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柳如是欲说又不敢说的样子,崇祯知道她心里知道。

    “朕这几天为何耐心听那些官员分析此案利弊?”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朕就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官员为赵长盛说话。”

    “现在朕知道了,他们都想保住赵长盛。”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廉政督察府昨天已经查到证据,赵长盛不仅仅在南京制造局谎报职工数量,贪污朝廷人力俸禄,还滥用职权,对原材料的采购有巨大的出路。”

    “其贪污数额牵扯到三百万两以上(至少20亿元以上)!”

    “一个小小的员外郎,贪污的数额竟然如此之甚,朕当年查抄福王的王府,也就抄出了500万两!”

    为什么赵长盛能贪这么多?

    因为这些年大明朝的经济快速发展,朝廷对民间印发的钱也多了。

    但是300万两,确实已经很多了。

    至少张凡穿越过来,杀了那么多贪官,还没有一个贪污超过300万两的。

    连历史上著名的守财奴,崇祯皇帝的国丈周奎也就才70万两。

    300万两相当于崇祯元年朝廷一年的税收了。

    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赵长盛虽然是个六品员外郎,可是这意味着,现在的贪腐进入到了一个深水区。

    “据说他在南京新城区购置了一片土地,家里的一张地毯就要一万两(650万元),上面用金丝绣制,后院的石头是让人从西南运过来的,当年宋徽宗就喜欢玩这个,结果宋朝发生了靖康耻。”

    一张踩在脚下的地毯一万两!

    现在大明朝一个普通人一天吃喝大约30文钱,一万两就是1000万文。

    可以供一个普通人吃喝33万天。

    33万天是多少年?

    904年!

    那仅仅只是一张踩在脚下的地毯,就是无数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

    “更让朕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家族,注册了十几个商社,其中生意牵扯到水泥制造、钟表,甚至垄断了应天府下面一些水泥路。”

    “连煤炭生意和盐铁生意他都敢碰!”

    “朕还听说,他还在南京城包养了五十几个情人!”

    “他只是一个员外郎!就有如此大的胆子,动用如此巨额的国家资产!朕难以想象杭州制造局、苏州制造局,还有武昌制造局、开封制造局、成都制造局,还有这普天之下,还有铁矿局和煤矿局,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语气颇有些愤怒。

    皇帝老子为了打仗,自己在紫禁城能节约就节约,下面的一个小小员外郎,家财多达数百万。

    “这事背后不简单,他一个员外郎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崇祯这才说出了关键点。

    这几天,一大半的官员都在为赵长盛说情,就能料想到,这里面的利益牵扯不一般了。

    也不是说凡是说情的都在南京制造局里贪了。

    只能说,官员们手里都不干净,担心皇帝因为南京制造局一事,在应天府大搞清查,查到自己头上来。

    这也说明,大明朝的改革大方向虽然没有错,可是扶持商业,发展国营商社,注定了将会诞生更大规模的贪污。

    以后的贪污案里,所牵扯到的金额,可能都是数百万两之多的。

    你说这讽刺不讽刺?

    上面的人在绞尽脑汁赚钱,下面的人也在绞尽脑汁赚钱。

    只不过上面的人,在绞尽脑汁赚钱维持朝廷运转,维持改革运转,让整个大明朝往上走。

    而下面的人,却如同吸血虫一样,在关键的位置,吸食国家的资产,养肥自己的家族,满足自己的私欲。

    有些人,应该是发到老百姓口袋里的。

    不仅如此,因为又贪又不作为,还严重阻碍了国营商社的产能,影响到了开海新政。

    这种人不杀,难道留着过年?

    而且,仅仅杀他们就够了?

 第690章 还是能赚很多钱的(第三更)

    朝廷赤字3000万,小小员外郎就贪了300万!

    还有一大堆的官员来求情,这就有意思了。

    柳如是心中也是震惊,如果按照这些推算下去,其他地方岂不是也混乱不堪?

    当下上午,锦衣卫到了一趟南京廉政督察总府。

    以骆养性为首的锦衣卫,都是什么角色呢?

    当然是阎王见了都怕的。

    反正廉政督察总府的人站在屋子外面,震惊地看着关闭的门,听到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声音,混杂着骨头断裂的嘎吱声。

    让人头皮发麻。

    骆养性随手将沾满鲜血的铁锤放在桌子上,用力吸了一口卷烟,屋子里烟雾飘渺。

    赵长盛和陈重越二人已经被打得不成人形。

    嘴里在不停地说:“我说……别打了,我说。”

    过了一会儿,门被打开了。

    骆养性出来后,说道:“曹大人,我们问完话了,人在里面。”

    曹程呵呵笑了两声:“骆大人辛苦了。”

    下午的时候,一份供书就送到了崇祯的桌案前。

    他看完后,说道:“全部抓起来。”

    “是。”

    到了晚上,钱龙锡在宫外求见。

    “让他进来。”

    不多时,钱龙锡以及南京城的几个高级官员都来了。

    “老臣参见陛下。”

    崇祯正在翻阅南京制造局的账本,他一边翻阅一边说道:“有什么话你们就直接说。”

    “陛下,臣听闻陛下将应天府知府夏定文抓起来了。”

    崇祯头也不抬,说道:“哦,他的名字在招供书上,怎么?”

