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皇太极是在科尔沁草原上布置了防线的。

    皇太极摇头道:“最新的情报还没有传回来,暂时无法确定明军统帅。”

    汤古代说道:“有没有可能是卢象升?”

    “卢象升也不可能在北府召集近二十万大军,北府加上元上都,所有的兵力都没有这么多,除非他将蓟镇、宣府的明军全部调集起来。若是调集这几个地方的明军,再跨越草原,击溃科尔沁部、敖汉部和奈曼部,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而本汗在北府安插的探子,之前并未送来明军大规模征集军队的消息。”

    “除非是一位可以号令所有明军的统帅,在短时间内,集结了大批军队,并且这些军队不是宣府、蓟镇的,而且这个人调兵,不需要明朝的那些繁杂的文书,甚至可以越过军委会……”

    皇太极说着说着,自己越说越震惊。

    这尼玛……

    天下只有一个人能办到了!

 第613章 全面之战;四路北伐(第一更)

    天底下的确只有一个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

    因为他根本不需要走军政流程,也不需要走兵部的调粮流程。

    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他所到之处,振臂一呼,强军猛将,云集响应。

    皇太极神色阴沉,现场也是死静一片。

    狗皇帝御驾亲征了!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崇祯这一次会御驾辽东。

    他和崇祯对峙了那么多年,崇祯都只去过漠南草原,没有踏入辽东半步。

    他一直以为崇祯是不敢来。

    但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明朝皇帝这么打仗的开国以来还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朱棣。

    “图尔格!”

    “奴才在!”

    “辽阳还有多少人马?”

    “辽阳固守有5万人!”

    5万人?

    皇太极脑子里飞速转动。

    这一次四十万人征讨广宁,打关宁锦防线,现在回来的只有16万人。

    明军的确战死了不少,但皇太极的人死的更多。

    皇太极最大的劣势就是缺人,现在这个劣势更为突出。

    辽阳固守的5万人,基本也都是赶鸭子上架的火枪手。

    能打,但是和明军的火枪手正面对决,同样人数,肯定打不过。

    这一次的辽河之战,对于皇太极来说,就是血的教训。

    天启年间,八旗的战斗力还能碾压明军。

    现在基本上反过来了。

    唯一还能对抗的是骑兵和步兵。

    皇太极脑子转得飞快,他看着地图。

    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至少集中所有的兵力,和崇祯正面硬刚一把,找到机会,若是能活捉崇祯,此局迎刃而解!

    皇太极开始推演接下来的战局。

    狗皇帝肯定已经派人去通知袁崇焕,关宁军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不仅如此,辽东半岛的明军必然也会接到明军,被调动起来。

    甚至连皮岛的明军也不会闲着了。

    更大规模的战争,就在眼前。

    四路明军必然会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挺进辽阳、沈阳。

    耀州的鳌拜能拖住天武军,朝鲜的多尔衮牵制住皮岛明军。

    时间不多,必须速战速决,最好是在袁崇焕的关宁军到之前,和崇祯打一仗。

    如此决定后,皇太极开始正合兵马。

    他将辽阳的5万人也基本上抽了出来。

    都是赶鸭子上架的新手。

    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

    “范文程。”

    “奴才在!”

    “你立刻安排人去漠北送信,让车臣汗派人下来!”

    “嗻!”

    “另外,固始汗那边情况到底怎么样了?”皇太极皱着眉头,在他心中,这一场战争从来不仅仅是辽东之战。

    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也会对辽东战局造成影响。

    “启禀大汗,还没有传来消息。”

    皇太极更加纳闷。

    他妈的!

    西北也在打仗,狗皇帝怎么有心思跑到北府去召集大军跑辽东来的?

    他应该去西北才对啊!

    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当天下午,皇太极就开始整顿兵马,将大军集结到辽阳城外。

    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支30人的小队伍迟到了。

    皇太极一不做二不休,将这30人全部砍了脑袋,血淋淋的脑袋就挂在最前面的木杆上。

    他们脸上还保持着死之前那一刻的恐惧和绝望,瞪大眼珠子,目视着前方。

    皇太极很快召集全军的高级将领说了话。

    皇太极对军纪是十分苛刻的,而且现在是大敌当前,他当然要严肃整顿。

    就在皇太极在辽东整顿大军,准备北上的时候,传令兵将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了广宁、大凌河、锦州。

    此时的袁崇焕正在对锦州进行最强硬的进攻。

    明军的火炮将锦州城四面的城门全部轰开了。

    明军在城头建奴的火枪、火炮覆盖下,朝城门口涌进去。

    不得不说皇太极留下来的精锐战斗力的确很强悍。

    当初皇太极连夜攻打空虚的锦州城,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打下来了。

    而此时,城内数千八旗精锐,竟然依托火炮守了好几天时间。

    一队队明军前赴后继,在死了一批人之后才进入到城内,开始与八旗近身战。

    并且在城内的战争打了整整一天。

    结束的时候,袁崇焕才接到了皇帝传来的信,他打开一看,忍不住道:“陛下御驾沈阳!”

