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氏家族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祥熙对此颇为感慨。他回到宾馆里曾对宋蔼龄说:“你看,前不久美国通过了一个中立法说是不允许向交战国提供武器装备。按他们的说法,中国目前是交战国,就不能提供军事装备。可是我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通过政府帮助买到了军火。” 
  “这有什么奇怪,哪里都是一样,灯下黑。”宋蔼龄不屑一顾地说。 
  “那你说,美国能卖给咱们军火,会不会也卖给日本人军火?” 
  “为什么不会?美国人最讲实用,只要对他有利,他就干。” 
  “妈的,我还以为他是特别关照咱们呢?”孔祥熙愤愤地骂到。 
  “他的工人要开工,他的工人要吃饭,他的政府要收税。他当然要想办法扩大出口。”宋蔼龄看了看孔祥熙又说,“你最近看报纸了没有,日本军部现在权力大得很,早晚有一天还要占咱们中国的便宜。咱们几时回去呢?” 
  “好不容易来这一趟,还不多挤出点油再走。” 
  孔祥熙其实也能理解美国,因为他太了解这个国家了。正如宋蔼龄说的,美国人是最讲实用的,不触犯他的利益,你就是掉进茅屎坑里他也不见得拉你一把。但你要真和美国叫真,美国人也决不手软。本世纪初的美西战争,就是因为美国客轮“梅因”号被西班牙击沉而爆发的。当然,孔祥熙还没料到,真正把美国推到英国和中国一边的还是日本。是日本突然袭击了珍珠港,造成了美国的直接参战。而美军打破了门罗主义参加到欧亚的反法西斯战场,对二次大战最后战胜法西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此之前,美国人在中立法的掩护下,正热衷于和日本和德国做生意赚钱。仅1937年至1940年,美国就向日本输出各类物资价值9.8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7亿美元。美国国会的所谓中立法如同一纸空文。 
  孔祥熙当然不会放过美国。在获得1000万美元的贷款并把它变为军火之后,他又向罗斯福请求购买石油。当时中国不能生产石油,汽车、飞机用油完全靠进口。因此当年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说法。 
  对此罗斯福总统亦表示同意。于是购买的汽油由美国轮船公司运往香港。在经过香港时,香港政府所征收的保证金是750万元,可见数量之大。这批汽油后来成为国民党政府的战略储备,为支援抗日战争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另外,孔祥熙在访美期间还达成了不少其他协议。如美国进出口银行同意中国购买20个蒸汽机车车头,价值7.5亿美元,可先预付一部分定金,其余5年内还清。 
  中国银行和美国国家银行签定“金银交换协定”,规定中国政府可以用白银向美国购买一批黄金。这批黄金可以暂存于纽约,以备急用。 
  孔祥熙还为中国驻美大使馆选定了新址。孔祥熙曾多次到美国,知道中国驻美大使馆是清朝时留下的老房子,虽已经修缮但房屋老旧,设施落后,而且是在黑人区,极不方便。大使馆人员也希望能换一处好一点的房子,以树立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威信。这次访美孔祥熙决心了却这桩心愿。他和宋蔼龄亲自在纽约双橡园地区为大使馆买了一幢房子,作为使馆新址。老馆旧址也不卖,而作为大使馆职员的宿舍。此举深受大使馆职员欢迎。 
  孔祥熙此次访美,为美中关系发展走出了重要的一步。美国希望扩大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影响,希望能控制中国,希望能在中国捞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而蒋介石、孔祥熙则希望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只要能得到钱,只要自己能从中取利,哪管子孙后代,哪管是不是丧权辱国呢?! 
