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一没抢,二没得罪你皇帝,你上去就把人全杀了,吃瓜群众们怎么想?
即便是当年炮轰南京城,南京流血夜,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不守新政、聚众谋反、诋毁朝中重臣、杀朝廷官员。
别看张凡这一路杀了那么多人,每一个人他都给出必死的理由了。
唯独,进入辽东后,想干掉那些地主老爷们,还没有理由。
等等,现在不就有了吗?
勾结建奴!
哎哟;不错哦;这是在给朕递刀子吗?
第629章 新的战局(第二更)
待张五退下后,崇祯说道:“杨嗣昌,所有军营严密安排岗哨,凡是民间给的情报,只收这个张五的,但其他人的要参考。”
“臣明白。”
“既然这个张五这么感兴趣,给他好好干,事情办好了,准他进军情司。”
“这……陛下……”
“用人要不拘一格,只要能做事的,做出成绩的,就要用。”
“臣受教了。”
“还有这些地方。“崇祯指着沈阳东面的大片区域,包括抚顺、东州、清河等等地方,“所有的情报都要收集上来,我们现在的敌人不仅仅是皇太极,还有那些大户,他们随时会拥戴皇太极。”
提到这一点,杨嗣昌还是有些天真,他说道:“这,陛下,臣还是觉得……”
“不要你觉得。”崇祯的语气锋利而果敢,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大明朝的改制让有些读书人颜面扫地,他们以为躲在辽东来,就可以继续他们的圣人世界。”
“即使王师不去征集他们的粮食,他们一样不会心向朝廷!”
“你记住,朝廷现在有雄兵百万,朕不需要向他们妥协,你们也不准!朕要的是粉碎一切阻挡大明崛起的势力!”
“朕要的是一个全面接受新政的辽东,不允许有任何不一样,谁都不准从中作梗,谁敢阻挠,朕就杀谁!”
“你们作为朕的股肱大臣,应该知道怎么做。”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
“去收集所有投靠了建奴的大户,先不要打草惊蛇,收集名单。”
“是!”
杨嗣昌走出去后,深吸了一口气。
他这才开始慢慢习惯起来。
“传令给额璘臣和俄木布,让他们二人加快对沈阳的进攻,都围了这么多天了,总得给朕一个交代吧。”
传令兵立刻去传皇帝的命令。
此时围攻沈阳的兵力,有一半都是蒙古人。
两个统帅,鄂尔多斯部的额璘臣,土默特部顺义王俄木布。
一个在东城门,一个在西城门。
下午五点的时候,明军再次对沈阳发动了进攻。
其实崇祯给额璘臣和俄木布施压并不是为了真的让他们立刻攻下沈阳。
只是为了让他们给沈阳施压,沈阳有压力,皇太极才有压力。
傍晚的时候,一封封好消息传到皇太极的军营里。
是鲍承先传来的。
皇太极心中踏实了不少。
但是!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
很重大的事。
什么是?
在六点钟的时候,鄂尔多斯部的人真的将东城门被攻下来了。
东城门失守后,明军快速占领外城,沈阳城的防守被迫退到内城。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太极那里,皇太极刚刚还自我感觉良好,一听到这个消息,连晚饭都吃不下去了。
他急忙加派人手去将图尔格找回来。
不过,这个时候说到图尔格,图尔格还真就回来了。
“大汗,图尔格大人回来了。”
“快让他来见本汗!”
“嗻!”
皇太极一颗心又稍微安定了一些。
图尔格很快回来了。
他一进营帐,就跪在皇太极面前,皇太极还没有说话,图尔格却道:“大汗,大事不妙了,袁崇焕率领五万关宁军渡过辽河!”
“什么!”
皇太极神色陡变,瞬间整张脸都凝固住了,眼神也阴沉了下来。
“这个消息可靠么?”
“请大怒恕罪。”
“你何罪之有?”
“奴才奉大明的命令去追击明军,追到辽河边,遭到了……”
图尔格话没有说完,皇太极原本就阴沉的脸,更是变得铁青。
他一只手颤抖地端起桌案上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却是没有说话。
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住了。
“丢了多少人?”
“奴才……奴才丢了七千多人……”
听完后,皇太极猛地咳嗽了起来。
“大汗保重身体!”图尔格悲声道,“奴才有罪,请大汗降罪!”
“你先起来吧。”皇太极强行压制住内心的怒火,“此事不能怪你。”
“大汗,保重身体!”
皇太极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沈阳外城被攻克,图尔格的人又伤亡惨重。
这种事一定不能在军中传播,否则必然影响军心。
若是下面的人知道了,这仗都不用打了。
得速战速决!
