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张公子,我们也是有缘,你去武昌后,去找一个叫田充的人,你向人打听一下他的住所,都知道,你就说是我介绍的。”

    黄连平表现得很热情,刘忠全立刻就知道黄连平是想让张凡去武昌投资,自己又多一条下线了。

    刘忠全心里想着,看来这两位大官也是想要钱的啊!

    同时,他心里也暗自高兴,他觉得张凡在麻城置办了产业,已经是自己这条船上的人了,自己也可以接着张凡,去武昌城发财。

    崇祯连忙说道:“多谢黄大人。”

    “你不要误会,本官只是介绍你认识,没有别的意思,朝廷现在鼓励商业,本官也是为了老百姓的民生着想。”

    等众人聊完离开之后,已经是傍晚,刘忠全又请崇祯跑到麻城最好的酒楼去喝酒。

    酒过三巡,刘忠全似乎喝多了一些,他笑道:“张老弟,果然是高人。”

    “此话怎讲?”

    “三两下就得到了黄大人的青睐,以后前途无限。”

    “这不是要多谢你的引荐么?”

    “哪里哪里,以后一起发财。”

    崇祯忽然道:“对了,杨家那些人怎么样了,我看告状都告到黄大人那里去了,黄大人说会亲自处理的。”

    “张公子就不必担心这件事了,张大人已经给我传信。”他用手做了一个砍的姿势,“听说是黄大人的意思。”

    崇祯并未喝酒,很快他找了个理由就告辞了。

    天黑之前,就离开了麻城。

    麻城已经没有待下去的价值。

    骆养性回来将事情汇报了一遍,果然,那帮人派人去灭口了,好在全部保住,并且先头部队已经带着人去了武昌城。

    曹化淳问道:“公子,我们现在去何处?”

    崇祯翻身上马,看着麻城,他说道:“很快他们就会接到消息杨家人被救,必然是要打草惊蛇的,我们去武昌,去算总账。”

    说完,转身在大部队的簇拥下,风尘仆仆朝大部队驻扎的方向去了。

    出来一趟,人手肯定是带够了的,三千铁骑,放到战场上,八旗看到了都怕。

    只是动静太大,所以崇祯进城很低调,只是随身带了几十个身手好的。

    可千万不要瞧不起这几十个,来一百多个土匪,分分钟让土匪团灭。

    一夜的赶路,崇祯并未在沿途驿站休息。

    两天后,就到了武昌城。

    武昌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武昌,武昌的扩建速度,丝毫不亚于北京城,它的规模甚至直追南京。

    目前论经济排名,南京城第一,北京第二,武昌就排第三了,连苏州都被超越,后面依次是苏州、杭州、无锡等等。

    这座坐落在长江汉水交汇处的大城,到了晚上依然灯火通明。

    修得宽敞整齐的水泥公路上车水马龙。

    长江的码头上,更是船只如梭,水手们大声吆喝,商人们则忙着在数货物。

    还有码头便大批的仓库里,正在往外搬一箱箱商品。

    另外,从上海港进来的商品,例如南洋的诸多商品,也都会在武昌港口被卸载下来,运输到城里,分拨到各个商店去售卖。

    崇祯带了几十个人到了外城。

    他看见前面有一座学校,写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门口有一个人刚出来,手里还拿着小小的册子,正在振振有词,一个四十岁出头的汉子挠了挠头,说道:这个字念“正”,正气的正。

    这些人其实大多数以前都是农民出身,有些人甚至是贱籍。

    朝廷在去年就推出了“扫盲行动”,扫盲行动是为了扫除文盲,教贫苦老百姓认字。

    皇帝的意思是各省展开比赛,前三名的升官。

    武昌城因为是经济特区,经济实力走在前列,这里的气氛明显更加活跃。

    治理国家肯定不可能靠皇帝一个人,必须全民参与进来。

    想要让一个国家富强,每一个人都要出一份力气。

    所以教育一定是重中之重。

    那为什么以前不推出来呢?

    这不废话么?

    以前连饭都吃不饱,谁有心思去认字?

    现在安南省的大批粮食从各个港口进来,华北的水泥道体系又竣工了,交通盘活后,粮食的运输、买卖都盘活了。

    以前是粮食分布不均匀,富的地方粮食吃不完,贫的地方饿死人,这种不均匀正在被逐步组建起来的交通网拉平。

    能吃饱饭了,老百姓才愿意进一步提升自我,等进一步提升自我了,才会想着在思想上升华一下,引发思想浪潮。

    这些都是得一步步来的,不能乱来。

    崇祯还在路边高频率看到治安队在巡逻,显然,武昌城在各个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可以说直逼北京。

