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当年由孙太冲亲自行过金针拨障术,但卢鸿毕竟年纪大了,眼神不济,拉了陈宝儿到跟前上下打量,见人眼神清亮,举止娴雅,竟是好似杜士仪刚拜在自己门下的光景,他不禁为之失神了片刻,旋即连道了两个好字:“好,好!跟着你的恩师好好磨练,不要辜负了他的期望。”
  “是,多谢师祖教诲!”陈宝儿见卢鸿真的慈祥犹如邻家长者,心中不禁又是轻松又是仰慕,等退回杜士仪身边时,眼睛仍然不住打量着老人。
  而引见了陈宝儿,杜士仪轻轻吸了一口气,继而瞥了一眼王容,这才有些磕磕绊绊地说道:“卢师,这位郎君……不,她就是我的未婚妻子。”
  “嗯?”卢鸿本来就觉得王容虽着男装,可若细细打量,总觉得有某种不谐,听杜士仪这一说登时大吃一惊。见对方上前深深行礼拜见,男子礼节娴熟儒雅,显见这打扮不止一日,他伸手虚扶了一把后,不禁用嗔怪的眼神看着杜士仪道,“十九郎,好好解释,究竟怎么回事!”
  当卢望之和其余几个与杜士仪相熟的师兄赶到之际,卢鸿已经满脸笑容,指着王容便对众人说道:“你们各自心里知道就行了,这是十九郎的未婚妻。此番他回来,会尽快预备婚事,咱们都有个数,到时候不管在洛阳还是长安办,都给他们去添添喜气!”

  ☆、508。第508章 制举之始,重逢之乐

  五月的洛阳已经渐渐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除却天街上杨柳成荫,走路的时候还能得到几许遮蔽,在那些没有栽种树木的地方,火辣辣的太阳下只消走上几十步,就足以让人汗流浃背。然而,和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即将开考的今科制举。
  草泽自举这样的名头,使得不但那些声名远扬的文人墨客,就连草泽之中无人听闻的寻常百姓也能上书自荐,获得应试的机会。因此,相比平常应试者不过三五十的制科,今年这一科足足有一二百人应试,其中除却褐衣百姓,白身士子,也不乏在任的低阶官员。这一日的洛阳定鼎门前,等候入城的几个士子中,便有人愤愤不平地议论起了此事。
  “岂有此理,那位萧少府已经是蓝田县尉,这可是堂堂畿尉,即便进士及第,都未必能够一举释褐授此职,他竟然还要和我们相争?”
  “你少说两句,那是兰陵萧氏子弟,而且据说是如今的朔方节度使萧大帅的侄儿。”
  “说是草泽自举,可又有多少机会留给咱们这些出身寒素的士人?”
  听到这些话,正在前头和城门守卒办理一应事宜的一个少年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说话的两个士子大约三十许的年纪,面上俱是流露出了愤愤不平之色。他心中一动,也没有说话。当守卒验完过所笑吟吟地和他打过招呼之后,他快步回到后头一行人跟前呈上了过所,跃上马背之后,心里却不由得想起了从草堂启程赴东都之时,卢鸿对自己的教诲。
  “放眼大唐朝堂,士族寒素并立,然则所谓寒素,前代纵使没有官宦,至少也是读书之家,亦或是败落的衣冠户,三代没有入仕的少之又少。如你这般出身乡野,每一步都会比寻常人更加艰难。宝儿,要想在两京之地立足,你要下比那些寒素更多十倍的功夫!”
  “这就是洛阳城……”
  此行回东都,杜士仪一路上行程颇快,又严禁身边人知会杜十三娘抑或是崔俭玄,甚至还带着王容陈宝儿悄悄转去嵩山见了卢鸿和卢望之,尽管知道日后要见面并不难,可离开草堂后,他和王容两人还是在一处官道旁的客舍缠绵了一宿方才分道扬镳。此刻过了定鼎门,杜士仪见陈宝儿面对那条直通天津桥后洛阳宫的天街,露出了震撼的表情,他不禁侧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自己这个得意弟子。
  “天街气象,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陈宝儿终于从那种乍见都城的震撼中回过了神,等到发现杜士仪在端详自己,他不禁赧颜地低下头去,“我还以为益州苏州那样的,就是大城了。”
  “东都气象,自然不同凡响!不过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四处达官,遍地显贵,一不留神就要得罪人。所以,寓居东都,首要就是谦和待人。”
  杜士仪才笑吟吟地提点了陈宝儿一句,旁边却突然插进来一个声音:“这位郎君教人谦和,着实是虚怀若谷之人。须知两京之地飞扬跋扈之辈不知凡几,能做出几首歪诗便以为天下第一,能够舞两手剑便以为自己是裴将军,更不要说那些只会写些大而不当策论的家伙了!”
  疑惑地打量了一眼身侧那两个带着侍童的士人,发现并不认识,杜士仪便颔首一笑以示回应。而对方见他没有搭话论交的意思,遂也只是点点头便前行进城。这时候,认出了他们的陈宝儿连忙上前几步,低声说道:“杜师,刚刚我和守卒说话的时候,听到他们在抱怨今科制举,说是什么蓝田县尉竟然也要参加,没有机会留给他们这些出身寒素的士人。”
  “原来如此,怪不得只听到我那寒素两个字就会那么激动!”
