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几天北京城还是很热闹的。

    并不是说民间很热闹,而是北京城的官场非常热闹。

    为什么?

    因为大军征讨日本一事已经暴露出来,就在昨天,整个北京城的官员都知道了。

    知道后会怎样呢?

    不怎样,就撕逼而已。

    一个个都以国朝用度吃紧又开始故技重施。

    总之,这一次的目标就是袁可立了。

    最好是趁着袁可立新上位,威望不足,地位不稳,开始搞事情。

    六月十九日,辽东目前的一份情况汇总送到了内阁。

    汇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辽东的土地改革,基本已经确立了大明朝新的农政。

    二、辽东各地的驻守军队编制。

    三、辽东各地的治安府衙扩编人数。

    四、辽东户口统计。

    五、辽东未来五年的计划。

    袁崇焕的这份提报,是受到了内阁的提名赞扬的。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

    现在辽东管理行政的是谁?

    刘鸿训!

    刘鸿训是内阁辅臣。

    为什么这份提报是由袁崇焕提报上来?

    懂政治的都知道。

    很明显,有一股势力正在为袁崇焕站台,想要让他再上一个台阶。

    袁崇焕现在的地位已经非常高,辽东督师,北部军区总督,仅次于元帅的军职,和李邦华的军政院在理论上是平级的。

    再往上一个台阶是什么?

    当然是元帅了。

    皇帝仿佛嗅到了一丝结党的味道。

    尤其是不少人开始歌颂袁崇焕在辽东的功勋。

    这种气氛越来越浓。

    当天晚上,看完袁崇焕的汇报后,崇祯并没有急着去做什么,而是看了另一份密报。

    什么密报?

    刘乔送来的密报。

    刘乔还在辽东?

    作为皇帝的绝密细作,刘乔的身份,谁都不知道。

    他当然还在辽东。

    他不仅仅在辽东,他的情报网已经编制到了漠南。

    甚至在往辽北和漠北渗透。

    军情处,大明朝没有几个人知道的绝密部门。

    刘乔现在具体身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连崇祯都不知道。

    但是这份密报却透露了不少内容。

    第一、在辽北发现了皇太极的终极,在松花江附近的野人女真部落,有不少人被征集走了。

    第二、漠北三部最近在大规模的征调人马,据安插进去的探子透露,皇太极可能见过车臣汗。

    第三、在辽北出现了一些异族人的踪迹,这些人与当地的野人女真部落发生过小规模冲突,暂时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三点,全部是重点。

    首先,崇祯在去年将女真贵族全部俘虏到北京。

    为什么?

    特么的不就是为了引出皇太极么?

    没想到那个胖子居然一点也不在乎他的老婆和儿子们。

    果然是个曹操一样的人物啊,做大事的人!

    什么女人儿子都不重要,死了还可以再找,再生。

    如果自己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简单啊,朕就在北京城一个个慢慢杀,看你愿不愿意主动出来。

    想到这里,崇祯立刻说道:“来人!”

    王承恩从外面进来:“皇爷,有何吩咐?”

    “你去传话,明日将爱新觉罗·叶布舒推出去砍了。”

    “皇爷,这……”

    “快去。”

    “是!”

    爱新觉罗·叶布舒是谁?

    皇太极的第四个儿子。

    爱新觉罗·叶布舒:我怎么了我?

    下达了命令后,崇祯也懒得再去管了。

    那些女真贵族,一个个杀,慢慢给皇太极施压,让他分别多收到几次噩耗。

    这是在逐步击垮皇太极的意志。

    针对刘乔的密报,崇祯也有应对之策。

    第一、写信给袁崇焕,让袁崇焕派一支军队北上去辽北试探虚实。

    如果是实情,就增派大军围剿。

    如果不是实情,就顺便收编野人女真部,纳入大明朝的管辖,并且同时启动开发北大荒战略。

    黑龙江那里的资源自然可是非常丰富的。

    这样肯定会帮袁崇焕耍功劳,下面某些人故意会欢呼雀跃。

    那也无所谓,只要袁崇焕是在办实事,一切都好谈。

    毕竟袁可立也是需要被制衡的,未来的郑芝龙自然也需要被制衡。

    第二、派人去漠北,去质问车臣汗。

    朕不管你现在调兵想要干什么,之前答应朕的所有条件都没有满足。

    朕没别的意思,就想找个出兵的理由,顺便让使者再去打探一下虚实。

    第三、那些异族人?

    大明朝的人对沙皇俄国很陌生,但张凡可不陌生。

    事实上,明末,沙皇俄国就在北边非常活跃。

    和日本人一样,沙皇俄国也是做梦都想要吞并中国的。

    在晚晴,沙皇俄国就搞出了一个“黄俄罗斯”的计划。

    什么是“黄俄罗斯”?

