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落的约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同一个地区,即在圣殿区南边以外。一个世纪以后,梅尔·本一多夫及其同事们对那里进行了更彻底的发掘。
  这两次发掘的区别在于:瓦伦虽然也曾非常积极地寻求获准在圣殿山内部进行发掘,但他的努力却遭到了当时控制耶路撒冷的奥特曼土耳其当局的拒绝。不仅如此,有一次,瓦伦掘出了一条向北延伸的地道,正准备在圣殿山外墙底下挖掘,但劳工们使用的大锤和其他工具发出的响声,却惊动了他们头顶上埃尔一阿克萨清真寺里的祈祷者。结果,瓦伦和他的人遭到了祈祷者们冰雹般的石块袭击,引起了骚乱,耶路撒冷总督伊泽特帕夏立即下令无限期中止他们的发掘工作。
  尽管困难重重,瓦伦依然没有灰心。他设法说服了土耳其人,恢复了发掘工作。后来,他曾经几次偷偷尝试在圣殿山底下挖地道。他计划画一张地图,记录他可能遇到的所有古代遗迹的位置。但他无法实现这个抱负,只挖到了圣殿区外墙的地基。他当然没有找到约柜——不过,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当时曾打算寻找约柜。他的主要兴趣在第二圣殿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他做出了许多具有长久学术价值的考古发现。
  然而,蒙泰古·布朗斯罗·帕克的情况就不同了。帕克是默雷伯爵(约翰·默雷,18381923,英国政治家、作家一一译者注)的儿子,1909年去了耶路撒冷,并公开说是为了寻找约柜。他没有做出任何学术上的贡献。
  后来,著名考古学家卡斯琳·肯雍描述帕克的那次探险时,说它〃无论用什么标准去衡量都堪称出色〃。那次探险的设想来自一个芬兰的神秘主义者,名叫瓦尔特·H·朱维留斯。
  1906年,朱维密斯向瑞典大学提交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对所罗门圣殿被巴比伦人摧毁问题的见解。他说自己掌握了隐藏〃包金约柜〃地点的可靠消息,说那个地点就在圣殿区内。他还说,他仔细研究了《圣经》的有关段落,证实了存在一条秘密的地道,从耶路撒冷城的某个部分通向圣殿山内部。他研究了查尔斯·瓦伦的发掘报告以后,便坚信这条秘密通道就在埃尔一阿克萨清真寺以南,就在瓦伦已经发掘过的那片区域内。
  朱维留斯认为,如果找到了约柜,那么约柜的价值大概等于两亿美元。于是,他便以这两亿美元为诱饵,寻找投资者来资助一次发掘探险,其目的就是确定那条秘密通道的位置,并把它清理出来,以便取出约柜。
  他募集资金的活动最初没有获得多大成效,直到后来他在伦敦结识了蒙泰古·布朗斯罗·帕克。帕克当时30岁,很支持朱维留斯的事业。帕克从英国和海外的贵族们那里争取支持,很快就筹集了一笔非常有用的资金,数目为125000美元。于是,发掘工作便开始了,到1909年8月,他们在橄榄山建立了发掘探险总部。橄榄山下就是圣殿山。
  他们直接从瓦伦当年艰辛发掘过的地方开始挖掘。不仅如此,帕克和朱维留斯尽管知道那位著名的先驱者当年并没有做出任何意义重大的发现,但他们还是不甘心。相反,他们怀着乐观的态度继续工作,因为他们雇来了一个爱尔兰的通灵遥视者,帮助他们寻找那条所谓的〃秘密地道〃。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可想而知,他们的发掘工作遭到了所有宗教教派虔诚教徒的抗议。冬天到了,气候变得十分恶劣,发掘现场泥水横流。可以理解,帕克灰心了。他下令暂时停工,到1910年夏天才继续挖掘。此后的几个月间,他们拼命地工作,但那条秘密地道却依然不肯露面。与此同时,各界反对整个发掘计划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了。
  到19if年春天,埃德蒙·德·罗斯柴尔德男爵亲自出马,反对这场可能危及犹太教最高圣地的发掘活动。这位男爵是个犹太复国主义者,是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国际银行家族(该家族是犹太银行及金融家族——译者注)的成员。为了结束发掘活动,罗斯柴尔德男爵买下了和发掘地点相邻的土地,以此直接威胁帕克。
  年轻的贵族帕克被这个局面弄得惶惶不安。因此,1911年4月,他放弃了搜寻那条秘密通道的计划,开始用一些更不计后果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当时,耶路撒冷还在奥特曼土耳其人手里,而总督阿穆塞。贝依帕夏也并不以谨慎忠实而闻名。帕克用25000美元的贿赂,使这位帕夏批准了他的行动。他又用另外一小笔贿赂买通了谢克·哈利利,后者是岩石圆殿的世袭护卫官。哈利利同意把帕克一行带进圣地,并且对他们在那里的活动不闻不问。
