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几个人就开始说专业问题。
唐时锦把人送到庆王府,就骑上马儿走了。
炎柏葳听她叨叨叨的说了一遍,只点点头,一直到晚上,把儿子抱下去,他才搂住她,慢慢的把她的袖子牵上来,把玩着腕上的朱砂串珠。
烛光下,玉腕粉白光润,朱砂鲜红夺目,串珠坠子摇摇摆摆的垂在指下。
他缓缓的把手合入她掌中:“什么叫美?这才叫美,知不知道?好看的我都想把你吃下去……”
于是一整晚……她只穿了这一串红珠子,皇帝陛下身体力行的表达了他的真爱,红梅落雪,搅碎残红,直到点点嫣红开遍……确实挺美的。
很快,穆完璞便把简秋罗赎了出来。
然后几个人还又邀请了两个极擅画的文人,一起去看简秋罗舞蹈。
唐时锦自己也去看了。
简秋罗这支舞,显然是为了凑合首饰现编的,动作偶尔还定个格,方便他们画,上了浓妆,眉间挂着正红的眉心坠,更显得五官绝艳,衬着朱砂红,简直看的人目眩神迷。
但是咋说呢,“原谅我没文化,一句啥啥行天下”。
那些个文人诗都吟了八首了,唐时锦脑内只循环播放“好看好看真好看”……
但不管怎么说,后来这些人全都画出了画儿,她提前就拿了曾思故的画做演示,没人画那种胖胖版,全都画的很写实……还都挺好看的,后来又考虑到刻印的问题,又来回的改了半天。
可是一改,就会逊色很多,印出来只会更差,完全没有那种交相辉映的感觉了……
几个人商量了两天,后来唐时锦一想,索性弄成了玻璃画,成套的首饰用玻璃盒来包装,盖子上画玻璃画,做好了会有一种3d感,而且晶莹剔透的,用这种感觉,来弥补其它的不足。
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就商量着,调整成了一个系列,一共有十二幅画。
唐时锦也就配合着这十二幅画,弄出了十二个套系,例如莲花套系,貔貅套系等等。
另外还做了透明盒子的男士系列,例如文昌笔、状元鱼、一鸣惊人,三元福豆等等,也做了十二个套系。
各种散件儿就没有盒子了,单独卖。
赶在腊月之前,用最快的速度,铺往各地,毕竟这种东西,过年是大大的旺季,求平安啊,开运啊,犯太岁啊,本命年什么的,没钱都得请几个回去。
唐时锦还给家人朋友也都送了,连卫时磊都千里迢迢的送了过去,陪都的薛凤连和穆狐狸,包括谢不渝和贺元宵,沈刺史一家人等等,也都与年礼一起送了过去。
毕竟家里人,包括桃家人,就没有一个不好看的,戴上这就是活广告好么!
只有小甜宝没有。
因为这会儿他正是吃手手的时候,怕他往嘴里塞。
小甜宝自从周岁生日时,叫了一声爹,这些天时不时就蹦出一个字来,“父皇”这种高难的还叫不了,但爹、娘、吃、水,玩……什么的,已经说的很溜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而且她儿子真的长的巨萌,小脸超肉,眼睛又大又黑又亮,睫毛长的扑闪扑闪的,看人的时候,真想把什么都给他。
晚上她还跟炎柏葳道:“将来全靠你了,因为我可能舍不得骂他。”
炎柏葳乐观的道:“没事儿,让义父和祖父唱白脸,我们都唱红脸。”
唐时锦:“……”
狡猾还是你狡猾。
两夫妻睡到半夜,外头有人敲了敲窗子:“主子,主子醒醒!”
炎柏葳应了一声:“嗯?”
第749章 昏君妖妃
外头影卫道:“太上皇驾崩了。”
元盛帝的精神支柱万氏死了,他果然也没能熬多久。
元盛帝这一驾崩,举国……欢庆??
大庆朝并没有人殉的规矩,所以就算有子的宫妃也不必殉葬,只有汪忠言挺豁的出去,自尽殉主了……这样一来,一死万事消,他母亲和弟弟,全都不会受他连累。
守皇陵的废太子也被召了回来,硕大的一座肉山……跪都跪不住。
见到唐时锦时表情很复杂,一副“没想到你当初居然骗我”的表情,但是怂的很,并没敢过来质问她。
因为元盛帝恰恰好就死在了万贞儿的百日祭,所以,万氏这妖孽之名,是真的彻底洗不掉了。
引发的连琐反应就是,朱砂饰品大卖特卖。
每天都卖断货。毕竟现在是纯手工时代,工坊加班加点的生产都不够。
就连朝廷命官,都人手一串朱砂佛珠,掩在袖子里,半刻都不离身。
他们是真的信。
尤其亲眼见过万氏死状的,更是信的不能再信了,不然这种种……说巧合实在是说不过去。
而且还有很多人想买朱砂的锦字佩,不少人去店里问。
当初唐时锦在茂州做锦字佩,本来是为了造势的,但后来她越爬越高,锦字佩在茂州就越来越火,然后又渐渐延伸到各地,如今大家都把锦字佩当成常态饰品了,首饰店平时都会有卖,商人也真有不少佩带的,这是为了求财。
但现在,他们是真切的觉得,神佛太远了,只有唐时锦这种真神的运势,才能压的住昏君妖妃的戾气。
唐时锦也没有阻止,既然有人买,那就做啊!赚钱的事儿谁会嫌少?
