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拖陛下的福,自新军政后,军中粮食供给充足起来。”

    其他军官也跟着符附和起来:“都是吾皇英明,臣等深受皇恩。”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崇祯的确饿了,他拿起馒头就开始大口吃,大声说道:“好!说得好!朕为了边关将士们不饿肚子,还在大力地修水泥路,两年!两年后,就会有一条水泥路,从长安到张掖,再到敦煌,出玉门关!”

    “到时候,朕就将湖广省的大米运到这里给儿郎们吃!朕再在甘肃建立几个大型养殖场,什么猪、羊、鸡,全部养起来!儿郎们打仗,要多吃肉!要多喝酒!”

    “对了,朕还要从关中、大同、湖广迁移一大批人过来!在这里打造出一个商业中枢出来,将大明朝的商品沿着丝绸之路,卖到西域各国。”

    众人一听,心头大喜,连忙道:“陛下圣明,臣等敬佩得五体投地,臣等愿为陛下粉身碎骨。”

    众人这话刚说完,崇祯突然将手里的馒头拍在桌案上,怒道:“粉身碎骨!你们还敢在朕面前提这四个字!”

    “你们好大的胆子!”

    众人被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将额头贴在手背上,诚惶诚恐说道:“陛下恕罪,臣等不知犯了什么罪。”

    “杨鹤!”

    “臣臣在!”

    “朕问你,从两个月前,瓦剌人入关,到现在,你斩了多少首级?”

    “这陛下,瓦剌人入关,情况特殊,查探到的情报是瓦剌人有8万入关。”

    崇祯抓起桌子上的一个空碟子就砸了过去,砸在杨鹤的身上。

    年轻的皇帝这段时间的怒火全部爆发出来了,他就像一条怒龙,吼道:“所以你就敢将城门紧闭起来!置城寨那些军民死活于不顾!”

    那空碟子都砸碎了,杨鹤硬是不敢吭一声。

    气氛一瞬间几乎是凝固了。

    所有人都跪在那里,将脑袋埋起来,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只感觉上面有一座大山压来了一般。

    “陛下!臣这也是不得已,瓦剌人入关,情况紧急,敌情为止,甘肃各镇兵力分散,又是大雪苦寒之时,若是贸然出兵,有被击溃之危,若是闭门不出,瓦剌人不出数月,必然退兵!”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杨鹤这么一说,崇祯更是勃然大怒:“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好一个上策!那花寨堡的李义光前来张掖城求援,为何没有援军!”

    皇帝拿出鞭子,就是一鞭子抽在杨鹤的身上,杨鹤一动不敢动。

    皇帝又狠狠抽了几鞭子,毫不手软。

    “自己的人前来求援,竟然无一个援军!你们的良心不痛吗!”

    “陛下”

    “朕在花寨堡看到那些惨死瓦剌人刀下的军民,看见那座无名的孤冢,朕的心里在滴血!”

    “新军法是怎么写的!”

    一边的阎应元大声喊道:“团结一致,保家卫国!”

    杨鹤连忙道:“陛下,将士们不耐寒,臣是打算明年开春再出击瓦剌!”

    “必须耐寒!瓦剌人能做到,我大明将士也必须做到!瓦剌人做不到的!我大明将士也必须做到!”

    年轻的皇帝,额头上暴出一根根青筋,他现在极度狂躁。

    “你们现在站的地方,是一千八百年前,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带着他的士兵们打下来的!”

    “汉军能击穿河西,汉军能横跨大漠!我大明将士为何不能!”

    “天寒地冻,朕来了!在两个多月,朕一直在行军打仗的路上!”

    “到了你杨鹤这里,为何就不行了!”

    “是朕没有给你们棉衣!还是朕没有给你们粮食!”

    事实上,甘肃镇的粮食,是陕西省的民力一车一车推过来的,成本非常高昂。

    当然,甘肃镇本身也产粮,不过想要让将士们吃得更好,肯定还是要从宁夏、陕西运粮的。

    每年投到这里的军费可真不少,两三百万两肯定是有的。

    还要配置大量的马匹,因为西北地广人稀,而且瓦剌多骑兵,想要和瓦剌人作战,就必须用骑兵。

    这些全部都是巨额的开支。

    杨鹤瑟瑟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崇祯来回走着:“周围多少城寨被洗劫一空,你们有没有去看过!”

    “你们待在城内,你们就不怕晚上做噩梦!”

    “耻辱!我大明朝军人的耻辱!”

    皇帝的怒吼声,传到外面,外面的执勤士兵们都羞愧地低着头。

    吼完,崇祯感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一样,他重新坐下来,拿起桌上那个被他拍扁的馒头,一口一口吃起来。

    原本是有掀桌子的冲动,可粮食宝贵啊。

    他一口一口吃着,似乎有些沮丧:“杨鹤,朕这么相信你,你辜负了朕,辜负大明,辜负了甘肃镇的军民。”

    “你让甘肃镇的士兵,你让他们这些军长,背上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名声!”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杨鹤痛哭道:“臣知罪”

    “好,来人,摘掉杨鹤的乌纱帽,除去三边总督职位,推出去斩了。”

    皇帝此话一出,贺长山、赵成辛、王嘉轩三个军长大吃了一惊,连忙求情:“陛下,此时大敌当前,临阵斩帅,是为兵家大忌啊!”

