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保密妥当,足以让大恒海军在射程上保持一个巨大的优势,而这个射程优势在关键时刻,尤其是进行海上决战的时候,是能够起到一战定乾坤的战略作用的。
光学测距仪的研发成功,也是让林子然颇为高兴,他可是比海军的将领们更清楚这小玩意的作用。
有了光学测距仪之后,这意味着海战的距离将近进一步拉升,从之前的一两千米提升到五千米甚至六千米的距离。
这种情况下,战舰的设计也要进行相对应的改进。
在五千米外击中敌战舰和在千米距离上击中地战舰,这威力可是天差地别呢。
这意味着己方战舰的威力需要更加的庞大,精度更高,这样才能够配合光学测距仪在五千米以上的距离命中敌舰,同时保证足够的威力。
而现在的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径的永林级战列舰的主炮,威力就是有些跟不上了。
如此也是当大恒帝国海军出现了极为尴尬的一幕!
那就是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海战中远距离命中的办法,但是却是缺乏一款能够在远距离上能命中敌战舰,并击穿敌战舰装甲带的主炮!
于是乎,这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径主炮刚研发出来,就已经是落后了,海军那边甚至都想要暂停了该舰炮的上舰计划了,等把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舰炮弄出来再上舰了。
但是总归是没这么干,毕竟两艘永林级战列舰都已经施工大半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口径相同,现在提前针对船体进行针对性改进的话,以后也可以换装三十倍口径的舰炮。
但是,预定后明今年年底开工的永林级三号舰以及明年上半年开工的四号舰则是暂停计划,并直接进行设计修改,直接设计为配属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的战舰。
针对后续战舰的主炮,海军提出了最低标准:最低也得是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主炮!
为此,海军宁愿拖慢后续永林级战列舰的三号舰以及四号舰的施工进程,也要安装更长身管的三百毫米主炮。
至于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主炮怎么解决!
海军根据三大武器公司现存的各大口径舰炮项目情况,直接把南州机器局以及京州机器局以及其他相关企业、部门里的大口径舰炮项目进行整合。
设立了归属海军直接领导的大口径舰炮研究室,专门负责一百七十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的研发工作。
该研究室下设五大项目组,分别一百七十毫米项目组、两百毫米项目组、两百五十毫米项目组、三百毫米项目组、三百五十毫米项目组。
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海军这一次,是打算拼了老命也要把新舰炮给搞出来了!
同时为了集中力量,他们砍掉了很多都还没研发出来,但是就已经落后的舰炮计划,比如一百七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两百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两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
因为海军觉得,这三百毫米舰炮都奔着三十倍口径去了,那些口径小一些的舰炮,身管自然是要更长一些,要不然有啥用啊
所以主力舰炮研究室里的项目组的舰炮研发计划,都是按照先进标准去的,同时还采取了研发当代主力舰炮的同时,着手预研下一代新舰炮,并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比如三百毫米项目组,目前主要研发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舰炮,同时开始预研三十五倍口径身管、四十倍口径身管。
并且海军坚定的认为,更大口径的舰炮才是未来,所以才会有了三百五十毫米口径舰炮的项目组,并针对三百五十毫米,甚至四百毫米口径的舰炮进行前期研究。
并针对未来这些更大、更长身管的舰炮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提前进行技术储备。
比如现在,现在舰炮工厂的技术设备,可以用来搞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舰炮,但是想要进一步搞三十五倍,四十倍口径的舰炮就很难了,只有三百五十毫米口径的舰炮,这玩意对技术要求更高,对设备要求更高,哪怕是个样式货,大恒帝国现在都搞不出来。
所以,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设备了,因为这些设备往往也是需要进行研发,所以如果不提前准备的话,以后会非常的麻烦。
海军这边为了舰炮,已经开始拼命了。
海军那边因为合像式测距仪而调整的造舰计划,可不仅仅是永林级战列舰,就连已经是进入后期施工阶段的统一级战列舰,也是对已经配属的舰炮进行了调整,主要是调整舰炮的仰角,以便获得更大的有效射程。
而其他舰种的后续造舰计划也是遭到了重大改变。
第六百四十五章 装甲巡洋舰
大恒帝国海军虽然现在实力微弱,最具战斗力的还是船旁列炮布局的平波号铁甲舰,几艘只有区区两千多吨的穹甲巡洋舰则是扛起了帝国海军主力舰的重担。
几艘一两千吨的无防护巡洋舰则是成为了帝国目前执行侦查巡逻任务的重要战舰。
至于那一大票早就落后的老旧巡洋舰以及铁甲舰,看似数量不少,不过现在之所以还没有退役,那纯粹是因为新舰还没有服役,还需要他们维持舰队规模,维护海岸线安全以及训练海军官兵而已。
但是,弱小的大恒海军却是野心勃勃!
