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万两是什么概念?

    一千万两是沙俄大概10年的税收。

    一千万两,可以买下大半个东欧。

    李定国刚刚检验完回来,在门口看见了朱慈烺。

    “殿下。”

    “李帅。”

    “进去说。”

    李定国给朱慈烺倒了一杯热茶,关切地问道:“吃晚餐了吗?”

    “吃了。”

    “殿下找我有何事?”

    朱慈烺压低声音说道:“朝廷运来了1000万两银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李定国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是用来发展这里的。”

    “发展这里?”朱慈烺不太明白。

    “殿下,你难道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来了不少大学生吗?”

    “是有这么一回事。”

    “他们大多数是西京大学过来的。”

    “他们来这里做什么,现在在打仗。”

    “都说了,来发展。”

    “李帅,咱们到底要干什么,现在不去打莫斯科,停在这一带,难道要在这里一直停着?”

    “殿下,我们离吐鲁番已经有6000多里,离碎叶城4000里,离突厥斯坦也有3000里,我们走得够远了。”

    “你的意思是?”

    “该停下来整顿整顿。”

    “那为何今年不留在萨马拉?”

    李定国轻描淡写说道:“当然是为了让莫斯科有所反应。”

    朱慈烺立刻明白过来:“为了让沙皇征集大军,消耗他们自己的军粮?”

    “没错,我们只要不断往西,莫斯科就会征调更多军队,莫斯科的军队聚集的越多,他们所消耗的粮食就越多。”

    朱慈烺深吸了一口气,他不得不佩服李定国的头脑。

    李定国其实只比他大8岁而已,今年才29岁。

    “那我们接下来,如何发展?”

    “殿下,这个问题,不应该你问我,应该我问你。”

    “问我?”朱慈烺更加迷糊,“你是统帅。”

    “不,你是大皇子。”

    朱慈烺说道:“我现在只是一个师长,我不能越权,僭越是军中大忌。”

    朱慈烺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的确已经足够成熟、稳重。

    有多少人稍微一有钱就飘?

    更别说那些富二代,他们常年生活在众星捧月中,飘到云端。

    至于很多人一旦手中有了权力,那更是直接上天了。

    而朱慈烺这种,有大皇子身份的人,在军中,从来低调做事,一般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今天是实在忍不住了。

    现在的朱慈烺是一个很懂得分寸和边界的人。

    “殿下,你的任命书很快就会到了。”

    “我是任命书?”朱慈烺更加奇怪。

    “我推荐你成为伏尔加河布政使。”

    “伏尔加河布政使?”朱慈烺更加震惊,大明朝没有这个行政区啊!

    “殿下,因为西征所需,现在必须要有一个人出来搞行政和经济建制,将这一代好好发展,与后方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推进莫斯科,风险会降低很多。”

    “这也是皇帝陛下的意思,最开始我是希望直接打到莫斯科的。”

    “但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围攻莫斯科拖不得,但是进军莫斯科,快不得。”

    “这里有吏治经验的就只有殿下您了,朝廷若是从后方再调度官员过来,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磨合期必然也会有诸多问题,所以我向陛下推荐了你。”

    朱慈烺全身一震,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所以,殿下,接下来要辛苦你了。”

    朱慈烺知道,这是李定国为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他感激地看着李定国,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沉默片刻,才说道:“谢谢你。”

    “需要殿下你写一份发展汇报,我会汇报到北京,内阁和军委会联合来做审评。”

    “好,我明天给你。”

    朱慈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娜塔莎正在给他烤肉,还为他开了一瓶酒。

    “娜塔莎。”

    “嗯?”

    “在我们来之前,你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最喜欢吃羊肉和牛肉,但是太贵了,买不起,所以你们来之前,我最想过的生活就是每天都能吃上牛羊肉。”

    “那其他村民呢?”

    “老实说,我们有时候连最难吃的面包都吃不起,我们真正想要的还是能吃得起面包,如果再有酒和肉,就更好了。”

    朱慈烺想了一会儿,站起来,走出去。

    他去见了一个人。

    谁?