    就是黄河以北,全部要拿下来,并入成为沙皇的领土。

    当然,如果黄河以南如果好打,也并进来。

    崇祯走到地图前,他一只手拿着烛光,另一只手拿着金色龙形手杖,手杖指着贝加尔湖。

    又看了看黑龙江一带。

    黑龙江一带要制定“开采北大荒”战略,将那里变成大明朝的另一个粮仓。

    但是黑龙江却暴露在沙俄的兵锋之下。

    所以这里要驻守兵马。

    要在这里建立辽北省。

    而为了保证辽北省的太平,必须解决呼伦贝尔大草原以西的漠北蒙古。

    所以,辽北军,和北府军在未来是可以打配合,双线进攻漠北的。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

    这无疑又要加钱了。

    不过,军队并不需要进一步大量扩编。

    因为一旦辽东彻底稳定下来,长城的意义已经不大。

    到那时候,九边都可以重新整改,调防。

    倒是要考虑到移民东北、漠南和漠北的问题。

    未来,要大量的移民,大量的普及中华文化、银钞和大明朝新政。

    崇祯的目光又放到南海。

    先不着急处理你们,一个个来。

    最后,他的目光才落到了日本。

    按照时间来推算,南洋的贸易在今年会暴涨。

    如果要在南洋推行大明朝的银钞,则必须快速增加白银和黄金储备。

    今年10月之前击败日本全国反抗势力,可以缴获一批白银和黄金。

    但如果要组织大规模的人去开采,也是明年的事了。

    等到有实际产出,也是明年年底的事了。

    所以啊,日本的战事节奏要把控好。

    说三个月,就必须三个月结束战争。

    否则会影响到未来在南洋的金融战略节奏。

    南洋的生意受到影响,反哺国内的经济战略就会受影响,西征和北伐的军费也会受影响。

 第712章 大玉儿的那点心思(第一更)

    揉了揉太阳穴,崇祯感觉有些疲惫。

    但愿郑芝龙很快会传过来好消息。

    至于朝堂上那些说要停战的人,要处理起来简单啊!

    朕也不自己去怼了,让别人去怼!

    为什么崇祯不自己去怼了?

    累了?

    不不不,这哥们儿精力旺盛着,怎么可能会累。

    凡事分主次。

    什么主?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点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就很容易让自己非常累,让别人也跟着累。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目的,事情的主次是不同的。

    例如张凡刚穿越过来,朝堂乌烟瘴气,牛鬼神蛇混杂。

    一个个银子拿的手软,口水喷得口干,就是不干实事。

    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整顿朝堂。

    通俗点来说就是搞纪律,当官的得有纪律,不遵守纪律就滚蛋。

    再抓一些贪污的典型出来杀,摸几条主线出来扩大打击面,全面整顿纪律。

    但是当纪律整顿到一定的程度了,大环境变好了,还有一些人在那里打嘴炮,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的主要工作就不是大力度整顿纪律了,而是保证纪律的持久,扩大纪律面。

    如果你再加大力度整顿,投入和产出的效果大概率是不成正比的,反倒会有相反的作用。

    例如你现在不能干掉那些打嘴炮的。

    为什么?

    因为大环境变好后,你得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是相互制衡的。

    如果全部都是一种声音,就很容易让执行者在执行中走偏。

    而在相互制衡中,作为最高领导,掌握主动权。

    所谓的主动权就是,你现在想打仗了,舆论动员,物资调动,人员匹配,这些全部都掌握在你手里。

    如果你现在做了战略评估,不能再打仗了,你得有按暂停的力量。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朝堂上下全部都是主战派,当前线战争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主战派处于利益相关,依然会主战。

    这个时候,你想暂停,你发现你被全体主战派绑架了。

    二战的日本和德国,基本上都是这样。

    大规模的战争匹配的内部政治一体化,就意味着反对声消息后,所有的人都朝一个方向冲。

    这个时候,如果要暂停,就算你是皇帝,你也做不到。

    大家死了那么多人,我儿子二十岁上战场牺牲了,我丈夫四十岁上战场牺牲了,你说不打了?

    你皇帝的位置还想不想做?

    一旦局面到这个地步,除非把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力全部打完,全国都认为打不赢了,大势已去了,才会停止战争。

    到那一步的时候,就可能将全国百姓带入一个深坑里。

    所以啊,朝堂上政治结构的匹配一定要健康。

    要有主战派,也一定要给反战派充分的发言权。

    一旦出了问题,就给反战派上台的机会来收拾残局。

    一个聪明的政治家,做任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