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人选择了冲出去。

    为什么呢?

    因为蒙古军官一看外面的明军都是步兵,骑兵在兵部后面。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正面冲锋步兵是大忌,当然,前提得是重步兵。

    骑兵是不会傻到正面去冲锋重步兵的,除非你是重装骑兵,像铁浮屠那种。

    即便是铁浮屠,也不会这么傻,因为这样代价太大。

    骑兵基本上是利用自己的机动性来包抄侧翼,来回冲锋,将敌军的阵型冲散,以达到敌军溃败的目的。

    那么蒙古人此时为什么决定要用骑兵冲杀出来对阵明军的步兵呢?

    因为明军的步兵不是重步兵,是火枪手。

    火枪手这种兵种在明初就有了,但明朝的火枪在战场实际的杀伤力是非常有限的。

    蒙古人和大明交手的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怕过大明的火枪手。

    但是他们不知道,眼前的火枪手,已经不是过去的火枪手了。

    一队队铁骑从外城门狂冲出去。

    火炮距离城门口足足有500米。

    要冲出来鏖战?

    崇祯早就准备好了。

    火炮再发射了一波,将第一队冲出来的骑兵直接冲击飞起来。

    就像保龄球用力撞击到球瓶一样,连人带马冲击得往后退,直接冲散了一波。

    把血肉撞得扭曲模糊,至少有三十几个骑兵死伤。

    后面的骑兵快速冲出来,他们握着锋利的刀,嘶吼着。

    这个时候火炮已经无法再继续起到作用了。

    红夷大炮每发射一次,就要进行降温处理。

    火炮手立刻开始冷却火炮。

    突然,鼓声响起来了。

    密集的小鼓声。

    一队队身穿红色简易军装的火枪手从后面小跑过来,排成三排,他们的动作非常快,非常流畅。

    蹲下的第一排举起火枪,等待蒙古骑兵进入70米以内。

    因为70米以内是燧发枪的有效射程。

    蒙古人一看明军傻傻站在那里,更加兴奋,挥舞着长刀往前冲。

    万丹伟征一看明军上的居然是火枪手,顿时大喜。

    居然敢用火枪手来拦截骑兵,明军统帅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实际上骑兵冲锋的气势非常可怕,一般火枪手在看到骑兵冲来的时候,会不能开枪。

    如果对方还在70米以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

    这种情况下,一旦一个人开枪,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

    一旦大家都开枪了,基本上就废掉了。

    因为燧发枪填充弹药至少要40秒以上的时间,等你填充好,花儿都谢了。

    但是神武卫去年在辽东已经用空心方阵把济尔哈朗吊打了一顿,神武卫的空心方阵战术已经非常熟练,是经过战场考验的。

    在蒙古骑兵进入有效射程之前,没有一个明军动手开枪,他们都面色平静等待敌人的到来。

    很快,冲锋的蒙古骑兵进入了70米范围。

    火枪手的排长大声怒吼:“开枪!”

    砰砰砰……

    第一排蹲着的火枪手一齐扣动扳机,从燧发枪的枪道里冲出来,几十颗子弹一齐向前面冲去,形成一股冲击浪潮。

    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骑兵被击中,立刻人仰马翻,后面的骑兵紧跟着冲上来,距离一瞬间就压缩到50米以内。

    第二排的火枪手也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青烟缭绕,一瞬间,又是十几个骑兵坠马,被击中的马儿也哀鸣一声,倒在地上。

    后面的骑兵继续跟上,骑兵一道冲锋起来,就不会轻易停下。

    但已经有些战马受到惊吓,开始减慢冲势。

    距离转眼已经压缩到30米以内。

    第三排的火枪手补充上,发射完第三波,蒙古人骑兵已经死伤近五十多人。

    骑兵还是冲上来了,但是冲到明军面前的时候,战马突然恐惧的哀鸣起来。

    因为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火枪手都亮刺刀了,第三排的火枪也已经准备好。

    无论是普通的马,还是战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害怕锋利且明晃晃的东西。

    这是生物的本能,无论你怎么训练,都很难消除它对刀刃这类东西的恐惧。

    顿时,战马哀鸣,好一些战马扬起前蹄,踌躇不前,被后面的战马冲撞到,形成冲击力,朝明军撞去。

    一些战马撞到刺刀上,吃疼倒在地上,上面的士兵坠下来,被压断腿。

    还有一些战马被迫恐惧地往前冲,不停有骑兵倒在地上,不停有战马哀鸣。

    也有明军被倒下来的战马压到受重伤。

    明军前面中间很快被强行撕开了一条口子,

    蒙古骑兵一窝蜂从这条口子冲了进来。

    结果一冲进来,迎接他们的依然是火枪!

