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落的约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罗河就是既宽且深的公路。因此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假设:这些方尖碑被装上驳船以后,让它们向下游漂流并不太困难。但我认为更难以理解的却是:古埃及人是如何把这三根庞大的石针放上驳船,又卸在目的地上的呢?
  采石场上还留着一块独体巨石,只从岩基上雕凿了一半,因为它没有完成就折断了。但是,如果它被完成,它将是一座高137英尺、基底厚达将近14英尺的方尖碑。
  显然,这个重达1168吨的庞然大物起初是要被运到某个地方竖立起来,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极难做出确切解释的问题:(考古学家认为)古埃及人当时连简单的绞盘滑轮系统都没有,他们将如何完成这项工作呢?我知道,仅仅让如此巨大的石块移动几百英尺,这已经使一群装备着最复杂、最强大的机械设备的现代建筑工程师智穷力竭,更不用说把它运到几百公里以外了。
  同样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这些独体巨石运达凯尔奈克神庙以后,古埃及人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如此精确地立在基座上的?
  一座神庙里有块浮雕,表现的是法老只用一根绳子就竖起了一座方尖碑。让浮雕上的统治者摆出英雄般的姿势,这种手法极为普遍。这块浮雕的意图也许仅仅是象征性地表现一个劳动过程,而那项工作的真实情况却是几百名训练有素的劳工合力拉着许多条绳索。不过,我还是认为他们的办法绝不仅仅是用绳索拉。
  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约翰·安东尼·韦斯特认为,法老和祭司们事先就掌握着一种被称为〃Ma'at〃的原理,它常被翻译成〃平衡〃。他指出,这条原理可能被应用于一些实际的领域,〃古埃及人懂得并运用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机械平衡技术〃。这种技术使他们能够〃轻易而精确地操纵这些庞大的石块……被我们看作魔法的东西,对古埃及人不过是方法而已〃(韦斯特:《古埃及旅行向导:古埃及圣地旅游手册》,1987年伦敦版,第109页)。
  如果说,这些方尖碑时常像是一种几乎为人力所不及的技术的产物,那我便不得不承认,埃及的金字塔则在各个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代埃及学的奠基人让·弗朗索瓦·尚博良(1790…1832,法国埃及学家,曾破译金字塔经卷的象形文字——译者注)曾说:〃古埃及人像百尺巨人那样思考,而我们欧洲人则只是利利普特人(Lilliplltians,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小说《格利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居民。此处泛指侏儒——译者注)。〃
  我第一次走进吉萨大金字塔的时候,确实感到自己像个利利普特人——身材矮小,战战兢兢。使我诚惶诚恐的,不单是这座石山的体积和尺寸,还有那种几乎可以触摸到的、由历史沉积起来的厚重感。
  我上一次来大金字塔,只参观了塔外的建筑,因为当时我根本不想加入正涌进里面去的大群游客的行列。不过,在199o年4月27日早晨,我却设法用一点贿赂买通了看守人,独自进入了这座宏伟建筑。几串低瓦数灯泡发出昏暗的光亮,我尽量弯着身子,以免迎面撞到岩石上。
  我沿着阶梯,向上攀登了129英尺,又穿过比较宽敞、长157英尺的〃大走廊〃,终于来到了所谓的〃国王墓室〃。这是个长宽为2:1的长方形大厅,其地面长34英尺4英寸,宽17英尺2英寸。大厅穹顶位于大金字塔的正中心,由9根独体花岗岩石柱支撑,每根重约50吨。
  我记不清自己在那里呆了多久。那里的空气弥漫着发霉的气味,并且十分温暖,如同某种巨兽散发出的气息。我四周一片死寂,寂静仿佛深深地包围了一切,没有尽头。
  这时,出于一种我无法解释的原因,我走到了大厅地面的中央,发出一声持续的低音喊叫,那声音就像凯尔奈克神庙那座倒塌的方尖碑发出的歌声。四壁和穹顶仿佛把我的喊声收集起来,汇聚起来,加以放大,然后掷还给我,使我的双脚、头颅和皮肤感到了一阵反复的震颤。我像被电击了一样,觉得自己被充满了能量,既兴奋又平静,犹如即将得到某种启示,它既无比重要,又绝对不可避免。
  1990年我参观吉萨的大金字塔以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用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去研究它的历史。我了解到,这座大金字塔是公元前2550年前后为胡夫法老(即齐奥普斯法老)建造的——他是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石头建筑。
  考古学家们一般都认为,建造这座金字塔的目的仅仅是作为陵墓。但是,这个推断却完全不可理解,因而使我感到震惊——因为其中从未发现过任何法老的木乃伊,只是所谓的〃国王墓室〃里有一口棺椁,模样寒酸,未加装饰(并且,公元9世纪一个统治埃及的阿拉伯人凯里夫·阿尔一玛姆带领一队挖掘手首次开棺时,棺中还空空如也)。