    难怪皇太极跑了!

    难怪锦州只有几千八旗!

    袁崇焕看着那个传令兵,怒斥道:“皇太极比本帅先接到消息,这是为何?”

    据他对皇帝的了解,绝不会反应慢半拍。

    那传令兵颤颤惊惊说道:“袁督师,是卑职失误,卑职本在数日之前到广宁,但听说广宁被建奴围攻,卑职只好绕道到锦州,没想到袁督师在锦州。”

    袁崇焕沉吟了一下,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是皇帝派来的人,事后监察院审度即可。

    不过他说的也不无道理。

    从辽河到大凌河一带,到处都是建奴士兵,同样的距离,同样的时间,建奴的传信肯定更加便捷无阻。

    而且这一次,辽河到广宁一带许多驿站被毁,他能赶到这里来已是实属不易。

    虽然不知道皇帝是如何御驾沈阳的,但袁崇焕再看这盘战局,全部通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整顿了所有的骑兵,连夜往广宁城赶。

    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一批精锐铁骑,挥师东进,配合皇帝。

    就在袁崇焕收到消息的时候,盖州的沈有容也收到了皇帝的手谕。

    皇帝御驾沈阳!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兴奋的消息。

    在手谕中,沈有容得到最新的指示:立刻调集全部军队,攻打辽阳!

    当天,沈有容就开始整顿盖州的天武军。

    不仅仅是盖州接到了圣谕,朝鲜和辽东交界处的义州军镇也接到了圣谕。

    多尔衮此时就在朝鲜,义州军镇已经和多尔衮交战几次。

    但是崇祯给了义州军镇很明确的指示,放弃和多尔衮的纠缠,挥师辽阳!

    这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

    一封送往京师的圣谕正在路上。

    什么内容?

    军委会做好辽东全面开战的准备,从军粮、医药、储备各个方面开始。

    并且,崇祯还在信中强调,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因为敌人很顽固。

    要么不打,要么毕其功于一役!

 第614章 要不直接杀了(第二更)

    古代毕竟不同于后世的交通发达,讯息通畅。

    古代打仗,尤其是几路大军北伐,相互合作的难度非常高。

    主要还是沟通问题。

    这么说吧,人类世界里,90的问题,其实都是沟通问题。

    个人与个人之间沟通尚且需要多强调几遍,甚至反复商议。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不能真正明白对方的意思,理解歪后,开始对喷。

    这种事网络上就不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社会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知识诅咒”。

    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一个顶级画家,觉得画画非常简单,他也会觉得其他人画起画来理应也很简单,但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画画非常难。

    再举个例子,对于作家来说,写一篇文章或者畅销小说来说,很简单,他就会觉得其他人来写,也应该也简单,无非就是这这这,那那那的。

    最后一个例子,数学老师经常责怪学生,这都不会吗!这么简单都不会吗!

    这种老师一般是被诅咒的非常深的,是自我唤醒意识最差的。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我们的主观意识有一道道墙壁,我们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衡量他人。

    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90的问题是来源于沟通了。

    真正能够突破知识诅咒的人,都是能够很精准的切换思维的人,他们知道不同类型的人的需求和想法是什么,而不被自己的主观意识隔离。

    但这种人太少太少。

    崇祯不奢望袁崇焕是,也不奢望沈有容是,更不奢望陈新甲和刘兴祚是。

    所以,几路大军北伐,看似很牛逼,这里面牵扯到相互配合的问题。

    萨尔浒大明十万精锐是怎么败的?

    是真的干不过女真吗?

    当然不是!

    是几路大军基本没有配合,也不愿意有效沟通,被各个击破,被杀得血流成河。

    所以,现在的局面,可千万不要以为,大明必胜了。

    皇太极随时有翻盘的机会。

    例如皇太极一旦反应过来,大可以扔掉沈阳,大军直扑天武军,打明军相对薄弱的地方。

    转身在对付义州明军,先将士气打起来。

    此时的崇祯,只想一心一意围堵沈阳。

    他给了沈有容和刘兴祚明确的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