  杜士仪深知这所谓公平,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因而也没往心里去。此行说是悄然抵达东都,但他回来验了过所,城门守卒必定会一层层报上去,到时候该知道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全都知道了。于是,他便扬鞭笑道:“时候还早,我先去看看我那外甥和外甥女。去几个人先回观德坊私宅收拾收拾,宝儿和其余的人,随我去永丰坊崔宅!”
  乌头门内朱门铜环门前列戟,庭院深深的真正甲第豪门,陈宝儿还是第一次见,虽则面上不再如见到了洛阳城和定鼎门天街之后一般震撼,但心里的那股震动自然不小。他进过益州大都督府,也进过苏州刺史署,在成都县廨也住过多时,可是,踏入清河崔氏这座豪宅,眼见得仆人垂手婢女息声,迎面而来的世家气象让他不由自主放轻了呼吸,直到看见那两个在婢女簇拥下快步走来的倩影时,他方才忍不住抬起眼睑迅速瞟了一眼。
  这一看,他就险些没能移开目光。年少的那个竟是忘乎所以地扑进了杜士仪怀中,又是哭又是笑,而年长的那个,亦是一双眼睛不离杜士仪左右,目光中既有关切,也有喜悦,但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阿兄真是的,回来了也不遣人相告一声,我好去接你!十一郎天天都在念叨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我这个当妹妹的竟是答不上来!”
  一别就是将近三年,见杜十三娘出落得更加娇艳,此刻虽是薄嗔浅怒,可眉宇间那舒心喜悦之色却显而易见,杜士仪顿时回了一个笑容。然而,当他稍稍一侧头,看见了崔五娘时,他不禁微微一怔。
  和当年初见已经过去了九年有余,岁月对于崔五娘来说可算得上是颇为优厚,只在眼角留下了微微痕迹,仿佛逝去的不是九年,而是一年。然而,当年那个狡黠而强势的女郎,如今却蜕变得越发珠圆玉润,从容不迫。
  “一别三年,杜十九郎看上去气度更胜从前了。”
  “五娘子过奖。”杜士仪连忙拱手相见,寒暄两句之后,他便招手示意陈宝儿上了前来。因为他从前写信回来时曾经提过在蜀中收的这个弟子,杜十三娘忍不住笑眯眯端详了好一会儿,这才和崔五娘交换了一个眼神。
  “怪不得阿兄会对他一见如故,看着很像是阿兄当年呢!”
  对于这个评论,杜士仪很清楚,是因为陈宝儿过了年便已经十三岁的年纪,让杜十三娘想起了和他当年在嵩山求医再求学的时候。而对于崔五娘而言,附和归附和,见陈宝儿有些惶恐地低下了头,她却忍不住想到杜士仪初见之时,就一下子揭穿了崔九娘假扮崔俭玄的情形。
  杜十三娘也不过是随口一笑,旋即少不得嗔怪杜士仪就这么回来,她连见面礼都放在屋子里忘了拿出来。而陈宝儿傻呆呆地跟着众人来到了一座红白相间的建筑门前,眼见得那些仆婢让开两侧放了他们进去,他跨过门槛的一刹那,便发现屋子里的陈设并不似自己想象中那样珠光宝气。而居中的坐榻上,赫然是一个鬓发霜白的老妇,约摸五十出头的光景,听到杜士仪口称赵国夫人,他便立时知道,这就是已故赵国公崔谔之的夫人。
  “宝儿,过来。”
  见杜士仪招手示意一个少年过来行礼,赵国夫人不等其下拜便连声吩咐搀起来,等崔五娘笑着把人推到了自己近前,她细细端详了片刻,最终欣然点头道:“圣人此次下令在草泽之中拣选人才,如今见到这孩子,我也不禁相信天下遗才众多!好好的一块璞玉,放在乡野之间,就真的要埋没了。我也没什么其他送给你的,日后崔家的藏书楼,你尽可来一览藏书。”
  陈宝儿身在乡间,一卷书几乎是被人视若珍宝,因而当听到赵国夫人竟然如此许诺,他只觉得感激涕零,不假思索便拜倒在地:“多谢夫人成全!”
  杜士仪知道,赵国夫人此举对于陈宝儿来说是多大的恩惠。须知他当初放出去在书坊中的那些书,除却在嵩山草堂中的那些积累之外,大多数都是在崔家藏书楼中的抄录所得。大多数的士族藏书都是秘不示人敝帚自珍,如赵国夫人此举有多难得,只有受惠者自己心中清楚。等陈宝儿起身之后,他应赵国夫人吩咐在旁边落座,含笑说了几桩在外的轶闻趣事,正说笑间,就只听外间传来了一阵喧哗。
  “好你个杜十九,偷偷回来也不捎个信,以为你官大我治不了你是不是!”
  随着这声音快步进来的正是一前一后两个人,陈宝儿抬头看去,就只见两人年纪相仿,俱是二十出头,前头那个面容姣好一如女子,可偏偏大大咧咧嚷嚷的就是此人。后头的那个眼神有些阴郁,但亦是俊朗的美男子。而这时候,杜士仪也迎了上去,竟是和前头那宛若女子的青年相拥而笑。
  “我不是怕你崔十一如今大名鼎鼎,所到之处无人不识,我这才低调地回了东都么?”
  “鬼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