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造成的损失,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搜刮。此时,英 

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广阔的商品市场。英国当 

局对殖民地经济在“七年战争”期间的发展深感不安,因而对北美殖民 

地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控制措施。 


… Page 56…

      英国政府于1763年颁布英王敕令,宣布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向阿巴 

拉契亚山脉以西迁移,以保证英国王室对这片土地的垄断权和英国商人 

收购这一地区印第安人皮革等货物的专利权。这一敕令,打击了弗吉尼 

亚、宾夕法尼亚、纽约和南、北卡罗来纳的土地投机者以及与印第安人 

进行皮货贸易的商人,受打击最沉重的是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因为他 

们指望向西部土地扩展和投机的希望被彻底打破了。这一敕令也激怒了 

殖民地的劳动人民,特别是新到的欧洲移民,他们在东部既饱受压迫, 

无法生活下去,希望向西部迁移又被禁止,愤怒的情绪日益高涨。西部 

的土地问题,成为北美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纷起进行反英斗争的主要原因 

之一。 

      1764年,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食糖 

条例》,对从西印度群岛输入北美的蔗糖等制定了新关税。英国政府还 

增派了收税官吏,严格控制殖民地的关税收入;同时,派遣军舰沿北美 

海岸巡逻,坚决取缔走私。而北美新英格兰各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是 

靠与西印度群岛进行走私才繁荣起来的;食糖又是走私贸易中的一项大 

宗商品。因此,《食糖条例》的公布、实施,实际上断绝了走私商人和 

以食糖为原料的制造商、加工商们的财源,北美各殖民地居民的生活也 

因食糖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受到侵害。 

      1764年,为了保障英国在北美殖民地投资者的利益,英国还颁布了 

通货条例,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禁止用贬值的州纸币偿还宗主国 

债权人的债务。这个条例,沉重地打击了殖民地负债的小农和手工业者 

的利益,也损害了南部种植园主的经济利益,他们都因不再能使用贬值 

货币偿还英国商人的债务而濒于破产。 

      英国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直接 

限制了北美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各阶层人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 

害,从而使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国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1765年3月22日,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条例》,规定北美殖民 

地的印刷品包括报纸、书刊、证书、票证、债券、执照、商业单据及其 

他印刷品,一律加贴印花税票,税额从两便士到几英镑不等,违者罚款 

或监禁。该法案定于当年11月1日起生效。根据这一规定,一份大学毕 

业证书就要交纳两英镑的印花税。英国政府估计这项税收每年将带来 6 

万英镑的收入。 

      对殖民地人民来说,征收印花税的政策,是一种新的榨取政策。首 

先,在此之前,英国政府只能在殖民地征收关税,其它税种都由殖民地 

当局征收,而现在英国政府竟开始征收关税以外的税了,这便引起了人 

们的普遍担心:如果此例一开,英国政府很可能会进一步征收其它苛捐 

杂税。其次,印花税涉及的范围甚广,它直接威胁到殖民地每一个人的 

生活。第三,在殖民地人民看来,唯有殖民地人民代表参加的议会,才 

有权力征收殖民地的税,而英国国会并无殖民地人民的代表参加,所以 

它向殖民地人民征收印花税,就是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因此,《印 

花税条例》公布后,积压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的反英怒火,立即像火 

山一样迸发出来,形成了殖民地抗税斗争的第一次高潮。 

      各殖民地人民纷纷举行集会,群众高呼:“要自由、财产,不要印 

花税!”许多殖民地人民还组织了“自由之子”、“自由之女” 等群 


… Page 57…

    众团体。“自由之子”最先出现于康涅狄格,后来迅速发展到马萨诸塞 

    和纽约各地。在纽约,“自由之子”率领几千名群众捣毁了贮存印花税 

    票的炮台,并火烧总督府。其他各地的群众也按照当地惩办恶棍的习惯, 

    对于那些拒不交出税票、态度恶劣的英国税吏,在他们的身上涂上柏油, 

    粘上鸡毛,游街示众,并当众焚毁印花税票。在殖民地群众的坚决斗争 

    下,有的地方的税吏被迫辞职,有的被驱逐出境。 

           “自由之子”和“自由之女”等群众团体的基本群众是手工业者、 

    工人、农民、水手、渔民和贫民。领导这些组织的是革命的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律师和新闻记者,其中最知名的是新闻记者萨缪尔·亚当斯。 

