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第一种意见有人持异议;其代表是马可尼公司的人事管理负责人。
他们反驳的根据是:〃我们调查了每一个专家;至今未发现一例过度工作的案件。〃
总之;人们对这一奇异事件众说纷纭;社会舆论哗然。在国会议员的强烈呼吁下;英国政府出面过问此事;内政大臣赫德下令警方对这一系列事件进行彻底调查;弄个水落石出;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没有找出根本原因;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各案之间有关联。何时能解开这些问号;至今仍是个未知数。
(刘佐)
农桑篇非洲是否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人类伟大的发现;因此;学者们100年来对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一直在考察和研究。非洲是否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一个悬案。一些学者认为:非洲的农业是从西亚经埃及和北非传入非洲大陆的。他们坚持:农业的发源地;从全世界来看;只有三大中心。一是西亚被称为〃伞形〃的地区;范围包括伊朗德。卢兰平原山地侧翼;土耳其东南部及约旦高地南部;其中巴勒斯坦的邪利哥、约旦的贝哈、土耳其的萨约吕、伊朗的甘尼。达勒都是重要的农耕遗址。二是东亚区;有学者将其分为由北向南的以下四带:北华带;包括黄河流域以及东北的南部;南华带;包括西至秦岭;东至长江流域附近以南的大部分中国国境;南亚带;包括自缅甸、泰国以及中南半岛;南岛带;包括马来半岛及亚洲大陆南方的岛群。三是中南美洲区;包括墨西哥盆地和瓦哈卡河谷等地区。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非洲也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十月革命后;苏联学者瓦维洛夫采用全球性方法;研究农业起源问题;1935年他将植物学和植物地理学数据的系统分析同农业植物编目和遗传学研究结合起来;得出结论认为:栽培作物最早出现的8个地区;其中一个即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他推测非洲可能存在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后来英国植物学家达。林顿修正为9个起源中心;它们是:西南亚、地中海、埃塞俄比亚、中亚、印度一缅甸、东南亚、中国、墨西哥、秘鲁。但是直到60年代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到瓦维洛夫的推论。一些学者才将非洲视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1968年《人类学杂志》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证非洲农业起源论文;其中有戴维斯《西非农业起源》、余戈《撒哈拉农业的起源》、塞登《东非和南部非洲农业的起源和发展》。70年代;费奇和奥立弗发表在《非洲历史研究》上的《非洲史前研究报告》也探索了非洲农业起源问题。1976年英国学者兰德尔斯发表专著《班图文明》肯定了非洲作为农业起源中心的观点。有两位有突出贡献的学者特别值得一提;一位是法国的波蒂埃;他的著名论文《农业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推广》;对非洲农业的起源中心作了较充分的论证。另一位是美国的墨尔达克;他根据他对西非农业起源中心的独到研究;在其著作《非洲民族和文化史》中得出结论:〃非洲农业是独自起源和发展的;但这点长期被人们所忽视;从大量已被驯化的作物存在在黑非洲来看;我们可以把非洲列入对人类历史起了重大作用的四个农业中心之一〃。根据上述学者们的研究;非洲农业大致是在以下几个中心地带发展起来的。非洲——地中海中心。范围包括从埃及到摩洛哥和部分撒哈拉地区。这一地区培育了一些谷类豆类植物;西非热带草原地区。生产谷物的农业在这里形成;赤道热带森林边缘中心。这一地区农业特点是园艺业与食物采集并存;非洲大部分茎块作物在这里起源、栽培;埃塞俄比亚——东非中心。一些学者认为起源于非洲的农作物达250多种之多。
根据持此类观点的学者对考古学发掘的材料的解释:远在7000多年前;东北非就产生了农业。在尼罗河流域;人们已开始种植小麦、大麦等。卓有成效的农业生产是以后古埃及文明的基础。与此同时;农业也萌芽在撤哈拉地区。当时撒哈拉地区远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那时气候湿润;水草丰茂;湖泊成串;河流纵横;大概和今天苏丹那样的大草原差不多;在这个地区发现
的一些壁画和雕刻表明了这一点;画上有一些野生动物;这些动物都是离不开水草的。撒哈拉早期的壁画;有人们收割和清理谷物的情形;一般认为;这是初期农业的萌芽。公元前5000年撒哈拉沙漠逐渐干旱。人们向多山的地区迁徒移动。以后他们又由此转向撒哈拉以南的热湿润大草原;并定居下来;继续发展和从事农业。草原以南森林边缘地区的居民;原来就培育了非洲品种的甘薯、油棕仁等作为他们的食物。由于和迁徙而来的谷物种植者的接触;生产方法有了进一步改进;食物种类也显得比以前更加丰富;并且能向森林深处的空隙处垦植。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塞俄比亚高原也出现了农业生产;以后农业由此逐步传入今肯尼亚和但桑尼亚地区;再影响到南非和中南非。以上是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大概情形。此外;植物学和语言学间接提供了证明。在苏丹各族的语言中;〃可以发现丰富的植物学词汇;当地居民能区分农作物的不同的类型;对各种农作物成熟的条件充分了解。关于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和成熟期都有专门术语;根据几种不同的非洲语言编成的植物学词典;表明植物学的概念极为丰富;这是栽培作物上千年的历史证明〃。西非的伊多玛语和约鲁巴语是6000年前从同一语种分出来的;今天这两种语种中关于豆类、山芋等植物的发音竟完全相同;这意味着在6000多年前;西非就出现了不少农作物;开始了农业生产。
还有一些学者对非洲是否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则持保留态度。认为还有待准确可靠的考古材料发现后才能作结论;特别是应以直接的考古证据为依据。因此;目前的结论应是推测性的。
(李继东)
何处最早栽培玉米?
