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7章 大明国税局(第二更)

    君臣关系和睦肯定是最好的。

    可现在因为这件事君臣关系却紧张起来。

    君臣关系紧张,的确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就像你在公司上班,大家和老板的关系都比较紧张,老板骄躁跋扈,大家心里也都会出现排斥情绪。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是因为杀了不少大臣,有些大臣都撂担子了。

    不过,你要明白。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杀的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是有功劳,且真的在干实事的。

    例如袁崇焕,例如熊文灿,例如郑崇俭等等,还逼死忠心耿耿的卢象升,坑死孙传庭,干扰孙承宗的作战,又坑了洪承畴。

    皇帝杀人本身没有问题,就像公司的老板,要开除人本身也没有问题。

    但你把真正干活且有成绩的人全部开除了,留一大堆不干实事还贪污受贿的人,这就是自掘坟墓了。

    所谓的君臣关系紧张,是有很多办法消解的。

    而杀贪污犯和阻碍朝廷政令实施的人,是在顺应大势,是占据了大义的。

    崇祯重新坐回去,道:“朕知道各位都是忠君爱国的,也知道各位很辛苦,更知道各位很难!朕也难!”

    他深吸了一口气,又道:“从今日起,朕打算再给大明所有的官员涨俸禄,涨幅就和前年一样。”

    前年是怎么涨的?

    翻倍!

    例如某个官员每年100两银子,涨完后,就是200两。

    那现在第二次涨薪,和上次涨幅一样,也就是说再涨100两。

    当然,不同官员的底薪不同。

    皇帝这话一出,大家心头顿时大喜,连忙高呼:“陛下圣明!”

    这就叫敲了你一棒子,再给你一颗糖吃。

    这是一种御下之道。

    崇祯又道:“王永光,按照老规矩,把涨上来的俸禄叠加到官员的考核绩效里,年末做核发。”

    “是!”

    这一瞬间,大殿内的气氛就轻松了许多。

    崇祯又道:“朕还有几件事要宣布。”

    群臣道:“请陛下明示。”

    “从今天起,朕要成立一个立法院,专门来起草拟定大明律法,例如这贪污受贿的罪名,要分门别类的写出来。新农政的税法,要成律法文书,公布出来,要打印出来,在民间普及,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新农税!还有民事法,刑法,军事法,全部由这个立法院出来,人选你们也不必推荐了,朕已经选好了!”

    可不就是顾炎武和黄宗羲么?

    去年崇祯就把这两个人叫到了北京,就是来做这件事的。

    他们俩对新政现在也算了解了,应该是可以入手了的。

    大臣们一听,本来想说什么,但是又不敢说。

    为什么他们想要说点什么呢?

    在中国的古代,是没有专门的立法机构的,立法权在皇帝和大臣们手中,而古代的许多皇帝都喜欢玩。

    有时候律法的编制其实就是在大臣们那里,最后皇帝看完后排个版就是了,懒一点的皇帝是不会管的。

    那现在呢?

    现在立法院出来,相当于将立法权从大臣们手中完全剥离出来,由专门的人来编写。

    而且,看着架势,皇帝是要重新修正大明律法了。

    那为什么大家想说,又不敢说了呢?

    丫的皇帝刚一口气弄死了十几个,这个时间点还敢乱嚼舌头,不要命啦?

    而且皇帝刚给加了俸禄,这个时候出来对着干,不太合适吧?

    杨所修连忙道:“陛下圣明!”

    大家这才道:“陛下圣明!”

    崇祯又道:“第二件事,户部要成立大明国税局,将收税单独剥离出来,国税局有这样几件事要办妥。”

    “一是重新统计户口人数;二是将所有的税务全部理清,哪些地方欠税的,国税局必须派人去催,税有问题,朕就只找国税局的人!”

    以前是户部管税,可是户部管的太杂了。

    例如军粮的筹备,例如天下良田的统计,例如人口普查,例如漕运、铸钱、给官员军队发俸禄,例如财务支出与收入。

    这些都是户部来管。

    而收税是国家重中之重,必须单独出来,要位列部级官员的高度。

    人他都想好了,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把他调过来管国税局,他以前做过南京的户部尚书,这个人有经验。

    而户部呢?

    户部要逐渐整改成专门的财务部门,和税务部门分开,这样才能高效的办事情。

    大家也没有说什么,崇祯继续道:“不知诸位有没有国税局御司使的人选,朕这里倒是有一个,朕觉得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就不错,诸位以为呢?”