          早在1743年,正在哈佛大学读书的萨缪尔·亚当斯就发表过激烈的 

    言论,无情地抨击英国统治者。他同情劳动人民,宣称:手工业者和农 

     民是“两大可敬的等级”。在反印花税的斗争中,他不倦地写文章,散 

    发小册子,鼓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他不但在商人、政客中间进行活动, 

    而且也到码头上、工厂里进行宣传鼓动。他有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政治 

    知识,擅长组织领导工作。他锐利的笔锋,象匕首一样刺中了敌人的要 

    害。英国的总督伯尔纳曾这样形容他:“该死的亚当斯,他的笔锋的每 

    一划,都像带角的蛇一样。” 

          1765年,北美殖民地风传英国将派军队和舰队前来镇压。“自由之 

    子”便决心以武力来对付。他们成立军事组织,秘密准备武装斗争。到 

     1766年,康涅狄格殖民地上的“自由之子”武装了1万名会员。马萨诸 

    塞和新罕布什尔两个殖民地有4万人武装起来了。 

          在人民群众反对印花税斗争的推动下,各殖民地的立法议会也进行 

     了抗议斗争。弗吉尼亚立法议会在1765年5月30日通过决议,指出英 

     国国会关于印花税的决定是非法的。一星期后,马萨诸塞立法议会也通 

    过了这样的决议,并且发出倡议,邀请各殖民地在10月举行各殖民地间 

     的代表大会。同年10月7日,9个殖民地的28位代表在纽约召开大会, 

    其余几个州也致信表示赞同。这是殖民地联合反对英国暴政的第一次会 

    议。大会通过的《权利与自由宣言》宣布: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本土居民 

    享有同等权利;只有殖民地的议会才有权决定征税,而殖民地在英国国 

    会里没有议员,因此,英国国会无权在殖民地征税;必须取消印花税法 

    和各种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法令。在这次会议上,南卡罗来纳的克里斯托 

     弗·加兹登提出:“这个大陆上不应当有人称为新英格兰人、纽约人等 

                                           ① 

    等,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美利坚人。”这一观点在此后的反英斗争和独立 

    战争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赞同,对后来各殖民地互相支 

    援、联合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大会的影响下,殖民地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抵制英货运动。他 

    们不穿英国丝绸,不饮英国茶,不买英国货,妇女们提出“宁穿土布衣, 

    不愿失自由”的口号。 

          抵制英货运动使得英国对殖民地的出口额大幅度下降,沉重地打击 

     了英国的工商业。许多企业甚至被迫停工,商业也出现巨大亏损。英国 

    30个城市的商人和制造商联合向国会呈递请愿书,要求废除《印花税条 



① 莫里森、康马杰、洛伊希滕堡合著:《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第1 卷第1 分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 年 



10 月版,第298 页。 


… Page 58…

例》。在殖民地人民的坚决斗争和英国商人的强烈要求下,英国政府不 

得不在1766年3月18日废除《印花税条例》。据统计,从《印花税条 

例》颁布到废除期间,北美殖民地没有正式使用过一张印花税票。 

       《印花税条例》废除后,英国政府为继续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 

和压榨,将本国因降低土地税而出现的40万英镑的亏损转嫁到殖民地。 

根据财政大臣C·唐森德的提议,议会于1767年下半年一连通过4项向 

北美殖民地征税的法案,总称《唐森德法》。是年6月29日通过的《唐 

森德税法》是其中的第2项。税法规定,自英国输往殖民地的纸张、玻 

璃、铅、颜料、茶叶等均一律征收进口税。还规定,为杜绝走私,英国 

税吏有权随时进入殖民地民宅、货栈、店铺和船舶搜查违禁物品和走私 

货物。为执行这项法令,英国政府在波士顿设立了海关税务司总署,并 

于1768年在波士顿派驻了军队。 

       《唐森德税法》的施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根据这一税法征收来 

的税款,并不是完全用于支付英国驻扎在北美殖民地军队的费用,而是 

要付给英国的殖民地官员。这样一来,这些官员就可以不再依附于殖民 

地议会,因为在此之前,殖民地包括总督在内的各级官员的薪水是由议 

会决定的,而议会对付那些强硬的总督的主要武器就是停发他们的薪 

水。 

       《唐森德税法》使北美人民刚刚平息下去的反英情绪又高涨起来, 

从而导致了殖民地人民的第二次反抗高潮。 

      1767年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