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傍晚的时候,探子向曹诏汇报西北方向十里的甜水堡出现大量瓦剌敌军,曹诏这才警惕起来。

    他无法确认对方的人数,所以没有贸然进攻。

    雪越下越大,探子们正在各地活跃。

    很快,巴图尔的探子也发现了曹诏这支明军。

    此时的巴图尔和曹诏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从十月初六到十月十八日,这十二天,巴图尔从银川城,一路攻城拔寨,连破明军十余城寨堡垒。

    这样的战绩,让巴图尔感觉自己飘到了天上。

    对他来说,路上遇到明军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他感觉自己都快要胜利到麻木了。

    所以,他下意识地做了一个决定。

    什么决定?

    分兵一万,立刻剿灭这一支明军,然后他自己率领其余大军往豫望城赶。

    灰色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白色。

    周围的甲里没有人烟,不少人都拖家带口往南逃。

    一队队瓦剌骑兵从雪原上呼啸而过,快速朝安边所靠近。

    不多时,就有人将瓦剌人来袭的消息传到了曹诏那里。

    曹诏说道:“瓦剌来了多少人,一定要探明!”

    半个小时之内,情报密集地往曹诏送。

    确定了,这支瓦剌军有一万人!

    一万人?

    曹诏:我刚来陕西做西军都督,就有人急不可耐送战功!

    他不再犹豫,立刻开始组织队形。

    好在在安边所补充了后勤补给,现在他麾下的骑兵一个个精神抖擞。

    他大口喝了一碗酒,将碗砸了个粉碎,翻身上马,召集来军长和师长,对他们说道:“此战是我们静塞军第一战,只准胜不许败,本帅与诸君一同上阵杀敌!”

    军长和师长们拔出刀,高呼道:“同生共死!”

    言罢,便各自到了自己的军阵前。

    天很冷,但将士们的血却是滚烫的。

    静塞军一律着黑甲,所以私下,有人称静塞军黑甲军。

    由于西北地广人稀,为后期的河套走廊和西域扩军打基础,所以西军的骑兵比例很大,而且大多数是轻骑兵。

    这样更加灵活,机动性强。

    虽然也有火枪手,不过这一次因为任务紧急,曹诏带的2万大军全部都是骑兵。

    曹诏也不是立刻就带着2万人冲过去,万一对方发现自己人多,跑了怎么办?

    曹诏先让前锋队5000骑兵往前挺进,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率领1万瓦剌军的统帅是巴图尔台吉的哥哥吉日格勒。

    吉日格勒当然不是个蠢货,事实上他非常谨慎。

    巴图尔台吉让他带着1万人来歼灭这支明军,他知道巴图尔是被胜利冲昏头了,也有可能是必须在二十日之前抵达豫望城,所以决定匆匆。

    但他作为执行者,绝对不能拍脑袋。

    他要打探这支明军到底有多少人。

    很快,探子就回报了明军的具体人数。

    约5000到7000人。

    吉日格勒这才放心大胆继续往前。

    他明显加快了行军速度。

    很快,双方就拉进了距离。

    瓦剌人的队形开始调整,沿着广阔的雪原伸展开。

    从高空俯瞰,双方的距离正在快速拉进。

    吉日格勒心里想着,吃掉这支明军后,攻占安边所,彻底剪除掉明军在这一带的威胁。

    很快,已经可以用肉眼看见前面雪原上的明军了。

    一条黑色的长线。

    静谧的雪原上,除了风雪的声音,马蹄踏着地面的声音也逐渐清晰起来。

    吉日格勒心头一喜。

    但就在这个时候,探子又回报了:左右都发现了明军的踪迹!

    吉日格勒:什么?

    这就是情报体系的差距。

    明军的情报体系明显更加专业,动手前,必然是全方位的去核查目标。

    而且是由参谋部的人用一套专业的方法论来核查的情报。

    但是吉日格勒的情报就差了不少。

    主要还是他心中也多多少少被这些天的胜利冲昏了头,当得知这支明军只有数千人的时候,没有再继续探查更加全面的情报。

    现在这情况很明显了,千左右都有明军,说明他被明军包围了!

    说明明军不知数千!

    现在摆在吉日格勒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继续前进,与前面的明军死磕,杀出一条血路来。

    但左右翼很可能被明军突袭。

    二、赶紧撤兵,从后路撤!

    但是一万大军,说撤就撤?

    撤军可比进攻还难!

    大军开始动起来了,不是你吼一嗓子大家就撤退的。

    你吼一嗓子,撤军的命令得传令兵去传达。

    就算传达到了,突然要撤军,为啥?

    该不会是有大量的敌军来了吧?

    撤军中的军队,军心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风吹草动。

    所以带兵打仗,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带着人往上冲这么简单。

    它是一门组织行为学!

    而且还涉及到群体心理学!