  出于明显的理由,帕克一行的工作在深夜进行。这些探宝者化装成阿拉伯人,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圣殿山南部紧靠埃尔一阿克萨清真寺的地方挖掘。帕克和那个爱尔兰遥视者都相信,约柜就埋在那里。但是,这番努力却一无所获。于是,1911年4月18日下半夜即将黎明的时候,帕克把注意力转向了岩石圆殿,转向了〃世界的基石〃地底下传说中那个深深的地洞。
  当时,那里还没有修建通向〃灵魂之井〃的那段台阶,因此,帕克和他的人不得不用绳索把自己和设备吊进地洞里去。绳索的一头牢牢拴在〃世界的基石〃上。他们进了地洞,点亮风灯,开始沿着石洞的地面往前走,希望能走到约柜的最后安放地。
  没等他们弄清下面是否还有其他的洞穴,他们就大祸临头了。他们虽然买通了世袭护卫官谢克·哈利利,但是,清真寺的另一名助理护卫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据说,那天他是因为家中住满了客人,才决定到圣殿山过夜的。他听见岩石圆殿地下传来挖掘声,连忙跑进殿里,朝〃灵魂之井〃下面窥探,惊恐地发现几个外国人瞪大了眼睛,正用镐头和铁锹挖掘神圣的地面。
  双方都立即做出了激烈的反应。惊恐的清真寺助理护卫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吼叫,然后边喊边跑,消失在黑暗里,去召集信徒。这些英国人也聪明地意识到赌博结束了,便仓皇撤退。他们连自己的营地都没回,立即离开了耶路撒冷,跑到了贾法港口,幸好他们租的一条摩托艇正停泊在那里。他们刚刚逃离不久,一大群歇斯底里的群众就赶到了圣殿山。帕克一行躲过了那群人,而倒霉的谢克·哈利利的下场就难以言喻了。
  那天清晨,耶路撒冷爆发了大规模骚乱,阿穆塞·贝依帕夏被怀疑为外国人的共犯(这并没有冤枉他),遭到了谴责和辱骂。他做出了反应,下令立即封锁圣殿山,并签署了几道命令:那些外国探宝者一到贾法,就立即逮捕他们。他采取这个步骤,无疑是想安慰自己有罪的良心。但是,谣言立即传开了,说帕克已经找到并拐走了约柜。于是,穆斯林的领袖们和犹太人的领袖们纷纷大声抗议,要求绝不允许把那件圣物带出国境。
  贾法警察局和海关当局收到了告急电报,逮捕了那些逃到这里的英国人,扣留了他们的全部物品,进行了极为彻底的搜查。但是,他们什么也没发现。这个结果使他们进退两难。于是,他们没收了英国人的行李,但同意让英国人回到自己的小艇上,以此创造一种健康的气氛,以便继续审问他们。可是,帕克和他的同事一平安地登上小艇,就下令水手们马上开船。
  几个星期以后,帕克回到了英国。他没有找到约柜,却花光了英美投资者交给他的125000美元。卡斯琳·肯雍在多年以后总结说,这个事件和这次发掘,都无助于提高英国考古学界的声誉。
  但是,英国考古学家却没有参与下一次寻找约柜的发掘活动,那次发掘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地点集中在尼波山。《马加比传》说,当年所罗门圣殿被毁之前,先知耶利米把约柜藏在了尼波山上。
  这次发掘的主要发起者是一位古怪的美国探险家,他喜欢穿阿拉伯式的长袍,虽然是个男人,却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安东尼娅·弗里德利克·伏特尔。他彻底考察了尼波山(及其附近的皮伽山),以真正令人敬畏的独创性,宣布他已经发现了一条秘密通道。这条通道被一堵墙一样的东西封闭着,而伏特尔没有打算把它推倒。然而,他用手电筒察看那堵墙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句古老的铭文,他一字不差地抄下了那句铭文,把抄下的铭文带回了耶路撒冷。他找到了希伯来大学的一位〃学者〃,后者帮他破译了那句象形文字。那句铭文是:
  此处埋着金约柜
  遗憾的是,伏特尔不愿意透露那位提供这句译文的学者的姓名;在随后引起的轰动中,也没有任何人站出来领受这个殊荣。后来,伏特尔也拿不出他抄写下来的铭文原件。此后,他也再没有回到尼波山,把约柜从那条秘密通道里取出来。
  半个世纪以后,一个新的得胜者出现了,接过了伏特尔扔下的接力棒。那个得胜者也是位美国探险家,名叫汤姆·克劳斯特,他以前的一些〃发现〃包括巴别塔、挪亚方舟和亚当之城。
  1981年,这位先生依靠非常辗转曲折的手段,弄到了伏特尔留下来的一些论文,其中显然包括一幅简要草图,画的是尼波山上的那条被堵的秘密通道,据说约柜就被埋在那座山里。
  尼波山位于现代约旦境内,因此,克劳斯特便飞往约旦。和他同行的还有一些热心的同事,都来自一个名叫〃国际恢复历史研究所〃的组织,其总部设在美国堪萨斯州的温菲尔德。他们的使命当然是去解救约柜。为此,他们在尼波山上露营四天——这使山上〃圣地〃(Terra Santa)教堂的圣芳济会修士们非常惊愕。他们护卫着那座拜占庭时期的教堂,传说它建在埋葬摩西的地方。在过去的数十年当中,这些僧侣曾对尼波山地区做过谨慎的专业考古发掘。
  不用说,那些圣芳济会修士们从来没有找到过约柜。克劳斯特也是如此——至少在尼波山一带没有找到。不过,克劳斯特在尼波山的发掘结束之后,他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