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建高校国际化战略的思考 王英杰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校的办学定位上面就要向国际上面比较好的学校来看齐。所以这样的话呢,学校选择这个作为一个发展目标,从现在来看,应该是随着经济全球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要走这条路,这个是不可逆转的,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一个呢,我们就是交流老师,送到国外去学习,进修,有些甚至于学位。我们很多老师,我们学校在国外留学的老师的比例博士教授的比例应该还算高的,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学生,还有一个我们现在除了引进老师,我们还有一个,我们还引进一些高校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到了学校的管理。我想这点在国内高校来说,也是可能我们是走在前面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随着这个国际交往的增多,我们现在的老师到国外学习以后,可能对于国外情况比较了解,但是如何使得我们在管理层里面,强调这种国际化意识,加强这方面的按照国际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来进行办学。所以我们今年,就从美国伯克利大学聘请了一个校长助理,到我们学校任副校长,这个校长助理,她原来是在美国留学,并且已经取得美国国籍,在伯克利大学呆了很长时间,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了。所以我们通过聘用这个女士到我们学校来担任副校长,这个聘任不是普通,好像聘任临时来的,我们是把她聘到学校,合同聘任,是长期呆在学校,并且是分管我们学校的对外交流跟英语提升计划,参与学校的决策,参与学校的办公会议。那么通过她到学校以后,我觉得带来一些新的气象,在教学管理,一些办学理念,都带来一些新的气象。

    汕头大学这样做法没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实际上呢,我想这是在我们所有在大学工作的人,或者学习的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经常一想到国际化,就想到国际化当中的一些显性的特征。所谓显性的特征,比如说我这所大学吸引了多少留学生,我这所大学从国外吸引回来多少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我有多少交流项目,我吸引了多少外资,我派出了多少学生出去学习。这些无疑都是很重要的,都是国际化的重要的方面。但是我觉得可能还不是全部,刚才谢书记讲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启发,他就讲了,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用一些先进的制度,来管理好大学。那么我想,我们改革开放已经20年了,从走出去请进来,这样的一种交流,无疑会带来一种制度上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变化。那么,对于在座的三位校长书记来讲,他们所处的优势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特殊的条件,在这种显性的交流方面,一定是做得非常优秀的,甚至比一些传统大学还做得好。因为一些传统的大学并不一定具备这样的资源和条件。

    但是,其他新建大学,特别在内地的新建大学未必有这样的条件。可是我觉得也仍然能够国际化,也仍然能从国际化当中来寻找自己发展的出路,比如说,在学生培养方面,我刚才讲,学分制的引入,传统大学在中国我们已经搞了十几年了学分制,还在研究什么叫学分制,什么叫完全的学分制。在很多大学仍然只不过是把课程换算了一下,没有挖掘学分制的一种内涵。那么学分制的内涵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以学生的需要,以市场的需要,来推动教学的改革,这是一种内涵。当年美国开始搞学分制的时候,正是它整个国家工业化开始的时候,那时候的大学仍然是传授已经死亡的语言,古典的知识,那么就用了选修课来打开大学的大门,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引入到大学,然后才有了学分制,这样才能够计量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学习了什么。

    那么我们现在只是把课程换算了一下,好像是学习了国外的办学的先进经验,实际上,没有学到根本上,没有学到理念上,那么我们新办大学没有传统大学这样的一种沉重的包袱,它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可以学习这种最先进的理念,以一种学生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对自己的导向,为自己的指导来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建立自己的课程结构,那么我想这是一方面。

    另外我刚才要讲学生要有国际理解的能力,要有国际意识,这怎么来的,一方面来自他们原来在社会上所带来的这些知识,比如大连本身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城市。另一方面大学里要促进他们这方面的发展,你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有国际性的课程内容。那么当你课程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时候,当你我们的学生在一门语言能够充分掌握的时候,对于其他的民族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把握的时候,这时候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民族,看看我们自己的文化,可能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我觉得像这样的一些变化,在国际化的过程当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我们在谈这些显性特征的时候,恐怕要认真研究研究人家办学的理念是什么,我们这些新建院校在制定自己制度的时候,需要哪些制度性的创新,这样可能是一个比较全面的 比较国际化的视角。

