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郑芝虎倒不是因为在台北遇到日本人而感到惊讶。

    事实上,明末福建、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南洋人,相互之间的贸易非常频繁。

    例如当年郑芝龙去日本,遇到的李旦就是华人界的扛把子,在日本、福建、台湾之间做生意,再扩展到南洋。

    郑芝龙就是接受的李旦的遗产,最后自己再扩充。

    在台北遇到日本人并不惊讶。

    惊讶的是,日本人怎么进入明军的军防区了?

    日本人在台北并没有正规军,顶多也就是在一些港口停留着走私的商船。

    日本在这个时代奉行的是闭关锁国,不过唯一开放的港口是长崎和平户,这俩地方基本上是挨在一起的。

    既然是闭关锁国,当然不会有正规军出海。

    那么来的自然就不是日本国内的正规军。

    熟悉商贸的郑芝虎立刻就猜到必然是日本的一些海寇。

    这些海寇的组成比较复杂。

    有的是落魄的贵族,有的是武士浪人一类,还有的是走投无路的农民。

    海寇们不仅仅与大明朝沿海有走私,与西班牙人的活动也极其密切。

    西班牙人占领台北的真实目的其实就是以此为据点,与大明朝、日本做贸易。

    莫非这些日本人要帮助弗朗机人?

    郑芝虎说道:“范公不必担心,那些只不过是日本浪人,并非正规军队。”

    范景说道:“日本浪人为何会在台北?”

    “范公有所不知,日本海寇在东南海域走私繁多,台北有日本人也正常。”

    虽说之前听郑芝龙偶尔提及东南海域海寇繁多,日本也难免例外,但现在亲身感受到,范景还是颇有些惊讶。

    “日本浪人敢进入我军防区,莫非日本人不认得我明军?”

    “不,日本人不可能不认得我明军。”

    郑芝虎也皱起眉头,他的卫兵们已经将这里里三层外三层护得非常严密。

    日本人既然知道这里是明军防区,却还来,只能说明,这群日本人是要对明军开战!

    到底来了多少日本人,想要对明军开战?

    郑芝虎一时间也疑惑起来。

    不多时,却见一些人影飞快朝这边狂奔而来。

    他们竟然利用夜间的黑暗,从明军防卫的缝隙中,见缝插针一般逼近了主帅营。

    看来是一群训练有素的海寇。

    好在明军反应快,直接将郑芝虎和范景围在中间,四处都布置好火枪手。

    前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不多时,便有人前来汇报战况了。

    “郑帅,敌人已经被我们控制住。”

    郑芝虎心中稍微舒缓了一口气,看来来的日本人并不多。

    也对,一些海寇,不可能有太多人。

    “留活口。”

    “是!”

    撕心裂肺的惨叫回响在树林间,晚风吹来一阵阵血腥味。

    过了一个小时,下面抓来了三个日本人,他们被押到郑芝虎面前,跪在地上。

    郑芝虎仔细打量,然后用很娴熟的日语说道:“你们是谁的人?”

    其中一个人大声吼道:“巴嘎!有本事就杀了我,我不会说的!”

    郑芝虎对手下示意,这个人立刻被当众斩首。

    人头从脖颈上坠落下来,鲜血溅了旁边人一身。

    旁边的人看着自己的同伴脸上惊恐绝望的表情,吓得全身发抖。

    “饶命!我说!我说!”

    “我们是羽田新兵卫的人。”

    郑芝虎一脚踹过去,踹在了这个日本人的脑袋上,将他踹得摔倒在地上,啐了一口,郑芝虎怒道:“就凭羽田新兵卫那厮也有狗蛋子来打我明军,不知道这里是我大明军防区么!”

    那日本人爬起来,颤颤惊惊继续说道:“大人饶命!我们是奉命而来。”

    “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是是刺杀大人。”

    这倒是让郑芝虎大为吃惊,他和郑芝龙以前在日本混的时候,和这个羽田家族关系相当恶劣。

    双方经常在海上抢夺生意。

    羽田家族是有日本官方背景的,所以郑芝龙总是会吃亏一些。

    郑芝虎没有想到,时隔多年,羽田新兵卫居然派人来刺杀自己。

    他回头朝四周望了望,周围茂密的树林,又是夜晚,就算明军防守再严,要偷溜进来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还好布防严密,要不然这些日本人说不定还真进来了。

    “你们来了多少人?”

    “两百两百多人。”

    “哈哈哈,羽田还真是下了血本,在这个时候刺杀老子,他想干什么?想跟大明朝开战?”

    “他仗着有德川幕府的保护,敢刺杀大明朝总兵!胆子不小啊!说,为何刺杀我?”

