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的开花弹已经接踵而来。
每一波都能将最前面的建奴士兵掀飞起来。
不多时,地上到处都是被冲击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空气中弥散着一层淡淡的血雾。
饶是再勇敢的士兵,现在也有些发憷了。
皇太极神色铁青,他下令道:“让前锋先退下来。”
这上去就是去送人头的。
不多时,八旗的前锋停止了前进,开始缓缓后退。
明军也没有追击,毕竟双方的中军都是火枪手。
而且明军的中军是依托的威武大将军炮打防御战,若是追击上去,脱离了威武大将军炮,很容易被建奴反杀。
崇祯见八旗的中军后退了,倒也没有下令让骑兵去冲杀。
这是大会战,不是小孩子打架,不是说对方退,我就追的。
大会战,控制的是整盘局。
皇太极没好气地说道:“让左右路推进,避开明军的火炮,从侧面攻击明军!”
“嗻!”
见识到明军中军的实力,皇太极打算暂缓中军对决。
他不信崇祯的左右路军也有这么多威武大将军炮。
退一万步,真的有,就用骑兵先绕道冲锋。
崇祯的人数不够,皇太极就打算用人数优势来填补火器的不足。
皇太极的右路军组成有汉人,有蒙古人。
总兵力4万人。
统帅是吴克善,孝庄和海兰珠的哥哥,科尔沁部的贝勒。
汉人有马光远,正蓝旗参将,天启年间建昌参将,后投降女真。
还有正蓝旗陈锦,原锦州大凌河都司。
另外,曹锡远,曹振彦的父亲,正红旗,八旗红夷火炮的教官,职位也是参军。
另还有诸多汉军军官,大多都是天启年间,投降过去的辽东将领。
吴克善接到皇太极的命令后,先派汉人八旗做前锋。
众人心中不服,但也不敢不执行。
马光远、陈锦等人便带着汉军火枪营,往前推进。
明军的左路统帅是御林卫第一军军团长马世龙。
他的麾下人并不多,只有1万人。
其中骑兵3000人,火枪手5000人,步兵2000人。
有红夷大炮10门,威武大将军炮10门。
参谋部的侦察兵很快便将建奴向这边推进的军报传达给了马世龙。
包括大致的兵力,预计还有多长时间到。
左路的参谋部立刻开始不断更新情报,参谋长丁一元说道:“马帅,建奴有数万人,卑职建议还是打防守战。”
“陛下只给我留了3千骑兵,肯定是打防御战无疑!”
此时的崇祯正在用望远镜四处打量。
前面近十里的地形,他了然于胸。
在皇太极还在辽阳的时候,他就带着人在这里来回跑了无数遍。
打仗,肯定要对地形非常了解。
他说道:“杨嗣昌,传令给马世龙,若是建奴的右路军要打,就想办法将他们的主力引到那个坡下,用诱敌的战术。”
“是!”
“诶,顺便跟他说,打仗不能太死板,去大胆的尝试,敌人不过来再采取预备方案。”
“臣领旨!”
不多时,马世龙就接到了参谋部的命令。
马世龙的目光快速在地形图上扫过:“这里,陛下说的那个斜坡就在这里,陛下前天还与我一同去看过,这里有一个斜坡,若是能将建奴的主力引到这边的坡下,老子的三千骑兵能打得他亲娘都不认识!”
丁一元摇头道:“有难度,建奴的指挥官不蠢。”
马世龙也叹了口气,道:“是啊,有难度,建奴那帮狗日的也不蠢。”
参谋部的人说:“陛下说了,打仗不能太死板,试一试,故意示弱,诱敌深入,若是不行,在采取预备方案。”
“好!”马世龙一口答应下来,他说道,“调3000人,做诱饵,将建奴引到这一带来,本帅亲自带着御林卫骑兵,在坡上的树林里恭候建奴!”
“就你了,丁参谋,就你去!”
“我?”丁一元微微一愣,我特么可是个参谋啊,你让老子……
“行!卑职去!”丁一元也没有拒绝,他一口答应下来。
怎么说他也是从军事学院卒业出来的,现在属于师级军官,如此重要的时刻,亲自上也是理所当然。
毕竟皇帝陛下都御驾亲征了。
马世龙拍了拍他的肩头,两人合作已经好几年,老搭档。
“等这一仗打完回去,老子把女儿嫁给你!”
