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希林作为第四期学生,这晋升的速度不慢,担任的第一步兵营的职务也不轻,而且这样的人如果要继续晋升,还不得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弄一个少卿军爵啊。
现在的年轻人,太可怕啊!
吴冠林心里暗思着这些,但是林子然却是显然不会有吴冠林这么多的担心。
现在他任命手底下的军官,原则很简单:任人唯亲之下唯才是举!
只用嫡系,只重用嫡系里有能力的!
非嫡系将领甭管有没有才华,全都不用,那些投降的军官,甭管有啥才华,一律软禁。
即便是主动投诚的军官,那也是给一个闲着、虚职养起来,那些态度好一些,也的确有些能力的就给副职或者参谋类职务。
但是绝对不会让他们带兵!
这是林子然最近几个月在人事任命上的最大变化!
这从如今的罗安守备军里的几乎所有带兵的军官,哪怕是一个排长,特都是清一色的随营学堂出身,当然了,正式班的还是比较少,大多基层军官还是速成班出身的。
现在的林子然情愿用一群只有二十岁左右甚至十七八岁的年轻军官,也不愿意去用那些看似是职业军官,但实际上不怎么可靠的投诚或投降军官。
唐希林虽然年轻,这满打满算带兵也不足一年,但是在林子然看来不是什么问题!
年轻还意味着更有冲劲,至于经验不足,现在带着一个营不也挺好的,这稍微累积点经验,带一个团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了他林子然麾下的部队,采用的新式新式战术,不管是行军还是作战,都和传统的线列部队不一样,也就是说,其实很多传统军官他们在军校里学的,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并没有什么用,甚至会因为战术思维的僵化而导致难以改变。
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线列作战才是主要的作战方式,弄一堆散兵的话不伦不类,趴着打仗更是没有勇气,有失体面的做法。
但是唐希林他们可是在随营学堂学习的时候,学的就是新式轻步兵战术,这也是导致了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就认为仗就是该这么打的。
这些差别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情况也是导致了,就算林子然现在想要重用那些投诚或投降军官,但是也没法用,因为他们都不会指挥这种采用新式战术的部队。
想要用他们,还得对他们进行重新培训呢,而有这功夫,林子然还不如直接招募年轻学子进行培养呢。
这几年他算是发现了,其他藩镇里的众多所谓的职业军官,也就那样,看似一个个军事理论丰富,作战经验也丰富,但是投降、投诚的经验同样丰富。
还不如直接招募年轻学子重新培养呢,虽然年纪人经验不多,各种阅历也不多,但是也更加容易培养,更加容易塑造他们的价值观。
毕竟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用顾忌那么多。
现在的这个唐希林,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人年轻,实际上从他进入随营学堂到现在,前后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
从军时间短暂,作战经验也不算多么丰富,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也是按部就班,算不上多么的惊艳。
但即便是这样,他也是合格的发挥出来了第一师的战术风格,或者是吴冠林制定的新式步兵战术的战术风格:迂回进攻!
如今林子然麾下的部队,尤其是第一师和第二师,因为全面采用了后装步枪,新式编制、新式轻步兵战术,因此他们的作战风格也是相当的特殊。
尤其是在进攻作战的时候,风格尤为明显,那就是不断的进行迂回包抄!
小到一个连,大到整个师的行动,他们基本都是这么干,或者说他们也只会这么干,至于其他的更加灵活多变的战术,不好意思,他们暂时还没到那个程度。
这样一支由年轻军官带领的年轻部队,经验是缺乏的,但是风格却是特殊的。
现在,定江要塞城外的战斗,第一师的战术风格就是相当的明显,以至于吴冠林看了后都是有点无语,忍不住对林子然道:“大人,这第一师的作战风格有些固执了,打来打去都是迂回包抄,现在敌军不太了解我们,所以效果还可以,但是一旦敌军对我们比较了解了以后,恐怕就会被敌军针对了!”
林子然却是微笑道:“针对又如何!”
林子然看似面带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但是内心也是无奈。
就现在这些军官的素质,能按部就班玩个迂回包抄就很不错了,如果是更加复杂,更加灵活多变的战术,根本就玩不过来啊。
军官的整体战术素养跟不上,谈什么高深战术那都是多余的。
再说了,迂回包抄这种战术听起来简单,似乎也很没有新意,但是玩得好了效果照样大的很。
甚至迂回包抄这种战术,如果能够发扬光大的话,那么就能够形成众多战术的基础。
所以,哪怕现在第一师的战术风格已经是非常的刻板,不太灵活,打起来还非常生硬,但是林子然依旧不愿意去改变什么,继续这么打。
短期内是不会去折腾太多乱七八糟的各种战术。
更别说,现在效果还挺好的,第一师里,负责左翼迂回突击的第一步兵团已经打开了缺口,其他部队也是正在跟上。
敌军眼看着防线出现了缺口,一度试图调集兵力进行反扑,试图重新填补缺口,但是第一步兵团作为林子然麾下最精锐的嫡系部队,战斗力自然是比其他部队强得多,尤其是集中了众多随营学堂里的年轻优秀军官。
这里头可是不少人抱着为大恒统一而战的想法战斗的。
他们坚定认为自己是为了大恒的统一而战,而对面这些敌人都是阻挡大恒统一的大恒罪人,这打起来纵然会害怕,但是依旧会拼命。
在第一步兵团的将士们抵抗住了敌军反补后,第一师的全线突破也是宣告了成功!
