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6-本草图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箸大;其子作房,类油麻房而小,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今诸郡所图上,惟单州者 
差相类。沂州者花叶颇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秆上;海州者花 
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菁而细,又类葱本,淮甸人呼 
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虽别,而叶颇相类,但秦、海州者,叶更作锯齿状耳。一物而殊类若 
此,医家何所适从,当依旧说,以单州出者为胜。六月、七月采茎苗,日干。八月采根,阴 
干。南方用苗,北土多用根。又此下有飞廉条云∶生河内川泽,一名漏芦。与苦芙(乌老切) 
相类,惟叶下附茎,有皮起似箭羽,又多刻缺,花紫色,生平泽。又有一种生山岗上,叶颇 
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日干则 
黑如玄参。《经》云∶七月、八月采花,阴干用。苏恭云∶用茎叶及疗疳蚀杀虫有验;据此 
所说,与秦州、海州所谓漏芦者,花叶及根颇相近,然彼人但谓之漏芦。今医家罕有用飞廉 
者,既未的识,故不复分别,但附其说于下。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飞廉
内容:飞廉,文具漏芦条下。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茜根
内容:r茜根ph139。bmpr,一作 ,生乔山川谷,今近处皆有之,染绯草也。许慎《说文 
解字》以为人血所生, 
叶似枣叶而头尖下阔,三、五对生节间,其苗蔓延草木上,根紫色。陆机《草木疏》云∶茹 
,茅 , 草也。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二月、三月采根,曝干。今圃人或作畦 
种莳。故《货殖传》云∶ 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言地利之浓也。医家用治蛊毒尤胜。《 
周礼》庶氏掌除蛊毒,以嘉草攻之。干宝以嘉草为 荷。陈藏器以为 荷与茜,主蛊之最也 
。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五味子
内容:r五味子ph140。bmpr,生齐山山谷及代郡,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 
春初生苗,引赤蔓于 
高木,其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七月成实,如豌豆许 
大,生青熟红紫。《尔雅》云∶ , 。注云∶五味也。蔓生,子丛茎端。疏云∶一名 
,一名 。今有数种,大抵相近,而以味甘者为佳;八月采,阴干用。一说小颗皮皱泡者 
,有白色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千金·月令》∶五月宜服五 
味汤。取五味子一大合,以木杵臼细捣之。置小瓷瓶中,以百沸汤投之,入少蜜,即密封头 
,置火边良久,汤成,堪饮。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旋花
内容:r旋(徐愿切)花ph141。bmpr,生豫州平泽,今处处皆有之。苏恭云∶此即平泽所 
生旋 (音福)是也。其根 
似筋,故一名筋根。《别录》云∶根主续筋,故南人皆呼为续筋根。苗作丛蔓,叶似山芋而 
狭长;花白,夏秋生遍田野;根无毛节,蒸煮堪啖,甚甘美。五月采花,阴干。二月、八月 
采根,日干。花今不见用者,下品有旋(徐元切)复花,与此殊别。人疑其相近,殊无谓也。 
《救急方》续断筋法∶取旋 草根,净洗去土,捣,量疮大小敷之,日一、二易之,乃瘥止 
。一名肫肠草,俗谓鼓子花也。黔南出一种旋花,粗茎,大叶,无花,不作蔓,恐别是一物 
也。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地不容
内容:r地不容ph142。bmpr,生戎州。味苦,大寒,无毒。蔓生,叶青,如杏叶而大,浓 
硬,凌冬不凋;无花实 
;根黄白色,外皮微粗褐,累累相连,如药实而圆大。采无时。能解蛊毒,辟瘴气,治咽喉 
闭塞。乡人亦呼为解毒子。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
当归
内容:r当归ph143。bmpr,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 
中者为胜。春生苗,绿 
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浅紫色;根黑黄色。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然苗有二 
种,都类芎 ,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 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 
蚕头当归,大抵以肉浓而不枯者为胜。谨按《尔雅》云∶薜(布革切),山蕲(古芹字巨斤 
切) 
。郭璞注引《广雅》云∶山蕲,当归也。似蕲而粗大。释曰∶《说文》云∶蕲草也。生山中 
者名薜,一名山蕲。然则当归芹类也。在平地者名芹,生山中而粗大者,名当归也。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
秦艽
内容:r秦艽ph144。bmpr,生飞乌山谷,今河陕州军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交纠,长一 
尺以来,粗细不等;枝 
秆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色,如莴苣叶;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当月结子。 
每于春秋采根,阴干。《正元广利方》∶疗黄,心烦热,口干,皮肉皆黄。以秦艽十二分, 
牛乳一大升,同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瘥。此方出于许仁则。又崔元亮《集验方》 
