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三兄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人们立即兴奋起来。他们纷纷围到林育英身边,听林育英与老板谈判。    
    林育英见老板答应满足工人提出的条件,就对老板说:“那好,只要你答应工人们的要求,我们马上回去动员大家上班。”    
    老板点头哈腰地说:“一定答应,一定答应。”    
    工人们见罢工取得了胜利,个个激动不已,有的拉着林育英的手,有的拍着林育英的肩,一再向他表示感谢。一位老人力车夫流着泪对林育英说:“过去,我们吃了很多资本家的亏,因没有人组织我们斗争,我们只有忍气吞声,这次多亏你来组织我们罢工,不然我们活不下去了。”    
    林育英握着他的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当晚,人力车夫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里。    
    这一年的6月1日,日本水兵公然在长沙街上枪杀爱国市民,死两人,伤数十人。这一血腥暴行,激起长沙市民的极大愤慨。当日,全市数十万民众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日本水兵的暴行。林育英带领数千人力车工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而且自始至终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这次大罢工取得胜利后,林育英受党的委派,又来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    
    早在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在湖南党组织和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人的组织、领导下,举行过罢工,并取得了重大胜利。通过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1924年5月1日,党组织又领导安源路矿工人成功地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林育英担任了总指挥。这次游行示威震动了全省,并大大促进了湖南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9节 上海斗争负重伤

    1924年5月初,中共中央为培养干部,决定将一批在斗争中表现突出的青年派到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很幸运,林育英被选上。他决心借这次出国的机会,长长见识,多学点东西。    
    出国之前,他给在武汉的堂弟林育南写了一封信,告知他即将去苏联学习。林育南得到    
    这个消息,很高兴,立即给他回了一封信,并向他表示祝贺。在信的末尾,林育南送他两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言:    
    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    
    林育英很快收到了这封信。堂弟送这两段革命导师名言的用意,他一看便知。为不辜负堂弟的期望,他决定将信带到苏联。    
    5月初,林育英与关向应等人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乘苏联轮船到达海参崴。10月,他们又从海参崴乘火车到西伯利亚等地,月底到达莫斯科。不久,他们正式入校学习。    
    在莫斯科期间,林育英学习异常刻苦。他认为,过去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次有了一次出国学习的机会,太难得了,要抓紧时间多学点革命理论。不然,对不起党组织。    
    由于他学习刻苦努力,各门功课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能熟练地用俄语读、写、译。    
    1925年5月,为了加强上海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派李立三、刘华等主持成立上海总工会。随后,刘少奇到达上海,也参加上海总工会的领导工作。5月30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代表举行反帝示威游行时,租界巡捕开枪镇压,酿成五卅惨案。6月1日,上海总工会公开成立。在党的组织领导下,中国近代史上空前未有的大革命风暴迅速由上海席卷全国。    
    1925年7月,根据党组织的决定,林育英奉调回国。他化名“林春山”,参与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工作。    
    当时,国内形势十分严峻。8月20日,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暗杀了左派领袖廖仲恺。皖系军阀段祺瑞与军阀张作霖互相勾结,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革命,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    
    11月23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军举行首都革命,推翻段祺瑞卖国政权,建立了国民政府。    
    后来,因国民军领导背弃与民众合作的诺言,致使革命失败。    
    首都的这次革命,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尝试,影响很大,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工人、学生、市民纷纷举行示威游行,声援首都人民的斗争。因此,一个“反奉倒段”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兴起。    
    在党的领导下,上海总工会等团体决定12月6日下午在闸北区青云路上海大学门前的广场上举行一次万人集会,声援首都革命。    
    6日下午,是大晴天。2点过后,工人、学生和市民纷纷涌入上海大学。不到半小时,广场上云集了万余人。    
    工人举行大集会,敌人惊恐万状,决定用武力阻止。会议刚开始,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军警突然开了过来,企图将参加会议的工人围困在广场上。集会的群众毫不理会军警,大会如期举行。开完会后,总工会决定组织与会的工人进行游行。    
    兵临会场,集会群众随时都有与军阀发生冲突的可能。    
    为使游行示威活动不流产,林育英自告奋勇地对总工会的一负责人说:“我率领沪东工人队伍走前面,并保证冲出军警的包围圈!”说完,他将沪东工人召集到一块,准备马上出发。    
    哪知,沪东工人队伍刚动,军警就围过来阻拦,不让工人出广场。林育英很气愤,用手向后面的工人一挥,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冲过去!”    
