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休贞顿时爽朗大笑,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果然,这一天的接风宴固然并不算十分隆重,但代州裴氏却是宗老悉数到场。
  时隔十五六年,当年被杜士仪请出山,主理代州裴氏事务的裴明亚已经去世,接过父亲手中接力棒的是裴明亚之子裴世轩。他在仕途上不过平平,但比父亲的态度更加强硬,中眷裴氏在代州的产业,他亦是经心得很,但中眷裴氏要派人到代州来主持事务,他却每每坚拒。
  由于王忠嗣看在杜士仪面子上,对代州裴氏颇多优容,中眷裴氏宗堂对此亦是无可奈何。卢望之在此襄助裴氏宗学,又另立私学,惠及裴氏及乡民无数。而通过这些年的沉淀,代州裴氏入仕的子弟比前些年多了一倍不止。
  因此,此刻裴世轩亲自给杜士仪敬酒时,年纪和杜士仪相仿的他竟是热泪盈眶。举杯先干为敬后,他便声音哽咽地说道:“阿爷当初直到过世之前,还不忘殷殷嘱咐我,代州事,代人治,不要辜负了当年杜大帅一片苦心,而这些年来,代州宾贡士子之中所出的明经和进士,较之从前全都不可同日而语,我代州士子亦是学风兴旺,更胜从前。至于农耕,工匠肯用心钻研新的农具,军民肯用心耕种,官府亦善营舟桥水利。这一切,都是当年杜大帅主政代州时的善政,不但我代州裴氏没齿难忘,就是代州士绅军民,也全都刻骨铭心!”
  说到这里,他突然屈一膝跪地,深深俯首道:“今日不意想能够重见杜大帅当面,容我大礼拜谢!”
  杜士仪见满堂一片寂静,连忙上前将人搀扶了起来。好言抚慰把人重新送回座位后,他便亲自满斟一杯酒,团团相敬道:“刚刚裴公这一席话,我虽说听得很高兴,但也不得不说,实在是过分了。代州能在宾贡上大有进益,是因为莘莘学子用心,是因为师长教导有功,不能说都是我的功劳。至于农耕水利,这更是上下一心!代州能有今日局面,我敬诸君一杯!”
  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在座众人中那些熟悉的面孔,当即笑吟吟走上前去,犹如当年一般向众人嘘寒问暖。果然,时隔那么多年,大多数人都没想到杜士仪竟然还会记得代州旧人,一时兴奋不已,哪怕那些杜士仪叫不出名字的,也连忙把父执长辈的名姓报出来,杜士仪竟然多数都能记得。
  面对这一幕,纵使裴休贞一向对杜士仪的评价极高,也不禁有些羡慕嫉妒恨。他到任以来,无论军务民政,也确实很上心,可由于他出身中眷裴氏,又在宗堂中有话事权,代州裴氏这些人总对他隐隐有些提防排斥。而且,他自忖绝对不可能在离任十多年后,还能记得这些无足轻重的缙绅,杜士仪这一手实在是太能笼络人心了。
  “大帅实在是记性绝佳,今夜过后,也不知道多少人会撰文记下今日这番故事,到时候必将传为美谈。”
  等到接风宴后,裴休贞亲自带着杜士仪夜巡代州城之际,便忍不住打趣了两句。他这一年已经六十出头了,论年纪远远大过杜士仪,却没有有些人倚老卖老的讨厌嘴脸,杜士仪遂笑着说道:“什么美谈,险些就把人记混了。不过,觉得亲切是真的。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重回当年的任所,自然免不了百感交集。倒是裴大将军也不用光顾着说我,当年窦钟和姚晔被我挑去朔方的时候,还曾经为你抱过不平,你还不是一样为下属爱戴?”
  裴休贞不料竟是被杜士仪反将一军,愣神片刻过后,少不得哈哈大笑了起来。十几年的岁月,两人境遇不同,但某些感触却相同,不知不觉拉近了距离。在寒风凛冽的夜晚,两人策马畅谈,从军务民政一直说到了天文地理,谈兴之浓烈,杜士仪都忍不住觉得惊叹。
  幸好没有让大多数人相陪,否则别人就不要睡觉了!
  眼看一圈夜巡已经结束,裴休贞突然开口问道:“大帅此行之后,便要回安北牙帐城,未知可有节度副使的人选?”
  “哦?莫非裴大将军要毛遂自荐?”
  杜士仪自从出了都督府之后,一直都笑着称呼自己从前的官称,裴休贞也不以为忤。他咧嘴笑了笑,这才淡淡地说道:“李林甫能有今天,靠的是我那兄长。可兄长却根本没料到,李林甫不过是利用过他便算了,当初谥号之事就不曾力争,险些让兄长死后受辱。至于他的儿子也不见李林甫照应,以至于英年早逝。至于我那位嫂子,恨得牙痒痒的也不见效用。所以,李林甫岂会容我得意?大帅就不用费这个神了。”
  当年裴光庭当政时,李林甫为其谋主,甚至私通其妇武氏,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李林甫竟是比裴光庭在相位的时间长几倍都不止。故而裴休贞说得这样直截了当,杜士仪也就不提自己的奏疏,而是改口问道:“那裴大将军可有人选推荐?”