    “陛下,夏定文是新政的功臣,自南京城暴乱之后,是夏定文一手将应天府稳定下来,再推行的新政,包括农政、水利、新学、工业,又大力扶持商业。”

    “在去年辽东之战的时候,军委会从南直隶调度近百万石粮食,夏定文鼎力支持,他是朝廷的功臣,抓他,会引起人心……”

    钱龙锡话没有说完,崇祯手里的账本已经砸过去。

    吓得众人连忙跪在地上。

    皇帝站起来,走到钱龙锡面前,他瞥着钱龙锡,神色阴沉。

    “会引起人心不满?”

    钱龙锡不敢再说话了。

    “你自己看看南京制造局的账本,再看看夏定文从赵长盛那里拿了多少钱?”

    “朕就说,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和一个小小的主簿官,胆子怎么这么大了!”

    胆子为什么这么大了?

    夏定文是应天府知府,应天府知府和顺天府知府是同级别的,正三品,副部级的高官。

    “你再看看这里面牵扯到多少官员!”

    “连南京户部清吏司的官员都参与了进来。”

    “南京制造局,南京交通局,南京冶铁厂,南京煤矿局,有哪一个里面没有拿钱!”皇帝额头上暴出了一根根青筋。

    “这些国营商社才成立了几年!”

    “巨资800万两!”

    “辽东一年的军费!”

    “无耻!无耻之极!”

    “你说他夏定文于新政有功?”

    “他作为大明朝的官员,执行朝廷新政,难道不是理所应当么?”

    “他若连新政都推行不下去,朕要他何用!”

    “怎么到了诸位嘴里,执行新政,就是有功了?”

    “都是官员,为天下苍生谋福,职责所在。”

    “再说了,是朕给的钱不够?”

    一想到马上要打日本,朝廷赤字3000万,而这些官员各个吃得脑满肥肠,崇祯就一肚子火。

    “你们都下去吧。”

    “怎么?”

    众人犹豫了一下,说道:“臣等告退。”

    钱龙锡等人离开后,崇祯说道:“所有缉拿官员,明日移交北京,都察院审判。”

    “是。”

    “传信到上海,让李岩推荐南京制造局新任员外郎。”

    “是。”

    为什么让李岩来推荐?

    因为他现在是国营商社总府同知,二把手,让他来推荐,就是给他培养自己人的机会。

    南京制造局如果是他自己的人,后面上海府的很多事都好办了。

    三月初十,南京城一共35位官员被罢免,其中牵扯到国营商社多位官员,总贪污赃款高达800万两。

    自崇祯朝以来,贪污数额最高。

    消息传到其他地方,震惊四方。

    三月十二日,崇祯单独见了钱龙锡,让他推荐应天府知府。

    不过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南直隶的商业发展。

    “蒸汽机现在在量产,几个月之后,你派人去北京申报一些。”

    “是。”

    “朕知道你也很辛苦,事情很多,大家都很辛苦,想要把这个国家治理好,没有不辛苦的。”

    “陛下才是日理万机,臣不敢轻言辛苦。”

    “那些贪污的官员,朕也不问你的责了,你的责任是将整个南直隶尽快发展起来,反贪就交给曹程和李自成去吧。”

    “陛下圣明。”

    “南直隶和上海府是脱离不开的,上海府打造出上海港,将来受惠的也是南直隶的老百姓,朕知道你是个识大局的人,现在大明内部还有许多问题,但是发展摆在第一位。”

    “只有发展起来,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过好,这是唯一能够让民众安居乐业的办法。”

    “陛下教诲得是,臣不敢忘记。”

    崇祯叹了口气,说道:“朝廷最近事情很多,上海府至关重要,李岩还年轻,你多支持支持他。”

    “是。”

    皇帝这次的谈话,倒是推心置腹,没有什么君臣的拐弯抹角。

    这一通谈下来,钱龙锡就可以肯定了,未来李岩必然入阁。

    未来是年轻人的世界。

    随后,崇祯就给钱龙锡好好算了一笔账。

    按照目前吕宋岛那边的情况来推断,今年南直隶和上海府的国营商社加起来,可以赚至少一千多万。

    只要好好整顿国营商社,将产能提起来,不要再像赵长盛那样。

    明明一个月可以织布200万匹,他一个月硬生生搞出了20万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