    工人们奋力往前一冲,几个军警被冲倒在地。游行队伍冲出了包围圈。    
    气急败坏的军警头目见拦不住工人,拔出手枪朝天放了一枪,大声向军警命令道:“开枪!”    
    沪东工人游行队伍听到枪声,慌乱了。有的猛地往后退,有的卧倒在地上。在这关键时刻,林育英心想:游行队伍不能乱,也不能散,不然,这次游行示威不但达不到预定目的,今后的活动也难以组织起来。    
    他在广场上向工人们喊道:“工人同志们,我们只能进,不能退。是好男儿的,向敌人夺枪,与敌人搏斗!”    
    林育英喊完话,奋不顾身地向军警冲去,工人们紧跟其后,纷纷冲向军警,与敌人展开搏斗。    
    敌人发现林育英是工人领袖,便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他。军警头目乘他正在与另一军警夺枪时,指使军警用刺刀戳他的头,用枪托在他身上猛打。他的头顶被挑开一个一寸多长的口子,血流如注。脸上、脖子上、衬衣上到处是血,胸部、背部被打得红一块、紫一块。    
    工人们见他身负重伤,一拥而上,将他抬到后面去了。    
    这时,军警头目见林育英受了伤,又假惺惺提出谈判和解。他躺在地上,两眼怒视着军警头目,说:“道不相同,不与为伍。军阀段祺瑞及其走狗卖国求荣,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不存在和解的问题!”    
    军警头目见满脸是血的林育英口气很硬,掉头就走。他边走边骂道:“你们这些贱骨头要与我们为敌,那就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工人们见敌人架起了机枪,又有些紧张害怕。有的开始往后退,有的叫喊再不要游行了。    
    林育英见会场秩序大乱,而且有散场之势,心里很着急。如果此次集会、游行被驱散,今后的活动就难以组织,工会的威信也因此受到损害。他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爬上主席台,向工人大声喊道:    
    “工人同志们,不能走!”    
    “工人同志们,你们向敌人冲,向敌人冲……!”    
    他还未喊完,便晕倒在台上。    
    林育英不顾生死地指挥工人与敌人搏斗,感动了在场的工人。工人们以为他死了,抬着血肉模糊的林育英向军警冲去,军警们见到这一幕,如同老毛子看戏——傻了眼。    
    由于在场的敌人太多,工人们仍难冲出包围圈。    
    这时,林育英苏醒过来了。他听到军警头目不停地喊叫要与工人谈判时,睁开双眼,咬着牙对站在旁边的工人说:“不能与他谈,也不能退,你们把我抬着往前冲!”    
    工人们在他的指挥、鼓动下,猛地往前冲。不一会,游行队伍终于闯开一个缺口,工人们像潮水般地往前冲。军警们无可奈何,眼睁睁地望着工人们走上街头。    
    万人游行队伍浩浩荡荡行进在青云路、宝兴路、虬江路,并沿途高呼“打倒段祺瑞卖国政府”、“强烈要求召开国民大会”的口号,许多居民被工人的行动所感动,也参加了游行示威。    
    游行结束后,工人们见林育英脑伤甚重,而且昏迷不醒,将他送到宝生路济生医院治疗。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林育英才脱离了危险。    
    由于这次示威游行影响很大,林育英成为敌人通缉的首犯。为了安全,他在伤还未愈的情况下,匆忙离开了医院。由于上海的环境太恶劣,党组织决定送他回老家黄冈养伤。他的脑伤因未得到彻底根治,留下了很重的后遗症。    
    1926年1月,在上海党组织的护送下,林育英回到湖北。    
    林育英在家养伤期间,不断地向乡亲们和家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道理。他经常向亲戚、朋友和村里的青年们讲:“对青年人来说,最可怕的是无所作为。人生很短,其意义不在追求金钱,也不在吃喝玩乐,而在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为人民谋利益。你们风华正茂,应出去干一番事业,不要在家里白白浪费了美好光阴。”    
    在他的宣传、鼓动下,染铺、林家大的一些青年对革命的认识大大提高。后来,他们有的热心社会工作,有的积极参与地下党的组织活动,有的跟他出去参加了革命。    
    1926年2月中旬,他带着妻子、弟弟、堂妹等人返回上海,并将带出来的人安排到工厂、学校,让他们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