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站在这么一堆臭男人里,很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显然永王也深明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地道理,不过虽然看起来甚有吸引力,但那些人中几个明显看起来曾经是穷凶恶极之辈的人物,也仅仅只敢眼角偷偷的侧视她,甚至刻意保持了相当的距离。

  “这位就是小慕容……”

  慕容,我顿时楞了一下,顿时想起了一张笑容可鞠的面孔。

  “姑苏慕容不是以商置家么,怎么……”

  江南商人世家慕容家族和龙武军的合作还在继续,依靠龙武军的关系,现在正在东边做海运的风声水起。

  自从朝廷恢复大多数漕运后,京杭大运河就一直的压力太大,再加上叛军攻略江淮败走后,毁坏了相当部分的运河设施和堤岸,结果今年的桃花讯倒灌进运河,秧及沿岸十数县,进一步又给本来因为人力吃紧的漕运雪上加霜。

  那时候正是大举围攻邺城的紧要关头,数十万人的人吃马嚼,来自北边催粮催钱的军告一道比一道急,现任河南节度使张镐急的直跳脚,再次跑到稚阳来找我商量,希望能够借助龙武军车马营的庞大后勤力量,从陆路最后我倒是另外给他出了,让南粮走海路的主意。

  结果文告还没发出去,还是这个嗅觉敏锐的慕容家族找上门来,声称已经组成了一批规模不小的船队,愿意为朝廷分优,甚至可以无偿先为朝廷转运,用身家财产做担保,以期后观。

  因此张镐在病急乱投医之下,还是拿前程了赌一把,当年相当部分的税赋棉粮,改从临安、明州等地出港,海路转运汇聚到登州,头批的钱粮,总算在部分地方军队出现哗变的苗头前送到。

  事实证明,虽然海运成本略高于正常年景的漕运,而且还有风浪水潮的影响,但是运载量和效率却远远胜于漕运,报损率也比漕运小,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个数字还可以进一步缩小。

  这让我也很惊讶,明明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极其发达,而且运载量和航行能力都很高,象隋炀帝征高丽,唐太宗东征,这样数万十数万的大规模海上运兵也好几次了,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建立一条海上运输线呢。

  后来才知道一方面是陆地为主的农本经济体系,让大多数人局限的思想,很难认识到这个价值和意义,海上毕竟充满了风险和不可预料的东西,陆地上无意要平稳安全的多。另一方面就是即得利益的问题,漕运基本全靠人力运做,同样代表了沿岸一带无数人的生计和相关地方官府,河道船运、水利工程等有司的利益群体,没有人愿意去触动这个庞大的利益体系。

  要知道直到半壁江山的南宋后,漕运彻底失去存在的意义,象样的官方海运线路才被确立起来。而一到重新统一,漕运又重新成为国家的命脉,因此到明清时期,甚至会形成漕帮这样巨无霸的帮会组织,

  但现在因为战乱,漕运北路的河南、河北的地段人口凋零,基本是靠出动军队来充当日常的劳力,而淮南、淮北沿岸都忙于春耕和防汛,人手也严重不足,因此这海运一开,就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北方战事的持续,这条线路也变的重要起来,作为转口地的登州也重新边成一个商人聚集的繁华口岸,毕竟在商言利,商人完成了朝廷的运输任务的同时,也会顺带做点自己的买卖,不让船只放空回去。

  后来安东传来罗先和薛嵩的消息,登州又变成输辽支援安东的出发点,其中相当部分的船队,也受雇转变成军需运输船。当然,不免新罗国也会抗议,偶尔某些船只会跑到那里去拐卖人口。

  慕容家族也因为这忠君体国的义举,被上书表奏授予光禄大夫的散职,赐三人直议郎衔。事实上更重要的是,作为组织发起人慕容家从此在海运中战据了重要的份额,这也证明了一个世商为业的家族的眼光和成功的基础。

  他们的基础都在东边,怎么会大老远的和千里之外的永王产生关系。

  “她与姑苏慕容无关,乃是北慕容一族。”

  “北慕容……”我楞了一下,听起来怎么象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支亦是世上最后一支鲜卑王族……当年鲜卑拓拔氏崛起于代北,开祖大王什翼健分土西藩,置王弟于吐谷浑,于至今享国五百余年,为北朝胡国之最长久者……号称西羌第一国”

  马克己却转头过来接口道。

  “当年吐谷浑之乱,本朝与吐蕃皆争之,最终大唐得其民、吐蕃得其土,吐谷浑末代善翼王慕容室钵恒,率公主同十三万帐部民出走奔唐,以数百年积蓄珠宝珍藏,在西州开枝散叶繁衍至今,也算是一个望族,既有其财,亦有其民,良田牧场广布其间,这一姓常有族人行走与江湖,亦效力于军中。论实力人手产业,不会比任何一个江湖大派逊色……相比南地的汉慕容,这支人称为胡慕容,又称北慕容,至今才不过六十多载”。