    吉日格勒心里经历了短暂的挣扎后,立刻选择了继续往前冲。

    这些天的战绩,让他在心里下意识的轻视明军。

    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些天他们之所以连破十余城,是因为他们人多!

    人就是这样,借着大平台做出了成绩,就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殊不知离开了大平台,自己啥也不是。

    瓦剌人开始冲锋,铁蹄捶打着雪地,震起了白雪。

    而明军也开始冲锋,黑压压的一片,如同雪原上的洪流,踩踏着飘舞而起的雪云。

    雪原仿佛在颤抖。

    双方的距离快速拉进。

    很快,最前面的冲锋队对撞在一起。

    锋利的斩马刀削开了瓦剌人的头骨,脑浆在风雪中飞舞起来。

 第556章 开始暴走的京卫军(第三更)

    热血如同沸腾的岩浆,飞溅在铁甲上。

    转眼之间,瓦剌人的前锋队就被冲得人仰马翻。

    后面的明军如同咆哮的洪流一样滚滚而来,地面的雪也飞扬而起。

    修长而锋利的斩马刀配合快节奏的冲锋,一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能将人劈成两半。

    惨叫声从耳边响起,夹杂着风雪的呼啸,热乎的鲜血飞溅到脸上,混杂着铁甲摩擦的味道。

    刀刃在脖子上切割而过,带走年轻的声音。

    人头被削掉下来。

    鲜血快速染红了雪原。

    不断有瓦剌骑兵坠马,被踩踏成肉泥。

    如果说卢象升是勇,那么曹诏的打法就是狠。

    用他的话来说:只有狠,才能保证胜!

    瓦剌人也非常勇猛,他们没有退,而是发狠的往前冲,手里的刀子不停挥砍。

    不断有人坠马,或是明军,或是瓦剌人。

    很快,双方竟然就陷入了鏖战中。

    双方的阵型都非常密集,就像两块锋利的钢铁碰撞在一起了一样。

    但真实的情况就是用血肉组成的阵型,以锋利的长刃相互冲击。

    以人的血肉之躯,对抗双方爆发的巨大冲击力。

    许多人在这种锋利而强大的冲击力下,身体崩裂、扭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这一刻,人的生命比路边的草芥还要廉价。

    这时,左右的明军开始狂奔,气势如虹,如同两道锋利的剑在雪原上飞骋,朝瓦剌人左右翼冲来。

    数万马蹄在雪原上咆哮,震得地面仿佛在下沉。

    明军爆发出了震天的喊声:“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声音在雪原上回响,震得周围树上的积雪都落下来了,躲起来冬眠的小动物也吓得瑟瑟发抖。

    随后,一排紧跟一排,军官带头冲锋,冲进了瓦剌人的队伍中。

    从高空俯瞰,左右翼开始快速往前横推!

    在左右翼的冲击下,瓦剌人的队形明显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大家快跑!明军杀来了!”

    “快跑啊!”

    “不要杀我!”

    “”

    慌乱的情绪如同瘟疫一样在快速传播。

    左右翼中间的队形乱了,后面的人还不知情,往前冲,结果撞得前面的人乱七八糟,无数人坠马,被自己的人踏成肉泥。

    而左右翼的明军则在快速犁进去。

    一个小时后,天已经黑下来。

    但是冬天的夜晚,视野非常好。

    瓦剌人的队形彻底崩溃,吉日格勒在亲卫军的护送下,准备杀出一条血路逃往豫望城。

    但明军已经将周围的路全部堵死。

    剩下的是一场大屠杀。

    大屠杀从来都是曹诏的特色。

    当年在归化城,当真土默特部杀了几碗土默特人,将归化城前面那条河流都杀得断流了,就是他曹诏干出来的。

    当然,其实也是崇祯允许,甚至有些怂恿他这么干的。

    吉日格勒死不死不知道,但到了后半夜,明军的包围圈里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瓦剌人了。

    这个过程中,瓦剌人有没有嚷着要投降也不知道,但没有一个明军听到了,即便听到了也没有这个闲工夫。

    杀了再说。

    后半夜的时候,没有清理人头,明军快速集结,然后回到了安边所。

    因为根据最新情报,还有更大规模的瓦剌人在附近。

    曹诏是一个狠人,但绝对不是一个蠢人。

    相反,他是一个打仗非常有谋略的人呢。

    回到安边所后,周围立刻布满了防线,然后曹诏开始给皇帝写信。

    信被连夜送往南边的平凉府。

    第二日下午,刚刚到平凉府的皇帝,就接到了曹诏的信。

    曹诏不仅仅是写了捷报,而且将这些天,他的探子收集的诸多情报全部归纳在里面了。

    看完信的崇祯,没有继续在平凉府停留,而是立刻动身。

    去哪里?

    去陕西镇!

    陕西镇固原离豫望城只有两百里不到。

    为什么去陕西镇?

    因为还不知道豫望城现在到底有多少瓦剌军。

    但至少这对瓦剌军已经抵达了豫望城。

    现在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