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派谁去管理收复的安南国领地?”

    军队打仗,打下来的土地,总得有人在后面快速接过来管理吧,不然很快就会乱起来。

    例如孙传庭和秦良玉先将南部的占城打下来了,然后北上,那谁来管理收复的地方?

    收复的地方要向上海港提供粮食,当地交易怎么办?

    总不能直接抢良田吧,这样做肯定不行。

    为什么?

    这是在损害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会给接下来的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

    大明朝不是去强撸一波就走的,得将那里经营成大明朝的粮仓之一。

    所以,收复很重要,经营管理也很重要。

    孙承宗道:“老臣倒是认为,张煌言也合适,他既是举人,又受过新学,还在军事学院待过,上马能带兵打仗,下马能治理一方,且年轻,身体好,张家口之战,元上都城之战,他都有战功,可以酌情提拔。”

    “好,那就按照爱卿的意思,提拔张煌言,升他为兵部郎中衔,直接给他安南巡抚的职位。”

    为什么给巡抚?

    因为牵扯到军民的综合管理,不过战时无军权。

    崇祯想了想道:“安南国现在分裂无序,莫氏已经臣服我大明,出师之名朕都想好了,就以诛逆臣,安民心为由,孙爱卿你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第456章 出海寻找橡胶树(第二更)

    客观来说,安南的军政将来一定是会划归到南部军区辖制的。

    只不过现在处于初期,南部军区的军队的主要责任是收复安南全境。

    而且崇祯已经计划好了,等收复安南全境后,就在安南最南边的九龙江平原(后世的湄公河三角洲)出海口建立一个大的军港,作为军事基地。

    那个地方极具国际战略价值。

    它距离马六甲已经不算远,而且东边是广袤的南海。

    如果真的能在那里建立军港,南海也将回到大明海军军威的辐射中,往后就能够大规模解决海上的安全问题,为广东、琼州(海南)与南洋的贸易保驾护航。

    那时候,才是全面打开南洋贸易航线。

    为什么要重点提到琼州?

    因为未来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需要在琼州种植。

    什么?

    橡胶树!

    橡胶树是什么?

    在塑料没有制造出来之前,用天然橡胶树制造天然橡胶,也是可以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的。

    例如轮胎、鞋子、布料和医疗用品等等。

    所以,琼州(海南岛)的战略地位非常高。

    不过这是未来的事,毕竟要派人去南美洲去找。

    眼下还是得一步步来。

    等孙承宗走之后,崇祯将郑芝龙招来。

    他问道:“郑爱卿,朕想出海去寻一样东西,需要一位精通航海之人,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不知陛下要去寻何物?”

    “一种会流泪的树。”

    “会流泪的树?”郑芝龙微微一怔,他没想到皇帝也知道这种树,“陛下,您也知道有这种树?”

    “哦,郑爱卿也听说过?”

    “臣前些年与红夷人打交道颇多,听他们说,在大海的另一端,还有一片大陆,那里就有这种树,当地人用树的眼泪制成鞋,或者衣服。”

    没错了,郑芝龙跟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打过交道。

    此时的南美洲,已经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殖民。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早就将橡胶的知识传回了欧洲,不过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还在打三十年战争,并没有多少人重视。

    直到18世纪欧洲才真正开始注意,到了19世纪进行改进,质量突飞猛进。

    而张凡作为穿越者,当然是知道那东西在工业上的作用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南洋有大量的殖民地,郑芝龙知道也不足为奇了。

    其实派郑芝龙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但眼下却不行。

    一、郑芝龙想在京城做官,这是历史上就记载的,他本人未必愿意去,即便勉强去了,万一不回来了咋办?

    二、郑家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郑芝龙不能离开京师。

    所以,得找另外一个人去。

    崇祯说道:“没错了,朕就是要找这种会流泪的树。”

    “陛下,臣倒真的可以推荐一人,他与红夷人相熟,早些年还随臣一起去过南洋。”

    “哦,谁?”

    “何斌。”郑芝龙说道,“臣听闻,此人在这一次攻打热兰遮城还为朝廷立了功。”

    何斌?

    这个人张凡当然知道!

    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这个人帮的大忙。

    前段时间,军委会上报上来的军功录,崇祯当时仔细看了,的确发现了何斌的名字。

    历史在这里居然巧妙地出现了一丝重合。

    只不过何斌不是协助郑成功,而是协助了朝廷。

    话说现在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才十岁而已。

    “何斌这个人朕知道,朕前段时间在军功录上看见了他的名字,他献计献策拿下了热兰遮城,朕心甚慰,既然是你推荐的人,那便召他来京,朕要见他一面。”

    “陛下圣明。”

    此事便如此安排了。

    要亲自见何斌一面,必须要见,如果不见,何斌与朝廷会有距离。

    不仅要见,还要给官职。

    要拉拢他的心。

    然后再放出去,跟着西班牙人的航线,去南美洲去取橡胶树。

    随后将橡胶树移植到海南岛。

    有了橡胶树,蒸汽机的性能还能再提升!