  就是这次访问开始,孔祥熙开始大举向美国借债。到了1945年,美国在国民党政府所借的所有外债中占了75.55%。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向国民党政府共贷款1.2亿美元。同时,他们也把军火偷偷卖给日本。在这点上,美国人绝不会考虑蒋介石或孔祥熙的意见。他们从出口中大发横财。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政策才有了改变。因为不希望中国在抗战中失败,他们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仅1942年2月的信用借款,就达太平洋战争前给国民党政府借款的三倍多。 
  当时,美国不仅通过借款来控制中国,还通过掠夺中国的战略物资来影响中国。每次借款,他们都要以桐油、茶叶、生丝和钨、锑、锡等产品做抵押。 
  美国还基本控制了中国的金融和海关。孔祥熙当然明白,这样大举向美国借债对国民党政府意味着什么。他这次访美,将国民党政府所有的黄金、外汇的70%存在了美国的银行,总数达9500多万美元。后来,他又两次与美国订协议,希望美国出面收购法币,以“稳定”法币市场。美国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金融的目的,一度也同意了孔祥熙的要求,前后两次共收购法币5800万美元。特别是1942年,孔祥熙因滥印钞票引起了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竟饮鸩止渴,又向美国贷款5亿美元,使国民党政府在金融上完全依赖于美国。 
  1943年,由美国人出任国民党政府海关总税务司,于是英国人担任100年之久的这一职务,终于为美国人所代替。美国从此又取代英国,完全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当然,后来孔祥熙也和美国人产生了一些矛盾,以致成为蒋介石决心撤换孔祥熙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孔祥熙和美国的渊源是从小就注定的。尽管为了一些利益和美国人发生了矛盾,但他始终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也是最好的国家,是他最想往的国家。因此,在他下野之后,他把自己的归宿放在了美国,也把子女的归宿放在了美国。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就是孔祥熙访美期间,日军大举向北平进攻,爆发了“七七”事变,中日抗战全面开始。孔祥熙本来想立即回国,但当时蒋介石却打电报让他借这次事变再次与欧美列强会谈,寻求进一步的支持。 
  其实,日中开战之事欧美各国早有预感,所能给中国的支持也都已提供。所以,孔祥熙的再次回访除了平添辛劳,多花一些旅资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蒋介石的命令他又不能不执行。于是,孔祥熙于当年的7月19日又返回英国。在伦敦他再次和英国党政军要人会谈。英国却仍态度暖昧。因为当时他们最头痛的是欧洲事务,是怎么处理德国和苏联的关系。但在英国,孔祥熙亦有点意外的收获,就是他与英国银行家会谈,商定了关于建筑广梅铁路与浦信铁路借款问题。英方答应分两批借出,共计700万英镑。 
  8月5日,孔祥熙又抵巴黎。法国这次也算给了面子,当即同意贷款2亿法郎。 
  8月14日,孔祥熙又抵捷克斯洛伐克,购买了轻武器一批。 
  由于急火攻心,连日操劳,孔祥熙患了急性睫膜炎,双眼红肿,一见阳光就流泪。无奈只能遵照医生意见到德国巴德那海滨疗养了一个月。这时在中国国内,在长城内外,宋哲元将军率领的29军正在与日军奋力撕杀,一时间血流成河,废墟遍地。 
  9月24日,孔祥熙和宋蔼龄及孔令仪、孔令杰一行人总算自意大利乘“维多利亚”号回国。 
  在海上漂泊数日,终于到达马尼拉。回国日期屈指可数,突然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送来消息,说日军得知孔祥熙的行程,准备中途劫船。 
  这一消息非同小可,把孔祥熙宋蔼龄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日军的海空力量他们都略知一二,要说劫船易如反掌。于是,他们紧急预订飞机票,并且仅带了随身常用的东西奔赴机场。飞机到达香港后,他们又和普通旅客一样登上了一般法国邮轮,几天后到达上海。 
  此时又恰逢淞沪会战,什么船都不敢靠近码头,以免被误伤。孔祥熙因有国事在身,不能在船上停留,最后和上海的法国领事馆商量后,由他们出一小船以接送法国邮件为名将孔祥熙夫妇接回上海。 
  此时的上海已是硝烟弥漫,瓦砾成堆,且隆隆的枪炮声时有传来。吴漱口外悬挂着太阳旗的日军战舰一字排开,与孔祥熙出访时上海滩上人声鼎沸、鼓乐齐鸣大相径庭。 
  夜半,孔祥熙、宋蔼龄及子女登上悬挂着三色旗的一艘法国小船,江面黑沉沉的,各处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上海码头沉闷的钟声响起,瑟瑟秋风带来了阵阵寒意,此情此景不由使孔祥熙吟起了这样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刻的宋蔼龄及孔令仪、孔令杰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偎依着孔祥熙,望着不尽东逝的混浊江水一言不发。无须多说,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日军的占领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 
  第十二章 为蒋当家理财 
  1.“财神爷”的绝活是垄断 
  当年,孔祥熙出任南京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后,人们就不无椰榆地送他一个绰号:蒋介石的“财神爷”。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叶,孔祥熙管理财政10余年,结果如何呢?结果就是他没有辜负“蒋介石的财神爷”这一称号,无论给蒋还是为自己都把钱财搂了个足足的。 
  1937年孔祥熙恰值57岁,接近“耳顺”的年纪,又正在携宠妻爱女在欧美周游。虽说有公务压身,但一路风光,又吃又喝又拿又要,着实在国外做了几天人上人。然而,命运终究不让他顺顺当当地进入六十甲子,不让中国太平。当时日军对中国的步步紧逼和国民党政府的节节退让,终于酿成“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为形势所迫也为自身的利益驱使,抗战初期,孔祥熙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生死攸关的民族抵抗战争中。 
  “卢沟桥事变”的最初引发经过是这样的。 
  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带领,以卢沟桥为假想攻击目标,在宛平县城北举行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