;凡发背疑似者,须便服秦艽牛乳煎,当得快利三五行,即瘥。法并同此。又治黄方,用秦 
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 
或利便止就中,好酒人易治。凡黄有数种∶伤酒曰酒黄;夜食,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 
多痰涕,目有赤脉,日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元亮用之,及治人皆得力,极效。秦艽 
须用新好罗文者。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
黄芩
内容:r黄芩ph145。bmpr,生秭归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 
余、茎秆粗如箸;叶从 
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月开紫花;根 
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之。《吴普本草》云∶黄芩又名印 
头,一名内虚。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其茎空中,或方圆,高三、四尺;花紫红 
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九月采,与今所有小异。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 
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 
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今医家尝用有效者因着之。又《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减三黄丸 
,疗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者。春三月,黄芩四两,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夏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一两,黄连七两;秋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二两,黄 
连三两;冬三月,黄芩三两,大黄五两,黄连二两。三物随时合捣,下筛,蜜丸,大如乌豆 
,米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七丸,服一月,病愈。久服,走及奔马近频有验。食禁猪肉 
。又陶隐居云∶黄芩圆者,名子芩。仲景治杂病方多用之。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
芍药
内容:r芍药ph146。bmpr,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 
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 
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 
、白二色。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 
牡丹,非也。又云∶牛亨问曰∶将离相别,赠以芍药何也?答曰∶芍药一名何离,故相赠犹 
相招召,则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名忘忧,使忘忧也 
。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赠之使忘忿也。张仲景治伤寒汤,多用芍药, 
以其主寒热,利小便故也。古人亦有单服食者。安其生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 
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 
若欲服饵,采得净,刮去皮,以东流水煮百沸出,阴干,停三日。又于木甑内蒸之,上覆以 
净黄土,一日夜熟出,阴干,捣末,以麦饮,或酒服三钱匕,日三。满三百日,可以登岭, 
绝谷不饥。《正元广利方》∶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瘥者,取白芍药三大两,并干姜半 
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佳。又金创血不止而痛者, 
亦单捣白芍药,末敷上,即止,良验。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
生姜
内容:r生姜ph147。bmpr,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扬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 
良。苗高二、三尺;叶 
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汉 
州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暴之,令干,酿于瓮中 
,三日乃成也。近世方有主脾胃虚冷,不下食,积久羸弱成瘵者,以温州白干姜一物,浆水 
煮,令透心润湿,取出焙干,捣筛,陈廪米煮粥饮,丸如梧子,一服三、五十枚,汤使任用 
,其效如神。又《千金方》主痰 ,以姜附汤治之。取生姜八两,附子生用四两,中破之, 
二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主卒风。禁猪肉、冷水。崔元亮《集验方》载敕赐姜 
茶治痢方,以生姜切如麻粒大,和好茶一、两碗,呷,任意,便瘥。若是热痢,即留姜皮, 
冷即去皮大妙。刘禹锡《传信方》,李亚治一切嗽,及上气者,用干姜,须是合州至好者。 
皂荚炮去皮子,取肥大无孔者,桂心紫色辛辣者,削去皮,三物并,别捣,下筛了。各秤等 
分多少,任意和合后,更捣筛一遍,炼白蜜和搜,又捣一、二千杵。每饮服三丸,丸稍加大 
如梧子,不限食之先后。嗽发即服,日三五服。禁食葱、油、咸、腥热面,其效如神。刘在 
淮南与李同幕府,李每与人药,而不出方,或讥其吝。李乃情话曰∶凡人患嗽多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