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郎竟是打算提醒他?”
  王容一时不禁失声惊呼,那稍稍大了几分的声音立时引来了四周瞩目。所幸他们周围几桌都是自己人,旁人见两个年轻男子说话,瞥了一眼也就过去了,倒是裴宁有些莫名地端详了两人一番,咀嚼着王容这句话,心中登时豁然开朗,冷峻的脸上反而浮现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而当他看到卢聪鬼鬼祟祟往那边瞧看的时候,他不禁皱了皱眉。
  这些天似乎老看见卢聪打量王容,是识破了她的女扮男装?
  “卢郎君。”裴宁先叫了一声,见人没反应,他就提高声音又叫了一声,直到卢聪打了个激灵方才回过神,他便淡淡地问道,“你为何老是悄悄打量杨郎君?”
  “啊!我……我不是……”骤然被人揭破这一条,卢聪顿时又是慌乱又是尴尬,一时语无伦次了起来。好容易等到自己镇定了一些,他想了想这些天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咬了咬牙就索性低声说了实话,“裴御史,我看你和杜侍御似乎有些亲近,能不能……能不能提醒他一句?男女有别,他年纪老大不小,却至今不谈婚姻事,这些天更和杨郎君一个男子过从甚密,万一被人说道,甚至于弹劾,不是平白惹上一身麻烦?”
  “嗯?”
  裴宁登时愣住了。见卢聪说出这话,一下子显得手足无措,甚至更加慌乱,他不禁嘴角一挑露出了笑容。之前雅州都督卢奇说儿子卢聪人老实,他还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如今卢聪竟是把心一横说出这般会惹人不快的提醒来,心性倒是不错。只不过,这小子看人的眼力嘛……
  “我知道了。”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卢聪心中七上八下,又是不安裴宁的反应,又是懊恼自己嘴太快,一时别提多纠结了。
  然而,作为他所言主人公的两个人,这会儿却都没有注意到这小小的插曲。王容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孟浪了,发觉别人没太在意,方才如释重负,但仍不免担忧地看着杜士仪说:“你既然知道宇文融结仇甚多,甚至想要置张说于死地,他万一施政稍有闪失,圣眷不再,一个个仇人落井下石,他就绝没有好下场。他在官场二十年,资历远胜于你,你若提醒他,他必定会当作你推搪,不但没用,反而平添怨恨……”
  “幼娘,你说得固然不错,但此刻怨恨,若是他真的阴沟翻船,兴许反而能够恍然醒悟。即便他小小算计过我,终究相交一场,更何况,他已经让宇文统如此明示于我,你还能想得出更好的回复?所以,有宝儿将宇文统所劝之语一一记录,回头我写信去京城时,所引所征,也能够更加有理有据。”
  杜士仪见王容登时哑然无语,他不禁苦笑了一声,将那一碗咸咸的茶汤一饮而尽。
  宋璟尚且不敢上书请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两税,他就更不敢认为自己有那样的威望,那样的执行力;而让他说动宋璟,把宇文融推上那样一个地位,让其主导这样一场自上而下的地税改革,他也没有丝毫把握。说动不了宋璟固然是其一,但其二也是最要紧的一点是,他不认为宇文融就能用对人!
  单单一个益州成都,此前的括田括户就有多少的错漏?与其就此绑在同一条船上,不如他把话向宇文融说清楚!他相信,杜十三娘定然不会在那样辗转紧急送给他的家书上说没有把握的话,他对宇文融把该说的话说了,宇文融若真的要就此视他为寇仇,那也是天意了!
  歇够了,也就着茶水用了干粮,杜士仪这一行人正要上路之际,却正巧遇见一行十几骑人在茶摊外驻马。杜士仪本待上马,可无意间瞥见其中一人竟有些眼熟,依稀记得是当年他在尚书省都堂参加省试时曾经见过的一个亭长。而那人见杜士仪频频往自己身上打量,也不禁多端详了人几眼,随即大吃一惊,慌忙丢下缰绳快步上前来,恭恭敬敬地交手行礼道:“见过杜郎君。”
  称郎君而不称官名,杜士仪自然知道对方不欲声张,当即笑着点了点头,因见其他人已经进茶摊去各自坐了,他方才笑问道:“这是要紧公干?既如此,我也不耽误你了。”
  “是公干,但不要紧,只是不好声张。不瞒杜郎君,如今我在鸿胪寺任令史,这次是护送一位渤海靺鞨的王子去一趟岭南。”兴许是一路过来颇为郁闷,再加上他乡遇故知,那个自陈令史的胥吏自然是大倒苦水。
  “黑水靺鞨年初入贡,因不曾知会渤海靺鞨王同行,被其疑心和我大唐勾结,于是渤海王就打算派刚刚我提到的那位王子发兵攻打黑水靺鞨。此人曾经在大唐为质多年,自然百般谏劝,说这形同叛唐,最终渤海王却不但不听,还要杀他。此人奔唐相告,圣人本嘉赏其忠心封了他官爵,可因为渤海王上书要人,圣人立时把人派去安西,假称已经黜到了岭南,可结果还被渤海王拆穿了。圣人一怒之下,贬斥了鸿胪寺两位官员,又姑且让我们护送他到岭南走一趟,再回京城,也好对渤海王交待。就算一路不拘行程,可以游山玩水,可那位王子自然心情不好,我们这些护送的也无可奈何。”
  这种匪夷所思的情节,杜士仪听得简直哭笑不得。然而,辞过那令史启程之后,越是思量此事,他越是鄙薄天子这番措置。
  堂堂大唐天子,面对小小的一个渤海靺鞨王,竟然还不能庇护一个因为正言谏劝容不下而奔唐的渤海王子,反而要这样百般遮掩!这难道不是恩不足,威不够?这还是如今年富力强尚未糊涂,每每惦记着开边之功业的李隆基,倘若糊涂了会是如何光景?如此天子,实在难以称得上一个明字!