    这还是地方官府大作为。

    只是毕竟新政改革才推行了十年,不可能一下子整个省都做的那么好。

    即便是后世的新中国,也是一步步来的,花了几十年时间,才一步步扎根下去,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崇祯在武昌城逛了一转,尤其去武昌大学转了一转,学术氛围还是非常浓的,学生们阳光、朝气,有活力,对新知识有渴望。

    第二天一大早,崇祯便去见了黄连平介绍的那个田充。

    原来这个田充竟然是武昌城十大新晋富豪之一,有汉阳宏发粮食生产商社、武昌兴源船运商社、武昌恒盛水泥厂、武昌宜兴砖瓦厂等等。

    这的确是一个有钱人,下面的商社基本上和新政吻合,抓住了新政的红利。

    崇祯知道,可以从这人嘴里知道不少信息了。

    基本上,离收网越来越近。

    看这一次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第789章 皇帝是个大忽悠(第一更)

    这个时代的商人都有一股野蛮的冲劲。

    这也许跟他们的出身有关。

    他们许多都出身贫寒,甚至以前家里连一亩地都没有。

    废除徭役,劳动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新政下来后,尤其是武昌城,只要能干活,就有钱拿。

    这大大的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例如刘忠全,再例如眼下的田充。

    只要有胆子,就可以发财。

    这样快速积累财富起来的商人,他们没有架子,他们身上还保留着最原始的秉性。

    只要他认为从你身上可以赚到钱,他就愿意坐下来跟你谈。

    例如眼下的田充。

    他表现还是很温和的,又因为黄连平那边让人过来打了招呼,所以对崇祯的态度很不错。

    “张公子,咱们快人快语,您想要投多少钱?”

    崇祯伸出一只手,五根手指。

    “五万两?”田充笑了笑,“五万两也可以,有一些不错的生意,例如砖瓦厂。”

    “现在武昌城不少人都赚了一些钱,大家以前住毛坯房,甚至没有房,现在不少人都有新建房屋的需求,且想要建砖瓦房。”

    “现在砖瓦厂的生意也非常不错。”

    崇祯笑道:“我说的是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田充微微一惊,虽然他也很有钱,不过不少钱都投在生意里做流水,要他现在一口气拿出五十万两的现金,他也有困难。

    他不由得对眼前的年轻人有些刮目相看,又有些怀疑对方是否真的能拿出来。

    崇祯从怀里拿出一堆银票来。

    一共五张,每张一万两,上面有皇家银行的印记。

    “这是五万两。”

    随手就能拿五万两出来!

    田充表面淡定,内心着实有些吃惊。

    当然,黄连平拖人来告诉他的时候,将张凡家里有矿的消息也说了。

    田充不由得有些羡慕。

    “张公子,如果你愿意大手笔投钱,倒是可以参与买地,城南正在扩建,有不少地方会建新的住宅区,现在都是有官府统一规划,刚好我这里拿到了建房资质,有一家建筑行业的商社。”

    “你投五十万两(约325亿元)进来,我保证一年后便100万两。”

    听到田充的话,张凡不由得感慨,大明朝的商人果然非浪得虚名。

    谁说只有西方人能发明出股份制的?

    你看,大明的商人这不就无师自通吗?

    这就是商业中的投资理念嘛。

    由皇家银行投资部牵头,在民间投资了不少实业,近些年民间的商人就在尝试着学习。

    当然,相关的律法尚未出来。

    张凡说道:“如此甚好,不瞒你说,我就是个挖煤的,对经商没太大兴趣,也不懂,如果田老板愿意帮我的忙,那自然是极好的。”

    田充一听张凡答应了,当下心中大喜。

    今日是什么好日子,竟然来了个暴发户要投这么多钱?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张凡继续说道:“为了表示诚意,这五万两是定金,后面的四十五万两,我让人在一个月之内拿过来。”

    田充当场心里乐开了花。

    他脸上已经堆满笑容:“初次见面,张公子如此信任在下。”

    “田老板,咱就是个挖煤的暴发户,跟您这种靠本事经营的没法比,承蒙黄大人器重,咱才搭上您。”

    田充见钱眼开,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也充分的暴露出一点:田充这种商人就是依靠朝廷新政扶摇直上的,在经商的过程根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知道这是张凡在给他下套。

    也难怪,毕竟是改革新政的第一批商人,目前商业化竞争还有大片空白,商人门槛是很低的。

    有人会拒绝钱吗?

    大概没有人会拒绝钱,更别说五万两(约3250万元)。

    崇祯见田充收钱了,心里就放心了。

    “对了,田老板,我是出来武昌,不太懂,需要怎么给上面一些东西?”

    崇祯这已经问得相当直接了。

    这就是典型的钓鱼执法啊!

    田充刚收了崇祯五万两,心脏都还在剧烈跳动,防备心理已经卸了一大半,再加上是黄连平推荐过来的。

    田充基本上排出了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