当天中午大约十二点,第一师的将士们已经是推进到了定江要塞城头下,并掩护工兵部队展开作业,以便进行爆破!
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
在冷兵器时代,一座有着高大又厚实城墙的城池,同时进攻和守方的将士素质相当的情况下,进攻方是很难通过强攻的方式攻克该城池的,非要进攻的话,至少得准备多倍甚至十倍兵力。
即便如此,大多时候进攻方哪怕死伤惨重了也无法攻克。
因此大多时候,进攻方更倾向于围城的方式,围个一年半载坐等城内的守军自己崩溃。
等到了滑膛枪炮时代,城墙的作用依旧非常的明显,尤其是棱堡体系出现后,一座坚固的棱堡要塞依旧难以攻克,哪怕进攻方拥有绝度优势的兵力以及火炮也是如此。
所以棱堡体系出现以后,而滑膛枪炮的依旧处于实心炮弹作战的时代里,进攻方是不会傻乎乎的去攻打敌军的棱堡要塞的,而是会留下一定的兵力包围或牵制要塞内的守军,主力绕行深入敌国腹地。
这一时期开始,部队的作战方式已经是从传统的攻城战,变成了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的火炮以野战火炮为主,这在恒奥战争时期体现的相当明显。
不过随着榴弹的出现,火炮也是越来越巨大,巨型榴弹炮的威力越来越大,火炮自身重量越来越大,同时以往坚固的堡垒在这些重炮面前已经是没有了以往的强大防御力。
因此最近几十年里,战争的模式就是演变为攻城和野战并重。
程凌峰时代的罗安军就是强攻过重广城这座要塞,而且还打下来了,这并不是建立在兵力的绝对优势上,而是建立在绝对的重炮火力优势上。
现在,林子然打定江要塞也是如此,甚至林子然麾下的罗安军火力还更加的强大,不仅仅有着数量众多,口径庞大的前装重炮,更有试验炮兵营里的后装火炮。
其火炮部队的战斗力,已经是超过了当年程凌峰时代的炮兵部队了。,
毕竟程凌峰时代里,其炮兵部队装备的还是传统的九斤野战炮,实心弹射程还局限在一千米之内,发射榴弹甚至只有八九百米的有效射程,采用的榴弹还是木制引信。
而这几年,南海机器局掀起了新型野战炮之风,各藩镇开始大规模装备新型的一百二十毫米口径,实心炮弹有效射程可以达一千五百米以上,榴弹射程也能够达到一千二百米。
同时推出来看的圆盘金属引信、栗色发射药等一系列新技术更是让青铜滑膛炮发展到了几乎现有技术的极限。
仅仅是滑膛炮就已经变化这么大了,更别说林子然还搞出来了后装火炮呢。
强大的炮兵部队,确保了林子然麾下罗安守备军的强悍攻坚能力。
重炮持续轰击下,李定钧的守军根本无法抵抗,甚至都无法掩护城外壕沟守军作战,最后导致城外壕沟的守军连接被击溃。
战斗爆发数个小时后,等到中午时分,整个定江要塞的外围防御阵地基本已经是被第一师和第二师攻克。
随后林子然亲自下令下属的多个工兵营齐齐上阵,在不同方向同时开始爆破作业。
再搞,再厚的城墙,也是挡不住工兵的爆破!
经过一个中午再加上午后的持续高强度作业,等到傍晚时分的时候,林子然麾下的工兵部队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爆破。
沉闷但是却巨大的爆破声响起后,西北面的主爆破点瞬间腾出来了巨大的烟尘。
巨大的声响让远处的林子然听了赏心悦目,但是另外一处城头上的李定钧,却是面色瞬间惨败!
完了,一切都完了!
在如此威力的爆破下,城墙定然会坍塌的,纵然坍塌后依旧会形成巨大的乱石堆,但是却已经不能和之前的竖直的城墙那样阻挡敌人的步伐了。
想要阻拦?
怎么阻拦?
城内的守军早已经军心士气全无,慌乱无比,而且是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