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企业主管101条忠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顾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我们会十分明显地感到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竞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占多数,但也还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对票。因此,对一般的常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了。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情绪消沉,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即刻改变自己的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可以摆脱情绪低落的困扰。当我们做事之前已经料想到某种后果,而一旦出现这种后果时,你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措手不及。因此,如果你知道会有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

  无论你的主观意愿如何,反对意见总是在所难免的。你的每一个观点,都会有与之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意见。关于这一问题,美国总统林肯在白宫的一次谈话中曾说过:

  “……如果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各种指责……更不用说逐一作出相应的辩解,那我还不如辞职算了。我在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尽力工作,而且将始终不渝。如果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那些反对意见就会不攻自破;如果事实最后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有十个天使起誓说我是正确的,也将无济于事。”

  当你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发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价值(这是你可以采用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为了冲破寻求赞许心理的束缚,你可以试做以下几件具体的事情:

  第一,在答复反对意见时,以“你”字开头。不要立即改变自己的观点,也不要为自己辩解,仅仅回答说:“你以为我的观点不对,所以你有些恼火。”这样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表示不赞同的是他,而不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你”字的办法,只要运用得当,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话时,你一定要克制以“我”字开头的习惯做法,因为那样会将自己置于被动辩解的地位,或者会修正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以求为他人所接受。

  第二,如果你认为某个人企图通过不给以赞许来支配你的思想,不要为了求得他的赞许便含糊其辞,言不由衷,应该直截了当地向他大声说:“通常我会改变观点,你要是不同意,那只有随你的便了。”或者可以说:“我猜你是想让我改变我刚才所说的话。”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行动本身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别人如果提出有利于你发表的意见,尽管你可能不大欣赏,也还是应该表示感谢。表示感谢便消除了任何寻求赞许的因素。例如,你丈夫说你太害羞,他不喜欢你这样。不要因此就努力通过行动而使他满意,只要谢谢他给你指出这一问题便足够了。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寻求赞许的问题了。

  第四,你可以主动寻求反对意见,同时努力使自己不因此而烦恼。选择一个肯定会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正视他的反对意见,沉着而冷静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你将逐渐学会不因反对意见而感到烦恼,并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对自己说,你早已预料到了这种“对立”,他完全可以有他自己的看法,这与你实在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寻求,而不是回避反对意见,你将逐步掌握有效对付反对意见的各种方法。

  第五,你可以逐步学会不理睬反对意见,根本不要理会那些企图通过指责来支配你的人。 


71.学习能力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组织系统随时做出快速反应,在围绕产品、市场、人才、资源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前瞻性日益成为竞争的砝码。新的思想、概念、工具层出不穷,要求领导者对决策进行反省,并用开放的态度广泛地学习。与此同时,整个企业组织也将逐渐向开放的学习型组织转变。由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学习已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有管理学家预言,持续的学习和改革将成为未来领导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如德格所说,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1.内省

  内省,也叫“对镜自测法”,即审视自己,反省自身。作为学习的第一步,反省对许多人也许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归因时,通常是按照以下模式进行的:①行为者倾向于情境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内部归因;②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情境。由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包括领导和组织)很难做到主动、积极地公正审视自己。另一方面,对变革可能带来的权利失衡、利益变化、习惯改变等等不确定因素的心理恐惧,也会使人们更愿意保持旧状,从心理和行为上排斥新思想、新体制的介入。

  作为企业管理者,正是要突破这一心理瓶颈,勇敢、主动、客观地反省自身情绪、思维及能力,准确评估组织及客观世界,勇于打破旧的格局,创建新的发展要素。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言:“不论我们多么盲目和怀有多深的偏见,只要我们有勇气选择,我们就有彻底改变自己的力量。”

  2.开放

  开放是在内省基础上的提高,公开、坦诚,不断挑战自己的个性及组织文化,善于接受框架之外的信息、知识、资源和变化,并乐于尝试新思想和新经历。开放是学习的前提基础和组织氛围。

  开放,对于领导者个人而言,是一种修养,一种个性。不固步自封,不保守固执,不排斥信息。对于企业组织而言,意味着广泛吸取外界的知识和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组织内部开放的心态和机制。成员对领导者怀有安全感,坦诚、公开、自由地说出想法,更多地参与决策,这是开放。经过探讨,取长补短,领导者积极改进组织及个人行为,这更是开放的举措。

  3.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开放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它的意义在于创造,而不是反应。

  《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到自我超越是一项修炼,包含两项动作:不断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具备自我超越能力的人具有两项共同特质:一方面,远景对于他们是一种召唤和使命,而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另一方面,他们把目前的真实情况看作盟友而非敌人。他们学会如何认清以及运用那些变革的力量,而不是抗拒这些力量。他们具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高度自我超越的人,会敏锐地警觉自己的无知、力量不足和成长极限,他们力图突破这种极限,不断地发展自身及组织。具备了自我超越,便向成功又迈进了一大步。

  4.学习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学习在于培养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对于管理者,学习包括培养思考和沟通的技能,反思个人的价值观及调整个人的行为,学习如何倾听和理解他人等一切利于实现领导及管理职能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带领组织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型组织。 


72.外行领导内行的诀窍
  记得美国畅销小说家西德尼·谢尔顿的一部小说《假若明天来临》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女主人公特蕾茜在一条游轮上与两位国际象棋大师相遇,两人分别向她提出下棋的邀请,并为战胜她开出了相当大的赌注。特蕾茜经过一番考虑,毅然应允,而且是同他们二人同时对弈。赢得赌注的条件是和双方对弈的成绩是和棋,或一胜一负,不可能同时输给双方。在两位大师和在场的所有人的不可思议中,特蕾茜却凭着自己的聪明与机智,如愿以偿的赢得了这场赌博。人们不禁要问,特蕾茜是如何成功的呢?很简单,在同时对弈中,当一位棋手下完第一步棋后,特蕾茜并不马上应对,而是将这步棋作为自己的第一步,与另外一位棋手下出!待其应对后,马上用此招回应另一位棋手,并等待他的回应,由此往复,直到终局。在这里,特蕾茜实际上只是充当了一个传棋的人,而真正下棋的却是两位大师。无论双方的胜负如何,最终的胜利者永远是特蕾茜。

  既然是文学的描写,其真伪性自然也就无从考证,但从中我们却应该悟出一些道理。论棋艺,特蕾茜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去与任何一方单打独斗,则必输无疑。但她却巧妙地利用了自己与他们二人同时对弃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不露声色的周旋其间,而两位大师却毫无察觉地自认为碰到了一位势均力敌的高手。在这里,特蕾茜不是靠棋艺,而是靠智慧赢得了这场特殊的“比赛”。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当今社会,在专业化程度更高、更深的企业中,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的管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掌握和精通所有的专业知识。甚至可以说,对大部分的具体工作是不甚了解的。但是,作为领导者,却时时刻刻地面对那些精通某一专项业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