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了,可恶的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又点燃香烟。接着,我打算反复思考,慢慢推进。
  〃 可这件事怎么可能呢?剽窃人家的作品,自然是会暴露的呀。〃 丈夫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攫取本业以外的名利。是没有必要的。他何必这么做呢?他的生活,经济上有充分的保证,将来的地位大致上也有指望。难道只是出于对名誉的欲望,企求一个小说家的虚名?
  丈夫确实很爱虚荣。那篇小说发表以后,凡是对它的批评,不管文章如何短小,只要被他看见了,他一概辑录在剪贴簿上,连那一期杂志在报纸上登的广告,他也剪了下来。这难道不是变态的虚荣心么?为了夸耀他在专业范围以外还有如此高明的才能,他受到了诱惑,甘冒剽窃行为暴露于众的风险,也未可知。
  〃 那么,对于由利的出现,丈夫会取何种态度呢?〃
  在我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学者之间,对于盗窃他人成果的行为,是视之如罪恶的。倘使暴露出来,丈夫便会失去作为学者的生命。
  〃 所以,丈夫就接受了由利的敲诈。〃
  对我来说,这是很不愉快的事情。我绝对不愿接受这一结论。
  〃 剽窃作品太过分了〃 我不愿相信。那终究是由利小姐的妄想吧?或是为了别的目的。她撒了弥天大谎。〃 一定是这样!〃 我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管它呢!丈夫回家以后,事情就会明白了。
  第八章
  可是,丈夫回家以后,还是没法解开我的疑团。我把刑警的名片给他看了,并说:
  〃 今天这位先生来过。〃
  丈夫说:〃 哦,就是那个刑警!他也上研究室来啦!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就回去了。〃 他对此显得漠不关心,说完就要进书房去。他见我默然不语,闷闷不乐地仰脸看着他,又说: 〃我吃过饭了。有篇稿子要赶出来。说不定还得熬个通宵。〃 这是向我宣告:他的时间很紧。若无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要进书房找他。
  我自幼生长在学者之家,结婚以后,也很自然地接受了丈夫的这种态度。每逢其时,我就早早入睡。陪伴丈夫工作到深夜,那是愚蠢透顶的做法。睡眠不足最不利于保养容貌。
  我为丈夫做好了宵夜的三明治,把咖啡灌入保温瓶。送到书房里。我推开门,招呼一声:
  〃 宵夜拿来啦!〃
  〃 啊,谢谢。〃 丈夫应了一声,头也没回。
  〃 放在这儿了。我这就睡觉去。〃 我一边说,一边蹑足走到丈夫身后,伸出脖子向书桌上面窥探。桌上摊着稿纸,可纸上未写一字。钢笔也搁在桌上,还没取下笔套。
  〃 这算什么急稿!〃 我有点儿生气,悄悄退了出来。
  就寝之后,我打算细细思考一番。可是不知不觉就入睡了。一觉醒来,枕边的时钟指着一点半。丈夫的床位还空着。〃 他究竟在干什么呢?〃 我望着小灯泡照明下的昏暗的天花板,心里非常纳闷。
  我睡觉前,丈夫确实没有写稿,也没有翻阅资料。对于学者来说,静坐思考说不定也是一种工作。可是,丈夫当时所想的问题,似乎与工作无关。我总有这种感觉。
  〃 还有早两天在烟灰缸里烧毁的纸片!丈夫近来确实反常。
  〃
  我的眼光渐渐敏锐了。那位刑警出现在我的意识之中,接着,我心生一个疑念,丈夫走进书房是不是为了逃避我?也许他不愿和我谈说刑警来访的事情。
  我关灭了台灯上的小灯泡。在黑暗里,思路似乎更加清晰, 〃首先〃 ,我想道, 〃要把至今为止的所有怀疑全部假定为事实。〃 在黑暗中进行这种类型的思考,也许是最合适的。我如此坦率地作了一个假定,连自己也觉得可惊。
  我假定:丈夫在学校某处拾到了由利小姐的原稿(他们同在一个研究室。活动范围相差不远,所以很有这种可能。)。
  丈夫起始打算交还。可是当时正值杂志的编辑劝他写作侦探小说,他正苦于构思不得,便起了歪念,想利用这篇原稿。他以为,只要更改细部描述,剽窃一事便无人知哓。也许他还想过事后要向作者承认,然而对手是个厉害的女人。据刑警说,由利小姐也曾敲诈过别人。好比送肉上砧板。丈夫听说他不在家时由利小姐登门来访,他不想让我知道隐情,灵机一动,便编出了〃 狂想症〃 之说。后来,丈夫无疑屈服于由利小姐的敲诈,把〃 零用钱〃 〃 借〃 给她了。
  我想起了丈夫在烟灰缸里烧毁的那张纸片。那个数字也许和他支付给由利小姐的款额有关吧?也许这是过于多虑了,但这种想法确实有它的道理。
  〃 丈夫到底给了她多少钱呢?〃 我出嫁时,父亲曾对我说:' 学者的生命就是书本,可不能让他缺少买书的钱。'〃我们的生活费,一直由我娘家补贴,丈夫的薪金几乎全部由他自己留下购置书籍。恐怕他就是把那笔书籍资料费交给了由利小姐,以应付她的敲诈吧。
  〃 唉,这也罢了。〃 我想道。那位由利小姐已经死亡。敲诈问题也因此而一笔勾销了。可是,丈夫为什么还在苦苦思考呢?
