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磨蹭蹭到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才初步解决了量产问题。
但是这个时候,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舰炮的技术却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并且在采用了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之后,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因为更长的身管,其炮弹在中远距离上的穿甲能力甚至比三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还要更强悍。
同时具有整炮重量更轻的优势,三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达到了六七十吨,但是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舰炮的重量只有五十吨不到。
权衡之下,海军上半年就已经是确定抛弃三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在新一代战列舰上使用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舰炮,那个时候夏季演习还没有开始,第三次海军发展计划还没有影子,预定的新一代战列舰还是低干舷战列舰呢。
因为在三百毫米口径舰炮上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研发、生产经验以及技术,所以海军舰炮研究院是把目前舰炮研发力量,继续投入到三百毫米口径舰炮上来,并试图进一步提升威力,开始研发四十倍口径炮管。
同时也是展开了对四十五倍乃至五十倍口径的三百毫米舰炮的预研。
当然了,更大口径的三百五十毫米舰炮也没有被放弃,而是继续进行研究,但是考虑到三百毫米口径舰炮的威力以及后续的四十倍口径舰炮乃是四十五倍口径舰炮,大口径的三百五十毫米口径舰炮,一开始就是被定为在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达到四十倍口径。
因为考虑到未来的技术发展,只有这种长炮管的三百五十毫米口径舰炮,才能够比三百毫米口径长身管舰炮具有更大技术优势。
但是新一代舰炮的研究,乃是大恒帝国里的保密项目,外人根本弄不清楚,奥利萨帝国的人还以为大恒帝国已经是搞出来了三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并准备设计建造搭载这种舰炮的战舰了呢。
这让奥利萨帝国那边比较惊慌。
为了对抗大恒帝国的永林级战列舰以及无尽海级战列舰,他们就已经是费了极大的力气了,这些年来他们陆续通过了海军扩张方案以应对威胁,包括建设大规模的鱼雷艇舰队、岸防重炮舰以及更主要的新锐战列舰。
他们已经从克鲁尔王国订购了两艘配属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的国王级战列舰改进型,随后根据该舰自行建造两艘。
虽然规模并没有大恒帝国海军的庞大,但是加上他们的一些二等战列舰、岸防铁甲舰以及鱼雷艇等辅助兵力,他们有信心抵抗大恒帝国海军南下。
然而如果大恒帝国海军开始建造并配属三百五十毫米口径的舰炮,那么性能就能进一步提升,进而压制己方的四艘战列舰。
这个时候,他们必须采取行动以维持海军的规模以及战斗力!
否认的话,他们很清楚自己一旦露出了软弱无力的迹象,北边的那些那些大恒人就会和疯狗一样猛扑上来。
通过诸多公开消息以及小道消息,奥利萨帝国方面已经是可以非常的肯定,大恒帝国海军已经开工了更强大的新锐战列舰,大概率就是配属三百五十毫米的新锐战列舰。
而且他们通过蛛丝马迹分析判断出,大恒人的动作不会小。
他们兴许会建造三艘、四艘甚至更多的新锐战舰。
基于这种情况,哪怕是心里不愿意,哪怕是财政都开始吃紧了,但是他们依旧在乾圣七年八月份正式启动了舰队扩张计划,以增加经费建造两艘更先进,更庞大的战列舰。
这已经是他们在大恒统一之后的第四次舰队扩张计划了。
从这也可以看的出来,大恒统一之后给奥利萨帝国所带来的庞大压力。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恒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
为了对抗大恒人的新型战舰,他们希望在新战舰上装备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只是船体以及其他部分他们都可以自行建造,甚至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这个三百五十毫米口径的主炮他们也能够折腾出来。
他们之前已经是成功自行研发成功了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径舰炮,并且在引入了一定克鲁尔王国的技术后,又是顺利自行研发了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三百五十毫米口径舰炮的技术难度更大,搞是可以搞,但是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所以他们尝试从克鲁尔王国那边引入一定的技术,以加快研发进度。
必须尽快解决舰炮技术问题,要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准备第二个方案,那就是继续沿用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但是一口气装上六门主炮。
但是没有太大的意外,克鲁尔王国拒绝了他们!
