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的轻狂、曾经的激情、曾经那么在意的、曾经舍弃一切去追寻的,到如今都只付诸在这淡淡一笑里……
  经历过痛苦、快乐、落魄、荣耀,爱过、恨过、笑过――还有什么不满足?――此生,不枉。
  来到这世间,多姿多彩的活过,――此生,无悔。
  微笑着,顾长生闭上了双眼……
  (本番外完)
  (番外。待续)

  秘密(修)

  秘密 
  他的心中一直有个秘密,这秘密折磨他十余年之久,让他寝食难安痛苦不堪。
  他是一个医者,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但他却背离天职,摒弃良知,屈服于强权之下。即使罪恶感一直缠绕于心,但他仍然咽下秘密,将黑暗的真相禁锢于心……
  他叫龙行健,出生在杏林世家。父亲最开始其实是不想他也从医的,父亲总想让他参加科举,出人头地。他不喜欢那种需要精心算计步步为营勾心斗角的生涯,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继承家业。很幸运,他在医学上极有天分,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已经被世人毕恭毕敬的尊称为“回春妙手”,誉满天下。后来他被召入太医署,再后来,他成为了太医署的最高长官,太医令。
  一直以来,他以为他的人生就只会是单纯的治病救人,但他没有想到,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医令,只要身处宫中,那就注定了他同样也会陷入阴谋诡计诡谲权谋中……
  他清楚的记得,改变他命运的那一天是在光明二年,九月乙巳。
  那一天深夜,他被宫里的人从家里叫进了太医署。到了那里,他才知道,原来就在当夜,刚从西边回来的辅国大将军顾长生遇剌,危在旦夕。
  身为太医令,又是署里医术最高明的人,他自然得领着同僚们立即救治顾大将军。经过两夜一天紧张的救治,他们终于挽回了顾长生的命。
  出了救治室的门后,他才知道:从他们一开始施治时,皇帝就一直守在外面。
  他一边恭敬的向憔悴不堪的皇帝回话,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皇帝:两夜一天的不眠不休,使皇帝的状态极差,脸色苍白得毫无血色。那样的皇帝,让他的心里不由微微一动:原来,在身边的人面临生死危机时,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和常人一般,会担心,会挂念……
  四天后,顾长生醒过来了。从那一天开始,他就领命随侍在顾长生身边,专心为他调治身体。那时,对于顾长生的身体,他有十足的把握:伤势虽重,但只要细心调养,虽不能恢复武功,但自然终老却是可以的。
  十天后,皇帝秘密召见了他。皇帝对他下了一道密旨:对于顾长生的身体,他只需要维持虚弱的现状,不用治愈。
  说那番可怕的话时,皇帝的语调低沉而平静,但却让身为医者的他感到刻骨的冷:辅国大将军顾长生,平定三郡之乱、驱逐倭寇、令印河人闻之丧胆……如此汗马功劳,皇帝居然如此对他……
  但是转念,他旋即释然:声高震主者,危!
  这本来就是这个时代铁的定律。
  ――越是得人心者,就越不得君心。因为帝王绝不会允许任何人的威望高过自己。
  即使顾长生立下再多功劳,但犯了这一条,任他功劳盖世,也是枉然。
  见他久久不语,皇帝问他,“莫非爱卿只是欺世盗名之徒,并不能从心所欲控制药物?”
  皇帝的声音里透着一种淡淡的温柔,但听着这个温柔的声音,猛然间他竟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艰难的思考了良久,医者的良知让他说道,“皇上,臣没有十足的把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治病也是同样的道理。臣实在没有办法只是维持现状,既不令其痊愈又不令其恶化。”
  皇帝冷笑一声,凌厉的眼光随即扫了过来,让他心头又是一阵发寒,终于恐惧令他屈服了,他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回答,“皇上,逆水行舟,或进或退。而控舟之法,全在人为……”面对强权的无力,他不得不识时务的选择了妥协。
  皇帝笑了,意有所指的说道,“那,朕就期待着‘回春妙手’的‘妙手’了。”
  他愈发惶恐不安,一语双关的答道,“卑职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很清楚,接下如此重任,事成之后也只有以死报效君王了,他根本不敢奢望自己最后能够全身而退。他连连用力的磕着头,只盼着皇帝看在他这份知趣上能网开一面放过他的家人。
  皇帝起身,亲自扶了他起来,颇为满意的看了他一眼,温和的说道,“忠良之后,朕断不会叫他落了没下场。――龙卿,你好自为之。”
  得到皇帝这个承诺,他终于稍稍放下心来:不管怎样,家人是保住了……
  就是在那一天,他终于知道:原来帝王之所以能成为帝王,就是因为他们心性非比寻常,他们能够摒弃一切人的情绪,一心一意只为江山着想。