  ☆、486。第486章 筹谋江左

  黄州、光州、舒州、蕲州、寿州,这五州乃是淮南道的产茶五州。然而,由于开元之后,饮茶之风才开始真正流传开来,相比西南这茶叶原产地,淮南之地这五州的茶叶产量要低得多,茶园数量也颇为有限。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在设立茶引司的时候,杜士仪自然考虑到了在茶引茶由这两种数量不同的凭证之外,再推出长引和短引,在路途远近上给予淮南茶商一定的优惠。
  毕竟,相比可以贩茶前往河西吐蕃的西南之地,淮南的茶叶种植还只是刚刚起步,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摧毁性的掠夺。就连茶引茶由的价格,相比西南之地,他也调低了四成。当他先在黄州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茶商奔走相告。尽管所请茶引茶由均不能贩卖到吐蕃奚族契丹和突厥等地,但这种长距离运输本来就不是寻常小商贩能负担得起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付出代价的多寡。
  抵达庐州之后,杜士仪却在去了庐州刺史署拜访出来时,在大门口和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碰了个正着,却是鲜于仲通。也许是这一路鞍马劳顿,鲜于仲通看上去风尘仆仆颇有几分疲惫,但一见到杜士仪,他却又惊又喜,行过礼后便连声说道:“汉州绵州两地事毕,我便去了成都大茶引司复命,因得知明公径直往南去了,我正打算游历江南,想了想便出蜀东来,没想到竟然这么巧,能够在庐州遇上明公!”
  尽管杜士仪已经卸任成都令,但毕竟在任上一年半多,鲜于仲通这一口一个明公,却也让他颇觉得亲切。尽管这所谓巧合遇上他并不太相信,可想到对方奔波千里的辛苦,他自然不会点破此事,当即颔首笑道:“仲通辛苦了。随我回客舍说话吧!”
  鲜于仲通也是得知杜士仪出蜀的消息后,立刻从渝州雇船沿江东下,转了陆路后又一路马不停蹄地往前赶。由于事前做好了功课,知道江南淮南之地哪里产茶,所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追上了杜士仪。此时此刻见杜士仪语气温煦,他心头大为高兴,想着自己临行时对弟弟鲜于叔明的吩咐,他心中更是多了几分豪情壮志。
  “三弟,渔阳鲜于氏虽不是无名士族,但这么多年下来,却几乎没有长留青史的人物,说到底,便是底蕴不足,更没有足够的机会!如今我之才学,科场题名也许能够,但要一鸣惊人,却没有足够的人提携!绵州那位李十二郎还曾经是献诗得过苏尚书称赞的,可结果如何,不得解送,只能周游天下另觅良机,如今杜侍御奉旨主理茶政,我不求展文华之才,只要让他觉得我是精干勤恳的人,一道举荐便能让我起步更高。你在家好好读书,待阿兄先拼一拼,为你将来开一条道!”
  淮南道之事几乎已毕,而有裴宁在,事先更是通过王容提前在此地打下的根基,掌握了一些可用的人物,或征辟或笼络,淮南道茶引司并各州茶引分司几乎都已经安设妥当了,因而,杜士仪预备下一个动身去的,就是后世茶叶生产的大本营,将西南这一茶叶原生地压得几乎黯淡无光的地方——江南。相比世家大族稀少的光州等地,那里盘踞着众多江左老牌士族。即便在朝堂上,这些吴地士族无法和关陇士族山东士族争雄,但在本地却非同小可。
  所以,鲜于仲通主动送上门来,即便知道带着功利之心,他也很欢迎。回到客舍之后,他把鲜于仲通叫了进屋说话。
  鲜于仲通本以为顶多只有裴宁留下,却没想到陈宝儿依旧侍立在侧不说,还多了两个自己相当陌生的年轻人。其中一个面貌姣好容颜俊秀,另一个肤色微黑,审视他的目光之中带着几分好奇。几乎一瞬间,他就猜测到了两人的身份。
  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觉得茶政之事风险与机遇并存,别的也自然会有聪明人!
  “这是雅州卢都督之子,这是雅州杨司马的侄儿。卢都督和杨司马暂托我照应他们俩。”王容接下来一路还要跟着,杜士仪自然得对鲜于仲通稍微交个底,旋即就抬手示意他们都坐下来说话,“汉州和绵州之事,仲通你且说来我听。”
  具体事宜鲜于仲通固然已经草拟了一份翔实的奏报,送到了成都大茶引司,但是,杜士仪既然行踪不定,他知道不可能指望那边及时将其送到杜士仪手中,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