    哈巴罗夫。

    那哥们儿可是在西伯利亚的冻土里种出过粮食的。

    敲了敲门,哈巴罗夫来开了门。

    “殿下,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没事找你喝喝酒。”

    “快里面请。”

    第二天,一份汇总就放在了李定国的桌上。

    朱慈烺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

    一、种田、狩猎和养殖。

    把第一产业先做下去,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

    二、立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立方案,建立治安部门。

    三、教学,不是来了很多大学生么,直接开课。

    四、通商,不是来了1000万两么?直接购买当地农民的粮食、牲畜和猎物,让他们赚到钱。

    使货币在下面流通起来,这样会有更多人愿意种地、狩猎和畜牧。

    有需求就有生产。

    五、等他们手里有钱了,就让大明的商人过来卖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买。

    六、培植技术,例如种地、畜牧和狩猎技术,还有采矿技术。

    这些一套全部落下去,保证这一带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了。

    等铁路一打通这里,这里就和后方有了密切联系。

    这里离吐鲁番7000多里,火车10天达到。

    这个速度,这个频率,联动起这里的经济,是完全可行的。

 第1142章郑成功登陆欧洲(第一更)

    从安娜给出的最新的情报来看,西班牙已经被英国、法国和荷兰群殴一顿,废掉了。

    欧洲三十年战争基本上结束,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在欧洲也基本上被彻底打压下去。

    而且欧洲现在流行蒸汽机。

    崇祯二十三年十一月,崇祯给在印度洋上的郑成功发了一份很重要的电报。

    这份电报可以说足以改变欧洲的格局。

    它的内容是这样的:成立大明西洋商社,赋予大明西洋商社以宣战权,朝廷只收取大明西洋商社总利润的20%,其余全部归大明西洋商社自己统筹。

    并且,大明西洋商社可自行募资,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商社第一任老板就是郑成功。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郑成功此时是海路西征军统帅,又兼任了大明西洋商社的老板。

    军权和经营权在一身,这是大明朝改革了二十几年都没有发生过的事。

    但此时却发生在了郑成功身上。

    往坏的方面来说,郑成功拥有了独立的收入来源,又有军权,这是造反的绝佳条件。

    往好的方面来说,郑成功在海外的自由度更高,可以随时根据自身的环境做出战术和战略调整。

    这相当于进一步放权给郑成功,他若是想要在外海自己立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不过,崇祯也算准了,他自己立国完全没有必要。

    如今的大明朝不香吗?

    那些士兵愿意在海外立国吗?

    大明朝后续的资源供给充足,自己立国了什么都要自己做。

    要知道,现在海外一些小国,想要并入大明朝还来不及。

    自己立国?

    傻啊!

    十一月二十五日,郑成功率领西征舰队抵达好望角。

    他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葡萄牙人手中夺过了好望角,并且在好望角,他向所有人宣布了皇帝赋予他的权力。

    商人家庭出身的郑成功,决定让这支跟随他而来的西征军成为这家商社最初的股东。

    他给了每一个士兵一些股份,不多,但却拿到的是原始股,一旦这个商社上市,所有人身价都会涨起来。

    他将这家商社的利益,与这支西征军的利益绑定起来,无疑对当前的局势是最狠的一种做法。

    当天,全军欢呼。

    并且一种浓浓的征服**开始在每一个人心中燃烧起来。

    他们在好望角快速收购船只,组建商队。

    以好望角为中转点,搭建起南洋和欧洲的航线。

    这无疑是对英国、荷兰的一种贸易航线挑战。

    没错,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奥斯曼的市场正在扩大、莫卧儿的市场全部打开了,大明内循环在蒸蒸日上。

    财政上面对欧洲航线的依赖,反而没有之前那么大。

    这就给了崇祯很大的操作空间。

    他要干什么?

    该找欧洲收专利费了!

    找欧洲收专利费?

    这么缺钱的吗?

    明眼人都知道,他的目的不是专利费,而是强行在欧洲推行银钞!

    坐在紫禁城里的崇祯,在十二月又给郑成功发了一份电报。

    内容很简单:目前欧洲诸国正在使用蒸汽机,触犯了《大明专利法》,朕派你去收取专利费,专利费的20%可以作为大明西洋商社的酬劳。

    至于专利费怎么收?

    崇祯也给了一个数字,凡是使用了大明蒸汽机的国家,各自上缴300万两专利费。

    郑成功估算了一下,怎么也得有5个国家使用了吧?

    至少1500万两?

    20%就是300万两,30亿文钱啊!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商社的第一笔收入就如此之巨大,当然是……立刻马上积极地帮大老板去收入房租……哦不,专利费!

    郑成功在好望角留了一些人后,十二月就率领船队一路北上。

    此时的欧洲各国,还在处理哈布斯堡家族的战败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