  裴休贞哂然一笑,随即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杜士仪,一字一句地说道:“大帅既带了节度判官高适过来,想必他自有人选推荐。但我想说的是,节度副使一职,却还不如云州守捉使一职来得要紧。王大帅数年前雷厉风行,把当年贞顺皇后和寿王安插在云州,趁机借此牟利的家伙连根拔起,其中便有李林甫的党羽。尽管如今云州不再是唯一的互市之地,可依旧利益非小。有个消息大帅未必知道,御史台殿中侍御史吉温从幽州回来,突然往云州云中郡去了。”

  ☆、1025。第1025章 扫尘相迎,俶尔炸雷

  由于杜士仪决定的是此行最后从云州经都播、仆固和同罗领地,回到安北牙帐城,所以,尽管他对裴休贞的话很在意,仍然没有修改既定行程。去过代州之后,他便改道折往岚州,见了那位高适所说能力卓著的窦铭窦太守之后,他对其人才具军略还算满意,可终究那是和他关系最浅的一个,他也就与其寒暄勉励了一番,许诺了一些让其心动的东西,停留半日便马不停蹄赶往朔州马邑。
  岚州太守窦铭自然早早就给朔州的官府报了信,当杜士仪一行人过了楼烦关之后,就只见前方旌旗招展,赫然已经有人来迎。等到两方逐渐接近,他看清了那个打头高踞马背的人,方才打心眼里感慨时光的流逝。
  当年他为代州长史,河东节度副使的时候,段广真还正在盛年,如今十几年过去,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却是一个须髯苍苍,鬓发霜白的老者。当看到对方在十几步远处骤然跃下马背,而后疾步上前来,竟是径直单膝跪下军礼参见的时候,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同样矫健地跃下马背后,上前把人搀扶了起来。看着对方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他不禁笑着说道:“段将军,多年不见了!”
  按照段广真如今一郡太守的官职,杜士仪直呼其名也可,客气一些称一声段使君也可,可杜士仪却偏偏称呼将军,旁人大多有些摸不着头脑。而段广真本人却只觉心中一热,随即说道:“若无大帅提携,我只怕到老仍在西陉关蹉跎,哪来的今天?只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犹有一见大帅的机会!”
  高适在河东也呆了超过十年,自忖极其熟悉文武人事,也知道杜士仪曾经在云州和代州为官,可继见识到其在代州军民心目中的地位之后,又发现被人誉为治军第一,军阵严整的马邑太守段广真竟在杜士仪面前表现出了如此姿态,他不觉修正了自己心目中原先那点认识。果然,接下来这一路上,他就只见段广真亲自引路,事无巨细地向杜士仪解说朔州文武,自始至终恭敬地犹如一介寻常僚属。
  就连杜士仪自己,也实在有些看不下去段广真的这种姿态。等到了太守府暂歇之后,他也不及廷参,就把人叫到跟前责备道:“你如今也是一郡之主,这鞍前马后的样子,万一让朔州文武对你生出轻视之心又如何?”
  “朔州文武军民,一直都有些不知好歹,我上任之后花费了不少功夫,才算把这种兆头给打下去。大帅虽和王大帅齐名,可王大帅治河东多年,如今陡然换了大帅,说不定会有人心中犯嘀咕。我这个出了名不好应付的太守奔前走后,犹如仆隶,旁人在大帅面前,自然而然便会震慑战栗,日后也能少些麻烦。”
  见杜士仪讶然看着自己,一贯脸上很少有情绪波动的段广真就笑了笑:“温老在世时对我耳提面命,而我也知道,世上也许不会有第二个大帅能够容我,所以心眼和手段比当年更多了,还请大帅不要见笑。”
  “我哪会笑你,这些年来,我也不是事事光风霁月。”杜士仪体谅地点了点头,看向昔日故将的眼神越发器重激赏,“你在王大帅麾下的悍勇之名,我亦有所耳闻。温老若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骄傲。此次我不能在河东停留太久,因而向上举荐的河东节度副使三个人选中,除却楼烦郡窦太守、代州裴都督,就是你了。只不过,究竟陛下会钦点谁,如今不得而知。”
  代州耆老温正义当初向杜士仪力荐张兴和段广真一文一武,如今两人各有各的前途,就仿佛温正义在天之灵庇佑一般。尽管段广真早已不是那等年少容易激动的年纪,仍是不免心情激荡,当即再次下拜行礼:“无论大帅奏请是否成功,末将都将铭记于心!”
  由于段广真身体力行为杜士仪造势,马邑太守府中,当杜士仪升堂之际,就只见底下文武全都凛凛然,哪里有段广真所言的桀骜样子。继而出巡大同军的时候,杜士仪就只见军容军貌军械军马,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挑剔,虽则王忠嗣当初统帅有方,可段广真身为朔州马邑郡之主,亦是功不可没。于是,即便和段广真多年未曾谋面,可诸事已毕,他仍旧没有在此停留太久,就动身启程前往云州,段广真一直送到朔州和云州交界的界碑之处,这才恋恋不舍勒兵回返。
  至于今时今地这一幕会不会引来外人指斥,甚至会让自己无法成为节度副使,段广真竟是丝毫没有顾虑!
  进入云州云中郡地界,高适敏锐地注意到,杜士仪的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