  “这位小慕容就是出自这一族,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永王的藩下,但她虽不在八士之列,乃是武院中的重要人物,常常可以行走永王的内宅……”

  难怪这位身材高挑,站在一群人高马大的汉子里也不显得格外的娇小,原来有鲜卑和西羌的血统。

  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历史上慕容氏族最出名的事迹,就是象慕容垂、慕容蝗等一群建国复国狂,什么南燕北燕、东燕西燕、前燕后燕,北朝十六国,有三分之一都是这群疯狂家伙鼓捣出来的东西,至于其他不被认可为正统的政权,就更多了,哪怕一个小宗室,在带几千人跑路过程中,占了一个城池,也敢称帝建国。

  当然,这些内情,我还是以前读金庸小说的时候,突发其想特地去考察了慕容家族的历史,给查出来的……

  这位也不会打这样的主意把。没有什么比投机一个王者更容易获得回报的,当年慕容垂就是靠着前秦王苻坚的遗产而起事的。

  我不由多看几眼胡思乱想起来。

  还有一些,则是地方大小帮会的头目,也和他们站在一起,最多的就是靠水路吃饭,或者与河运相关事业的利益组织,什么三江会,什么五陵帮,什么楚剑盟,按照势力大小前后分站,热的一身汗淋淋的,却多数都挺着腰板,努力做出一副目不斜视的样子。

  他们的存在,也充分印证了某只淫贼所说的,江湖只是江山一隅的说法,

  相比那些充场面的门人清客,这些人才是永王比较接近核心的势力,而且相比那些家大业大,瞻前顾后的顾虑良多的地方人士,这些江湖亡命不法之徒,才是最容易坚决和干脆的死心卖命,也最危险的存在。

  不过,我轻轻眯起眼睛,永王立藩不过数年,虽然努力密招豪杰,广纳良才,终究是扩张的太快根基浅,在这些人中间,究竟会有多少是其他势力派来的,其中又有多少,能在被宣布为叛逆后,继续保持立场和忠诚的。

  毕竟功名富贵可以收买人心,但是忠诚和归属感,是需要时间来证明和培养的。同样的时间,不一样的起点,作为老皇帝扶持起来的两个典型,起码我这点就比他做得好,那些体系内培养的将官暂且不说,我下属的士兵和工人的后代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以在体系内部找到安置和解决的地方,因此现在有一句话,叫做生是龙武军的人,死是龙武军的鬼,这样才能叫士兵无所畏惧的去拼命送死,不过也就到这种程度,这是帝王能够容忍的底线,如果这种向心力完全归于个人而不是一个团系的象征,那这人,离唐朝版岳飞的下场,也不会太远了。

  毕竟作为上位者的专一性,让他或许能够容忍一个广泛掌握利益群体的存在,但觉不会容忍太多的声望与权利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正在这时,突然从人群中飞身跃出一人,几个错身,就闪到永王的仪仗前,那些士兵立刻训练有素的蜂拥而上,挺枪执盾将他围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攻杀阵。

  虽然在枪剑林立的包围中,那人却凛然无惧,反而朗朗开声到

  “江东赵子高,前来请教青莲先生”

  声音响亮而干脆,远近皆闻,显然内气根基,也有不俗的造诣,

  我顿时嘿然一声,有些昏沉的精神一振,居然有好戏上演了。

  迎接的人群却哄的一声喧哗起来,向前拥挤起来,却被那些士兵尽力挡住,再看我周旁那些人的表情,一副司空见惯惟恐天下不乱的兴奋起来,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看见这种上门挑战的闹剧了。而那些江湖人物,甚至连动都懒的动一动,只是口中低低的交头接耳起来。

  “好个无礼的狂生”

  一声更加洪亮怒喝。

  “先生乃是高人,怎么能轻易让人冒犯,还是让我领教你的把势把……”

  永王的扈从中也跳出一人,却是青底绣袍的亲事打扮,手中提了一口水色涟涟的长剑,显然不是凡品。

  他转身向永王施了一礼

  “请恕属下无礼,青莲先生也曾指点一二,正好验证一二,还请王上成全……”

  “准”

  随着这声令下,那些士兵闻声散开,露出一个空旷的船台。

  两人容言肃冷,执剑起势对转了几圈,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哄声如潮中,只见银光一闪,剑彩如炼迸发出来,晃花了人眼。当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再次恢复了视觉后,场中已经是剑光淋漓,破空的哧哧声,有如大江奔流绵延不绝,夹杂着鸣金交击不绝于耳,如一种充满韵律和跃动的错觉。

  “好剑术,这个赵子高虽然招式繁复了一些,但是善于因地制势,这么一觉之错,激斗之中就可以决生死了……光看他的开声,就有不错的内息工夫……”

  作为前斩首队中江湖豪杰的大联络人李观鱼,也不免技痒发作,轻声评价道。

  “那名亲事,本事也不凡,经验丰富而老练嬗变……你别看他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