  我进一步研究这个题目,于是弄清了一点:建造大金字塔的真正目的,这其实是个引起过许多争论的问题。争论的一方是些最正统、最平实的学者。他们认为,大金字塔仅仅是一座陵墓。另一方则是些所谓〃金字塔学家〃,这是些天启派信徒。他们认为,这座庞大的金字塔的每一个微小部分都是某种预言和符号。
  这后一派的愚蠢,大概可以用一位美国批评家的话作个概括。他指出,把数字排列起来,这几乎可以证明一切事情:〃若使用一种恰当的度量单位,那么,邦德大街(伦敦的一条商业街——译者注)街灯的数目,或者泥浆的比重,或者成年金鱼的平均重量,都肯定恰好等于伦敦到廷巴克图(马里中部城市——译者注)的距离。〃
  这个评论当然十分正确。尽管如此,我还是能看到,金字塔学家们关注的某些惊人特征的确不太像是巧合。例如,交叉于大金字塔的经纬线(北纬30度、东经31度)所穿过的干地的确多于其他经纬线。这表明大金字塔位于可住人地区的中心。同样,如果在地图上画一个向北的象限(即一个蛋糕片形的1/4圆),使其轴线位于大金字塔,那么,这个象限便会囊括整个尼罗河三角洲。还有,吉萨的所有金字塔都和四个基本方向(东西南北)一致。在发明指南针的公认日期前那么久,古埃及人已经取得了这项大地测量学的特殊成就,我认为极难对此做出解释。
  然而,大金字塔最使我兴味盎然的,却完全是它的规模和视界。它占地13。1英亩,我也了解到其核心建筑至少用了230万块石灰岩巨石,每块重约2。5吨。当年为希罗多德提供情况的是一位埃及祭司,他曾说,为建成大金字塔,10万劳工花了20年的时间(他们只在每年的三个月农闲时施工),他们使用的建筑技术包括〃用短木段做杠杆〃,用来把那些巨石从地面举起来。
  后世的研究者没有一个能猜出这些〃杠杆〃究竟是什么样子,以及古埃及人到底如何使用它们。不过,丹麦工程研究所的土木工程师卜加德一汉森曾做过一个计算:除了清理场地、采石、平整上地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每天还必须垒起4000块巨石,即每一分钟要垒起6。67块巨石,这样才能保证用20年建成大金字塔。他的结论是:〃总之,我认为,必须汇集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59一前529,波斯帝国国王——译者注)、亚历山大大帝、朱利叶斯·恺撒、拿破仑和威灵顿(1769…1852,英国将领,1815年曾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译者注)的天才,还要调配适当,才能组织起一支能够要完成这样一项工程的大军。〃
  我后来了解到,一些日本工程师最近曾尝试建造一座大金字塔复制品,高35英尺(比大金字塔小得多,大金字塔高481英尺5英寸)。他们只使用经考古学家证实的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技术。结果证明,在这样的限制下去建造大金字塔复制品是完全不可能的。于是,他们便把现代的运土机、采石机和举重机运到了施工现场。但工程仍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最后,他们只得难堪地放弃了这个计划。
  总之,大金字塔(连同它的许多谜团和奥秘)告诉我的是:古埃及人绝不像通常被形容的那样,仅仅是些〃精通技术的古人〃,他们必定掌握着某种特殊的科学知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约柜的可怕威力便完全可能是那种科学的产物,而摩西很可能就是实践那种科学的佼佼者。
  
  第十三章 暗中的宝物
  我的研究使我坚信:古埃及人可能掌握了某种先进的秘密知识,而摩西可能用这种知识造出了约柜。
  但是,这门知识究竟来自何处呢?
  我已经知道,古埃及人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答案,但它指的却是超自然的存在。我研究过的一切有关记载都明白无误地说,那门知识是月神索斯(Thoth)传授给人类的。索斯是时间之神,主管分配时间,是天界的书记员,是个人运数的监管神。索斯还发明了文字,创造了一切智慧,并且是魔法的保护神。
  在埃及神庙和陵墓的墙壁上,索斯往往被描绘成一只朱鹭,或者是一个长着朱鹭头的男子。在不多的情况下,他被描绘成一只拂拂。整个埃及都把索斯作为真正的月神崇拜。在一些说法中,索斯被看作月亮本身;而另一些说法则把他看作月亮的护卫神,负责确保月亮在天空的正常运行和盈亏出没。索斯的这种本领代表了天界的一种调整力量,即能进行天界的一切计算和标注。索斯正是凭借这种本领去度量时间,并且把它划分成月份(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第一个月)。
  不过,据说索斯的本领还大大超出了校准季节的范围。上埃及赫墨波利斯圣城的祭司界有一种广为流行的教义,其中说,索斯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只用自己的声音便创造出了世界,只用一个咒语便造就了世界。
  埃及人认为索斯神通晓〃天底下隐藏的一切奥秘〃,还相信他能把智慧传授给某些经过特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