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视着陈来仪,顾长生淡淡道,“顾某一介武夫,不求成就什么宏图霸业,只知道保家卫国,打击一切觊觎我天朝的野心家。” 
  “王爷,此次西征,是因印河侵入巴斯。这与我天朝有何相干?” 
  顾长生肃容道,“巴斯历来为我天朝属国,巴斯有难,上国自当相救。” 
  “既是救巴斯于危难间,但王爷的铁蹄为什么会踏入印河本土?更侵占了印河大片国土――要知道印河并没有威胁到我天朝,――王爷,我天朝素为仁义之师。您的行为,只怕是不仁不义吧。” 
  “印河没有威胁到我天朝?”顾长生的瞳孔猛的一缩,他冷笑一声,“当梅瑞内的十八万大军陈兵哈拉帕河以南时,印河元帅多里安就领军二十万集结在天印边境,后来更入侵我天朝藏州――陈大人,印河人的这些行径,难道还没有威胁到我天朝本土?” 
  “就算印河觊觎藏州,意图侵略我们,那么我们予以抵抗即可。但为什么在得胜后,王爷你要占领它的土地?这样做的我们,跟印河有什么区别?”陈来仪完全可以感受到来自自己身后皇帝那冷厉的目光,但他挺直了背,不予理会。他当然知道在宴会结束后,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但他不怕,也不悔――在此次宴会发难,固然是因为瑞王的安排,但更主要的,却是他自己的愿望。身为儒生,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暴虐的顾长生会做出无数令人发指的暴行。而从之前今上大力提高军人待遇这事上,他可以断定:朝廷会将民众引向战争。他不敢想像,如果顾屠夫继续执掌兵权,如果所有百姓都对继续开战死心塌地,那会把天朝引向一个什么样的可怕境地――所以拼着不得好死,他仍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向顾长生发难。——他,不过是希望通过自己今日的言论,能让百姓们对朝廷做出的关于战争的一切决议质疑。 
  顾长生慢条斯理的回答道,“最简单的区别就是:我们不用向印河割让土地,我们不用向印河人赔款。”他顿了一下,扫视了一遍全场,缓缓说道:“保家卫国的本质就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就意味着必须对外扩张和内部发展以求强大。――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不同的国家,那么国与国之间就不可避免的要打击潜在的敌人、保存自己。而为了给自己的内部发展提供动力,这就不可避免的要对外扩张,所以也就注定了必须消灭周边国家――占领印河人国土,能够削弱印河。我们为什么不做?” 
  顾长生铁铸般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冷笑,“一个国家要生存,必然不能容忍周围有其他强国。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周围的强邻越少,这个国家的发展就越好。而我天朝,陆地上北有罗萨、南有印河,海上有倭国。当有机会削弱强邻时,我为什么不做?” 
  陈来仪厉声道,“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在于它的国土有多宽,而是在于它是否爱护它的子民。王爷,看着这九千七百三十三个家庭支离破碎,您有什么感觉呢?”顿一顿,他的语气越发尖锐,“亮王爷,请您告诉下官:当我们在赞扬这些死者的崇高,赞扬您的丰功伟绩,这是不是在赞扬战争的伟大与美好?如果是,下官不知道您看到那些孤儿寡母的凄惨了吗?感受到那些失去儿郎的百姓心中的悲苦了吗?” 
  “陈大人所言,顾某不敢苟同。”顾长生平静的说道,“的确,战争并不是伟大与美好的。对于那些失去儿郎的百姓,顾某同他们一样,心中难过――因为他们是我麾下的儿郎,没能把他们全部从战场上带回来,是顾某的能力不足――而今天,我们的百姓不但不责怪顾长生,反而愿意把他们的孩子继续交给朝廷,为什么?” 
  没有给陈来仪说话的机会,顾长生的手指向身旁那对母子,他动情的说道,“这位老夫人,她的大儿子战死在沙场上,她不但不怪无能的顾长生,反而愿意让她的小儿子也从军,为什么?”顾长生提高了声音,激昂的说道,“因为她深明大义!因为她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就是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奋斗和牺牲!因为她知道,如果没有前人的贡献,又怎么会有后人的繁荣?因为她知道,如果人人都不把孩子交给朝廷,如果人人都贪生怕死绝不从军,那么国家必定会被恶邻侵吞!——国家国家,先国后家,国之不存,家将安在?” 
  盯着陈来仪,顾长生的声音冷得像结了冰,“这位老夫人虽是女流之辈,但却眼光深远。而陈大人你呢?身为朝廷命官,面对着严峻的政治局势,面对着天下各国间你死我活的殊死斗争,你却一昧计较眼前利益,安心于暂时的平安,只关注着眼前的太平!如果人人都像陈大人你这样鼠目寸光,我天朝终将会国之不国!” 