所以,万氏和元盛帝,算不算是用生命为大庆做了最后一点点贡献?
元盛帝再昏聩,他死了也是二十七个月的国丧。
余外,朝上二十七日禁朱批,民间百天内禁宴饮作乐,二十七日内禁嫁娶,但因为正好逢年节,考虑到民俗,所以诏书明令勿扰百姓,把不准屠宰什么的给去掉了。
因为元盛帝驾崩的很不是时候,所以这个年过的一点都不热闹。
本来应该在乾清宫停灵的,但是炎柏葳才不要,于是直接下旨,就停灵在了万岁宫,因为路远,又是年节,所以丧葬之仪,一切从简,难得的没有半个人跳出来参。
停灵二十七日下葬之后,年也就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唐时锦一算朱砂的帐,又到手三百多万两……又超过了一年的国库收入。
连桃相听闻之后,都忍不住感叹:“真不愧你是财神,为什么就能赚的这么容易?”
他一脸的不可思议。
唐时锦笑道:“这也不算什么,我自己生意赚的比这还多。”
她跟他商量:“义父,我想做学校。不是学堂,是学校。”
之前炎柏葳还是太子的时候,在京城做了包罗天下书的图书馆,又在各地做了“足下阁”,但是天下图书馆,主要是让举子们有机会看到一些世家秘传的古籍,而足下阁,是真正的启蒙。
而唐时锦现在想仿效现代的学校,分程度,分专业做学校。
例如普通学校,孩童启蒙、教算帐、同时教一些技工,例如铁匠、石匠、木匠之类的,总之就是初级谋生技能……
再有高等学校,主要就是教那些需要深研的技能,例如医术、制香、制茶等等,主要给识字的,有一定基础的人。
她坐没正形的盘膝在那儿,跟桃相叨叨。
炎柏葳今天算是陪媳妇儿“回门”,刚才抱着儿子出去转了转桃相府,跟桃大和桃二一起回来,也都加入进来,一起商量。
这个事儿,又是一个需要操好几年心的事情。
从建校、师资、招生、日常管理……等等吧,全都需要细细筹划,而且过程之中,也都需要可靠的人去管控,调整,要走上正轨,乐观的估计也得三年。
唐时锦和炎柏葳,都属于那种不喜欢拿大事去“试验”的人,很讨厌失败,所以一时之间,还真挑不出一个放心的人去做这件事。
而且唐时锦的意思,是想用唐家的名义去做,也就是说她捐银子去做。
这样一来,又不能动用朝上的人,桃相举荐的,桃大郎都说不涉俗务,换句话说,就是才华有余,未必有处事之能。
炎柏葳道:“此事是不是应该朝廷出面比较好?”
“是的,是比较好,”唐时锦道:“可你没钱。”
炎柏葳:“……”
扎心了。
可确实是。虽然她很能赚钱,国库补的很快,但之前亏的厉害,这一头补了,那一头千头万绪,又得源源不绝的往外支,他还真……没钱。
起码得有个两三年才能周转开来,变的从容。
炎柏葳长叹了一声。
桃大郎忍笑道:“也无事,如今唐家出面,也与朝廷出面差不多了。”
几人商量了半天,唐时锦一拍扶手:“什么难不难的,先建校!问题一个一个的去解决!”
桃相道:“锦儿实实是大庆之福。”
炎柏葳笑看了她一眼。
然后他跟桃相商量,“义父,今年开印之后,要开始推广麦、黍、菽的良种,你说此事派什么人去做合适?”
桃相道:“此事干系重大,臣以为让平郡王,或者靖王世子去,比较合适。”
炎柏葳沉吟良久:“那就让平皇叔去吧!”
于是一开印,就下了旨,将平郡王调到户部,专司此事。
这次推广的良种有四种,春玉米、春小麦、红豆和绿豆,这几种,各有最适宜种的地区,需要奔赴各地,所以炎柏葳还抽调了五千锦衣卫协助保护,命穆星昴随行带领。
但即便抽调,炎柏葳也仍旧坚持把锦衣卫归在总缉事厂名下,连唐时锦都看不懂这操作。
平郡王为人极为谨慎,如今朝中经过了几轮清洗,已经算是气象一新,但下头的人可还没换过,所以去一个这样的人,倒是刚刚好,身份压的住,又不用担心同流合污。
过了正月,七皇子回来见驾。
这倒霉孩子也是挺惨的,因为他当初给万氏跪灵,是元盛帝下的令,他没法拒绝。
既然连万氏都跪了,元盛帝,亲爹,他又怎么能不跪?有什么理由不跪?
所以再怎么从简,唯有他是从头跪到尾的。
要是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