得速战速决!
皇太极用力捏着拳头,关节都发白了。
他脑子迅速转动起来。
沈阳内城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皇太极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你立刻去整顿兵马,本汗给你5万人马,你去沈阳城外,去将沈阳外城夺回来。”
“大汗不但不治奴才的罪,还委奴才以重任,奴才粉身碎骨也要报答大汗。”
“去吧!”
“嗻!”
看着图尔格离去的身影,皇太极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皇太极的意志力何其强大,经过了短暂的愤怒、失望和无助之后,他很快恢复了心神。
“去将范先生给本汗找来。”
“嗻!”
不多时,范文程就来了。
范文程现在也很着急,明军在攻打沈阳城,他的老婆也在沈阳。
而且范文程的老婆贼漂亮。
“奴才参见大汗。”
“沈阳外城被攻破了。”
范文程眼角抽搐了两下,心头更是一沉。
“本汗已经命令图尔格率领五万大军前往沈阳城外。”
“大汗英明!”
“鲍承先那边传来消息,说大户们都是支持我们的,这件事你怎么看?”
范文程说道:“大汗,奴才倒是的确有不同的看法。”
“你说来听听。”
“明军为什么到现在士气还如此旺盛?是因为明军在辽东补充了粮食,而明军的粮食从何而来,有的是那些平头百姓给的,有的是从大户那里收刮来的。”
“奴才认为,咱们现在就要采取断其粮草的战术!让明军失去粮草攻击!”
“哦,如何断其粮草?”
范文程笑道:“派人将方圆百里的村庄、城寨全部焚烧,粮食一律抢过来囤积在我们自己这里,到时候明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变不出来粮食来,一旦明军粮草告急,就是咱们反击的时候!”
这不就是努尔哈赤时代的战术么?
努尔哈赤时代为什么在辽东大肆屠杀?
很大的原因就是想要断掉明军在辽东的各个根据地。
这种三光政策非常歹毒,但非常有用,几乎就是釜底抽薪。
第630章 铁幕之下(第三更)
当年努尔哈赤在辽东大屠杀过后,赤地千里,汉人对女真人痛恨不已。
现在的关宁军、皮岛的东江军民,和建奴不共戴天。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留给皇太极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这个摊子烂到什么程度?
内部高层不服皇太极,民间汉人和女真人矛盾重重,政治体制落后不足以支撑一个国家。
最重要的是,女真高层都不愿意往国家体制转型。
例如当年的代善、多铎等人,全部不服皇太极,尤其是不服皇太极的改制。
如果没有皇太极,辽东的收复不用崇祯来,袁崇焕就可以了。
历史上的袁崇焕说五年平辽绝对不是吹牛逼,因为崇祯元年的辽东局面真的很烂。
为什么说皇太极是这个时代的位面之子,就是这个原因,他真的接了老爹一手烂到家的牌。
现在范文程重提努尔哈赤时代的“杀光”政策。
这让皇太极一时间在思维上有些缓冲不过来。
要知道,在辽东的汉人士族和地主老爷们心中,他是一位有资格称帝的仁君。
尤其是孔府的衍圣公,对皇太极歌功颂德。
皇太极不露声色地说道:“若是如此,怕是会引起民间的反抗,反倒对我们不利。”
“大汗此言差矣,那些大户、地主不是对我们表了忠心么,我们让他们自己招募人手,去收刮,然后将收刮来的粮食上供一部分给我们,最主要的是不给明军留粮食。”
“等战事结束后,大汗再转身给那些人定个罪名,夺了他们的权,杀他们的人,来安抚民心。”
皇太极抬起头看着范文程,他有时候也觉得范文程做事的确太没有底线,但不得不承认范文程真的很聪明。
这绝对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不仅断绝了明军的粮食,还充实了自己,同时,让那些大户招兵买马,还给崇祯在各地竖立了敌人。
“大汗,这与鲍承先的策略并不冲突。”
想了想,皇太极说道:“好,是个好办法,范先生大才!”
“没有大汗,奴才不过还是一个穷苦的书生,奴才是报效大汗知遇之恩。”
“去将鲍承先找回来,本汗要重新拟定他的计划。”
“嗻!”
天刚刚黑下来,阎应元回来了。
“臣参见陛下!”
“如何?”
“陛下,关宁军渡过辽河了?”
崇祯放下手中的茶杯:“袁崇焕来了?”
阎应元便将今日所有的经历说了一遍。
崇祯兴奋地说道:“袁崇焕必然已经来了,追你的有两万骑兵?”
“是。”
崇祯大笑:“看来皇太极差不多折损了近两万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