    只有不断提升蒸汽机的性能,才能真正弄出蒸汽火车来。

    所以,这一步是一定要走的。

    “对了,郑爱卿,朕还有一件事要你来办。”

    “请陛下吩咐,臣一定尽心尽力。”

    “朕打算在天津卫建立一所航海学院,这方面你很擅长,朕想请你来做这个学院的山长,如何?”

    “承蒙陛下信任,万分荣幸。”

    “好,就这么定。”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到了正月十二日。

    崇祯的新年倒是过得轻松惬意,除了跟妹子们煮煮茶,就是带着大臣们去南海子狩猎。

    这一日,他便带着卢象升、曹文诏等人,在南海子狩猎。

    “卢爱卿,西部军区建立在即,你说推荐谁做总督会比较合适?”

    卢象升说道:“陛下,臣是中部军区都督,此事不在臣的权职之内,臣不敢僭越,陛下还是与孙大人和李大人商议吧。”

    “不在你的权职之内,你可以给朕建议。”

    “这……”

    崇祯停下来,看着卢象升、曹文诏,还有尤世威等人。

    “都说说。”

    卢象升听着头皮道:“臣觉得,总督人选,郑崇俭郑大人可以胜任。”

    “哦,说说你的理由。”

    “郑大人在西北,多次与西北蒙古鞑子作战,多有胜仗,治军严明,又对陛下忠心耿耿。”

    “那三边总督杨鹤呢?”

    卢象升顿时有些头疼,皇帝这不是把自己夹在火上烤吗?

    他是中部军区的人,怎么能随便评价西北的总督们呢?

    这要是传出去了,恐怕双方又要生间隙了。

    然而,崇祯这完全是故意的。

    几大军区的老大肯定不能一团和睦就是了。

    “杨总督为人刚正不阿,但缺少战事经验,臣倒是认为他可以胜任军法司的军督。”

    “有道理,卢帅识人有道,不愧是中军大都督。”

    卢象升吓得一跳,连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恕罪,臣妄言!”

    崇祯笑道:“大都督言重了,朕岂是心胸狭隘之人,快起来。”

    “谢陛下。”

    崇祯心头不免感慨,卢象升这个人,颇有卫青之风,为人憨厚耿直,又知进退。

    身为中军大都督,又立了那么多战功,在大明军中的威望已经不比袁崇焕低,却从不骄躁狂傲。

    据说连他的家人平日里也吃穿节俭。

    就连最刻薄的监察御史们也找不到他半点可以抨击的地方。

    崇祯又道:“曹文诏!”

    “末将在!”

    “这西军都督的人选,你认为谁最合适?”

 第457章 给猪打一针!(第三更)

    曹文诏心里跳了一下,陛下,咱是武将,这一个军区的高级别武将去平叛另一个军区的武将,这是大忌啊。

    陛下,您如果想要了咱老曹的人头,就拿去吧!

    曹文诏心中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军队是极其敏感的存在。

    武将的职责是带兵打仗,思考如何把仗打赢。

    一旦武将有了其他想法,那军队也会有其他想法。

    正如张凡自己在《军典》中这样写道:军队应该有思想,军队的思想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大明朝的军队存在的意义是保家卫国,职责是服从国家的最高领导。

    并且,皇帝还曾经说过,坚决杜绝军队的不正之风,例如、贪权、攻击同袍、背叛国家等等。

    这里面其实很直接地说了一点:坚决杜绝攻击同袍。

    意思就是军队与军队之间,平时不应该相互指责。

    即便是违反了军法,也是宪兵军法司来处理。

    至于提拔军官,委以重任,那都是朝廷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军功制度,绝对不是某个武将说得算。

    所以,现在皇帝突然问这种问题,着实让曹文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俺是个大老粗,就只知道打仗,请陛下恕罪!”

    崇祯笑道:“让你曹文诏去做西军都督,如何?”

    皇帝此言一出,曹文诏顿时懵逼在原地。

    “陛下,这……”

    “怎么,你不愿意?”

    曹文诏立刻翻身下马:“臣何德何能!”

    “诶,这事不是朕说得算的,是军委会通过过往的军功,一致评选出来的。”

    “你的任命书,元宵节后,军委会就会颁发给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