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谥曰文。
  正因为如此,此刻杜士仪听到刘知柔低声向自己解说近些日子长安朝野种种议论,心中明白对方是投桃报李,也算自己从前结下的善果。
  刘知柔解释到最后,突然压低了声音道:“朝中关于杜大帅拜相的呼声很高,甚至有传言说,牛相国如今体力不济,因此举杜大帅自代。”
  简直荒谬!他和牛仙客虽说谈不上极深的私交,但私底下也是有书信往来的,他对牛仙客曾经把话说得很清楚,和李林甫这种人共事,他可没那么厉害的养气功夫,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杜士仪心里这么想,面上也哂然笑道:“大概是有人以讹传讹吧,这世上有的是多事之人!”
  即便李隆基对于这次突厥东面西面两位可汗派出的使臣分量颇为满意,但他身为大唐天子,怎么也不至于立时召见,故而骨力裴罗和乙李啜拔便被刘知柔亲自安排在了四方馆。而杜士仪本待在驿馆居住,以待召见,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官黎敬仁竟是匆匆而来,笑容可掬地向他连连道喜。
  “陛下曾经问说,杜大帅身为朔方节度使,在长安可有私宅,那时御前有人对之以宣阳坊私宅。陛下得知是当年杜大帅在万年尉的时候置办的,而后虽又购入了四方两处闲置的院子,可终究和杜大帅如今门前列戟,官居高品不相符,当下便敕令工部,在宣阳坊杜大帅故宅周边腾出土地,再造新第,然后沿街开门,以昭示荣宠。”
  长安洛阳里坊众多,普通百姓乃至于寻常官员,这家中的大门都是向着坊内十字街开的,决不允许在坊墙上开门,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以及那些王公贵戚,方才可以允许在坊墙上开门。杜士仪当初在长安时,尚未达到这样的地位,后来官阶固然到了,人却又很少回长安,故而也懒得折腾。如今天子却想到了这种住处之事,他自然是少不得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称谢连连,顺带又赠了黎敬仁一个“红包”。
  对于出手大方的杜士仪,黎敬仁自然更加客气:“若非陛下昨日偶感风寒,今日就应该召见杜大帅的。不过,杜大帅招降突厥之大功,陛下一定会厚加恩赏,就是入政事堂拜相也不奇怪。”
  一个刘知柔如此说也就罢了,可黎敬仁也如此说,杜士仪不得不怀疑背后的文章。他当即巧妙试探了黎敬仁几句,听其露出的口风是,并非李隆基这么提过,而是外头颇有如此传言,他不禁更加警惕。
  于是,当暂且住到城东驿站后,他就让随行的阿兹勒前去牛仙客宅中送信。结果,阿兹勒方才刚走没多久,张兴便到了。两人主从多年,张兴一见面也不寒暄,直截了当地说道:“大帅,李林甫果然老奸巨猾,若是我稍有贪念,便上了他大当!”
  他幕府众人之中,张兴一直是最机敏急智的,能够让其说出这样的话来,杜士仪不禁笑了:“怎么,奇骏是直面李林甫打过交道了?”
  “若不曾见过口蜜腹剑李相国,我怎会说出这话来?”张兴见杜士仪请自己落座,他在其对面坐下,换了个盘膝趺坐的舒服坐姿之后,就一五一十地将李林甫游说自己的话一五一十转述了一遍,随即方才苦笑道,“说实话,我不是不心动,可后来想想朔方节度使之位何等要紧,觊觎的人也不知道多少,我何德何能窃据此位?那时候,我便打算回头对大帅剖明此事,可谁曾想不数日之后,到处就流传起了大帅即将代牛相国为相的消息。”
  说到这里,张兴双手按着面前的小几,一字一句地说道:“我那时候立刻去见了牛相国,他倒是宽厚长者,只说人云亦云,他并不会介怀,可正好碰见侍御史姚闳前来,他不但对我冷嘲热讽,还说我贪心不足蛇吞象,竟然敢妄想朔方节度使之位。这时候,我方才觉察到不对。原来,传言中,是我这个节度判官想要染指朔方节度使之位,大帅又想入朝拜相,于是……”
  “于是之后你就不用再说了,想也想得出那是些什么样的传言。”杜士仪打断了张兴的话,不以为意地说道,“奇骏你随我多年,面对节帅之位一时动心,这是正常反应,是人都会如此。李林甫做事,素来会把一切可能性全都算在其中,所以,他此举当然不是为了让我拜相,也不是为了让你接任节帅,而是为了造出一种声势。先不用慌,我可不是那些毫无准备被他算计的人。”
  兴庆宫龙池畔的沉香亭中,李隆基正若有所思地和玉奴对弈。他随手下了一颗黑子后,见玉奴微微一笑,拈起一颗白子举重若轻地放在棋盘上,随即得意洋洋吃掉了他腹地一条大龙,他不禁眉头大皱。偏偏耳畔还传来了一声举棋不悔真君子,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转瞬间大败亏输。这时候,玉奴长嘘一口气,站起身从张云容处抱起一只毛色如雪的猫,随即懒洋洋说道:“陛下既然心思不在这上头,屡战屡败,我赢得也没意思,我这就回太真观了!”
