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吴家,如果真的是让吴皇后背上“谋害皇嗣”的罪名而死,也一样要被连累,反倒是这样,还能有一线生机,毕竟吴皇后“病糊涂了”么!
皇上起码明着,不能直接对吴家下手了。
唐时锦直听的目瞪口呆,酒意全都被吓没了。
万没想到,居然还能有这样的神展开。
她转头看着炎柏葳。
炎柏葳沉吟道:“别担心,这对我来说不是坏事。”他顿了一下:“对你们来说更是好事。”
唐时锦定了定神儿:“灵儿叫人拿一盆冷水过来。”
戚曜灵转身去了,唐时锦用冷水洗了两遍脸,又喝了半碗解酒茶,坐着想了想。
她道:“我过去跟王慎行说一声,也不差这两天了,不用多等了,趁这些官员都在,后天就开始收粮!”
倒并不是说皇后崩逝之后,不能收粮,而是,既然是盛事,自然就要办的喜喜庆庆的,消息传过来之后,会影响气氛,也会有不好的联想。
吴皇后死的这么……打脸,只怕元盛帝还需要几天时间来善后,那等这消息传到这边来,还得有十来日,足够了。
只要操作好了,这对于名声大损的元盛帝来说,就是及时雨!
唐时锦换夜行衣的空儿,就把这些事情全想明白了,出来冲戚曜灵一摆手:“走。”
他们去见了王慎行。
王慎行也喝了不少酒,这会儿正要歇下。
方才唐时锦薄醉,他也看到了,如今一听说她来了,还不是从门走的,王慎行当时就是一惊。
他知道肯定是出事了,赶紧出来,也赶着喝了一碗醒酒茶,坐了坐,觉得脑子清醒了,才道:“侯爷请说。”
唐时锦就把事情说了。
王慎行直听的双眼圆睁。
但是他在这方面,比唐时锦更加敏锐,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这中间的利弊。
他权衡了一下,沉声道:“此事,我们要尽快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唐时锦道:“明儿我就把锦衣卫安排下去,咱们不往‘喜庆’处办,要往‘隆重’处来办。”
王慎行点了点头:“咱们办好,办细,报上去的时机要掐准。”
跟聪明人说话,实在是省心省力,唐时锦道,“对,但现在得有个由头。”
王慎行道:“由头好说,不如就说侯爷得了一梦?”
唐时锦一个沉吟。
为什么说这件事是一个好机会呢?
因为吴皇后这件事情,越打脸,越无可辩驳,元盛帝就越是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
所以,粮食丰产,这是“盛世明君”,“上天赐福”,这就是给皇上送面子。
那么元盛帝就会对此事,加倍的欣喜,他们这些人,得到的好处也就更大。
王慎行要以她做梦为由头,这是在对她示好,因为吴皇后这事儿目前不能说,所以,这样说可以在江南官员眼中,更刷一把她的神异之处,也更令此事与她绑在一地。
但,唐时锦想的是,既然要说是做梦,那要不要顺便留个小苗头?
于是唐时锦飞快的道:“也好,那就说我做梦梦到一只彩羽鸟儿衔粮,被我夺回了,心有不安,想要提前收粮。”
王慎行一琢磨,不由佩服,看了看她:“侯爷果然机敏,那就这么办吧!”
“那好,”唐时锦就站起来:“那我明天一早就来。”
王慎行点了点头,唐时锦便悄无声息的走了。
炎柏葳听她说了,也不由叹服:“你是真的有急智,怎么就能这么聪明呢?”
这是鸟儿衔粮吗?这分明是双凤夺运!
这个梦一出,等到京城的消息传来之后,那就是神仙的明证!
但,还远不止如此。
这个梦传入皇上耳中,元盛帝一定会如获至宝,会抓紧这个梦说事儿,因为他认为这样一来,对吴皇后的声誉会是一个打击!对唐时锦也会更加的倚重!
但,将来呢?
先皇后是凤,吴皇后是凤……如今的唐时锦,和将来的唐时锦,也仍旧是凤!
等到将来真相暴露,元盛帝如今所有的“金口玉言”,主动宣扬,全都会成为给他们背书!
所以就说,这么一个梦,听入谁耳中,何时听入耳中,都会有无数种解释,实在是可进可退,聪明极了。
他越想越觉得实在绝妙,忍不住又赞了一声:“锦儿真真是聪明绝顶,远胜于我。”
第492章 盛世之景
第二天一大早,唐时锦急匆匆来找了王慎行,然后又急匆匆的走了。
这会儿诸官员还没走,当然都看在了眼里,纷纷询问。
王慎行就道:“侯爷昨夜梦到一只彩羽鸟儿衔粮欲去,她便上前将粮穗夺了下来,侯爷心有不安,想要提前收粮,我方才已经答应了。”
说是提前,其实本来也该收了,其它的粮早就已经收了,只是这新粮种的晚,又难得碰到这么稀罕的粮,大家想着多长几日罢了。
既然决定了提前,众官员当然也就不走了,什么大事儿能及的上新粮重要?
