要做准备。”

    “西北?”孙承宗看着地图,“陛下是担心西北蒙古侵扰我们么?”

    “以防万一,朕就是担心蒙古人与皇太极联合起来。”崇祯微微皱着眉头,目光锋利,“所以,开春之后,要开始往陕西调集粮食,就从湖广省调集,从武昌到西安的水泥路不是已经初步竣工了么,可以开始大规模调集粮食了,多余的可以先释放到民间。”

    “好,臣一并安排。”

    孙承宗离开了乾清宫,他不由得感慨,大明强敌环绕,皇帝深谋远虑。

    实际上,现在新一轮的新政颁布在即,外地却丝毫没有减弱。

    可谓如履薄冰。

 第454章 研制青霉素!(第三更)

    其实张凡现在面临的局面,绝对不比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要好多少。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

    文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什么意思?

    张凡带来的新技术,新的理念,绝不仅仅是在大明朝独有的。

    古人不是蠢,古人只是见识面没有21世纪的人广而已。

    一旦古人知道这些东西真的好用,就会立刻效仿。

    例如皇太极,知道崇祯的新政有用,就会快速学习,知道燧发枪厉害,就会规模化制造,也会不断学习火炮的制造技术。

    甚至可能会窥探蒸汽机器。

    其次,大明朝实在太大了。

    不可能因为一场持续五年的新政,就能一扫弊端。

    在诸多看不见的地方,依然有许多阴奉阳违的人。

    治大国如烹小鲜,要一步步来。

    而且张凡改变历史轨迹,引发后面的蝴蝶效应,连他自己也无法预知。

    未来的世界,到底会是什么样的?

    这种在黑暗中孤独前行的感觉,就像有一座巨山压在了心口。

    孙传庭上报上来的钦州缺粮一事,再次让崇祯感受到了对下面管制的失控。

    他瞥了一眼挂在一边的天子剑。

    久久才平复心情,不断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着急。

    明年对外最重要的是解决安南,而且同时要巩固西北的军防。

    对内是要推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拉开工业化的序幕。

    崇祯自己也非常清楚,对手正在快速的学习。

    要碾压对手,就必须比对手更快,基础也要打得更牢。

    三天后,也就是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漕运总督、交通部部堂大臣杨一鹏接到了军委会的命令,两个月之内在南直隶和浙江省筹集十万石粮草,运输到上海府,交由李岩调集出海。

    也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晚上,正在上海港口视察完毕的李岩,接到了军委会的命令。

    十万石粮食!

    看来得立刻多准备一些海船!

    李岩回去就给朝廷一封奏疏,再申请200艘海船。

    这是崇祯第一次调用上海这个地方的海运。

    人们不会知道,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上海,以后在世界上到底会是什么地位。

    这事在年关的时候,紧急筹备着。

    南直隶和浙江省现在有粮食,根本不愁筹集不到。

    接下来几天,是应付新年的一些礼仪。

    等新年的礼仪都过后,崇祯就开始着手准备制作青霉素。

    张嫣亲自端来了一个瓷盆。

    里面装的是馒头,馒头已经发霉了。

    她不知道崇祯要这发霉的馒头做什么,但是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