    “是是是弗朗机人花钱雇佣我们”

    这个日本人倒是怕死,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

    这下就全部解释得通了。

    西班牙人和日本本来就私下有密切交易。

    别看日本闭关锁国,但是私下的海寇贸易也非常发达。

    羽田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他背后是日本官府的高层,他不过是个代言人罢了。

    羽田要刺杀郑芝虎,说明日本人害怕明军攻下台北,驱逐西班牙,影响了自己的收入。

    郑芝虎将刚才的对话用汉语跟范景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来人,将这些人砍了。”

    “慢!”范景制止了,“留着他,送到北京,交给皇帝陛下,老夫会再写一份奏疏给陛下。”

    “日本人刺杀我明朝大将,不能一了百了。”

    “谨遵范公安排。”

    郑芝虎便让人将其他日本人砍了,将这个愿意招供的日本人留着。

    范景连夜开始写奏疏,让人送到北京。

    崇祯九年的八月,似乎南方海域一下子就波涛汹涌起来。

    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英国人,都窜出来了。

    而事实上,还不仅仅如此。

    八月初十,在紫禁城从崇祯,还收到了朝鲜的军报。

    多尔衮在卢象升和刘兴祚的围攻下,从朝鲜南渡,可能逃到了日本。

    卧槽!抗日英雄多尔衮?

 第670章 偷偷笑出声来了(第一更)

    最后一次辽东之战开始之前,皇太极派遣多尔衮亲赴朝鲜。

    一、为了粮草。

    二、主要还是为了牵制义州的明军,以免皇太极西进,后方明军突袭沈阳。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多尔衮在朝鲜打得非常奔放,绕过义州明军,几乎是用骑兵犁庭扫穴一般,快速摧毁了朝鲜内部的多出城池。

    朝鲜的城池一般很矮,攻克难度相对低

    在义州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多尔衮就兵临汉城了。

    李朝的使者迅速跑到义州去,要求救援。

    可是当时正值进入腊月,天寒地冻,陈新甲和刘兴祚决定等两个月,温度稍微缓和缓和再发兵。

    顺便派探子去探明建奴真实的兵力,好做打算。

    而且,明军内部还开了几次会。

    岂料二月下旬,明军准备发兵的时候,丫的朝鲜已经被多尔衮彻底打崩了。

    这让人想起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件事。

    脚盆鸡投降后,兔子和光头对峙。

    光头占据绝对主动地位,因为利益关系,毛熊和鹰酱都支持光头,又是给钱又是给装备。

    直到后来,毛熊和鹰酱开始有冷战的架势。

    光头被迫在毛熊和鹰酱之间选一遍,光头选择了鹰酱。

    毛熊被迫开始支持兔子。

    兔子自己也争气,打了好几场逆风局。

    光头立刻向鹰酱求援,鹰酱也不是不救光头,肯定救,但鹰酱那种民主制度,做个大决定就得开会,各个部门开会,各个部门扯皮。

    终于达成一致,各种火炮、钱支持光头,结果因为会开得稍微久了一丢丢,转身一看。

    哎哟我的上帝个操!

    老子刚开了几个会,兔子就过长江了?

    此时的朝鲜也是这样。

    不是明军不愿意帮啊,尼玛老子刚准备准备,派探子探了一下情报,开了几个会,你丫的王城都丢了,王室被剁了一半。

    烂泥都不是你这样的!

    这也足见多尔衮此次在朝鲜是多么疯狂。

    其实这样的局面,并不是皇太极要的。

    皇太极是要多尔衮去朝鲜搞些粮食,且牵制住明军,而不是把朝鲜打得稀巴烂。

    朝鲜打得稀巴烂对皇太极一点好处都没有。

    那为什么多尔衮这么玩?

    当然是有私心的。

    多尔衮期望皇太极在辽东与明军打得两败俱伤,自己在朝鲜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称王。

    可多尔衮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狗皇帝亲征了,而且明朝居然在短时间内动员了如此空前规模的军队。

    他更没有想到,沈阳城破,皇太极兵败下落不明。

    五月的时候,卢象升奉皇帝知名,携胜利之势,一路横扫辽东各地城寨,将沈阳东南方向大面积的城池全部打爆了。

    那些准备自己招募人手,将老百姓手里的粮食全部征集起来的大户、地主,几乎全部被砍了脑袋。

    每一个城寨、村子,人头都在地上打滚。

    六月初的时候,随着沈阳之战的结束,卢象升在义州与刘兴祚会师。

    随即,大军南下进入朝鲜,随后朝鲜之战爆发。

    彼时的朝鲜,在建奴的铁蹄下颤抖、哭泣,血流成河。

    为了防止逃走的皇太极与多尔衮会合,当时卢象升接到了皇帝明确的命令,一个月之内结束朝鲜之战。

    也就是说,在七月中旬,明军要击溃多尔衮的八旗军。

    当时卢象升的三万天雄军,加上刘兴祚的三万天武军,一路急行军朝汉城挺进。

    七月二十日抵达汉城。

    七月二十三日,双方在汉城展开第一战,平手。

    七月二十四日,第二战,多尔衮亲自带兵突袭明军后方粮草,导致军心不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