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国外厂家发现镍铬合金具有更高的潜力,也是歪打正着!
他们好多年前就发现了表面硬化的好处,但问题是他们暂时还没能找到为大面积舰用装甲进行表面硬化的淬火工艺!
那个啥,表面硬化并还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古代的刀剑,再到现在各国战舰普遍采用的穿甲弹,都是采用了淬火工艺,而淬火工艺是用来干嘛的?就是为了表面硬化,提高强度。
但是战舰用的装甲板面积巨大,传统的浸渍发,很难对大面积的舰用装甲进行淬火工艺处理。
同时呢,他们在装甲发展的思路上,还是更倾向于复合装甲,一直尝试着对钢面铁甲进行表面硬化
他们在硬化装甲的研发上,路子走歪了!
话说七八年前林子然让工业部门搞硬化装甲的时候,帝国的技术人员也是走了弯路,傻乎乎的不断尝试用传统工艺对复合装甲进行表面硬化,后来发现这条路实在走不通之后,才是转而改进淬火工艺,搞出来李氏工艺后才具备了对大面积单体钢材进行淬火的能力。
以此才搞出来了硬化装甲!
国外的厂家一直折腾复合装甲,传统淬火工艺,这折腾来折腾去就发现,用镍铬合金钢进行淬火工艺的话,潜力会更大
不得不说这也是很巧合的事情!
虽然他们连给大面积装甲钢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的工艺都还没找到,镍铬合金钢的大规模制造更是难以解决。
但实际上,镍铬合金钢进行硬化后性能更好,这其实已经是蓝星各大强国科学家们的共识,各国的区别在于,能不能搞出来!
而能不能搞出来就得看各国的基础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的水准了。
这两样不达标,别说镍铬合金钢硬化装甲造不出来,就算是普通软钢硬化装甲也搞不出来!
要不然大恒帝国为啥把李氏工艺法列为绝密啊,就是因为这玩意重要啊!
帝国在硬化装甲上钻研多年,虽然现在也没能解决镍铬合金钢的生产问题,但是镍钢硬化装甲也挺好用的,甚至普通软钢硬化装甲也很不错。
这已经是足以掀起战舰防护的革命性进步了。
大恒帝国海军也不会在第三次海军发展计划里,已经把硬化装甲列入重点应用技术了,前期造舰以镍钢硬化装甲为主,普通钢硬化装甲为辅。
帝国从克鲁尔王国引入的镍钢制造工艺已经很成熟了,用镍钢为原料进行硬化处理的镍钢硬化装甲,成本是可以做到大规模装备的,不过这镍钢还是有点小贵。
以镍钢为原料的硬化装甲也不算便宜。
相对来说,匀质软钢就便宜多了,这玩意没任何技术难度,成本低廉、
因此在一些非主力舰上,海军就有些小气了,他们不舍的用镍钢硬化装甲,而是只用普通软钢硬化装甲。
所以帝国海军里使用的硬化装甲,其实是有好几种!
罗海厂的镍钢硬化装甲、普通钢硬化装甲,都是采用固体渗碳硬化工艺,性能略差,技术成熟,价格便宜,也称之为罗海装甲。
京州厂的镍钢硬化装甲、普通钢硬化装甲,采用的是气态渗碳硬化工艺,性能略高,刚开始量产不久,价格略贵,这种被帝国内部称之为京州装甲。
海军是这两种装甲都用!
毕竟帝国的政策一向来都是同时扶持两家以上的供应商,以促进他们的良性竞争,当然了虽然都用,但是订购量却是差距很大。
乾圣七年、乾圣八年确定的战舰建造,都是采用罗海厂的装甲产品。
而乾圣九年开始,海军的装甲采购已经是更倾向于京州厂的产品,因为他们的产品性能更优秀,价格虽然略高,但是也没高太多。
但是罗海厂的装甲订单依旧还有,只不过比较少了。
乾圣九年里,海军的装甲订单里,京州厂独吞了百分之八十,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订单给罗海厂!
罗海厂在装甲市场只辉煌了两年不到,就是被京州厂给打出了擂台,只能捡一些边角料订单维持温饱,他们自然是不甘心的。
最近他们也是在攻克气态渗碳工艺,但是仅仅是气态渗碳工艺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镍铬合金。
如今帝国的两大钢铁公司,都是集中了大量的力量研究镍铬合金的量产问题,谁能先搞出来,谁就能够获得海军的装甲钢市场,从而吃的满嘴油。
而帝国的硬化装甲发展也是给予了帝国大量中小型船只更强悍的生存力!