    明军用的是空心方阵,这种方阵在18世纪的欧洲,专门涌来对付骑兵的。

    去年卢象升在辽东,就用这种方阵叫济尔哈朗重新做人。

    蒙古人并不知道这种方阵,也从来没有交过手。

    以为撕开了明军前面的口子,冲进去后就可以把明军的队形冲散。

    岂料进去后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排放着火炮,火炮手早已撤出去。

    既然里面是一片空地,自然就扑了个空。

    不仅如此,另外三边的火枪手已经瞄准了他们。

    砰砰砰……

    进来的骑兵立刻被侧面的火枪手给干掉。

    后面冲锋的骑兵见前面势头不对,立刻改变,朝旁边冲去,打算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侧面抄袭明军左右翼。

    结果冲到左右翼,才发现,这种方阵根本没有所谓的左右翼。

    他们甚至还没有真的绕道左右两边,骑在马上的明军指挥官已经下令对他们进行火枪射击。

    空心方阵就是这样,中间是空的,四面的士兵都面相方阵外面,一旦有敌人冲进方阵里,指挥官就会调用士兵转身朝空心里面射击。

    这才是历史上,空心方阵克制骑兵的重要原因。

    这种方阵是通过科学的计算,排布出来的。

    张凡这种穿越者过来了,在燧发枪时代,自然是会用这种方阵的。

    蒙古人一看,这正面冲进,冲进去前已经死了几十个人,士气已经受到影响,好不容易冲进去后,明军的阵型不但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被明军围在里面枪毙了。

    这哪成啊,改成侧面包抄,结果丫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侧面,又死了一波。

    士气顿时要崩溃了。

 第143章 决战,岂曰无衣!(第二更)

    为什么说战争是艺术?

    因为战争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科学。

    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一般一直军队伤亡超过5,就有崩溃的风险。

    崩溃值一般在5到10,21世纪最顶级的陆军可以做到30。

    当然,像解放军那种超强意志力的军队,属于真正的钢铁雄师,不在正常的算法内。

    要不然朝鲜战场,能以和五国打成平手?而且参战国中有世界老大。

    为什么军队的崩溃值乍一听起来这么低呢?

    设身处地想一想,参战的都是人。

    是正常人就会有恐惧心理,无论你如何训练,趋利避害,恐慌,是生物的本能。

    加入你在一万大军中担当一个团长,你看到前面有500战友倒下,你那一瞬间的心理是什么样的?

    21世纪中学每一个教室有平均50人,10个教室加起来,也就500人。

    这种量级的人死亡,你怕是会本能调头。

    加入你硬着头皮没有调头,但不能保证其他人不调头。

    一旦有人调头,立刻就会有第二个。

    恐慌是会传染的,一旦恐慌传染蔓延,就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了。

    就算你插破喉咙,哦不,喊破喉咙,也没有人会听你的。

    为什么军纪严明的军队会要求士兵绝对服从?

    就是在降低军官的指挥成本和难度,能够在溃散后一段时间,士兵的恐慌缓解下来后,迅速重新组建队伍。

    所以啊,带兵冲锋打仗,不是说你的前锋部队受阻,后面还可以源源不断补上的。

    军心很重要。

    而且军队人数越多,崩溃值越低。

    大会战中,大军团的崩溃值最多不会超过5。

    现在蒙古人被那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空心方阵给打懵逼了。

    虽然还有骑兵在冲锋,但是他们已经改变方向了,冲锋的队形明显变得软弱无力。

    这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完!

    城外一共有四个空心方阵,他们怎么可能逃得了?

    当场就被毙了。

    很快,冲出来的300骑兵,就死得只剩下几个人,正在逃回城门口。

    万丹伟征看呆了,其他蒙古高级将领也都看懵逼了。

    这种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被冲开的方阵前线很快被补充好。

    旌旗飞扬,明军士气旺盛。

    指挥官骑着马在一边大声道:“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连喊三声,一声比一声洪亮,如同海浪一样。

    明军的士气涨到了极点。

    传令兵骑着马飞奔而来:“陛下,鞑子第一波冲击已经被我军消灭,全军听候陛下进一步指示。”

    崇祯骑在战马上,红色的斗篷在风中飞扬,他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笑道:“传令下去,全军后退五里!”

    “陛下,这是……”

    “去执行!”

    “是!”

    正当万丹伟征暴怒的时候,他看见明军开始往后退。

    万丹伟征立刻疑惑起来,他差点以为明军打算逃跑。

    随即想到,明军这是要让出位置来给自己排兵布阵。

    意思就是别躲在城内当孙子了,朕现在给你让位置,把人都喊出来,咱们光明正大互砍一波,看谁的骨头硬。

    万丹伟征有两个选择:

    一、不理会明军,继续躲在城内,也就是当孙子。

    二、出去排兵布阵,和明军正面对决。

    躲在城内当然也有躲在城内的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