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的确与赵清月说的是符合的。

    这叫什么?

    这叫策反关键人物,来个精准的一网打尽!

    崇祯走到湖边,坐在赵清月旁边。

    他说道:“吃完饭了吗?”

    “吃了。”赵清月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沉迷在恋爱中的女人,小脑瓜子是迷糊的,赵清月现在就是这样。

    “朕是来告诉你一件事的。”

    “什么事?”

    “你的父亲,赵成至,母亲王氏,在崇祯五年三月,从上海到应天府的路上,路过镇江府金坛县,就没有出现在句容县了。”

    “这是何意?”

    “崇祯五年三月底,朝廷的军队,还没有到镇江府。”

    “陛下的意思是”

    “直到金陵城的叛乱在六月下旬被平定,朝廷的军队也一直在应天府一带,并没有进入金坛县,从金坛县到句容县这一带,是没有朝廷军队的。”

    “是怎么查到的?”

    张凡说道:“所有商人要迁移,都必须得到官府的书才能上路。”

    他说的没错,古代为了防止农民逃跑,也为了稳定治安,是不会允许百姓随意迁徙的。

    所以,各地才有各地的方言。

    如果迁徙足够自由,早就诞生了大规模通用的普通话了,就像21世纪那样。

    尤其是明朝,对老百姓的迁徙管控非常严格。

    等级森严的户籍制度不是开玩笑的。

    商人没有书,想要运货买卖,抓到是要吃牢饭的。

    “朕派人在南直隶翻遍了崇祯五年所有的书备录,不难找,那个时代的商人本身没有现在多,而且从上海县到南京城,专门做棉布生意的商人,就更不多了,朕找到了他们的名字。”

    说着,就从袖口拿出来了一份修饰带的官方书,已经有些发旧了,7年前的。

    “据初步推断,你的父母可能是死在叛军手中,他们当时到处拉壮丁,找钱财,组织反叛。”

    听完后,赵清月没有再说话了,她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起来。

    崇祯将她涌入怀中,温柔地轻抚着她。

    他知道,自己策反了一个关键人物。

    为了策反赵清月,他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赵清月不仅仅可以对反叛者做精准打击,她对南洋了解也非常多,在接下来朝廷对南洋一系列战略打击的制定中,她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跟皇帝谈爱情?

    这就是狗皇帝的爱情!

 第906章 哭晕在厕所的朱由崧(第一更)

    朱由崧的战船规模,最大的大概是鸟船的规模。

    长度约为40米左右,每艘船可以架20门火炮。

    这种船的设计是出自西班牙人之手,仿造西班牙的三桅帆船,比西班牙的船还要长近10米。

    不过朱由崧手里只有20艘这种船,还有30艘是中小型的战船,有一部分是商用船改造的。

    毕竟建造一艘船不是像打游戏一样点击一下系统就自己加载了。

    建造一艘远洋战舰,非常耗钱,而且需要成熟的技术和产能,并且还要配置铁炮技术。

    这些在这个时代,都是时代前沿的技术。

    当然,朱由崧的短板在于每一艘船只能配置20门火炮,不是不想配置更多,而是火炮数量不够。

    不是不会造炮,而铁矿的开采和锤炼都是一门技术活。

    技术这东西,你不会就是不会,就像数学一样,你不会你就只能承认不会,没办法。

    别看崇祯在后花园和赵清月在谈情说爱,但其实他是在等赵清月说点别的。

    例如张凡现在是这么说的:“清月,听说你喜欢月亮?”

    “是呀,难道陛下还要为我去摘月亮不成?”

    “等回北京了,朕带你去摘月亮。”

    赵清月微微惊讶地看了张凡一眼:“陛下又在跟我开玩笑了。”

    “没有开玩笑,真的。”

    “陛下,现在大敌当前,您不应该来陪我,应该是去鼓舞前线将士们吧?”

    “朕刚从军营回来,想跟你多待一待。”

    张凡从袖口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瓶,然后放在赵清月面前,说道:“对了,朕给你准备了一个小礼物。”

    “这是什么?”

    “面膜。”

    “面膜?”

    “这里面的东西,敷在脸上,对你的皮肤很有好处,虽然你的皮肤光滑如玉,不过平时再敷敷面膜,会一直保持,这是朕亲手为你做的。”

    说完,张凡又说道:“你先不要告诉红娘她们,我还只制作了一瓶,还没有来得及给她们制作,等我有时间了,再给她们准备。”

    赵清月一听张凡这话,顿时心中像是吃了蜜一样甜。

    这些年,她一直在海外漂泊,勾心斗角,她是孤独的,也是冷傲的。

    她的心是向任何人封闭的,包括朱由崧,双方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

    她必须封闭自己的内心,才能坚强地活下去。

    但这段时间,她的心也在慢慢的融化。

    被眼前这个曾经自己一直想杀的人慢慢融化。

    他的确并不像朱由崧他们说的那样是个暴君,不仅不是,他看见有恶少欺负普通人,会第一个挺身而出,那些有钱人不给普通工人俸禄,他就一怒杀人。

    也许,在贪官和有钱人眼中,他是个暴君,在老百姓眼中,他是个明君。

    而在红娘她们眼中,他是一个既温柔,还新花样百出的风趣之人。

    赵清月感觉自己的世界都亮了。

    不过她只是微微笑了一下,接过来,说道:“谢谢陛下。”

    “我们现在还需要再说谢谢吗?”