    “不杀杨鹤,朕如何向甘肃镇全体军民交代!来人,摘了杨鹤的乌纱帽,推出去斩了!”

    “是!”

    作者题外话:大佬们,下午18:00到了深圳,明日恢复正常更新。

    听说朕还欠章节?

    有这事?

    那必须得补上了卧槽!

    对了,欠多少章来着?

 第584章 全力动员;朕要打得瓦剌人连他…

    杨鹤的乌纱帽被摘了,官服也被脱了,被锦衣卫拖出去,就在总督衙门门口。

    他仰天悲呼道:“陛下,臣有罪……”

    他话音刚落,锦衣卫一刀下去,脑袋便滚落在地上。

    无头尸体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一大片。

    随后,人头被立刻挂在张掖城的城门口。

    很快,杨鹤的罪名就从总督衙门里传出来,昭告全军。

    临阵斩帅大忌?

    这得分情况。

    皇帝老子来了,皇帝老子就是最大的元帅,有皇帝在,人心怎么可能会涣散?

    而且这罪名是坐实了,有理有据。

    等砍了杨鹤之后,皇帝又道:“着朕旨意,传令各镇,全面进入战争状态,传令嘉峪关,动员全军,以待朕亲临!”

    “领旨!”

    “洪承畴听旨!”

    “臣在!”

    “朕命你全权调粮解各城寨燃眉之急,朕既要灭瓦剌人,还要救人,你听明白了吗?”

    “臣领旨!”

    洪承畴立刻就反应过来,皇帝这是给他刷人心的机会。

    眼下甘肃镇不少城寨被瓦剌人攻克,许多人在生死边缘挣扎,而粮食却集中在各镇主城内。

    若是他洪承畴将这件事办好了,日后各个城寨军民,无不感谢他。

    他在甘肃镇自然有威望。

    而他此时的头衔是西军总督,若是此时能办好,西部军区的管辖范围无疑可以扩大,将甘肃镇给并入进来。

    洪承畴接了皇帝的圣谕,便下去,去着手办此事。

    “曹文诏听令!”

    “末将在!”

    “你速速整顿张掖城所有兵马,随时待命!”

    “臣领旨!”

    “贺长山、赵成辛、王嘉轩!”

    “臣在!”

    “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三人协助曹文诏整顿兵马,随时听调!”

    “臣领旨!”

    三人心头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背后已经全部被冷汗打湿。

    第二日一大早,总督杨鹤被皇帝斩首示众消息就在张掖城传开,罪名也公布开。

    张掖城的《大明日报》刊登了战争动员的消息。

    一时间,张掖城只要认识字的读书人,都被召集起来,接到了命令,他们要在全城开始传播主动开战的言论。

    之前杨鹤采取的是被动防御。

    现在战争策略改了!

    现在要主动出击!

    不仅仅张掖城在动员,一封封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正在快速朝嘉峪关、山丹城、永昌、凉州送。

    整个甘肃镇的策略都要改。

    要主动出击,要让甘肃镇的明军开始适应主动出击的作战方式。

    时代变了。

    以前的边军都是依托长城和各个城寨守,经常也会出现像这一次这样,明军的上层也采取的被动防御政策。

    但现在,要主动出击。

    当然,被动防御,已经在西北边军的骨子里刻了几百年。

    要让他们立刻适应过来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大量的动员,先从皇帝开始表态。

    然后,开始强行调动。

    最后,直接干一仗,打胜了,他们心中自然也有成就感,也就不会再认为明军只能被动防御了。

    扭转全军心态,需要一个过程。

    也需要一个结果,一个将瓦剌人的脑袋铸城京观的结果。

    这两天,皇帝开始向各地散落探子,全线收集情报。

    无数封不同的情报,不停地往张掖城送。

    据目前的情报先是,关内尚有几万瓦剌人。

    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皇帝在张掖城的城楼上发表了讲话:“朕欲与甘肃共存亡!”

    张掖城的士气达到顶点。

    所有人奔走相告,像打了鸡血一样,空前积极起来。

    如此一来,连洪承畴调人送粮的工作都变得异常轻松起来。

    十二月二十五日一大早,皇帝便开始整顿军马,准备来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天空飘着小雪,前面的废旧城墙荒凉而孤独。

    两个多月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悲壮的守卫战。

    虽然,最后没能守住关隘,被敌人冲破了防线。

    虽然,全军将士殉国。

    但正是这一次誓死守卫,为宁夏镇赢得了喘气的机会。

    各个城寨接到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