  在顾长生这番话结束后,一时间陈来仪哑口无言。这时,顾长生身旁那位老妇人突然出声说道,“王爷,您的那些道理老身并不明白。” 
  听到老妇人这话,顾长生的心像掉到了冰窖中一样,他转身面对老妇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陈来仪已经出声恭敬的说道,“请老夫人指教。” 
  “老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绍仁是从五品下阶游击将军,他战死在印河。老身在得知消息后,心痛欲绝,但此时,老身的小儿子绍义却刚好考上军事学堂。老身没有劝阻我儿退学,这,并不是因为朝廷那笔丰厚的抚恤,也不是希图朝廷所给的虚名。”看着众人,老妇人缓缓问道,“老身就这么两个儿子,为什么在大儿子战死后,还肯让小儿子入读军事学堂,从军一生?” 
  大厅中没有人开口回答老妇人这个问题。 
  叹息一声,老妇人继续说道,“刚才亮王爷说的那些大道理,老身并不明白。老身只知道一个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老身出阁前是浙州人,家中曾遭倭寇掠侵,那时,是朝廷的军队救了我们一家,在那场战斗中,也有将士为之付出了生命。――为了保护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将士们付出了生命。如果以后人人都不从军,那还有谁来保护我们?――做人,是要讲良心的。所以在绍仁成年后,老身将他送进了军队。在绍仁战死后,老身仍然让绍义从军。” 
  老妇人身边的小儿子戚绍义接过母亲的话头说道,“在今年八月的时候,我考入了军事学堂,在投身军旅之前,我就做好了将来马革裹尸的准备。――这,也是每一个军人和他的家庭都有的觉悟。”坦然的看着陈来仪,他大声问道,“我想请问大人:为什么只容许别国来侵略征服我朝,而当我们的军队踏上了他国的国土,就会被认为不仁不义?” 
  戚绍义的声音又清又亮,“九十多年前,趁着我朝内乱,北海和倭国就一路杀入中原。连这种撮尔小国都敢欺到我们头上?为什么?因为他们垂涎华夏的富饶,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他们今后打败了,只要认个错,作为礼仪之邦的天朝,总会原谅他们,绝不会为难他们!” 
  说到这里,戚绍义的语气中多出了一丝激动,语速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我们从来都自诩为礼义之邦,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服。总是在敌人打到了家门口甚至是打到了家里,我们才反抗!我们明明知道倭国印河这些国家对我们不怀好意、总在想着要如何灭亡华夏,但我们从来不进攻,我们只知道防御。只有人家都骑在我们头上了,我们才懂抗击!——我们为什么不先他们一步打击他们!?为什么不?要知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只有进攻,我天朝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 
  整个大厅里回荡着戚绍义铿锵有力的说话声,“所以,我认为亮王爷对印河的作为是非常正确的!大人,难道只有看到天朝的土地被他国占领,朝廷向他国支付巨额的赔偿时,您才觉得满意?您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仁义?” 
  陈来仪无言以对。 
  在片刻的静默后,大厅里响起了人们的呼喊: 
  “对!打回去!让这些蛮子们尝尝龙的愤怒!” 
  “我华夏已经让这些蛮夷们欺辱太久了!是该让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我天朝上国的无上荣耀早就应该恢复了!” 
  “王爷,只要您和皇上一声令下,老头子我也愿意从军杀蛮子去!” 
  …… 
  孟知书脸色煞白,他没有料到,武人出身的顾长生会驳倒以雄辩著称的陈来仪;也没有料到,一个普通的学堂学生会敢于直面谏议大夫;更没有料到,在普通百姓心中是如此渴望战争。 
  他没有想过:以龙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正在逐渐苏醒。这个经历过无数坎坷和曲折的民族,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格外珍惜重新铸就辉煌的机会――这种强烈的愿望不是为了迎合帝王的好大喜功,也不是为了成就哪个英雄的伟业。这是为了龙的骄傲、龙的尊严!为此,平凡的百姓愿意献出他们的儿子奔赴生死难测的沙场,忍受生离死别的痛苦。 
  这一切,是因为他们都在希望着一件事: 
  ――恢复华夏的荣光! 
  看着陷入激愤中的百姓,陈来仪面白如纸。突然间他领悟到:千百年来天朝上国的地位,让华夏每一个普通民众心中都充满了骄傲。在经历了耻辱的“二胡乱华”、休养生息九十余年后,华夏百姓们渴望着封狼居胥的胜利,追求着万国来朝的威仪,崇尚能引领王朝走向辉煌的铁血君王。而今上和顾长生做到了,他们给予了民众们所希望看到的一切:征服、胜利、土地、财富、荣耀……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朝百姓会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而今上自八年前回朝后的一切作为明白的显示,他最后必将引领天朝征伐四方。 
  在连年征战后,陈来仪无法想像穷兵黩武的天朝会变成什么样子…… 
  写在后面的道歉: 
  列位看官对不起啊,因为某欢的一些私人原因,短时间内不会有时间和精力来经营长篇故事== 
  某欢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