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渤泥岛上,有几个南洋国家,一是马辰国、二是三发国、三是苏卡达那、四是兰达克。

    其中苏卡达那国是效忠爪哇的马打兰王国的,马打兰王国就是荷兰人殖民的那里。

    现在荷兰人的主力被明军收拾掉了,马打兰王国开始奔放起来,他们在爪哇上开始自己筹备军队,国王露出了野心。

    柔佛王国和马打兰王国俨然想要成为南洋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帝关于南洋诸国走私火器和蒸汽机的问罪书,也发到了南洋。

    这道薄薄的问罪书,并没有被那些南洋国家当一回事。

 第960章 南洋各国的态度很明显是让朕扩…

    欧洲人在南洋风光了一百多年,现在欧洲人突然被团灭,自然是在南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的。

    与此同时,欧洲人的退出,使南洋出现了一大片权力空白。

    不过,针对这件事,南洋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

    一、明朝海军力量崛起了,他们非常强大,并且明朝有意愿取代欧洲人在南洋的地位,接管所有的商贸权。

    例如亚齐王国,他们在得知台海之战的战果后,就开始内部商议,要不要派使者去朝见明朝皇帝。

    当得知柔佛王国和荷兰人联合起来后,亚齐王国内部就达成了一致,于是卡蒂加公主被派了出去。

    卡蒂加公主被派过去也是有好几个目的的,一是向明朝示好,二是看能不能被明朝皇帝看中,三是打探明朝的实力。

    毕竟列国纷争,存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二、明军采用了纵横战术击败了欧洲人,其主要合作者是柔佛王国。

    之所以流传这种说法,就是因为柔佛国王阿拉乌德丁派人在渤泥散播的言论。

    渤泥的几个国家原本就相对封闭,弱小自然话语权就不够,他们对台海之战了解也不多。

    听说马六甲易主了,只是觉得明军竟然如此强大,正当疑惑的时候,柔佛王国的使者就来了。

    使者跟他们是这样说的:明军之所以能击败西夷人,那是在我们的国王的帮助下完成的。

    渤泥的几个国家:哦哦哦,俺就说怎么明军忽然牛逼起来了,从两百年前郑和之后,明朝的官方船队就没有出现在南洋了,不可能突然就变这么强!

    三、明朝之所以打到马六甲,只是为了向欧洲人报仇,明朝不会干预南洋各国的局势。

    其中这样想的是柔佛王国国王阿拉乌德丁。

    他这样想也是有根据的。

    在明朝初年,朱棣在位的时候,曾经大举经营南洋。

    明朝疆域在朱棣手中达到巅峰,除了草原各部被打得东躲西藏,南洋也都非常老实听话。

    朱棣还设置了吕宋总督,册封了旧港宣慰司,这个旧港宣慰司使还是郑和亲自过去册封的。

    旧港宣慰司是个什么鬼?

    旧港也就是21世纪的巨港,在马六甲南边的岛屿上。

    宣慰司相当于地方上的一个诸侯,这个职位是朝廷给的,他认可朝廷对他的领导。

    在朱棣去世后,南洋战略就全面收缩。

    南洋诸国非常清楚明朝对南洋的战略,不过问、不干预,民间有许多汉人自由在南洋做贸易。

    基于历史上的这一认知,阿拉乌德丁断定,明朝的军队不会在南洋待太久,报完仇,基本上就会撤走。

    而且他还算了一笔账,如果明朝真的要在南洋驻军,军费开支是非常庞大的,并且由于南洋海域广袤,明朝根本无法有序地维持整个南洋的秩序。

    除非明朝的商品能在南洋占据绝对优势,这样就有巨额的收入来维持南洋军队的运转。

    他认为,很显然明朝不具备海量商品输出的能力。

    四、明军很强大,不过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吞下南洋的地步,可以和明朝有合作,来为自己争夺利益。

    持有这种想法的是爪哇的马打兰王国。

    马打兰国王已经给孙传庭写信了,在信中,他痛斥了荷兰人这些年在爪哇的恶行,并且希望明军能够抵达巴达维亚彻底结束那里的荷兰人的势力。

    很显然,马打兰国王是想借明朝彻底干掉眼皮子底下的荷兰余孽。

    对于他这个要求……

    孙传庭当然立刻马上就答应了!