第618章 上了明军的当?(第三更)
马世龙是西北宁夏汉子,武举人出身。
他身高近一米九,体格壮硕。
这几年明军军中的肉类明显增加了,他的身体更加强壮。
这一年的马世龙,也不过才四十五岁,正当壮年。
只见他披着黑色铠甲,手持着一支长枪,腰间配有钢刀。
与卢象升儒将的气质不同,马世龙是标准的武将。
他比丁一元高了半个头。
准确的来说,丁一元更偏向于文职军官。
参谋部是做情报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做侦查,文档备案、策划等工作的。
这些都不是武将能做的,需要体系化的学习和培训。
而且丁一元今年才二十二岁,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
“马帅!咱们现在在打仗!”
马世龙嘿嘿笑道:“老子早就知道你小子的心思了!”
言罢,马世龙也不再多说,他立刻开始做安排。
丁一元统筹3000火枪手,快速朝正前方推进。
而马世龙则朝十点方向推进,那个坡地就在那里。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诱敌深入?
或者说,诱惑人的逻辑何在?
这一点,崇祯在军事学院做过深入的心理解析。
如何诱惑人?
第一步,给人甜头。
例如赌场。
人一旦尝到甜头,就像继续。
就像一个人说,我就躺在旁边,什么都不干,我发誓。
被默许后。
这个人又会说,我抱一抱,什么都不干,我发誓。
被默许后,又会说,我蹭一蹭,不进去,我发誓。
被默许后,又会说,我就进去一下,不动,我发誓。
于是……
于是这个人以后就要负责买房、买车、养家,晚上要按时回家,欲哭无泪!
你看,这就是尝到甜头后,付出的代价。
(所以男孩子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
建奴右路前锋有马光远、陈锦二人。
各自带领10000火枪手,200个方阵,横向好几里,气势宏大,朝马世龙部挺进。
很快,丁一元就看见了建奴的火枪队。
建奴的火枪队穿着黑色的制服,他们跟着节奏向这边走着。
蒙古八旗跟在他们后面,蒙古八旗也有火枪手,不过还有1万五千蒙古骑兵。
吴克善是打算让汉军八旗先和明军打一波,等明军的队形出现漏洞,就用骑兵侧面冲散明军,然后大规模追杀歼敌。
马光远和陈锦也看到了丁一元部。
从他们的角度看过去,明军3000人,实在太少了,还不够他们塞牙缝。
不过3000人也是人啊!
马光远和陈锦刚才还有些害怕,但一看明军的人这么少,两眼都开始放光了。
马光远立刻开始下命令,他的军队立刻朝前面的明军快速挺进。
就像狼看到羊了一样,深怕被隔壁的陈锦抢先了。
陈锦一看,哎哟卧槽,丫的都别跟我抢啊,儿郎们,快上!
建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而明军呢?
丁一元立刻派出五个方阵,组成了前面的防线。
要诱敌深入,肯定不是看到就跑的,对方又不是傻子。
所以,你必须得表现得是来打仗的,得交战。
不仅派出五个方阵做了前面的防线,在左右各自再放了三个方阵。
陈锦一看,好家伙,明军胆子也太肥了吧,用800人挡老子10000人!
建奴的军队立刻排山倒海一般压来。
明军甚至感觉地面在颤抖。
军官大声吼道:“预备!”
一个个小伙子们额头上在冒冷汗,连呼吸都加重了,但是没有人后撤。
他们知道自己是炮灰无疑了,但为了完成大任务,他们今天死也必须得死在这里。
马世龙这次可是下了血本的。
这8个方阵,是御林卫第二军火枪第一师,精锐中的精锐。
只有这种部队才能完成现在高难度的诱敌任务。
双方的距离从几百米,快速拉进到100以内。
当进入70米的时候,明军必建奴先开枪。
砰砰砰……
燧发枪的子弹横冲出去,击在建奴第一排的士兵胸口上,冒出鲜血,这些被击中的士兵倒在地上,发出痛苦的声。
建奴士兵也开枪了。
明军也有几十个士兵被击中。
双方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的火枪快速对决。
从高空俯瞰下去,那800人,在两万人面前,如同一叶扁舟,仿佛随时要被吞没。
但他们每一个人都眼神坚定,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曾动一下。
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火枪。
有人腹部中了一枪,吃疼地弯下腰,但又强撑着站起来,继续操作枪械。
有人被击中了好几枪,倒在地上,强忍不住不叫出来,怕给队友带来心里负担。
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倒在地上,鲜血从他们体内流出来。
人是多么的脆弱。
脆弱的人,在漫长的进化中,害怕死亡,害怕受伤,所以自私、贪婪、懒惰和愚昧,都刻在了基因里,欲罢不能,挥之不去。
但是,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这些脆弱的人,在关键时刻,战胜人性的弱点。
在浩瀚的历史中,在最血腥的铁幕下,用生命呵护文明之光,砥砺前行。
今天,这些人,就站在血腥的最前沿。
他们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