  “等等!”李隆基叫了一声,见玉奴抱着那白猫转过身来,那白猫纯白的毛色和她那白如凝脂的肤色竟是让人一时半会有些混淆了,他不禁细细端详了片刻,这才笑着说道,“上次你师尊进宫还说你回去得越来越少,这两天你便出宫见见她吧。”
  “我也想念师尊,可我正忙着排演献给昭成太后的霓裳羽衣曲呢,出宫太耽误时间。过两日我就接了她进宫来,陛下不会不同意吧?”玉奴眉头一挑,见李隆基无奈点头,她便笑看着左右侍儿道,“云容,小蛮,和我去梨园,我可不像陛下那般清闲,若是排不出好舞来,回头别人可要质疑我侍奉昭成太后的孝心了。”
  见玉奴就这么带着张云容和谢小蛮施施然离去,李隆基顿时又好气又好笑。侍立一旁的高力士则是咧了咧嘴,见李隆基抬头看他,他方才满脸堆笑地问道:“大家是随太真娘子去梨园,还是回兴庆殿?”
  “老货,你越来越大胆了!”虽说是喝了一声,可见高力士照旧没事人似的,李隆基不禁有些暗叹了一口气。他既然费尽心思通过高力士把人弄进了宫,当然不希望玉奴没事就往宫外跑,哪怕玉真公主是他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至于杜士仪一个男人,他自然更不希望其借着昔日师徒之名探望玉奴。玉奴既是主动表示不出宫,他心里自也舒坦了许多。
  要不是为了对母亲昭成太后的那个“孝”字,再加上那些他如今渐渐笃信的鬼神之说,他何至于到现在还没下手!

  ☆、959。第959章 将相之私怨

  借口所谓风寒,李隆基一直到杜士仪和突厥两方使臣到长安后第三天,这才先行召见了杜士仪。
  他并没有在兴庆宫中那些殿阁楼台召见,而是命杜士仪登勤政务本楼入见。他站在高高的楼上隔帘下望,就只见杜士仪跟着引路的内侍不慌不忙缓步行来,目不斜视,心无旁骛,那种从容不迫的风仪体态,是众多常常出入宫中的高官大臣都不能企及的。以至于他突然命人拉上其中一面帘子,就这么径直迈步来到了勤政务本楼的凭栏之前。说来也巧,杜士仪恰是在这时候抬头,和他的目光碰了个正着。
  换成别人,无意中直视天子,却也是非同小可的失仪之罪,而杜士仪只是在楼前略一驻足长揖行礼,继而就不慌不忙地唤了两个内侍前行引路带他上楼。直到人已经消失在了那重重阶梯之后,李隆基方才收回了目光,坐回宝座之后,便轻叹一声道:“自从张九龄去世,宰相但凡荐人,朕常常会问的一句话,便是风仪可如张子寿?可终究大多数人只学得了张九龄的皮毛,学不到他的才具和风华,之前卢绚也不过有些形似,今见杜君礼,真神似也!”
  牛仙童之后,杜士仪除却依旧结交高力士杨思勖之外,密令赤毕在宫中其他内侍身上也加重了投入,而且还特意加了一句,那就是绝对不能比李林甫送得少!故而大多数中官也许不会在李林甫和杜士仪相争时呈现出某种偏向,可同样不至于在背后有事没事说坏话。此时此刻李隆基这一声赞叹,当即便有人凑趣地说道:“杜大帅昔日关宴紫云楼时,便是丰神俊朗,风仪宛然,如今官至一镇节度,手握兵权,自然神似当年仅在一人之下的张相国。”
  这话听着仿佛像是赞美,但李隆基却不动声色地抬头看了那个内侍一眼,见其有些不安地躬了躬身,他方才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不多时,杜士仪就已经到了,宣进行礼之后,他端详了对方良久,突然开口问道:“记得君礼今年意过四十大寿了吧?”
  听到大寿两个字,杜士仪只觉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他这个年纪的男人正逐渐进入事业顶峰期,所以骤然听到大寿两个字,他着实有些难以习惯。可李隆基既然问了,他就欠了欠身道:“没想到陛下日理万机,竟然还记得臣的年纪。”
  “朕怎么会不记得?想当初你高中进士的时候,可是还不过十七岁出头!”李隆基哂然一笑,等吩咐内侍赐座之后,他先是大略问了问此前杜士仪亲率大军前往阎洪达井,趁着两边对峙招降的经过,尤其是其中一些在奏疏上没有的细节,最后方才满意地颔首说道,“当初乙李啜拔北归之后,重振仆固部,却无半点降附之意,朝中对此颇有微词,只有你一味坚持己见,如今乙李啜拔随你入朝,旁人方才无话可说了。”
  “也多亏陛下圣明,否则臣就算固执己见,也未见得有今天突厥纳降的结果。”
  杜士仪态度极其自然地给天子戴上了一顶高帽子,紧跟着就直截了当地说道:“臣此次引领东面西面两位可汗的使臣前来长安,这才刚到两日,就听得外间传出种种流言,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地声称,臣必当顶替牛相国拜相。”
  果然,他主动揭开这个话题,不但李隆基,就连其左右的宦官内侍也全都大为意外。见这些人面色各异,他就诚恳地说:“臣在陇右时,曾经和牛相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