因为他们背后站着的是一个拥有强大战争潜力的帝国!
大恒帝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后续的海军建设规划那可是直接奔着和克鲁尔王国抢全球第一海军去的。
尽管其时间跨度会比较漫长,少说也得十几二十年时间才能够完成。
就算是想要让大恒帝国成为区域性海军强国,没少也得四五年以上的时间。
不过这都没有阻挡大恒帝国海军的庞大野心!
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奔着全球进攻性海军,全球第一海军去制定海军发展计划的。
这也是直接反应到了海军的一系列的造舰计划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人员培养上。
之前建造的两艘统一级战列舰,只是试水而已,这两艘标准排水量七千多吨,满载排水量八千多吨的战列舰,虽然也不错了,但是距离帝国海军的需求已经很大,所以这才有了永林级战列舰的计划。
初始设计就是标准排水量九千多吨,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
而现在因为合像式测距仪的出现,预定海战距离的拉开,所以还在还在船台上的永林级战列舰直接进行了设计变更,准备直接配属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主炮,为此不惜冒着建造时间拉长,服役时间延长,造价上涨的代价。
这就是为了不至于花费了几百万恒元的战舰,在建造出来的时候就面临着尴尬的过时落后的境地。
不过这也好在是因为两艘永林级战列舰,首舰永林号也只施工了三个月不到,还处于前期船体施工中。
至于二号舰永安号更是刚铺设龙骨不久,改起来更容易。
这也就使得了这两艘永林级战列舰能够进行设计变更,不然的话和两艘统一级战列舰,船体工程都已经完成大半的情况下,就很难进行太大的设计变动了,顶多就是预留一定的后续安装更长身管的炮座空间而已。
而其他战舰种类的建造计划也是如此!
大恒海军是对在建以及预定建造的各舰,甭管是巡洋舰还是辅助舰都是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
其中最为普遍的改进就是增加了火炮的仰角,以便获在合像式测距仪的辅助下,进行远距离炮击。
同时一些施工不久,或者准备施工的战舰,直接更改设计准备装备更长身管的舰炮。
而已经施工到中后期的,也要求预留更换同口径长身管舰炮的空间。
大口径要保持,但是身管要更长,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海战距离增加之后,依旧保持足够的精度以及威力。
甚至准备下个月开工的四千吨岸防铁甲舰丰阳号更始被直接取消了建造计划。
去年的时候,海军拟定造舰计划的时候,虽然远洋舰队的建造计划固然是重点,但是也选择了有限度建造若干执行近海防御任务的岸防铁甲舰、小吨位浅水重炮舰、近海巡逻舰为主的等近海内河舰队。
本意是在远洋舰队,尤其是大批战列舰建造服役之前,能够让帝国海军拥有一定的防御性力量。
但是数个月后的今天,海军内部自己却是否定了继续建造大规模的岸防铁甲舰舰队。
海军认为纵然前期的过渡时期需要一定的防御力量,但是海军内部讨论了几个月后,认为那些几百吨,顶多一千多吨的浅水重炮舰就可以升任港口、河口防御作战的任务。
没必要搞三四千吨的中大型岸防铁甲舰,毕竟这四千吨级的岸防铁甲舰也不便宜,一艘三四千吨的岸防铁甲舰,再怎么也得一百多万恒元呢,毕竟就算是岸防铁甲舰但是要想要发挥出作用来,也得采用新型大口径舰炮以及新型蒸汽机以及装甲。
但是现在的战舰,装甲、舰炮、动力这三大部件的成本几乎就占据了整艘战舰的大部分成本,
用昂贵的蒸汽机、大口径舰炮以及装甲去建造一艘航速慢,低续航力,低干舷,无法远洋航行只有防护和火力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大恒帝国海军认为这不符合帝国海军的需求哦。
有这钱,我们为什么不去多建造几艘大型巡洋舰甚至是战列舰呢?
岸防铁甲舰或者类似定位的重火力高防护低航速的铁甲舰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大恒帝国海军。
相对来说,人家奥尔王国这一类型的战舰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奥尔王国,其他的诸多国家,甚至连奥利萨帝国的海军都是充满了这种强调火力以及防护,轻视航速和续航能力,适航性的战舰。
因为他们的海军,战略任务是控卫海岸线,抵抗敌人从海面上入侵,就算有一些海外利益需要维护,他们一般也是倾向于用中小吨位的铁甲舰或者巡洋舰去海外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