    您觉得透过显性的交流,这个表层低下更主要的是理念,更主要是我们治学办学的一个理念问题。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重要的,就是说,国际化的道路,开始的阶段,初期的阶段可能主要是显性方面比较多,就是反映在人员交流,还有各种合作的项目。这个也是必要的,这个对你引进或者融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体制机制管理经验等等,还是有好处的,有交流才会有一些收获体会。所以显性来说这是一个方面,但是,恐怕更深层次的是隐性的,就是要把国外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办学理念,一些机制,一些经验我们怎么能吸收进来,这个对新建院校来说,我想这个意义尤其重要。因为新建院校毕竟它办学历史短,基础比较弱,那么它在开展国际交流人员交流,项目交流方面,它受条件的限制。但是我要走国际化道路,我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它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这方面比如说,它们在教育理念方面,它们市场的观念非常强,办学呢要面向市场,要考虑教育的投入产出,在课程设置方面,它非常注意应用性,和经济方面紧密结合。在教学管理方面,就刚才王先生谈的学分制的管理,这些方面即使我们不进行人员和项目方面的合作交流,同样可以来进行学习借鉴来推进我们国际化的道路。

    新建高校它这个国际化的道路,可能每一个院校都有自身的特点,它的资金,它的本来的师资,它本身各方面的资源,那么就决定了它可能在国际化这条道路上,它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可能更好。每个学校都也各自的特色,大家在这条道路上,还没有一个应该说非常有经验,而且非常有规可循这样一个范本,那么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有很多困难,有很多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那么今天也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可能也有利于我们更多的新建高校在这条道路上少走弯路。

    这个国际合作,因为刚才主持人也讲了,没有范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吧。那么谁先去尝试,谁就要冒失败的风险,那么一开始我们这样做呢,是应该说不是主动的,也不是自觉的。因为广州大学有一些学院的建立,它本身就是利用国际资金建立的,你用了人家的钱,你就要听人家的话,它就带有一种被动地按照这个路子在走。但是二十多年下来,我觉得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校风,我们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就是在这各方面有一定的自觉性,这个自觉性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成功的经验,国际化办学的成果鼓舞了我,让我们把这个信心定下来,把这个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的东西,把它作为办学的一个理念;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刚才说的情况,我们失败了,我们不成功了,我们碰钉子了,碰了钉子,我们不是把它忘记就完了,在碰钉子,在受到挫折的情况下,我们反思它 反省它,从当中总结出来一些教训。

    你现在回想一下,你们最大的失败您现在有没有印象?

    我们最大的失败就是对国际教育市场的不摸底。就是刚开始,因为国际教育市场虽然是个轰轰烈烈的大市场,但是它既然叫市场,它就必然有经济市场,所固有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或者有陷阱,繁荣掩盖下来一些虚幻的东西。你比如说我们刚开始跟有些国家的教育集团,财团包括跟教育单位的合作,一开始是轰轰烈烈,大家的合作基础合作的规划也是非常宏伟的。但是,可能双方在满足这个合作的条件是不具备的,或者说用今天的话来讲,这个国际合作没有诚信的基础,所以它走不多远就会失败。你比如说我们有些项目,外方要投资,外方要进设备,但是中国的市场它一调查一摸底,发现不行,它就撒手不管理了,可是你这个学校广告出去了,或者说声誉出去了,学生也招进来了,你只能是硬着头皮把它办下去,有些项目特别是短期培训的项目,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只能是用中方,或者由我们自己来把苦果全部咽下去,因为你毕竟要对学生负责。所以我们通过这种类型的合作失败的例子,就感觉到,诚信是国际合作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诚信,这个合作是不能持久的。

    第二个教训,我觉得第二个教训也是我们在办项目的过程当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就是国际信息技术和其他方面的技术发展很快,那么我们在合作这个过程当中,刚开始,凡是遇到外方对教学设备,实验条件,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支持捐赠,或者说参与,或者办学,就带有盲目乐观。实际上我们有几个项目,我们发现,它实际上是把淘汰的东西,进行一种光荣的转移,它转移给我们,到时候我们拿过来以后,海关各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根本没有用,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