在美洲漫长的印第安文明史上;玉米在土著居民千百年的培育和种植;玉米在热带地区和高原上民的食物、智力发展、宗教习俗和生产技艺方面始终发挥主导作用。经过美洲土著居民千百年的培育和种植;玉米在热带地区和高原上都生长得茂盛;特别是在墨西哥和秘鲁;玉米是最重要的作物;所以人们就把它们说成是〃玉米文化〃的国家。现今;从加拿大到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的广大地区;玉米仍然是最基本的农产品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还不能确定最早栽培这种作物的地点;其原因主要在于:玉米原是野生植物;经人工培植后才成为一种多产的农作物;所以很难确定其最早栽培的时间和地点;此外;在墨西哥、美国、秘鲁等地都发现了玉米化石;但因其分布范围过广;所以就更难找到最早栽培的地点。
直到1945年;关于玉米作物的起源地还是个待解之谜。考古成果表明;早在公元前1000年在秘鲁山谷和墨西哥谷地就生长有玉米;但它们并不是原始的。约公元前500年在美国西南部;也已有了玉米。上述的资料是以最一般的方式证明;从今美国的亚利桑那到南美洲的秘鲁之间、这个广表地区的某个地方;土著居民开始种植玉米。此外;也有人提出另一种假设;玉米的起源地可能在亚洲的西南部。
但是在1948—1950年期间;美国学者在新墨西哥州的巴特洞穴发现了这种植物的史前残存物;其中有玉米芯和大小不一的根茎叶;它们代表一系列演化过程;通过放射性碳测定;其最古老的日期约公元前3600年。所发现的玉米为墨西哥的帕洛马种;另一种是带荚壳的品种。
经鉴定;墨西哥的玉米有四个品种:托卢卡的帕洛马种;生长在海拔2200米至2800米高的地方;长有短穗;20多行玉米粒。黄玉米种;生长在海拔
1600米至2000米高处;长有更短的穗子;平均有15。4行玉米粒。矮杆种;生长在平地上;但可移植到1800米高度;长有中等长的穗子;平均有12。3行玉米粒。纳尔一特尔种;起源于危地马拉;后传播到墨西哥;可在1800米高处生长、长有短穗;平均有11。14行玉米粒。
1949年在墨西哥西北部塔毛利帕斯的佩拉山洞;美国学者理查德。马内什发现了史前玉米的样品;它们也呈现出一系列演化过程。放射性碳测定其最古老的样品约生长于公元前2500年。鉴定结果表明;所述的玉米为早期的纳尔一特尔种。
1954年;马内什和大卫。凯利在因费尼利奥峡谷发掘了罗梅罗和瓦伦瑞拉山洞;其中的玉米显示出同巴特洞穴的样品相似的特点;其生长时期为公元前2200年。而在罗梅罗山洞发现的〃特奥辛特〃植物样品;属于玉米的最近亲植物;它存在的时期约为公元前1400—公元前400年之间。
在其他一些出土物中还能找到玉米样品。1954年;一些学者在今墨西哥城地下70米深处找到并鉴定为野生玉米的花粉颗粒;其存在期相应为冰川期后期;约在8万年前。这些玉米花粉的化石颗粒证明;所述的植物是在美洲土生土长的;所栽培的玉米不是从〃特奥辛特〃植物演变过来的;而是野生玉米进化的成果。
由于上述的出土文物;玉米的起源地的范围已可缩小了。最后;1960年马内什又在墨西哥的特华坎、普埃布拉谷地作了初步探究;并发现了古代的玉米芯;但是它们是野生的。至此;关于玉米起源地问题的解决;已达到一个关键阶段。
然而;当代西班牙历史学家M。埃尔南德斯。桑切斯—巴尔瓦在其《美洲史》中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哥伦比亚的高级文化是同玉米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紧密相联的;所以哥伦比亚北部是玉米起源的地区;这种理论也得到一些欧美学者的支持。但是;其论点有待考古成果加以进一步的证实。
关于秘鲁的玉米起源问题;英国地理学家克利福德。T。史密斯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玉米是从中美洲传入该国的。它的引进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秘鲁的栽培范围;同时也和其他新作物的栽培有联系;诸如花生、鳄梨和后来的木薯和丝兰。
至今;尽管关于玉米起源地的问题还是众说纷纭;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表明;墨西哥中部的某个地方很可能是玉米作物的起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