这明摆着是泼天大功,众官员傻了才不贴上去。
那边唐时锦和戚曜灵,已经急匆匆的到了卫所。
几回擂台打下来,加上国色园开业之后,唐时锦才给他们分了“分红”,这会儿的锦衣卫,就算不是如臂使指,也差不多了。
唐时锦直接下令,每百人一个小队,到之前去过的地方,先找着之前记录种植情况的老农,然后下去检查稻谷的生长,一亩地至少要取二十个稻穗称重并详细记录……顺便把这些人的另一半工钱给发了,稻谷也要给银子买下。
同时,王慎行那一边,也动了起来。
打发了人下去各县,通知他们开始收粮,然后每一处都有人监督,先称重估量,之后再说契书的事儿。
至于这些官员们,只需要到处巡查一下,表示重视就可以了。
王慎行这一番动作,全都需要时间。
所以唐时锦这边统计完了,他们那边也都部署好了,一声令下,四处都开始收粮。
老百姓们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张旗鼓,整齐划一的收粮。
但再看看这从未见过的大稻穗,又觉得多么重视也不为过。
那边炎柏葳也没闲着,约了不少文人前来见识这样的盛世之景……真的是盛世之景,这么多人齐下手,干的热火朝天,又人人脸上全都喜笑颜开的场景,看在眼中,真叫人颇多感慨。
唐时锦和戚曜灵、江必安一行人,没有跟众官员一起,但也在四处巡查,说真的,看到不少锦衣卫,自然而然的跟老百姓帮忙的时候,她真的有点鼻酸。
她忍不住要小小的自豪一下,想着他们这么做,有没有一点点,是受了她下乡时身先士卒的影响呢?
她静静的看着这一幕,江必安缓缓回头,看了她一眼。
他眼睫一跳,迅速转头看向她视线所及之处,好一会儿,又不知不觉的转回来,看着她。
他时常猜不到她在想什么,但是此时,他觉得他知道。
因为这时,她整个人都显得格外温柔,周身像覆了月光一般的温柔,与她平时一点都不一样。
戚曜灵咳了一声。
江必安迅速垂眼,然后平静的转开了头。
戚曜灵道:“师父,过去看看。”
唐时锦点了点头。
她过去拿了他们收来的记录,记了他们栽种过程中的心得,以及这一片地的晴雨光照情况,还有后来的称重。
这个年代,还不习惯用样本和数据来记录事情,所以,她准备以此事做为开始。
他们跑了一整天,把四百余份记录全都收了回来,其中又包含了近三千亩地的近八万样本记录。
唐时锦挑出来十几个帐房,用她的方式,把记录整理了一下,写出了一份极其详细的研究报告,然后又得出了一个结论。
然后她拿去让炎柏葳看了看。
连炎柏葳都震惊了。
他仔细的看了很久,叹道:“这种方式,实在是太实用了,若在各处推行此法,那上位者,不出门知天下事又有何难?”
唐时锦很实在的道:“未必,数据也是可以造假的。”
炎柏葳噎了一下,扶了扶额。
唐时锦道:“所以你就别感慨了,赶紧改吧,我先赚了这敢为天下先的红利再说!”
炎柏葳只能提了笔给她修改,改的更适合这个时代,也更容易让人理解,同时能够让人深刻的看清楚,她在这其中耗费的心血……对,她本来就耗费的就挺多,但看上去至少还多十倍的样子。
毕竟之后还要教各地种新粮,所以,这份研究报告,不止是皇上看,民间也会流传的。
而在她忙碌的空儿,外头也在一刻不停的收粮,过称,整理,入仓……
也就在这个时候,吴皇后崩逝的消息,终于陆续的传入了众人耳中。
因为当时闹的实在太大,知道的人太多,封口都封不过来,所以大家听到的消息,还都挺全的。
乍听之下,众人无不惊骇。
但除了知道些内情的沈刺史之外,还真没有人怀疑,唐时锦是先得了消息。
毕竟实在太远了,鸽子都飞不过来!
所以,真的是上天梦中示警?那这个梦,又有何寓意?
之后,又过了几天,圣旨才下了,只简单的说吴皇后是病死的,二十七日内民间禁宴饮嫁娶等等。
唐时锦有点诧异。
她还以为这么一闹,元盛帝就算是装,也得装的重视一些,起码要禁三个月的,没想到只有二十七天。
这么一来,倜傥园开业什么的,几乎不受影响。
等这边打理完,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了,既然有了这个事儿,那就慢慢来就是了。
这个时候,新粮也全部收完了,也统计完了,不算旧粮,只算新粮,产量平均起来,居然有原本产量的四倍还多!!
当然了,不用唐时锦说,大家也不敢把这个量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