    郑三俊也是四朝元老了,从知县开始做起,对地方税务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他是最合适的人不过了。

    毕自严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大家一看毕自严都说话了,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毕自严与郑三俊这两人想来是不对付的,相互看对方不爽,但这一次毕自严高风亮节,当面赞许,想来这税收的事,也确实是让毕老头子每晚睡不着觉了。

    安安心心做财务,本身就是毕自严的强项。

    “孙阁老以为如何?”

    孙承宗道:“老臣以为可行。”

    “既然如此,穿朕旨意,宣郑三俊入京。”

    “第四件事,朕要给两个人升官,一是李自成,升为二品大员,与尚书同品阶,位列六部九卿之列。二是任命杨所修为都御史!”

    杨所修一听,那顿时感动得赶紧挤了几滴眼泪出来了,连忙三拜九跪道:“臣多谢陛下垂怜,必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起来吧。”

    大家一看杨所修脸上的泪水,心里是大骂杨所修臭不要脸在这里装!

    将李自成提拔到六部九卿的位置,这相当于释放了一个大信号出来了。

    又任命杨所修为都御史,就是直接在告诉所有人接下来要整顿都察院,整顿都察院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吏治的整顿。

    至于第五件事,崇祯宣布了密奏制度。

    这件事一宣布出来,卧槽,整个朝堂死静一片。

    这才是一个大杀器。

 第78章 崇祯的套路,南京自查吧!(第三…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接下来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权力必然会加强不少。

    说完,崇祯转身便离开了朝堂。

    回到乾清宫后,并不多时来宗道便在外面求见。

    “让他进来。”

    来宗道快步走了进来,然后跪在地上。

    皇帝已经很给他面子了,没有当场惩罚他。

    毕竟是四朝元老,曾经还拥戴崇祯继位。

    “臣是来向陛下请罪的,请陛下降罪老臣。”

    “起来吧。”

    来宗道将乌纱帽摘下来,满脸痛苦:“陛下,臣有罪。”

    崇祯沉默了片刻,道:“这些年,你也辛苦了,朕不为难你,去吏部那里交官印吧。”

    来宗道微微一怔,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嘛。

    辞职回家吧,朕看在你侍奉了四朝的份上,饶了你。

    来宗道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皇帝居然也格外开了恩。

    几个月前被自己儿子坑惨的李若星不是也没杀么?

    杀人从来都不是为了发泄心头怒火而杀人,杀人是为了震慑人心。

    他张凡也不算刻薄寡恩的人。

    来宗道知道自己捡回了一条命,他泪流满面,跪在地上道:“臣叩谢天恩!”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当来宗道出来去吏部交官印的时候,韩爌、钱龙锡等人早就竖起耳朵在打听了。

    当得知来宗道只是辞官而去,大家心中总归有些平静下来。

    韩爌道:“陛下并非薄情寡义之人。”

    钱龙锡也感慨道:“自然不是,不然怎么会两次给所有人加俸禄。”

    这一口气又杀了十三个官员,消息当天就登上了大明日报,晚上的时候,整个北京城都传开了。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最强有力的反腐行动,正在全力执行。

    当天晚上,北京城某些胡同里或者墙壁上,都贴了一些纸。

    纸上写了一些字,写得非常简单明了,只要认识字的一看就知道:全力彻查贪污!

    第二天的大明日报上也重点刊登了关于对李自成的提拔,以及国税局的介绍,并且重点强调了新农税执行决心。

    不仅如此,头版的几个大字又是:全力彻查贪污!

    这些内容立刻从北京城分发到顺天府其他的县,再落到甲里。

    并且继续送到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广等等地方。

    凡是有大明日报的地方,全部要刊登。

    朝廷做的每一件惩罚贪官污吏的事情,都要让老百姓知道。

    加强老百姓对朝廷的认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你将来要掌控全国,要将松散的大明朝重新凝聚起来,就必须得民心,必须让民众从心里高度认可。

    华夏就是这样,当团结起来了,这个国家会释放出无穷的潜力。

    不信?

    鸦片战争后,神州倾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新道路。

    又有军阀割据,生灵涂炭。

    直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骨血融入熔炉,以熊熊烈火焚烧一切魑魅魍魉,改天换地。

    东方积贫积弱,却遭强敌环绕。

    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废墟中崛起,震惊了全世界。

    为什么?

    因为这个民族的底色就是坚韧、勤劳和勇敢。

    崇祯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腐朽的官僚彻底抹杀,将乡绅全部铲除,彻底释放出2亿大明老百姓的劳动力和潜力。

    北京的消息飞快传到南京,江南一带的许多读书人听闻后,简直差点要上街游行了。

    紧接着,崇祯又做了一件事,让人将对屠家的指证全部送到南京,交给了南京的刑部尚书冯英。

    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