    “陛下,你不关心朱由崧他们的战船吗?”

    张凡表现得很从容淡定:“朕并不关心。”

    “为什么?”赵清月眨巴眨巴眼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难道已经知道他们的战船了?”

    “不知道又如何,朕的海军,是天下无敌的。”

    “我还是觉得知道一些比较好。”

    “清月,不要再跟朕说这些了,朕和你在一起,是真的爱你,朕不想让你以为朕跟在一起是为了从你这里得到情报,朕宁愿不要这些情报。”

    如果绿茶是哥哥们的好妹妹,那么渣男张凡,一定是妹妹们的好哥哥。

    说完,张凡起身,握住赵清月的手,深情地说道:“清月,天气已经转凉了,回屋吧,小心着凉了。”

    “嗯。”

    赵清月跟着张凡,在长廊里慢慢向里面走去。

    她说道:“朱由崧的战船规模和鸟船相当,是弗朗机人帮忙设计的,远洋航行能力很强,一共有20艘,不过因为铁器锻造技术和火炮技术短缺,每艘只能配置20门火炮,每艘大约800人。”

    “其余30艘,船长不过20米,也是由弗朗机人改造设计,每艘船配置有10门火炮,每艘大约400人。”

    “朱由崧的火炮,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大明走私购买的,属于民间制造的铁炮,有效射程大约在5里。”

    张凡笑道:“清月,咱们不谈公事了,走,帮朕搓小黑球去。”

    “陛下,现在大敌当前”

    “即便大敌当前,也不能耽误朕陪朕的清月的时候。”

    搓完小黑球,做完运动后,崇祯转身就让人将朱由崧的战船的信息送到了海军军港大营。

    这年头,套情报不能太明显了,不然引起反感,以后大家还怎么愉快的合作呀!

    第二日早上,天还没有亮,赵清月还在旁边熟睡,崇祯爬起来,一身戎装就出门了。

    今天是搞事情的时候。

    早上五点半,皇帝到了海军军港。

    他立刻召见了这一次的所有舰长,开了简短的军事会议。

    在会议上,他提出了两点:

    “一、击中火力打击敌人。”

    “二、让所有火炮放开了打,不要给朕节约炮弹!”

    所有人同时说道:“是!”

    很简短的会议,其他的部署,就交给这一次的统帅李性忠了。

    李性忠是当初收复台南的天武军统帅,他有着丰富的海战经验,崇祯根本不必担心,他能做的就是放开手,让李性忠去打,无后顾之忧的去打。

    上海港依然是被封锁的。

    和郑芝龙不一样,崇祯没有用小渔船。

    因为上海港根本不可能用小渔船,上海港的船只太多了。

    他是绝对不会允许朱由崧靠近上海港的,一旦战争发生在上海港,这座几年耗费巨资建立的港口将会被打成废墟。

    李性忠的任务是要将朱由崧的战船群消灭在几十里之外。

    朱由崧的兵力情况,现在明军已经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下再打起来,绝对是轻轻松松了。

    虽然明军只有20艘战列舰,但每一艘战列舰有80门火炮,而且全部配置了最新一代的海军重炮。

    船体设计更合理,航行速度、灵敏度,都是朱由崧的战船没法比的。

 第907章 被打懵逼了(第二更)

    明军20艘战列舰,一共配置1600门火炮。

    朱由崧的50艘战舰,一共700门火炮。

    这就是差距,技术上的差距。

    很快明军就出发了,20门战列舰派出线列阵,切开海面,朝前面航行。

    朱由崧刚睡醒,许宏纲过来了。

    许宏纲说道:“殿下,全军已经准备就绪,我们离上海港只有30里。”

    朱由崧伸了一个懒腰说道:“我们的行踪暴露了吗?”

    “从目前来看,还没有。”

    “很好。”他兴奋了起来,“今天让上海尝尝我们的厉害,传令下去,炮轰上海港,快速登陆上海港口!”

    “殿下,需不需要先派人去联系赵清月和张奎安?”

    “联系他们作甚,现在上海港近在咫尺,敌人随时可能发现我们,然后做全城防御,我们要做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朱由崧一副战术专家的嘴脸,他继续说道:“我还听说,上海市舶司存了不少白银。”

    “是有这么一回事,南洋不少商人在上海进货的时候,都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