    随后,孙传庭就召集了参谋部开始拟定作战计划。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拟定,还有几位在南洋世居的汉人。

    随着朝廷对于南洋政策的抵达,一些人被提拔成当地的官员。

    例如马六甲曾经的商人张春来,他现在是马六甲商务司的主簿,虽然是八品小官,却是朝廷正式官员。

    同时,他还成了薛彬的岳父。

    据说张倩已经怀孕,现在在马六甲城内安胎。

    当然,张春来同时还是赵清月的人,他在被任命为主簿后的第二天,就被军情处的人找到,并且验明了身份。

    军情处的人当然不可能知道皇帝的妃子之前是个反贼,但是他们得到的命令就是拉拢并且监视赵清月的人。

    张春来就是名单内。

    被军情处的人访问后,倒也没有发生什么事。

    在作战会议上,张春来对孙传庭说道:“元帅,下官可以为诸位介绍一下巴达维亚的实际情况。”

    孙传庭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马打兰王国与红夷人是面和心不和,马打兰军队在20年前两次攻打巴达维亚,想要夺回来,都失败了。”

    “后来科恩为了快速建设巴达维亚城,采取了对汉人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汉人抵达巴达维亚建设城池。”

    “可以说,巴达维亚有今天,都是汉人一手建立的。”

    “而其中杨昆和潘明岩是当时建造城池的主要承包商,他们后来在巴达维亚定居,成为当地的上流人物。”

    “他们与我曾经做过买卖,有过交际。”

    “另外,汉人的首领叫苏鸣岗,他是科恩的好友,是巴达维亚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下官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这个人一定是站在红夷人那一边的。”

    正统历史上的苏鸣岗,的确是科恩的密友。

    科恩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开创者,不仅仅对爪哇采用了铁血的屠杀政策,还对华人在巴达维亚采取了笼络政策。

    其中苏鸣岗这样的人物,就是笼络对象之一。

    并且,还设置了汉人领袖,这个职位叫甲必丹,他代表汉人,与荷兰人对接,展开商贸交易合作。

    张春来继续说道:“不仅仅苏鸣岗会站在红夷人那一边,巴达维亚不少汉人商人,可能都会站在红夷人那一边。”

    孙传庭表示赞同他的话,因为有不少汉人商人,一手参与建立了巴达维亚,与荷兰人合作,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自然担心朝廷收回巴达维亚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最不希望当今局势有变化的就是他们了。

 第961章 狗皇帝的名声还要不要了?(第…

    对于苏鸣岗那类亲荷派,他们最大的经济来源是通过南洋贸易体系与西方做买卖。

    这句话如何理解?

    南洋的贸易体系,其实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市舶司就是唐朝时候设置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原王朝的主要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还是比较穷的蛮夷之地。

    唐宋时期,贬谪一些官员,就是往南方贬。

    例如韩愈被贬官到潮州,韩愈为潮州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苏轼,被贬官到惠州,苏轼则在惠州吃起了荔枝,还跟京城的官员写信说卧了个槽,这里的荔枝真他妈的好吃,多谢你们把我贬官到这里。

    结果京城的那些高官一看苏轼都被贬到那个鬼地方了还这么嗨,于是又把他贬到南海的儋州。

    可见那时候,南方沿海是很荒芜的地方。

    直到北方好几次动荡,中原人南逃,出现了客家人。

    随后南宋无心北望,开始向南边海上发展,南方才正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南宋的市舶司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其财源也不少来自海贸。

    到了明朝就不用说了,朱元璋就是定都南京的。

    而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商人下南洋之频繁,就是继承自南宋。

    到了明末就更不必说。

    而正是这一千年的经营,汉人在南洋是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贸易体系的。

    例如沿海配套的造船厂,陆上配套的种茶、丝绸、陶瓷生产。

    还有更关键的配套固定航线。

    直到欧洲人来了,尤其是荷兰人来了,他们先与南洋的汉人交往,惊奇的发现,原来中国民间的商人已经在这里搭建起成熟的贸易。

    荷兰人之所以将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在巴达维亚,其实就是想要享受中国在南洋搭建起来的成熟贸易体系。

    荷兰东印度公司只需要在巴达维亚拉拢汉人,利用汉人牵线搭桥,就可以轻易将源源不断的来自明朝的丝绸、茶叶、香料运输到西方,赚大钱。

    这是一条花费一千年时间搭建起来的完整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上的商品,因为荷兰人的到来,大规模运往西方。

    简而言之:荷兰人在这条产业链是拉出了一个分支,连通东西方贸易。

    所以,如此看来,荷兰人其实比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会做生意。

    荷兰人的精明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

    巴达维亚西边200里有一个狭窄的海峡,那就是与马六甲并称东西方海运冲要的巽(xun)他海峡。

    南洋的商船,除了马六甲海峡以外,还可以通过巽他海峡到印度洋。

    只不过对于北边的商人来说,走巽他海峡时间会更久一点而已。

    但对于把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建立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来说,走巽他海峡则更近。

    而苏鸣岗那些人,其实是荷兰人构建的新产业链的受益者。

    若是大明朝的王师占领了巴达维亚,苏鸣岗那些人肯定就会担心他们的利益被分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