如果说直接订购战列舰,哪怕是哈罗德级战列舰他们也会卖给奥利萨人,毕竟两国关系还算不错,尤其是大恒统一之后,在海军扩张表现出来的强势以及大动作,让克鲁尔王国是越来越不满,甚至是感到了威胁,因此他们这几年也是刻意的开始扶持奥利萨人。
但是战舰可以卖,这舰炮技术呢,尤其是最顶级的三百五十毫米口径舰炮的技术,他们就不愿意卖了。
倒不是说关乎国防安全之类的,而是这卖了舰炮技术,那奥利萨帝国就不肯从他们那里订购战舰了。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但是吧,奥利萨帝国最近几年也是挺苦逼的,财政非常紧张,这一艘主力舰动不动就几百万恒元的,一艘哈罗德主力舰的外贸价,甚至达到了六百五十万恒元,购买两条那就是一千多万啊。
有钱也不能这么折腾啊,更别说他们最近还资金很紧张。
所以最后这战舰贸易自然就泡汤了,这个时候,奥利萨人也是脾气上来了,直接不要三百五十毫米口径舰炮了,就用他们自己的三百毫米口径舰炮,虽然说性能略微差了点,但是老子一口气装六门上去,弹药投射量一点也不差。
同时也是加大对自己三百毫米舰炮的升级改进工作,希望研发出来更长身管的三百毫米舰炮。
于是乎,没多久,奥利萨帝国那边的造船厂就是开工了一艘对于当代各国主流战舰而言,非常特殊的战舰,该战舰采用的是中轴线三座双联装炮塔设计。
首尾以及舯部各有一座双联装炮塔,沿中轴线布局!
同时他们为了加强防护,以对抗大恒人的三百五十毫米的舰炮,不惜进一步降低适航性,采用了封闭式炮塔设计,装甲带也是更加的厚实,主装甲带甚至达到了四百五十毫米钢面铁甲,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低干舷以及适航性极差的问题。
不过动力还不错,达到了十六节,就是续航力差了点。
其实这种六门主炮的中轴线三座双联装炮塔布局,大恒帝国海军之前也是折腾过,之前京州级战列舰进行选型的时候,三大方案里,两种都是六主炮设计,其中之一就是中轴线三座双联装布局,只不过该选型采用的是高干舷加半封闭式露炮台设计,而不是低干舷加封闭式炮塔设计。
不过当时的研讨会上大恒海军的高级将领认为这样得不偿失,因为中间的炮塔部署在烟囱或舰桥之间,射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会拉长船体,摊薄防护装甲厚度,导致整体防护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导致造舰成本上涨。
最关键的是,其实这年头的主炮射速很缓慢的,哪怕是各国海军的大口径主炮都已经普遍采用液压制退的方式,但是复进依旧依赖重力,整体射速非常缓慢,三百毫米口径的主炮,射速普遍停留在三分钟左右。
哪怕是大恒帝国这边已经是实现了中小口径舰炮的射速化,但是对大口径舰炮的射速研发进度依旧非常的缓慢,现在大恒帝国的最大口径的射速炮就是一百五十毫米了。
更大口径的主炮只能是做到半射速,也就是利用了一部分小口径速射炮的技术到大口径舰炮上,解决了制退问题,同时也是加入了弹簧辅助复进,但是整体而言射速依旧很缓慢。
除了制退和复进问题外,弹药太沉重难以装填也是制约着大口径舰炮提高射速,哪怕是有着机械设备的辅助也同样如此。
那个啥,没机械辅助的话,单凭人力根本无法完成三百毫米口径以上主炮的装填,那玩意的发射药就是大几十公斤呢,至于炮弹更重,达到了几百公斤重。
比如大恒帝国海军里的三百毫米舰炮,标准装药下,仅仅是发射药就达到了七十八公斤,这还是用的无烟发射药,如果是换成早年的黑火药还会更多。
其发射的二号穿甲弹、二号半穿甲弹,弹重三百八十五公斤。
四号高爆弹更是达到四百公斤重。
而且这些发射药以及炮弹都是属于危险无比的东西,平日不可能储存在炮塔内,而是存放在炮塔下方的弹药库,需要借助扬弹机把炮弹传送上来再装填。
单凭人力就想要把四百公斤重的铁疙瘩搬起来塞进炮管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必须依靠机械设备的辅助,不过这年头的装填辅助设备都还很简陋,所以也影响了装填速度。
大口径舰炮的复位、装填这两大问题都是进一步限制了大口径舰炮的射速,大恒帝国能够把新型三百毫米的舰炮的射速从三分钟提升到两分钟,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进步了。
为此他们改进了炮架,再重力复进的基础上,加入了液压制退、复进辅助装置,同时还对扬弹机为核心的整个弹药搬运流程设计了一整套的全新的装填辅助设备,甚至连弹药库的位置以及通道等都是经过了更精心的设计。
最后才能够做到两分钟一发的射速!
当然了,如果是提前把炮弹提升到炮塔里的话,六十秒内炮组成员就能够做好所有准备,完成装填可随时开火,第二次射击也能够控制在一百秒左右,不过再往后就需要两分钟以上了,这还是理论射速,实战中因为双方不断进行机动,还要进行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