  在那之后,他以后皇帝会逐渐对顾长生冷淡,但他毕竟不是皇帝,他根本猜不到皇帝的心思。在光明二年十月的时候,皇帝下诏公告天下:封顾长生为亮王,舆服皆与帝同,并与自己共治天下。
  那时,他一边与同僚们一起感叹帝君的浓情厚爱,一边暗暗心惊:帝王心术,果然莫测高深……
  后来的日子里,亮王果然参与到政事中。那时,亮王既要处理军务,又要协理政事,常常是通宵不眠。即使明知道亮王最需要的就是长期静养,不得妄动神思,但他绝口不提,仍然依照皇帝的吩咐,费尽心思将亮王的命维系着,但绝不治愈。
  在亮王参与内政的那些年里,他曾看到亮王清查赋税、惩治贪官污吏;也曾跟着亮王下江南,治理水道……亮王为这个国家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他永远只能看着,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
  后来国家对外用兵,亮王因身体的关系,与皇帝商量后,索性扔了内政,只一心处理军务。
  在亮王准备搬到春华轩时,皇帝不顾万乘之尊,亲自先行检查,嫌春华轩不够精良,皇帝竟拨出专款命人重建,直到确保春华轩冬暖夏凉后,皇帝才让亮王搬入其中。
  宫人们都惊叹于皇帝的细心体贴,只有他,从骨子里觉得发寒……
  光明八年里的一天,亮王突然晕倒了,他为亮王做全身诊查时发现:亮王的心脉为七情所伤。若他所料不差,在这数年内亮王必定曾历大喜大悲,因而重创心脉,七情最易焚心销骨,加上这些年来为国事操劳,所以终成宿疾。若不能潜修养病,平心静气,只怕五年内就会病入膏肓。
  他把检查结果向向来关注亮王病情的皇帝报告了。
  “……五年吗?……”沉吟片刻,皇帝再次确认,“爱卿确定是五年?五年间都维持现状?”
  “是的,皇上,微臣黔驴技穷,无法治愈王爷,即使竭尽全力,也不过只能保王爷近五年时间……而且,并不能维持现状……”
  皇帝没有再说话,若有所思的笑笑,挥挥手,让他退下了。
  亮王在醒过来后,似乎也察觉了什么,表面上虽与平常无异,但他却发现,亮王在国事上愈发尽心尽力。看着亮王一天比一天消瘦,即使他是见惯生死的医者,仍难消心中酸涩……
  光明十年二月的时候,他跟着亮王来到了洛阳。那次出游,皇帝并没有随行。他以为只是亮王到洛阳静养,但他没有想到,皇帝最终还是来了。
  亮王酷爱牡丹,常常一看就是半天。就在皇帝来的那天,他看到亮王静静立于牡丹前,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无法言述的悲怆。而后,皇帝出现了,于是亮王笑了,笑得复杂难辩,似伤感,似愉悦,甚至还像是带了些微的认命……
  一年后,与罗萨交战的天朝军队因为情报外泄遭遇惨败,主帅耿宗德重伤,二十万将士战死。
  为了挽回败局,亮王下诏令驻守疆州的巴赤将军、驻守蒙州的霍凡将军出击罗萨,同时自己亲赴漠河指挥。而他,随着亮王一起奔赴前线,看到了名动天下的亮王在他人生最后一仗时,是如何挽回了败局。
  那时,摆在亮王面前的现实是非常艰巨的: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拢残兵,鼓舞士气,击败眼前咄咄逼人的罗萨人,守住漠河。
  面对如此窘迫的处境,亮王显示了惊人的魄力和统御能力,重新将指挥系统整理得井井有条。他四处奔走,他事必躬亲,他察看前线,慰问伤兵,奖励尽忠职守的士兵,呵斥不称职的军官……
  所有的人都惊讶的发现:当他们都已经睡下时,亮王帐中的灯仍然亮着;而当他们醒来时,亮王早已经起身开始处理公务了。
  很快的,胜利的信念迅速充满了从将领到军士的每一个人心中,军队逐渐从上一次惨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再次焕发着活力,士气变得高昂,人们渴望着能建功立业。
  战争,再次开始了……
  那些日子里,他一直陪在亮王身边,亮王为战局为天朝的将来殚精竭虑,而他,则为全力维持战争结束前亮王的健康而耗尽心神。
  在光明十二年九月里,他目睹了罗萨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的破灭。在经过近二十天的纠缠厮杀后,天朝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当胜利的鼓点传遍军营时,站在垛楼上居高临下观注战局的他也不由目眩神迷:
  夕阳,荒原。
  血流成河,尸骨如山。
  欢呼震天,铁骑纵横,步阵如铁,刀剑如山。
  这波澜壮阔的一切,全是眼前这个男人创造的。
  再联想到这个男人为天朝带来的一切,他的心中不由充满了对亮王的崇敬,同时,更充斥着掩不住的悲痛:这个男人,注定了只能是颗流星……
  接下来的日子里,亮王一直把自己关在房中,不眠不休的写着什么东西。龙行健很清楚,就是在那些日子里的劳累耗尽了亮王最后的心神,于是他终于油尽灯枯。
  亮王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其实是醒少睡多。当亮王最后一次陷入昏迷中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