  第九章
  我心头猛然一震。人们在和汽车撞击的瞬间,也许就是这种感觉。
  本间刑警说过,由利小姐之死,警方疑为他杀。他还露出口风:凡是由利敲诈的对象,都有杀人的嫌疑。看来丈夫也在嫌疑者之列。
  我极为兴奋,仿佛能听见自己心脏的剧跳。可是我必须镇定下来。我按捺住满腹焦躁,打算象刚才一样,首先作出假定。
  九月十一日,即由利小姐遇难之日,丈夫在做什么呢?我努力搜寻那隐隐约约的记忆。啊!我想起了丈夫说过的话,〃 我出差去啦!〃 丈夫于前一天即九月十日夜里从上野上车,前往仙台的一所大学出差,由利小姐乘坐的列车不知是哪一趟,但丈夫有可能和她同车而行。
  也许他在列车上偶然遇见了由利小姐(或者是丈夫知道他的车次,自已也选乘了那一趟),当其他乘客都已入睡之后,他把由利小姐叫到车门外的踏板上
  想到这里,我的思绪好一阵纷乱如麻。由利小姐的面孔,本间刑警的名片,还有别的什么,犬牙交错,在我意识的屏幕上忽隐忽现。
  我开亮了枕边的台灯。我再也忍受不了在黑暗里游思的恐惧。我爬起身,走到起居室,点燃香烟。我悠悠地吞云吐雾,心情渐归于安宁。我认为,掌握事实才是先决条件。
  接着,我心里冒出了一个计划。丈夫的书桌里有个上锁的抽屉。丈夫平时总是把那抽屉锁的钥匙放在皮包里随身携带,他回家换装以后,进书房时也把那皮包随身带去。
  〃 明天早晨设法偷到那把钥匙就行了。〃 我很快又想出了偷钥匙的办法。学者心境单纯,要对付他还不是易如反掌!
  我终于沉住气了。正想去睡觉,丈夫下楼来了。
  〃 还没睡?嘿嘿。工作进展意外顺利。〃 丈夫说着,一把抓起吃剩的三明治,塞进我的嘴里。我装出笑脸,接受了他这从未有过的〃 好意〃。
  我想, 〃在事情查明之前,不能让他起半点疑心。〃
  翌晨,我比平时早起一小时,到附近的菜店买回了松蕈。
  为了把松蕈放在水里浸泡足够的时间,我必须提前把它买回。
  丈夫爱吃松蕈闷饭、竹笋闷饭这类清香可口的饭食。他平时在外面吃午饭,不从家里带盒饭去,唯有在我做了这种香饭的时候,才把它盛在饭盒里带去。
  不过,这一次我做松蕈闷饭,并非为讨丈夫的欢心,而是略施小计偷取钥匙。
  丈夫从书房里夹着皮包走下楼来准备去上班的时候,我把他叫住了:
  〃 把皮包给我一下。〃
  丈夫惊诧地望着我。
  〃 瞧你!给你装饭盒呀。〃 我说得挺自然。
  〃 啊,是么?〃 丈夫喜形于色,把皮包递了过来。学者毕竟单纯。
  我侧转身子,挡住丈夫的视线,把饭盒塞进皮包,顺手带出了钥匙串。丈夫在看报,大概没有注意我的动作。
  第十章
  送走丈夫以后,我立刻走进书房。清扫收捡之类,我打算暂且放一放。钥匙串上套着两片钥匙,我把其中一片插入抽屉锁孔。抽屉没有上锁。
  〃 看来他也有忘记上锁的时候。其实不必做松蕈闷饭。〃
  搁在抽屉里面的东西,竟是寥寥无几。笔记本,一本书,还有列车时刻表。仅此三样。
  我先检查笔记本。本子上写的是外文,很象法语。若是英语,我还能读,可是这种文字没法看懂。我合上笔记本。书,这本书很厚,足有三公分,封面外包裹着茶色牛皮纸。开卷之始,印着一个人上吊的照片。我想:真是怪书!〃 揭开封面罩纸,只见封面上印着' 禁止外传〃 四字。书名是〃 关于伪装犯罪的研究资料第二卷伪装犯罪的解剖及其事例》;编写者是' 警察厅科学侦察研究所。〃 显然,这本书是警方内部研究资料。
  也许是丈夫打着犯罪心理学家的名号从警视厅借出来的吧。不过,他把这本书郑重其事地收在上锁的抽屉里,理由恐怕不仅在此。我更加仔细地查看,发现书页间夹着一片书签。
  那是六百二十六页,上面有一行黑体字小标题:〃 第三,伪装过失死亡的他杀案件〃 。 标题下面的文章,列举了伪装过失坠落死亡的殴杀案、伪装坠落撞碰死亡的殴杀亲生母亲案、伪装过失坠落溺死的杀妻案等伪装犯罪的既有实例。文中多处画了旁线,空白处还有法文笔记,是丈夫的手笔。
  第三样东西,是国营铁路公司本部运转局列车课印制的列车时刻表,载有每趟车的车长姓名,以斜线标示列车的运行。
  它是常磐线列车时刻表,1957年10月1 日订正。1958年6 日1 日增补。丈夫爱好旅行,他有一位学生时代的友人在国铁本部供职,所以弄来了这份列车时刻表。我也耳濡目染,学会了查阅时刻表的方法。
  这份时刻表左侧纵列站名,最下面是上野,顶上是仙台,站与站之间的间隔,与实际距离成比例。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