尽管为了控制成本,帝国海军在中小型船只上,都不舍得用镍钢硬化装甲,而是仅仅采用普通钢硬化装甲,但这也是硬化装甲啊,采用是气态渗碳工艺的普通钢硬化装甲,性能也是相当不错的。
给那些二等巡洋舰,驱逐舰之类的船只用上,那么就能够大幅度提升这些船只的防护性能。
哪怕它们的装甲非常薄,按照传统来说,只是属于钢壳无防护船只!
但是这一场薄薄的普通钢硬化装甲依旧给巡洋舰、驱逐舰带来了极大的防护性能!
对抗大口径炮弹自然是不靠谱的,但是对抗中小口径的炮弹,尤其是高爆弹很好用。
这也就导致了大恒海军新建造的一批巡洋舰、驱逐舰,看上去只是钢壳无防护船只,防护力渣渣!
但实际上防护性能并不差,随便几十毫米的硬化装甲,就能够挡住一百多毫米
大恒帝国海军甚至根据这种情况,展开了中小型船只的防护性能进行深入的探讨!
至于主力舰嘛,自然是使用更加昂贵的镍钢硬化装甲了,而且今年新确定的多艘主力舰已经是明确采用性能更优秀的京州装甲。
京州镍钢硬化装甲比罗海镍钢硬化装甲的防护性能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左右,虽然价格略贵,但是提升了防护性能之后,能够战舰更大的防护性能,为此海军也是愿意花这个钱的。
为了分别扶持这两厂,海军也是一视同仁,同时订购两厂的装甲产品,以配属给不同的战舰。
所以如今大恒帝国的战舰,其应用的硬化装甲是有两大类,并不是单一的罗海装甲或者是京州装甲。
而应用了硬化装甲的新型战舰,已经是有了多艘服役,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京州号战列舰。
该舰去年十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船体施工正式下水,随后进入舾装状态。
但是舾装进度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
京州机械公司生产的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舰炮出现了问题,因为该炮采用了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承受的膛压更高,生产进度受到了影响,等到今年二月份的时候,京州机械公司才是正式交货。
第七百零一章 京州级战列舰服役
等京州机械公司舰炮工厂把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径舰炮交货的时候,京州号已经是在等待舰炮等待了两个月了。
但是紧接着又发现主炮炮塔的液压传动装置出现了问题,推动炮塔进行最大速度转动的时候液压装置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
搞的又是紧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公关,等到四月份才是解决了液压装置。
京州号战列舰在前期的船体施工里没遇上什么问题,但是在舾装过程里却是问题频发,导致舾装进度一再延后,甚至都是推迟了半年以上。
这也是让不少海军高层很不满,不少相关负责人都是持续挨批。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恒帝国的基础工业水平本来就比较薄弱,哪怕是这些年用粮食、石油出口换取大量外汇,以进口大量的先进设备、引进技术,但是底蕴过于薄弱,所以哪怕是引进的这些技术想要消化也是难度很大的。
而京州级战列舰又是集当代蓝星各种最顶级技术于一体的顶级武器,对各类技术的要求极高。
因此也就经常出现了,设计师们设计好了,工业部门也是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能够搞出来,但实际操作过程里却是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研发生产进度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延误。
这就是基础工业不足,底蕴不够厚实,却又要强行上马京州级战列舰的后果了。
但是大恒帝国建造京州级战列舰的决定是坚定的,出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为此大恒帝国的最高统帅部的国防工业部,已经是为京州级战列舰的生产先后组织了二十多次大规模的技术攻关。
每一次技术攻关,那都是从全国范围内抽调技术专家进行集中攻关的。
说是兴师动众也不为过!
在这样的举国之力下,帝国总算是陆续搞定京州级战列舰建造过程里所出现的众多技术问题。
乾圣九年六月份,京州号战列舰正式舾装完毕后开始进行海试!
因为多项技术先后出现问题,导致舾装进度一再延后,实际上京州号战列舰刚进行海试没多久,京州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南海州号也已经完成了舾装并开始进行开始。
因此两舰的海试时间,相差只有半个月!
京州号战列舰海试结束后半个月,南海州号战列舰也完成了海试。
两舰完成还是后即将正式交付海军!
因为两舰海试完成的时间大体相同,都是在乾圣九年的八月份,所以海军决定同时为两舰举荐服役仪式。
基于京州级战列舰的重要性,同时又是两舰几乎同时服役,帝国皇帝林子然也是决定亲自前往曲平海军基地主持了两舰的服役仪式。
乾圣九年八月二十六日,皇帝林子然携带部分重臣,乘坐专列前往京州曲平海军基地,主持了京州号、南海州号两舰的服役仪式。
抵达曲平海军基地后,林子然一眼就看到了停泊在港口码头上的两艘巨大的战舰!
去年林子然来到曲平海军基地的时候,也去曲平海军造船厂参观过,那个时候京州号和南海州号都还没有完成船体施工呢。
但是现在,这两艘战舰却已经是出现在了码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